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在北极航道开通,船舶航行时与海冰碰撞的风险增加。本文基于船舶与海冰碰撞的结构安全性考虑,主要研究分析了船舶和海冰碰撞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以苏伊士型油轮为碰撞对象,利用有限元模型和显式动力分析软件LS-DYNA来模拟船舶与海冰碰撞,分析了碰撞速度、海冰质量、碰撞角度等对碰撞的影响。
[关键词]船舶;碰撞;海冰;LS-DYNA
中图分类号:U6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7-0092-01
1 数值仿真模型
1.1 碰撞模型
本文船体材料模型采用的是塑性随动模型,海冰材料模型为各向同性弹性断裂模型,运算过程中使用缩减积分和沙漏控制方法[2]。为了模拟大片海冰的情形,本文参考了DNV对数值模拟冰块所推荐的三种海冰模型,将海冰设计为方形体[3]。同时,通过试算碰撞模型,将碰撞时间设置为0.5s。
2 数值仿真结果及分析
2.1 撞击速度
设置不同碰撞速度,来研究撞击速度对船舶结构性能的影响,并将其他变量设为一致。
(1)碰撞力曲线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局部出现明显的峰值点,峰值点后的卸载现象对应着海冰或者船体结构部件的崩溃失效。海冰破碎断裂之后与船舶之间的碰撞力会突然降低,随着船舶的前进,船舶会接着和海冰发生碰撞,碰撞力又会随之回升。船体构件崩溃后,一些单元发生失效,碰撞力也会突然下降。(2)船舶速度增大时,最大碰撞力会增大。
圖1表示碰撞过程中,结构内能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结构的吸能随船舶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每条曲线相对平缓的部分表明这段时间内海冰破碎。(2)当船速较大时碰撞产生的能量是速度较低时的数倍,并且还有上升的趋势,当速度较小时,内能曲线明显开始平缓,说明碰撞已经趋于稳定。因此,速度对碰撞造成的影响非常巨大。
2.2 海冰厚度
考虑到不同时期海冰厚度即重量会有所变化,进而对船舶结构的损害不同,考虑将海冰厚度当做变量来研究。
通过观察图2中不同海冰厚度下船舶与海冰碰撞力-时间曲线,可以看出:
(1)最大碰撞力随着海冰厚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其变化与海冰厚变化成非线性关系。(2)随着海冰厚度的增加,最大碰撞力出现的越来越早。(3)碰撞力曲线走势基本相同,呈现非线性特征,各峰值对应碰撞区域构件失效。
通过图3中不同海冰厚度碰撞内能-时间曲线,可以看出:
(1)随着海冰厚度的增大,船体吸收能量随之增大,船舶受到的结构损坏也相应增大,需要考虑的结构加强位置增多。
2.3 碰撞角度
根据以往的研究经验,碰撞角度是船舶碰撞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中选取了不同的几个碰撞角度来进行代表性研究。
2.4 构件的吸能情况
碰撞部位的外板、各层平台和中纵舱壁和等结构吸收了绝大多数能量。其中对塑性变形能贡献最大的是船首外壳。碰撞刚开始的时候,外板吸收的能量几乎和总能量相等,说明此时主要是外板发生变形来吸收能量。随着碰撞深入,中纵舱壁和靠近碰撞区的各层平台板发生变形,吸收了部分能量。可见首部结构的碰撞损伤具有局部性质,主要是直接参与碰撞的部位吸收能量,远离碰撞区结构吸能较少,因此冰区航行船舶可以着重加强直接碰撞区域的结构补强。
3 结论
(1)船舶与海冰相撞时,最大碰撞力和内能随速度和海冰重量以及碰撞角度的增大而增大。(2)船冰碰撞的碰撞力曲线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由于海冰为脆性材料,在破碎之前表现为刚性,因此其应力达到破段压力时失效,引发卸载,随着船舶前进,这种现象反复出现,从而出现碰撞力与时间曲线反复震荡。(3)船与海冰碰撞具有局部性质,船首结构中抵抗碰撞的主要构件是船首外壳板、中纵舱壁和各层平台板。
参考文献
[1] 何伟.基于ANSYS/LS-DYNA的船舶与冰碰撞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3.
[关键词]船舶;碰撞;海冰;LS-DYNA
中图分类号:U6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7-0092-01
1 数值仿真模型
1.1 碰撞模型
本文船体材料模型采用的是塑性随动模型,海冰材料模型为各向同性弹性断裂模型,运算过程中使用缩减积分和沙漏控制方法[2]。为了模拟大片海冰的情形,本文参考了DNV对数值模拟冰块所推荐的三种海冰模型,将海冰设计为方形体[3]。同时,通过试算碰撞模型,将碰撞时间设置为0.5s。
2 数值仿真结果及分析
2.1 撞击速度
设置不同碰撞速度,来研究撞击速度对船舶结构性能的影响,并将其他变量设为一致。
(1)碰撞力曲线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局部出现明显的峰值点,峰值点后的卸载现象对应着海冰或者船体结构部件的崩溃失效。海冰破碎断裂之后与船舶之间的碰撞力会突然降低,随着船舶的前进,船舶会接着和海冰发生碰撞,碰撞力又会随之回升。船体构件崩溃后,一些单元发生失效,碰撞力也会突然下降。(2)船舶速度增大时,最大碰撞力会增大。
圖1表示碰撞过程中,结构内能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结构的吸能随船舶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每条曲线相对平缓的部分表明这段时间内海冰破碎。(2)当船速较大时碰撞产生的能量是速度较低时的数倍,并且还有上升的趋势,当速度较小时,内能曲线明显开始平缓,说明碰撞已经趋于稳定。因此,速度对碰撞造成的影响非常巨大。
2.2 海冰厚度
考虑到不同时期海冰厚度即重量会有所变化,进而对船舶结构的损害不同,考虑将海冰厚度当做变量来研究。
通过观察图2中不同海冰厚度下船舶与海冰碰撞力-时间曲线,可以看出:
(1)最大碰撞力随着海冰厚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其变化与海冰厚变化成非线性关系。(2)随着海冰厚度的增加,最大碰撞力出现的越来越早。(3)碰撞力曲线走势基本相同,呈现非线性特征,各峰值对应碰撞区域构件失效。
通过图3中不同海冰厚度碰撞内能-时间曲线,可以看出:
(1)随着海冰厚度的增大,船体吸收能量随之增大,船舶受到的结构损坏也相应增大,需要考虑的结构加强位置增多。
2.3 碰撞角度
根据以往的研究经验,碰撞角度是船舶碰撞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中选取了不同的几个碰撞角度来进行代表性研究。
2.4 构件的吸能情况
碰撞部位的外板、各层平台和中纵舱壁和等结构吸收了绝大多数能量。其中对塑性变形能贡献最大的是船首外壳。碰撞刚开始的时候,外板吸收的能量几乎和总能量相等,说明此时主要是外板发生变形来吸收能量。随着碰撞深入,中纵舱壁和靠近碰撞区的各层平台板发生变形,吸收了部分能量。可见首部结构的碰撞损伤具有局部性质,主要是直接参与碰撞的部位吸收能量,远离碰撞区结构吸能较少,因此冰区航行船舶可以着重加强直接碰撞区域的结构补强。
3 结论
(1)船舶与海冰相撞时,最大碰撞力和内能随速度和海冰重量以及碰撞角度的增大而增大。(2)船冰碰撞的碰撞力曲线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由于海冰为脆性材料,在破碎之前表现为刚性,因此其应力达到破段压力时失效,引发卸载,随着船舶前进,这种现象反复出现,从而出现碰撞力与时间曲线反复震荡。(3)船与海冰碰撞具有局部性质,船首结构中抵抗碰撞的主要构件是船首外壳板、中纵舱壁和各层平台板。
参考文献
[1] 何伟.基于ANSYS/LS-DYNA的船舶与冰碰撞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