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窥一斑
  
  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木炭与沉香》中有这样的文字:
  青年把香味无以比拟的树木运到市场出售,可是没有人来买他的树木,使他非常烦恼。偏偏在青年隔壁的摊位上有人在买木炭,那小贩的木炭总是很快就卖光了。刚开始的时候青年还不为所动。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使他的信心动摇,他想:“既然木炭这么好卖,为什么我不把香树变成木炭来卖呢?”
  第二天他果然把香木烧成木炭,挑到市场,一天就卖光了,青年非常高兴自己能改变心意,得意地回家告诉他的老父。老父听了,忍不住落下泪来。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人生的缺憾,最大的就是和别人比较,和高人比较使我们自卑;和俗人比较,使我们下流……外来的比较是我们心灵动荡不能自在的来源。也使得大部分的人都迷失了自我,障蔽自己心灵原有的氤氲馨香。
  青年的沉香为什么竟然变成了木炭?为什么手里有沉香,却不知它的珍贵,反而羡慕别人手中的木炭,最后竟丢弃了自己的珍宝?这一切都是谁惹的祸?比较。本文的作者没有满足于现象罗列,而是在有波折地叙述的基础上,将思路引向纵深,在深层次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比较,使我们大部分人自卑、下流,迷失了自我,障蔽了自己心灵原有的氤氲馨香。于是文章因作者的深刻揭示而开掘了深度,自然地迈入了深刻篇的行列。
  
  概念小说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把握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助于人们对症下药,是我们文章深刻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就是行文时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去分析问题,从而由此及彼,追根溯源,找到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件发生的原因,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启迪。那么,如何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呢?
  
  指点迷津
  
  一、因果分析,直接揭示。因果分析,常用的语言标志词是“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等。行文时,要有意识地巧妙地以有形的或无形的问题(为什么),引导行文不断深入。对问题作深层次解析。孟子的《鱼我所欲也》在以鱼与熊掌设喻提出中心论点“义比生更珍贵,应舍生取义”后,作者随即以问(无形的)引论: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虽然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是,因为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所以,即使有导致死亡的祸患我也不避开它。为什么说义比生更珍贵,应舍生取义呢?一言以蔽之,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于是,为了义(甚于生者),可以舍生;即使死了,也不做不义的事。
  二、假设分析,间接揭示。假设分析就是通过逆证,即正理反设、反理正设,正例反设、反例正设,在纵深的论述、透彻的分析中反推出原因。
  还以《鱼我所欲也》为例。作者在因果分析后。接着假设分析: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有什么手段不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导致死亡的祸患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干呢?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假设分析与其说是揭示原因。不如说是凸显原因,因为原因前文其实已经出现过了,只不过是一闪而已。就以这里的假设分析来说,原因已在前述的因果分析中揭示出来了,这里再反推,正理反设,再一次间接地揭示出原因。从而凸显了义比生更珍贵,应舍生取义的原因——所欲有甚于生。
  假设分析用得比较多的还是正例反设、反例正设。
  正例反设比正例正析更能激起人对产生问题的原因的思索。
  屈原一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却写出了千古绝唱《离骚》;李白壮志凌云,怅然失意,却成为“诗仙”;李煜国破家亡,阶下为囚,却成一代词宗;李清照一生饱尝忧患。抑郁成疾,遂成一代女杰。如果屈原永远“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则接遇宾客”。则中国可能会多一个平庸的官僚,少一个天才的诗人;如果李白官至宰辅,享尽荣华。不用浪迹江湖,那么诗仙的豪迈与脱俗肯定与他无缘;如果李煜一直当着皇帝,那么他就永远只会作一些才子佳人的词,而不会留下如此多的千古绝唱;如果没有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难。那么李清照也只是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平凡女人而已。生活的苦难与磨练。是他们创作的源泉。
  这个文段从正面举出实例之后,提出了改变这些历史人物生存条件的一系列假设。并由此合乎逻辑地推演出这些历史人物在不同生存条件下取得同样成就的不可能性,从而突出了他们成功的共同原因:生活的苦难与磨炼。这不正像现在人们常说的不幸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吗?
  反例正设,深析原因,可以使论述更深刻。
  东施羡慕西施的美丽,觉得她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便学习她的姿态,照搬她的举止动作;可她终究不是西施。在别人看来她不但不美丽,反而成为做作的典型。假若东施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而不是盲目模仿,或许也就会成为一种新形式的“美”的代表,使欣赏她的人在她的石榴裙下拜倒。学习借鉴会助你成功,但一味模仿则必然导致失败。
  这段文字先举反例,接着从正面假设论述,从而揭示出东施效颦遭人讥笑的原因:一味模仿而不结合自身实际,发人深省。
  三、综合分析。即将假设分析的正例反设与反例正设结合起来使用,这种分析不注重问题的表象。而是深入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刚刚顺利闭幕的“中非合作论坛”就是合作求发展的范例。中国和非洲国家平等互利的合作,使非洲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培训等诸多方面得到我国的援助支持;而我国在很多国际事务中也正是因为非洲兄弟的支持才得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是合作带来的发展。取得的“双赢”结果。试想。如果中非缺乏合作。怎能够促进彼此经济的发展。更何谈在国际事务中坚持“自己的声音”,发挥积极的作用呢?如果中东各国加强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又怎会兄弟反目。炮声不断,成为世界不安定地区之一呢?由此可见,合作是促进发展的有效方式。
  这段文字运用综合分析法,“如果中非缺乏合作……”正例反设。“如果中东各国加强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反例正设,从而共同找出发展的原因:合作,言简意深。
  
  基本展示
  
  谁的命运都能改变  酷 酷
  在以色列,一位行为学家在年轻的乞丐中搞了一次施舍活动。施舍物有三种:四百新谢克尔(约合一百美元)、一套西装和一盆以色列蒲公英。施舍过程中。行为学家搞了一个统计。统计结果是:近90%的乞丐要了四百新谢克尔。近10%的乞丐要了西装,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乞丐要了蒲公英。
  十年后。这位行为学家对当初参加施舍活动的乞丐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为:要新谢克尔的乞丐。至今基本仍为乞丐;要西装的乞丐。大部分成了蓝领或白领;要蒲公英的乞丐,全部成了富翁。针对令众人迷惑的结果,行为学家作出了如下解释:
  要新谢克尔的乞丐,在拿钱时。心里想到的是收获。这种只想收获,不想付出的人。只能永远是乞丐。
  要西装的乞丐。在拿西装时,心中想到的是改变。他们认为。只要改变一下自己,哪怕是稍微改变一下自己的形象,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一生。他们正是通过这种不断的改变。使自己由乞丐变成了’蓝领或白领。
  要蒲公英的乞丐,在拿蒲公英时,心中想到的是机遇。他们知道。得到的这种蒲公英。不是一般的蒲公英,它原产于地中海东部的沙漠中。它不是按季节舒展自己的生命,如果没有雨,它们一生一世都不会开花。但是,只要有一场小雨,不论这场雨多么小,也不论在什么时候落下,它们都会抓住这难得的机遇。迅速推出自己的花朵,并在雨水蒸发干之前,做完受孕、结子、传播等所有的事情。
  以色列人常把它送给拥有智慧的穷人,他们认为,这个世界上。穷人和沙漠里的蒲公英一样,发展自己的机会极少极少,但只要拥有蒲公英一样的品格。在机会来临之际。果断地抓住,同样会成为一个富裕和了不起的人。
  这是一篇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典范之作。文章先设置了一个谜面,紧接着用“针对令众人迷惑的结果,行为学家作出了如下解释”将行文的思路引向纵深。随着谜团的层层打开,透过凝练的文字折射出独到的感觉,使我们慨叹着犹太人的心肠,更佩服着犹太人的大脑。收获着如此深邃机敏的思绪,我们的心智怎能不深刻、不成熟呢?
  
  实战演练
  
  以“生活为什么这样美好”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其他文献
一向喜爱引用诗词歌赋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8年3月1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的中外记者会上,多番引经据典,妙语如流。在此对其出处及意义,略加阐释,希望能对提高同学们的古典文学修养,有所帮助。    一、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    原话摘录:五年已经过去了,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也是人民书写的。一个领导者应该把眼睛盯住前方,把握现在,思考未来。我脑子里在盘
期刊
初稿    站直了做人  两千年前的一汪秋水边,风轻轻地拂过芦苇荡,浮起一片秋光。庄子身后,是请他为相的楚国使者。面对荣华富贵,庄子“持竿不顾”,依旧陶醉于悠然的隐者生活,只留给使者一个背影,坚挺直立的背影。  (这是一篇议论类散文,开篇不俗。描写两千年前的一个耐人寻味的历史画面——庄子垂钓图。用笔简练却生动传神。以庄子弃楚国给予的豪华富贵于不顾这样一个具体形象的场面引出了本文的话题即中心论点——
期刊
不是开头的开头    那天我走出去看屋外的世界,碰见一个人说我显得好老。我很惊讶,我怎么就老了呢?“我才17岁啊!”我辩白道。“不,你真的显得好老。”那个人坚持说。我忙跑回家对着镜子左瞧右看,镜子里果然是一张苍白憔悴的脸,一双失去光泽的眸子显得黯然无神,早起的皱纹在这张脸上慢慢衍生,我不敢相信这就是17岁的我,我怎么就老了呢?    一    放假回来,看见一家屋檐下吊着一只鸟笼,一只小鸟在笼子里
期刊
所谓“材料作文”,即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然后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就其本质来说,其命题特点、写作要求与话题作文有相同之处,可以看作是话题作文的另一种类型。相比较而言,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有时隐性材料也增加了同学们的审题难度。下面我们只谈一谈文
期刊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08年春节前后,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几十年来未遇的特大雪灾。为了让灾区早日通上电。为了让被冰雪封闭的道路早日通畅。为了让受阻滞留的旅客早日返乡,为了让救灾物资早日发送到灾民手里,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相关行业的员工,每个伸出援助之手的民众,都在尽心尽力,用自己的恪尽职守、无私奉献,驱赶着严冬的冰雪、灾难的阴影,让节日充满温情与
期刊
导语 喜爱西湖,因为她是苏轼笔下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杨万里眼中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白居易心里的“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亦因那千古流传、尽人皆知的爱情佳话——白蛇传所营造的一份神秘。西湖是人间的天堂,是“月点渡心一颗珠”,她如画似诗,令人神往,耐人品
期刊
《时光村落里的往事》是一篇一读到就让人爱不释手的佳作。    独具文采 饱含哲思    读过不少周国平的文章,其文字独具文采,饱含哲思,非常惹人喜爱。  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文采主要通过其优美的语言表现出来。因此,适当地修饰语言是可以达到增加文采的目的的。那么,周国平的这篇文章斐然的文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整齐的美。句式整齐匀称,多用整句。先不要说整篇文章的板块整齐美,我们先看看文章各段各句
期刊
很早,便在描绘西湖的诗文中沉醉,便想变作那风景中的一只鸟、一株树,静静地守望她。站在西湖边上,方觉出那些美文的局限乃至艳俗,因为那时我已被西湖的品格所征服。是啊,古往今来,谁能比得上西湖的博大与深邃呢?西湖不是湖,西湖是一个灵魂。  天地何时孕育出这般奇美的景观呢?竟然把可以使人联想到的所有关于美的东西都汇聚到这里。这时我不得不叹服造化的神奇。远望湖面,会使你产生远甚于凝望情人的眼眸给内心带来的震
期刊
安静的考场内,同学们都在认真地答题。教室东北角,有一位腼腆的小男孩却在抓耳挠腮,显得焦灼不安,并不是因为遇到了“拦路虎”,而是因为他需要上厕所。但是,生性害羞的他又不想告诉老师。他宁可憋着:在老师和诸多同学面前,仿佛身体排泄这个功能的存在有些羞耻。他想等交卷后,再冲向洗手间。小男孩忍得大汗淋漓。忽然,他最担忧也是最尴尬的事情发生了。他的裤子尿湿了。小男孩羞愧极了,泪水在他的眼眶里直打转。他不知道如
期刊
传说中,“年”是魑魅猛兽,每到冬尽春来,它就出来伤人,所以,有了过“年”一说。为对付凶猛的“年”,老百姓采取的办法之一就是张贴门神。歌剧《白毛女》中,就这样提到过门神:“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由此可见,门神在人们心目中是主持正义、驱恶护善的。  腊月二十四后,家家户户忙于“年”事,过“年”的气氛就越来越浓了。在我的记忆中,性子急的人家,总在这个时候,就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