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立足于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了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个体以及学科、专业建设的不均衡等问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从思想道德、心理素质、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全面素质要求,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关键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素质要求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20-0048-02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决定了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必须大量培养年轻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高等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高等院校是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和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开拓性、创造性、竞争能力的具备较高商业知识、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人作为教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人才素质的高低及是否全面发展,直接影响到经济建设和社会环境建设。
一、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体发展不均衡
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个体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塑造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个人,进而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创造出文明进步的社会。传统的教育,只注重教育促进科学技术生产发展功能,而忽视人作为个体的自身发展;重视实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人的心灵育化和人格的培养,忽视人的精神和价值的实现。传统的教育观念,很难造就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个体。许多天之骄子,在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后,面对现实的不如意,由于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过早地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也有一部分学生,忽视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自我主义思想膨胀,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观念较重,而放弃了对理想和事业的追求。还有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由于自理能力较差,平时不注意参加体育锻炼,而不具有健康的体魄,不能为祖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存在最为普遍的问题是学生进入社会后,不能正确处理公共政策和人际关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
(二)学科、专业建设不均衡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既高度分化又高度融合。一方面,原有的学科分工越来越细,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学科的交叉渗透,特别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的教育以专业知识为中心,忽视对学生综合化知识的教育,注重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中,忽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课程的设置。
二、高等院校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澳大利亚未来人委员会主席埃利亚德提出,未来人应为“学术性、职业性、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综合素质之人”。日本也强调“四合一”人才计划:指赤心报效国家、具有健康体魄的前提下,集科技、文化、经贸、外语素质于一身,既有经贸才干,又有外语翻译本领的人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级人才必须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科学基础知识,又要有一定的本专业知识,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必须对于所处的经济环境(市场)、社会环境、公共政策、人际关系、道德规范以及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和适应能力。
(一)具有正直高尚的思想道德
通过人文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求他们具备正确的理性、感情观念。21世纪,各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人才的竞争。由于外来思想的冲击,一些学生已不再满足在设备简陋的实验室钻研业务,而是向往设备先进、待遇丰厚,容易出成果的国外。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具备抵制国外丰厚物质利益的诱惑,立足本国发展事业,忠心报效国家的品德。而且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求他们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开拓精神和协作能力。
(二)具备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教育为其他各类素质教育提供优良的心理基础。未来的社会竞争激烈、相互依存,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具备吃苦耐劳和百折不挠的意志。一个人的心理素质越好,他的心理潜能越能得到发挥,对其各方面素质发展的促进越有效,从而整体素质越高。
(三)具备较全面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
现代教育要求人才不仅为经济建设服务,更要为人口与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协调服务。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具备成熟的思想,要求他们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完美高尚的人格,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能以较宽的视野研究学术性问题。要求他们能较快地适应周围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具有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也较以前更为重要,同时对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考察一个人不再看其记忆和背诵的能力,而是要看他对纷至沓来的各种信息的清理筛选、分析综合能力。人们随时要选择,要审时度势,权衡利弊,独立决策。除此之外,还要求他们具备强健的体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原动力,是21世纪发展的要求。
三、新世纪人才的培养途径
(一)转变教育观念
首先,要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要把教育教学从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为中心,转到在发展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并且促使他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其次,要转变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做事与做人相结合的教育观念。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化为学生做人的基本品质和态度。现代社会中,工业化进程使科学教育得以较快发展,显示出实用性和功能性的一面。面临众多的社会问题,人文知识重新被人们所重视,要将“做人”与“做事”结合起来,“做人”是教育的核心。
(二)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
首先,要建立学校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高等院校应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要求,根据本校、本地实际办出特色,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走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道路,要求高校确定合理的发展规模,优化内部结构,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其次,应加强社会参与,调动各方面办学和管理的积极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学校应适应社会的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调整发展规模,为社会发展提供全面发展的人才和科技成果。
(三)优化育人环境
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综合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的单个的或复合的教育生态环境系统。一方面,要优化自然生态环境,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健康、和谐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规范育人环境,以学生为主线,包括文化、科技、语言文字、民族、伦理道德、哲学、民主与法制、社会风气风俗、宗教信仰、艺术、教育等环境,以出人才、出成果为中心。
(四)坚持学科、专业建设的均衡发展
世界上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等等,都需要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才能解决。面对这种趋势,高校应当树立交叉渗透、整体综合的学科观,实现从原来的以专业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转变到对学生进行综合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等院校应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优势专业和特色基础学科专业。应拓宽专业,交叉培养,优化整体结构;要加强基础,降低重心,加强通识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的布局要抬高起点,跟踪发展,提高知识的质量和文化素养。
(五)改革教学方法,增强实践环节
要改变过去的单一的讲授方法,把讲授、辅导、自学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的训练,重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鼓励学生提出新见解、新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在传授中,贯穿少而精原则,重视知识的简约化、结构化,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改进考试方法与教学评价,鼓励教师的教学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高等院校教育要贯穿于实践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素质,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学生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技能和品质。
【参考文献】
[1]孙喜亭,刘淑兰,李志英.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陈学飞.西文怎样培养博士:法、英、德、美的模式与经验[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母国光,翁史烈.高等教育管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张再兴,刘涛雄,孙爱军.杨振斌.清华大学学生工作论文集[C].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马悦(1973-),女(蒙古族),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职员,硕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关键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素质要求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20-0048-02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决定了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必须大量培养年轻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高等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高等院校是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适应我国产业结构和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开拓性、创造性、竞争能力的具备较高商业知识、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人作为教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人才素质的高低及是否全面发展,直接影响到经济建设和社会环境建设。
一、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体发展不均衡
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个体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塑造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个人,进而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创造出文明进步的社会。传统的教育,只注重教育促进科学技术生产发展功能,而忽视人作为个体的自身发展;重视实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人的心灵育化和人格的培养,忽视人的精神和价值的实现。传统的教育观念,很难造就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个体。许多天之骄子,在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后,面对现实的不如意,由于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过早地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也有一部分学生,忽视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自我主义思想膨胀,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观念较重,而放弃了对理想和事业的追求。还有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由于自理能力较差,平时不注意参加体育锻炼,而不具有健康的体魄,不能为祖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存在最为普遍的问题是学生进入社会后,不能正确处理公共政策和人际关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差。
(二)学科、专业建设不均衡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既高度分化又高度融合。一方面,原有的学科分工越来越细,新兴学科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学科的交叉渗透,特别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的教育以专业知识为中心,忽视对学生综合化知识的教育,注重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中,忽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课程的设置。
二、高等院校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澳大利亚未来人委员会主席埃利亚德提出,未来人应为“学术性、职业性、事业心和开拓技能的综合素质之人”。日本也强调“四合一”人才计划:指赤心报效国家、具有健康体魄的前提下,集科技、文化、经贸、外语素质于一身,既有经贸才干,又有外语翻译本领的人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级人才必须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科学基础知识,又要有一定的本专业知识,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必须对于所处的经济环境(市场)、社会环境、公共政策、人际关系、道德规范以及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和适应能力。
(一)具有正直高尚的思想道德
通过人文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求他们具备正确的理性、感情观念。21世纪,各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人才的竞争。由于外来思想的冲击,一些学生已不再满足在设备简陋的实验室钻研业务,而是向往设备先进、待遇丰厚,容易出成果的国外。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具备抵制国外丰厚物质利益的诱惑,立足本国发展事业,忠心报效国家的品德。而且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求他们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开拓精神和协作能力。
(二)具备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教育为其他各类素质教育提供优良的心理基础。未来的社会竞争激烈、相互依存,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具备吃苦耐劳和百折不挠的意志。一个人的心理素质越好,他的心理潜能越能得到发挥,对其各方面素质发展的促进越有效,从而整体素质越高。
(三)具备较全面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
现代教育要求人才不仅为经济建设服务,更要为人口与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协调服务。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具备成熟的思想,要求他们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和完美高尚的人格,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能以较宽的视野研究学术性问题。要求他们能较快地适应周围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具有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也较以前更为重要,同时对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考察一个人不再看其记忆和背诵的能力,而是要看他对纷至沓来的各种信息的清理筛选、分析综合能力。人们随时要选择,要审时度势,权衡利弊,独立决策。除此之外,还要求他们具备强健的体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原动力,是21世纪发展的要求。
三、新世纪人才的培养途径
(一)转变教育观念
首先,要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要把教育教学从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为中心,转到在发展智力因素的同时,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并且促使他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其次,要转变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做事与做人相结合的教育观念。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化为学生做人的基本品质和态度。现代社会中,工业化进程使科学教育得以较快发展,显示出实用性和功能性的一面。面临众多的社会问题,人文知识重新被人们所重视,要将“做人”与“做事”结合起来,“做人”是教育的核心。
(二)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
首先,要建立学校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高等院校应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要求,根据本校、本地实际办出特色,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走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道路,要求高校确定合理的发展规模,优化内部结构,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其次,应加强社会参与,调动各方面办学和管理的积极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学校应适应社会的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调整发展规模,为社会发展提供全面发展的人才和科技成果。
(三)优化育人环境
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综合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组成的单个的或复合的教育生态环境系统。一方面,要优化自然生态环境,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健康、和谐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规范育人环境,以学生为主线,包括文化、科技、语言文字、民族、伦理道德、哲学、民主与法制、社会风气风俗、宗教信仰、艺术、教育等环境,以出人才、出成果为中心。
(四)坚持学科、专业建设的均衡发展
世界上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等等,都需要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才能解决。面对这种趋势,高校应当树立交叉渗透、整体综合的学科观,实现从原来的以专业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转变到对学生进行综合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等院校应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优势专业和特色基础学科专业。应拓宽专业,交叉培养,优化整体结构;要加强基础,降低重心,加强通识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的布局要抬高起点,跟踪发展,提高知识的质量和文化素养。
(五)改革教学方法,增强实践环节
要改变过去的单一的讲授方法,把讲授、辅导、自学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的训练,重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鼓励学生提出新见解、新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在传授中,贯穿少而精原则,重视知识的简约化、结构化,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改进考试方法与教学评价,鼓励教师的教学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高等院校教育要贯穿于实践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素质,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学生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技能和品质。
【参考文献】
[1]孙喜亭,刘淑兰,李志英.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陈学飞.西文怎样培养博士:法、英、德、美的模式与经验[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母国光,翁史烈.高等教育管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张再兴,刘涛雄,孙爱军.杨振斌.清华大学学生工作论文集[C].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马悦(1973-),女(蒙古族),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职员,硕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