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越来越普遍。如何将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点问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力求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使课堂效率越来越高。
多媒体在课堂中的运用:
1、创设情景。创设情景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以便導入所学习的内容。在运用多媒体情景创设方面,我们坚持“精”“新”和针对性强的原则。例如,我们在一节关于“内因和外因”的议论文写作课上,播放了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百米栏夺冠的真实情景,让同学们认真体会冠军的风采,思考其成为冠军的原因。然后让同学们联系自己的实际,思考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宏伟理想。
2、确定主题。在确定主题中,我们采取的方法是:根据情景,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本节课的主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归纳,运用多媒体现场展示主题。例如,就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是怎样成为世界冠军的,让学生讨论。学生在讨论中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找到的共同原因有两个,一是内因,是根本原因;二是外因,是第二位的原因。成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接着问学生:“我们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只靠自己努力行不行?”学生答:“不行!”“实现不了自己的目标就怨天尤人对不对?”学生答,“不对!”“我们坚持什么样的观点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学生经过思考后才回答:“要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这一堂课的主题“要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就这样确定并同时展示在每个同学面前。
3、创新运用。即从现实中找典型的实例,让学生去探究思考,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协作探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一环节是在第二环节确定观点、理解观点基础上的实战演练。在此环节中,我们坚持典型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本节课上,我们通过多媒体显示出“打造中国第四级——振兴中国东北工业基地”的大标题以及东北的过去与现状,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对这一事例进行针对观点的分析。在讨论中,同学们表现出空前的热情,学生立意新、思维新、分析透彻、挖掘充分。接下来我们以“振兴东北”为范例,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看到听到和身边的事例充分地交流,使学生的视野延伸到更加广阔的领域中去。这样一来,学生对观点进一步理解并且能找到与观点相符合的材料,进行深入地分析论证。这为学生下面环节的写作练习做好了准备。
4、课堂总结。在一节课结束的时候,我们要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提高了哪方面的能力,思想道德情感得到了怎样的升华。我们把一节课即将结束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的收获,同时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达到强化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同时,我们教师也提前对这节课的知识进行科学系统的总结,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条理、清晰系统的展示,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和梳理。
对一节课中多媒体运用的评价:
1、承上启下,行云流水。通过对刘翔夺冠事例的分析,很自然地引出前面所学的“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并得出任何人要想成才,就必须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从而形象地引导出了本节课的主题。接着让学生将基础理论系统起来,将原理和方法论统一起来。再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举一反三,推出解决本地经济乃至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法。为了克服单向思维,又通过课堂辩论,把课堂推向高潮。通过课堂交流检验学习成果,巩固知识,拓展能力,环环相扣,难觅缝隙。
2、有机整合,相辅相成。刘翔这个能激发人们成就大事业的形象,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去、现状等诸多数据材料,与本节学习练习内容结合地恰如其分,多一点则成累赘,少一点就显得不足。多媒体上的材料紧紧围绕我们要学要练的内容,材料和课堂学习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材料为学习服务,学习过程离不开这些有用的材料,最终使课堂实现既定的目标。
3、激发兴趣,引导参与。这节课中多媒体的运用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探究意识。声情并茂的课堂氛围,学生迫切的求真精神,对同一问题不同意见的激烈交锋和融合,智慧的火花不停地迸发,足以显示本节课的效率所在。
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1、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多媒体可以快捷地提供大量可借鉴的资料,但有的老师下载的资料过多、过滥、过深、过浅,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我们要坚持适度的原则,避免过犹不及。
2、现代教育技术必须与传统教育手段相结合,不能“以机代人”。创新不是对传统的一概否定,而是辩证的否定,应处理好“放弃”与“坚守”的关系。多媒体不能取代师生之间的思维互动、情感交流,也不能理解和回答程序以外的鲜活的、多变的事实和问题。
多媒体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教学,给我们带来了便利。我们在运用的时候应该思考如何使其更好地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多媒体发挥更多、更大、更有效的作用,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变得更加高效。以上思考希望能与各位同仁交流探讨。
多媒体在课堂中的运用:
1、创设情景。创设情景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以便導入所学习的内容。在运用多媒体情景创设方面,我们坚持“精”“新”和针对性强的原则。例如,我们在一节关于“内因和外因”的议论文写作课上,播放了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百米栏夺冠的真实情景,让同学们认真体会冠军的风采,思考其成为冠军的原因。然后让同学们联系自己的实际,思考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宏伟理想。
2、确定主题。在确定主题中,我们采取的方法是:根据情景,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本节课的主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归纳,运用多媒体现场展示主题。例如,就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是怎样成为世界冠军的,让学生讨论。学生在讨论中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找到的共同原因有两个,一是内因,是根本原因;二是外因,是第二位的原因。成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接着问学生:“我们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只靠自己努力行不行?”学生答:“不行!”“实现不了自己的目标就怨天尤人对不对?”学生答,“不对!”“我们坚持什么样的观点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学生经过思考后才回答:“要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这一堂课的主题“要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就这样确定并同时展示在每个同学面前。
3、创新运用。即从现实中找典型的实例,让学生去探究思考,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协作探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一环节是在第二环节确定观点、理解观点基础上的实战演练。在此环节中,我们坚持典型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本节课上,我们通过多媒体显示出“打造中国第四级——振兴中国东北工业基地”的大标题以及东北的过去与现状,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对这一事例进行针对观点的分析。在讨论中,同学们表现出空前的热情,学生立意新、思维新、分析透彻、挖掘充分。接下来我们以“振兴东北”为范例,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看到听到和身边的事例充分地交流,使学生的视野延伸到更加广阔的领域中去。这样一来,学生对观点进一步理解并且能找到与观点相符合的材料,进行深入地分析论证。这为学生下面环节的写作练习做好了准备。
4、课堂总结。在一节课结束的时候,我们要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提高了哪方面的能力,思想道德情感得到了怎样的升华。我们把一节课即将结束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的收获,同时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达到强化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同时,我们教师也提前对这节课的知识进行科学系统的总结,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条理、清晰系统的展示,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和梳理。
对一节课中多媒体运用的评价:
1、承上启下,行云流水。通过对刘翔夺冠事例的分析,很自然地引出前面所学的“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并得出任何人要想成才,就必须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从而形象地引导出了本节课的主题。接着让学生将基础理论系统起来,将原理和方法论统一起来。再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举一反三,推出解决本地经济乃至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法。为了克服单向思维,又通过课堂辩论,把课堂推向高潮。通过课堂交流检验学习成果,巩固知识,拓展能力,环环相扣,难觅缝隙。
2、有机整合,相辅相成。刘翔这个能激发人们成就大事业的形象,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去、现状等诸多数据材料,与本节学习练习内容结合地恰如其分,多一点则成累赘,少一点就显得不足。多媒体上的材料紧紧围绕我们要学要练的内容,材料和课堂学习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材料为学习服务,学习过程离不开这些有用的材料,最终使课堂实现既定的目标。
3、激发兴趣,引导参与。这节课中多媒体的运用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探究意识。声情并茂的课堂氛围,学生迫切的求真精神,对同一问题不同意见的激烈交锋和融合,智慧的火花不停地迸发,足以显示本节课的效率所在。
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整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1、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多媒体可以快捷地提供大量可借鉴的资料,但有的老师下载的资料过多、过滥、过深、过浅,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我们要坚持适度的原则,避免过犹不及。
2、现代教育技术必须与传统教育手段相结合,不能“以机代人”。创新不是对传统的一概否定,而是辩证的否定,应处理好“放弃”与“坚守”的关系。多媒体不能取代师生之间的思维互动、情感交流,也不能理解和回答程序以外的鲜活的、多变的事实和问题。
多媒体已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教学,给我们带来了便利。我们在运用的时候应该思考如何使其更好地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多媒体发挥更多、更大、更有效的作用,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变得更加高效。以上思考希望能与各位同仁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