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中国大学的图书馆优秀特色馆藏文献资源的发展情况做出了一定的整理与分析,通过分析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与共享发展机制的保障性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设性意见,通过立法以及颁布政策的方式进而发展资源共享系统,从而推动中国大学的图书馆优秀特色馆藏文献资源的发展与建设。
关键词:大学;特色文献;共享发展;保障机制
引言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由传统印刷模式逐渐向数字化模式演进,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加持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发生了重大变革,同时特色文献资源的发展也更加顺利以及具有广阔的前景。基于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历程,特色文献资源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优势,同时在信息及数字化方面也构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本文就我国大学图书馆优秀馆藏资源系统建设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从而探索更加合理的资源系统建设的保障体系,推进我国大学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长久以及高效发展。
一、大学图书馆资源数据库发展的现状与分析
1.初步建设阶段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部分高校通过各自专业领域的研究以及学术背景,自主建设了其富有各自特点的特色文献资源系统。这个阶段具有以下特点:1)大多数特色文献类型为摘录形式,全文都是特色文献资源的数据库相对较少;2)规模较小,文献资源数量较少;3)特色文献资源形式大多以光盘作为载体,无法进行互联网传播与交流;4)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的检索模式单一,检索效率相对较低;5)并没有统一的、系统化的资源建设技术,无法全国通用,兼容率低。
由此可见在当时阶段,各个高校由于对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的信息化、数字化体系搭建的经验不足和构建系统的方法存在差异,导致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的进程中存在水准不高、成效不统一等一系列弊端。
2.快速发展阶段
(1)发展标志
1998年国务院批准启动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大学的图书馆优秀特色馆藏文献资源的构建以及保障体系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高校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作为CALIS的子项目,通过CALIS对搞笑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的指导以及系统化管理,逐步实现各大学图书馆资源的资源共享机制。当前CALIS项目已经颇具成效,完成了前三步的战略目标,目前第一第二阶段的63个特色文献数据库已经完全投入使用,第三阶段的建设内容处于测试阶段。
2002年教育部《普通高校图书馆评估指标》颁布以来,已经将中国大学的图书馆优秀特色馆藏文献资源的建设纳为一项重要指标。
(2)发展规模
通过国家的积极引导以及示范下我国高校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快速发展。特色文献数据库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其中“211高校”已经建成六百多个数据库;“985高校”已经建成三百七十多个;其他高校已经建成一千多个。部分大学的校园网站通过外网无法访问,重视大学资源隐私保护,因此统计数量远远低于实际情况。例如:中国四十多所所财经类大学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中有6个无法访问等。
(3)发展特点
目前从高校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内容类型来看有四种:1)地区以及本地文化特点,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天津大学古代建筑与文化遗产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2)学科以及專业特点,例如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信息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3)文本特色以及人物特点,例如湖南大学人物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4)高校特色,例如清华大学清华文库、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
以及从高校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的运行模式来看有三种:1)自主建设模式。部分大学利用本校图书馆馆藏文献丰富的优秀馆藏基础,自主建设发展并且只有本校学生及校内人员才能够使用。例如,湖南省各高校共有77个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其中外网能够访问的仅有22个;上海各高校共有88个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使用外网仅能够访问其中33个。即便外网能够访问的部分数据库,也仅限于浏览书目以及摘录,无法浏览全文。2)地区统一系统运行及建设模式。各地区高校依据当地大学图书馆文化背景以及地域特点,建立地区图书馆优秀馆藏资源共享体系,即各个成员大学图书馆的资源能够共享。
二、中国大学的图书馆优秀特色馆藏文献资源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而言大学图书馆优秀特色馆藏资源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在资源共享层面的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这表明目前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机制性上的缺点,导致建设与发展出现短板。
1.顶层设计与宏观规划缺失
由于我国国家层面没有建立相关领导机构,缺少顶层设计与宏观规划,导致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各个高校独立发展各自为政的现象十分普遍,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出现相似、重叠,造成了相应的损失。
2.统一技术标准缺失
CALIS系统虽然引导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但其并没有强制约束力,与大多数高校通过自身系统构建的特色文献资源系统产生冲突,导致体系、建设模式以及技术条件存在很多差异,无法建成完备的资源信息链。
3.总体开放共享水平较低
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网站禁止外网访问,即便能够访问也无法阅读全文,这种独立建设模式并不符合“资源共享”的发展理念,导致正在建设中的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里的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并没有使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系统发挥其最大功效。
4.资金投入不足
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需要长期努力,长期投入资金是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图书馆建设相对独立,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政府以及大学自主投资,大部分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投入不稳定,导致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的长期发展无法得到可靠保障。 三、保障机制
1.法律与政策
通过分析国内外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模式来看,国家颁布相关法律以及出台相关政策对建设有很强大的保障作用。各国国情不同,所采取的措施也不同,美国注重通过立法来保障,中国注重颁布相关政策。
1996年美国颁布的《图书馆服务和技术法案》通过国家规划将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列入法案,从而推动各州高校对于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进程。立法为图书馆资源建设提供了更为可靠的资金支持以及政策支持。
1957年我国颁布了《全国图书协调方案》,2006年颁布了《2006 - 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层面来看,出台的相应政策在可实施性以及体制适应性仍有许多不足,导致建设过程有所阻碍。所以应当在现有的政策实行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出台更加详细的规划政策,吸收各国文献资源建设的长处。重视法律对于资源建设的推动作用,从而保障我国高校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激励机制与市场机制
目前我国各地区教育水平不平衡,发达地区高校图书馆建设与欠发达地区高校图书馆建设有一定差距,高校文献资源共享政策实施难度较高,因此需要平衡各高校以及其他机构的利益,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通过政府规划以及市场调节,激励各方积极实行资源共享机制,保证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长久生命力。前文提到高校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的一大障碍是资金问题,资料显示建设资金往往决定了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水平及程度。吸收美国的经验来看,我国应建立相对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以政府投入为体,做到中国大学的图书馆优秀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资金来源多元化,进而推动我国大学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的长久发展。
3.评价机制与监督机制
我国高校特色文献资源在建设过程中对于数据库所包含的文献质量以及价值的评估相对欠缺,对共享机制的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管与控制,应吸收发达国家对于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评价机制与监督机制的长处。
我国高校已经尝试借鉴美国研究型图书馆协会所建设的LibQUAL+TM评价体系,由于国内实际情况与美国有较大差距,并且评价机制相对主观,缺乏公正,显现出我国高校特色文献资源评价机制与监督机制的短板。因此应在吸收国外相应机制优点的基础之上建立符合我国资源建设特点的评价机制以及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机制,与法律政策相互配合,使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与共享得到更加有效的发展模式,保证建设的准确性、有序性以及有效性。
结语
我国在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与共享发展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诸多方面,例如:资金、法律、政策、机制、资源、技术等多种方面,要保证建设的高效运行就要结合多种因素,进行系统化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各种条件相互配合、协调以及互相作用。因此需要国家依照我国国情出台政策以及立法部门建立相应法律体系,颁布相关法律来参与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与共享发展,通过有效的决策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平衡的市场机制、可靠的评价机制以及监督机制等,推动建设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与共享发展。
参考文献:
[1]焦彦瑞.高校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8,3103:109-111.
[2]戴贤聪.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探析[D].厦门大学,2013.
[3]王喜和,傅林红,李玖蔚,尹爱民.特色之困:国内大学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与反思[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604:47-52+58.
[4]李友良.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共建共享现状分析与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3504:32-35.
[5]尚建翠.上海高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4,3305:60-65+28.
[6]張若蓉.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04:74-76.
作者简介:王梦菊(1964-),女,本科,副研究馆员,任职于山东大学图书馆,研究方向:文献资源建设与编目。
关键词:大学;特色文献;共享发展;保障机制
引言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由传统印刷模式逐渐向数字化模式演进,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加持下,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发生了重大变革,同时特色文献资源的发展也更加顺利以及具有广阔的前景。基于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历程,特色文献资源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优势,同时在信息及数字化方面也构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本文就我国大学图书馆优秀馆藏资源系统建设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从而探索更加合理的资源系统建设的保障体系,推进我国大学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长久以及高效发展。
一、大学图书馆资源数据库发展的现状与分析
1.初步建设阶段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部分高校通过各自专业领域的研究以及学术背景,自主建设了其富有各自特点的特色文献资源系统。这个阶段具有以下特点:1)大多数特色文献类型为摘录形式,全文都是特色文献资源的数据库相对较少;2)规模较小,文献资源数量较少;3)特色文献资源形式大多以光盘作为载体,无法进行互联网传播与交流;4)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的检索模式单一,检索效率相对较低;5)并没有统一的、系统化的资源建设技术,无法全国通用,兼容率低。
由此可见在当时阶段,各个高校由于对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的信息化、数字化体系搭建的经验不足和构建系统的方法存在差异,导致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的进程中存在水准不高、成效不统一等一系列弊端。
2.快速发展阶段
(1)发展标志
1998年国务院批准启动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大学的图书馆优秀特色馆藏文献资源的构建以及保障体系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高校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作为CALIS的子项目,通过CALIS对搞笑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的指导以及系统化管理,逐步实现各大学图书馆资源的资源共享机制。当前CALIS项目已经颇具成效,完成了前三步的战略目标,目前第一第二阶段的63个特色文献数据库已经完全投入使用,第三阶段的建设内容处于测试阶段。
2002年教育部《普通高校图书馆评估指标》颁布以来,已经将中国大学的图书馆优秀特色馆藏文献资源的建设纳为一项重要指标。
(2)发展规模
通过国家的积极引导以及示范下我国高校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快速发展。特色文献数据库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其中“211高校”已经建成六百多个数据库;“985高校”已经建成三百七十多个;其他高校已经建成一千多个。部分大学的校园网站通过外网无法访问,重视大学资源隐私保护,因此统计数量远远低于实际情况。例如:中国四十多所所财经类大学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中有6个无法访问等。
(3)发展特点
目前从高校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内容类型来看有四种:1)地区以及本地文化特点,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天津大学古代建筑与文化遗产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2)学科以及專业特点,例如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信息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3)文本特色以及人物特点,例如湖南大学人物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4)高校特色,例如清华大学清华文库、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
以及从高校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的运行模式来看有三种:1)自主建设模式。部分大学利用本校图书馆馆藏文献丰富的优秀馆藏基础,自主建设发展并且只有本校学生及校内人员才能够使用。例如,湖南省各高校共有77个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其中外网能够访问的仅有22个;上海各高校共有88个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使用外网仅能够访问其中33个。即便外网能够访问的部分数据库,也仅限于浏览书目以及摘录,无法浏览全文。2)地区统一系统运行及建设模式。各地区高校依据当地大学图书馆文化背景以及地域特点,建立地区图书馆优秀馆藏资源共享体系,即各个成员大学图书馆的资源能够共享。
二、中国大学的图书馆优秀特色馆藏文献资源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而言大学图书馆优秀特色馆藏资源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在资源共享层面的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这表明目前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机制性上的缺点,导致建设与发展出现短板。
1.顶层设计与宏观规划缺失
由于我国国家层面没有建立相关领导机构,缺少顶层设计与宏观规划,导致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各个高校独立发展各自为政的现象十分普遍,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出现相似、重叠,造成了相应的损失。
2.统一技术标准缺失
CALIS系统虽然引导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但其并没有强制约束力,与大多数高校通过自身系统构建的特色文献资源系统产生冲突,导致体系、建设模式以及技术条件存在很多差异,无法建成完备的资源信息链。
3.总体开放共享水平较低
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网站禁止外网访问,即便能够访问也无法阅读全文,这种独立建设模式并不符合“资源共享”的发展理念,导致正在建设中的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里的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并没有使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系统发挥其最大功效。
4.资金投入不足
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需要长期努力,长期投入资金是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图书馆建设相对独立,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政府以及大学自主投资,大部分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资金投入不稳定,导致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的长期发展无法得到可靠保障。 三、保障机制
1.法律与政策
通过分析国内外特色文献资源建设模式来看,国家颁布相关法律以及出台相关政策对建设有很强大的保障作用。各国国情不同,所采取的措施也不同,美国注重通过立法来保障,中国注重颁布相关政策。
1996年美国颁布的《图书馆服务和技术法案》通过国家规划将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列入法案,从而推动各州高校对于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进程。立法为图书馆资源建设提供了更为可靠的资金支持以及政策支持。
1957年我国颁布了《全国图书协调方案》,2006年颁布了《2006 - 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层面来看,出台的相应政策在可实施性以及体制适应性仍有许多不足,导致建设过程有所阻碍。所以应当在现有的政策实行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出台更加详细的规划政策,吸收各国文献资源建设的长处。重视法律对于资源建设的推动作用,从而保障我国高校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激励机制与市场机制
目前我国各地区教育水平不平衡,发达地区高校图书馆建设与欠发达地区高校图书馆建设有一定差距,高校文献资源共享政策实施难度较高,因此需要平衡各高校以及其他机构的利益,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通过政府规划以及市场调节,激励各方积极实行资源共享机制,保证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长久生命力。前文提到高校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的一大障碍是资金问题,资料显示建设资金往往决定了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水平及程度。吸收美国的经验来看,我国应建立相对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以政府投入为体,做到中国大学的图书馆优秀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资金来源多元化,进而推动我国大学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的长久发展。
3.评价机制与监督机制
我国高校特色文献资源在建设过程中对于数据库所包含的文献质量以及价值的评估相对欠缺,对共享机制的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管与控制,应吸收发达国家对于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评价机制与监督机制的长处。
我国高校已经尝试借鉴美国研究型图书馆协会所建设的LibQUAL+TM评价体系,由于国内实际情况与美国有较大差距,并且评价机制相对主观,缺乏公正,显现出我国高校特色文献资源评价机制与监督机制的短板。因此应在吸收国外相应机制优点的基础之上建立符合我国资源建设特点的评价机制以及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机制,与法律政策相互配合,使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与共享得到更加有效的发展模式,保证建设的准确性、有序性以及有效性。
结语
我国在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与共享发展的过程中会涉及到诸多方面,例如:资金、法律、政策、机制、资源、技术等多种方面,要保证建设的高效运行就要结合多种因素,进行系统化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各种条件相互配合、协调以及互相作用。因此需要国家依照我国国情出台政策以及立法部门建立相应法律体系,颁布相关法律来参与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与共享发展,通过有效的决策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平衡的市场机制、可靠的评价机制以及监督机制等,推动建设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与共享发展。
参考文献:
[1]焦彦瑞.高校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8,3103:109-111.
[2]戴贤聪.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探析[D].厦门大学,2013.
[3]王喜和,傅林红,李玖蔚,尹爱民.特色之困:国内大学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与反思[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604:47-52+58.
[4]李友良.湖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共建共享现状分析与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3504:32-35.
[5]尚建翠.上海高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4,3305:60-65+28.
[6]張若蓉.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04:74-76.
作者简介:王梦菊(1964-),女,本科,副研究馆员,任职于山东大学图书馆,研究方向:文献资源建设与编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