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方略解析

来源 :办公室业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un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当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档案管理方式比较落后,造成工作滞后;档案管理缺乏监督体系,影响工作的质量等,提出构建科学的管理制度,注重人才资源引入、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等,开展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方略;管理体系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推动高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高校基础性工作项目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时代发展背景下,需要充分引入各类创新型管理方式,通过各类现代化管理手段,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管理的价值,促进高校的全面发展。文章将基于当前高校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简单分析,提出一些相关思考与建议,希望能够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简析
  纵观当前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主要存在着档案管理方式比较落后,造成工作滞后;档案管理缺乏监督体系,影响工作的质量等方面问题。
  (一)档案管理方式比较落后,造成工作滞后。当前很多高校中,普遍存在着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在这种问题的影响下,会随之产生档案管理工作方式比较落后,管理理念缺失等问题,造成档案管理工作滞后严重,无法真正发挥高校档案管理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还会阻碍高校的发展。
  (二)档案管理缺乏监督体系,影响工作的质量。完善的监督与管理机制能够使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循序渐进地开展,保证各项工作的效率与工作的质量。但是当前很多高校中缺乏监督与管理体系,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方略
  新时期背景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可以通过构建科学的管理制度,注重人才资源的引入以及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等方式进行创新与改革。
  (一)构建科学的管理制度。高校需要基于学校的实际发展需求以及《高校档案管理办法》等,制定明确的档案管理相关制度,将各项档案管理需求、档案管理流程等,融入到综合管理制度要求中,使每一位档案管理人员均能够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性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保证高校档案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
  高校中每一位管理人员都需要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价值,积极做好档案工作重要价值的宣传活动。针对当前高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同时,高校还可以与其他部门合作,学习档案管理的相关优秀经验,促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注重人才资源的引入。新时期背景下,信息技术开始在各项管理工作中得到应用。然而当前很多高校中却存在着档案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差的问题,直接影响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高校需要注重信息化人才资源的引入,聘请更多具有高素质、高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队伍,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档案信息的整理,并能够从计算机数据库中进行档案信息的录入、检索等等。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定期开展档案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活动,使在职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学习到更多先进的管理理念,丰富的管理技术等等,实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攀升。
  (三)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知识经济时代下,信息资源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高校需要注重对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全面管理。在高校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统一业务指导,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分类办法等方式,实现档案管理效果的提升。首先在统一业务指导方面,可以由专业性的业务人员,进行各项档案资源的归类与整理,构建专门性的档案管理部门,将分散型的管理方式转变为统一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档案资源。其次在统一管理制度方面,高校需要加强制度建设,通过专业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流转机制,保证各项专业档案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最后在统一的分类原则方面,构建一体化的服务模式,最大限度方便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需求,使各项管理服务能够更加便捷、高效。
  三、结语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方式,会直接影响高校的整体发展效果。新时期背景下,每一位高校管理人员都需要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价值,通过构建科学的管理制度,注重人才资源的引入以及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等方式,促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潘昕,李名家.高校档案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基于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视角[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22):133-136.
  [2]陈明九.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研究——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5,05(13):506-510.
  [3]梁娟,杨剑.刍议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以《高校档案管理办法》的出台为背景[J].科技信息,2010,05(14):214 223.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诊断为HIE的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高压氧联合护理干预)70例和对照组54例进行治疗,并行NBNA20项神经行为评分、精神运动发育商(DQ)评估和伤残率比较,判断疗效。结果 新生儿期NBNA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期DQ评分和伤残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 儿科; 护理       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程序,医院风险管理是指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医疗风险进行识别、评价与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以及所造成的危害[1]。儿科护理对象的特殊性、病情变化快、工作量大、节奏快,医务人员精神高度紧张,使得儿科的护理人员面临的风险多于其他科室。笔者所在医院自2007年实施风险管理以来,从评估风险因素入手,采取风险管理对策,控制风险事
以KOH溶液作为卵壳软化液,设置浓度和软化时间梯度对家蚕蚕卵进行软化,以切片成功率为标准摸索卵壳最佳软化条件。结果表明以10%的KOH和5min的软化时间得到的切片成功率最高。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法和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方法(MSII)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选择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csⅡ组)和对照组(MSI
目的 评价静脉腔内激光闭锁术(Enddovenous laser treatment EVLT)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05~2007年收治的980例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采用静脉腔内激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后路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术后采用NaKai疗法评定标准来判断疗效。结果优52例,良10例,可5例
在这个时代下我国的计算机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各大企业和机关单位中,都有计算机的存在,人们的办公都朝着信息化方面发展,事业单位作为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其办公水
【摘要】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62例随机分成治随机分成治疗组(常规治疗加阿魏酸钠注射液)3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加丹参注射液)30例,14 d为一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结果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如两组均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