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特别是住宅产业的兴起,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的住宅建设具有面积广、需求量大、对于国家经济的推动性强等特点,基于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广阔前景,我们针对住宅产业化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包括起步晚、程度不高、与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相称等进行研究,提出如何实现住宅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可行性措施分析。文章针对住宅产业化的相关概念进行描述,对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可行性措施进行分析,希望对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住宅产业化;现状;问题;可行性
1.前言
作为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生活资料,住宅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住宅产业正在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的住宅建设方式较为落后,住宅质量有待提高,居住环境恶劣等问题有待通过住宅产业化加以改善,通过实现住宅建设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快住宅产业化的实现。但是目前我国的住宅建设粗放型管理模式仍然根深蒂固,生产效率不高、质量低下,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2.住宅产业化概述
2.1住宅
作为一种市场产品,住宅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内部因素包括投资额度大、建设周期长、价值高、使用期限长等,而外部因素包括政治、经济以及自然因素等,住宅对于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非常大,并且可以大量的提供就业岗位,除了自身巨大的投资对国家经济的拉动外,其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涉及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几十个生产部门,与各行各业的生产、产品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拉动效应之大、范围之广,是其他产业所无法比拟的。
2.2住宅产业
住宅产业可以说是建筑业的一部分,建筑业不仅包括住宅,还包括各种商场、酒店、写字楼等,而房地产业也与住宅产业存在着区别,房地产业是对于建筑产品和土地的综合开发与经营,而住宅产业是由住宅作为其产业标的,其产业标的具有明确的技术特点。住宅产业是指根据住宅市场需求的变化,与建材、电子等相关产业相联系,将住宅从施工至销售、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既包括房地产业的开发经营,也包括建筑业中的施工建造。住宅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潜力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3住宅产业化
住宅产业化是指改变传统的住宅产业中施工、投资、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相互分离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集成化和一体化经营模式,以住宅为最终产品,将各种生产要素、生产环节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有效的连接中间环节,使得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的状态。住宅产业化主要满足以下四个标准:住宅建筑标准化、住宅建筑一体化、住宅建筑工业化和住宅协作服务社会化。
3.我国住宅产业化可行性措施
住宅产业化朝着标准化、一体化、系列化和社会化服务的方向发展,集约化管理不断提高住宅产业的整体水平,保障了住宅的高质量并且有效的提高建设效率,节能降耗。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转变住宅产业化的管理模式,建立专门机构;采取有效的政策,推进产业化的发展;提高住宅建设科技含量,并且建立适合我国住宅产业的建筑体系。
3.1建立多层次的管理机构
住宅产业是一个涉及众多相关产业的领域,包括各种建材、电子、机械、轻工等,如何做到统筹管理协调一致,有效的组织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根据国家政府机构的管理体系,构建不同层次的中央与地方的住宅产业化管理部门,有效的保障住宅产业化的政策落实。
我国住宅产业化的程度不高,起步较晚,住房保障、住房供应等机制存在严重缺陷,这些都可以与住宅产业化管理协调发展。目前,根据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建立三级管理体系,分别是中央住宅产业化决策中心,对于住宅产业化政策进行分析、制定,统一协调住宅产业化工作的推进;相关行业机构作为中间层,推进建材、施工、房地产等行业的产业化深入发展;基层产业化管理机构,对于具体的设计单位、建材单位、开发商、施工单位、物业公司等进行管理协调,执行中央管理机构的政策,推进政策的落实。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广,因此需要强有力的统筹协调管理模式,以地方管理为核心,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住宅产业化的整体性发展。
3.2采取有效的经济、政策支持手段
住宅产业化需要政府采取一定的经济、政策支持手段,我国住宅产业化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住宅产业现代化政策却存在滞后的情况,对于住宅产业的结构调整、技术提高、整体布局等有着不良影响。住宅产业是由一些列产业组成,这些产业并没有形成独立的产业,国家应该通过相关政策扶持这些产业从原产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发展的主体;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使相关企业不断向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制定相关的技术支持政策,鼓励科技创新、建筑节能技术发展,提高住宅建筑标准化,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对于住宅产业化整体布局要进行合理规划,实现市场融合,逐步形成统一的住宅市场体系,降低重复建设,有效的提高投资效益,加快住宅的生产速度。
对于住宅产业化的支持要落实到具体问题,通过利好的经济、技术和人力资源政策,引导投资消费方向,鼓励创新型技术的应用,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技术政策,提高生产效益,保证技术推广应用;加强住宅从业人员的培养力度,优化从业人员结构。
3.3提高住宅建设科技含量
住宅性能时住宅产业化的核心目标之一,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还要改通过高科技含量技术的应用,加强质量控制,提高住宅品质。提高住宅质量有赖于科技含量的提高,更需要完善住宅性能指标体系。作为住宅产业技术现代化的基础,住宅性能指标体系对于住宅体系的整体发展、对于住宅产品的认证和淘汰等方面内容都有着重要作用。
对于住宅性能的认定,主要通过政府鼓励而开发商资源申请参加的模式,对于一定范围内的住宅建设必须参加的认定制度。大力推广这一制度有利于住宅产业的整体水平提高。
3.3住宅产业化标准体系建立
作为住宅产业化的基础之一,如果没有实现标准化,就不可能有效的节约成本,降低能耗,产业化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目前标准化建设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建立数模制度,将标准尺度单位作为不同区域中的想同行业的住宅建设体系数模协调因子,推动住宅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在住宅产业技术保障体系上达成一致,实现施工效率的提高,保证各种住宅部品都能准确无误的安装到指定的部位,实现不同企业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满足市场需求,形成规模效益,提高施工效率,为住宅产业化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住宅产业化的前提与基础,标准化的推广程度将决定了产业化的实现程度。通过半强制性为主、强制性和推荐性相结合的标准化体系,推动住宅产业不断从区域性向全国低于的产业化发展。
4.结语
住宅产业化是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住宅品质、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形势下智能化技术、节能技术、以及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住宅建筑技术都取得全面发展,更加有利于住宅出纳员花的发展,并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通过引导住宅产业化结构的调整,满足市场需求,遵循市场规律,推動国家经济和住宅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长宏;;对安徽省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科技和产业;2011年03期.
[2]林武生;彭鸿亮;陈佳明;;住宅产业化案例分析与思考[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1年04期.
[3]马红军;住宅产业化的研究与实践[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关键词:住宅产业化;现状;问题;可行性
1.前言
作为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生活资料,住宅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住宅产业正在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的住宅建设方式较为落后,住宅质量有待提高,居住环境恶劣等问题有待通过住宅产业化加以改善,通过实现住宅建设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快住宅产业化的实现。但是目前我国的住宅建设粗放型管理模式仍然根深蒂固,生产效率不高、质量低下,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2.住宅产业化概述
2.1住宅
作为一种市场产品,住宅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内部因素包括投资额度大、建设周期长、价值高、使用期限长等,而外部因素包括政治、经济以及自然因素等,住宅对于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非常大,并且可以大量的提供就业岗位,除了自身巨大的投资对国家经济的拉动外,其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涉及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几十个生产部门,与各行各业的生产、产品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拉动效应之大、范围之广,是其他产业所无法比拟的。
2.2住宅产业
住宅产业可以说是建筑业的一部分,建筑业不仅包括住宅,还包括各种商场、酒店、写字楼等,而房地产业也与住宅产业存在着区别,房地产业是对于建筑产品和土地的综合开发与经营,而住宅产业是由住宅作为其产业标的,其产业标的具有明确的技术特点。住宅产业是指根据住宅市场需求的变化,与建材、电子等相关产业相联系,将住宅从施工至销售、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既包括房地产业的开发经营,也包括建筑业中的施工建造。住宅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潜力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3住宅产业化
住宅产业化是指改变传统的住宅产业中施工、投资、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相互分离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集成化和一体化经营模式,以住宅为最终产品,将各种生产要素、生产环节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有效的连接中间环节,使得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的状态。住宅产业化主要满足以下四个标准:住宅建筑标准化、住宅建筑一体化、住宅建筑工业化和住宅协作服务社会化。
3.我国住宅产业化可行性措施
住宅产业化朝着标准化、一体化、系列化和社会化服务的方向发展,集约化管理不断提高住宅产业的整体水平,保障了住宅的高质量并且有效的提高建设效率,节能降耗。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转变住宅产业化的管理模式,建立专门机构;采取有效的政策,推进产业化的发展;提高住宅建设科技含量,并且建立适合我国住宅产业的建筑体系。
3.1建立多层次的管理机构
住宅产业是一个涉及众多相关产业的领域,包括各种建材、电子、机械、轻工等,如何做到统筹管理协调一致,有效的组织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根据国家政府机构的管理体系,构建不同层次的中央与地方的住宅产业化管理部门,有效的保障住宅产业化的政策落实。
我国住宅产业化的程度不高,起步较晚,住房保障、住房供应等机制存在严重缺陷,这些都可以与住宅产业化管理协调发展。目前,根据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建立三级管理体系,分别是中央住宅产业化决策中心,对于住宅产业化政策进行分析、制定,统一协调住宅产业化工作的推进;相关行业机构作为中间层,推进建材、施工、房地产等行业的产业化深入发展;基层产业化管理机构,对于具体的设计单位、建材单位、开发商、施工单位、物业公司等进行管理协调,执行中央管理机构的政策,推进政策的落实。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广,因此需要强有力的统筹协调管理模式,以地方管理为核心,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住宅产业化的整体性发展。
3.2采取有效的经济、政策支持手段
住宅产业化需要政府采取一定的经济、政策支持手段,我国住宅产业化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住宅产业现代化政策却存在滞后的情况,对于住宅产业的结构调整、技术提高、整体布局等有着不良影响。住宅产业是由一些列产业组成,这些产业并没有形成独立的产业,国家应该通过相关政策扶持这些产业从原产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发展的主体;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使相关企业不断向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制定相关的技术支持政策,鼓励科技创新、建筑节能技术发展,提高住宅建筑标准化,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对于住宅产业化整体布局要进行合理规划,实现市场融合,逐步形成统一的住宅市场体系,降低重复建设,有效的提高投资效益,加快住宅的生产速度。
对于住宅产业化的支持要落实到具体问题,通过利好的经济、技术和人力资源政策,引导投资消费方向,鼓励创新型技术的应用,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技术政策,提高生产效益,保证技术推广应用;加强住宅从业人员的培养力度,优化从业人员结构。
3.3提高住宅建设科技含量
住宅性能时住宅产业化的核心目标之一,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还要改通过高科技含量技术的应用,加强质量控制,提高住宅品质。提高住宅质量有赖于科技含量的提高,更需要完善住宅性能指标体系。作为住宅产业技术现代化的基础,住宅性能指标体系对于住宅体系的整体发展、对于住宅产品的认证和淘汰等方面内容都有着重要作用。
对于住宅性能的认定,主要通过政府鼓励而开发商资源申请参加的模式,对于一定范围内的住宅建设必须参加的认定制度。大力推广这一制度有利于住宅产业的整体水平提高。
3.3住宅产业化标准体系建立
作为住宅产业化的基础之一,如果没有实现标准化,就不可能有效的节约成本,降低能耗,产业化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目前标准化建设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建立数模制度,将标准尺度单位作为不同区域中的想同行业的住宅建设体系数模协调因子,推动住宅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在住宅产业技术保障体系上达成一致,实现施工效率的提高,保证各种住宅部品都能准确无误的安装到指定的部位,实现不同企业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满足市场需求,形成规模效益,提高施工效率,为住宅产业化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住宅产业化的前提与基础,标准化的推广程度将决定了产业化的实现程度。通过半强制性为主、强制性和推荐性相结合的标准化体系,推动住宅产业不断从区域性向全国低于的产业化发展。
4.结语
住宅产业化是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住宅品质、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形势下智能化技术、节能技术、以及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住宅建筑技术都取得全面发展,更加有利于住宅出纳员花的发展,并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通过引导住宅产业化结构的调整,满足市场需求,遵循市场规律,推動国家经济和住宅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长宏;;对安徽省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科技和产业;2011年03期.
[2]林武生;彭鸿亮;陈佳明;;住宅产业化案例分析与思考[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1年04期.
[3]马红军;住宅产业化的研究与实践[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