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江阴海港大道绿化带设计工程实例,提出工业闭合型空间、居住隔离型空间、居住半透型空间、农业透景型空间4种不同的空间形式及相应的营造方法,以期为我国城际公路绿化带的设计与建设进行有益探索。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城际公路;植物景观空间;江阴海港大道
中图分类号S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3-07887-06
作者简介曹珺(1982- ),女,上海人,讲师,在职硕士,从事风景园林研究。
收稿日期20140623城际公路是承担城市之间交通的道路。在我国,随着城市间交通和人们自驾出游的增加,城际公路的建设步伐正日益加快。公路的发展使得公路绿化带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然而目前公路绿化带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配置方面,缺乏对植物景观空间的研究。笔者通过对上海和苏南若干典型城际公路绿化带的调研,分析归纳城际公路绿化带植物景观空间的分类及其特征,结合设计实践,以提升城际公路绿化设计的安全性、引导性、舒适性和美观性为目标,探索各景观空间植物配置的相关设计方法,完善城际公路植物景观的研究,并为其他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1城际公路绿化带景观的基本特征
1.1城际公路及其周边环境的特征
1.1.1城际公路。公路是指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乡村与乡村之间和工矿基地之间,按照国家技术标准修建的,由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可的道路[1]。城际公路是指连接两个城市的道路,一般道路设计等级为一级公路,时速在80 km/h,其两侧绿化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①城际公路绿化带历程长。城际公路是邻近的两个城市之间的道路,历程较长,呈线性分布。因此公路两侧及中央分车带的绿化都呈线性分布,对于驾驶员有一定的交通引导性。②城际公路绿化带周边环境单一。城际公路两侧通常都是农田、村庄等,且尺度较大。因此目之所及常常是成片相同或相似的景观,缺乏变化。③城际公路绿化带以植物配置为主。城际公路绿化带无法进行多样化的设计,都是以植物配置为主。
1.1.2城际公路周边环境的特征。城际公路周边环境是其公路绿化带设计的背景,优美的自然景观应当纳入绿化带中,成为使用者观赏的一部分,如山体、河流、农田、森林等自然景观。而有污染的地带和影响环境氛围的景观应当被改造或屏蔽。城际公路的周边环境具有以下特征。
(1)自然景观为主,城市景观为辅。由于城际公路是从一个城镇到达另一个城镇,或中间连接多个城镇,因此是连接城乡用地的道路,其周边环境以乡村为主,城市为辅。
(2)景观重复率高。城际公路周边用地类型虽然多样,但是大多数景观只是以节点穿过,如山体、河道、特色建筑常常只是与公路有个短暂的交汇,在整体环境中所占比例极低。剩下的环境几乎都是农业景观,并且农业景观多数都是大片平坦的用地,植物种类也较为单调。景观不断重复,容易使驾驶员产生视觉疲劳。
1.2城际公路绿化带景观的主要特征城际公路绿化带具有交通辅助、景观组织、生态和文化等功能,其景观具有以下一般性特征。
1.2.1视觉性。城际公路的功能是交通,只有车辆能够运行。因此其公路绿化带只能是驾驶员从车窗中看到,而不能由行人下车亲自体验,这就造成了城际公路绿化带的景观空间的视觉性。
1.2.2单面性。单面性是由于坐在车上的视线的局限性所带来的。一般来说,空间是有顶平面、地平面和垂直面所构成,人在车上只能看到车窗两侧和前方的景观,这就意味着城际公路绿化带植物景观空间只能是垂直面上的空间。这就造成城际公路绿化带植物景观的单面性。
1.2.3动态性。尽管公路本身是静止的,但车辆是在不断运行的,人的视线所观看到的事物是与车辆运行速度有关的,因此驾驶员所看到的应当是运动中的植物景观。从相对论的角度来说,公路植物景观空间提供的是一种动态景观空间体验。
2城际公路绿化带植物景观空间的一般分类与特征
通过对上海地区和苏南地区的相关道路进行调查研究,总结这一类型的公路绿化带植物景观空间的优缺点。在海港大道绿化带植物景观空间设计中需要运用其他公路绿化设计的优点,解决其他公路绿化存在的共性问题。研究选取3条城际公路进行调研,分别是204国道张家港段、霞客大道以及泰州市长江大道。
2.1道路概况道路概况详见。
2.2研究结论与分析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公路的空间是根据两侧周边用地的性质来确定的,一般两侧为工业或者仓储用地的基本是采用闭合空间对其进行遮挡;两侧为农田或河流的采用开敞空间,对周边景观进行借景;具体类型及空间特征详见、,植物种类见。
调研公路空间类型分布
公路名称开敞空间区位半开敞空间区位闭合空间区位通透空间区位霞客大道山林区山林区、商业区工业区商业区204国道(张家港段)农田区、滨水区村庄区工业区村庄区、农田区长江大道农田区、滨水区村镇区仓储用地居住区
3江阴海港大道植物景观空间的分类与营造
3.1江阴海港大道绿化设计概况海港大道从滨江路南侧起始,最后在暨南大道上终止。全长19.5 km,中分带和侧分带分别宽2 m,两侧绿化带宽度15~25 m不等,绿化总面积为147.8万m2。海港大道以一级公路的标准建设,主线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是100 km;辅路则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是40 km。
海港大道周边环境条件比较丰富,南北两段以工业、居住用地为主,中间段则主要是环城林帶。海港大道的南北两端以卫生、隔离为主,中间段则多作为防护、生态和保育的用途。
3.2江阴海港大道绿化带植物景观空间的分类
3.2.1分类依据。根据海港大道两侧用地性质及相关上位规划的分析,结合道路类型,对于整条道路绿化模式进行分类。
3.2.2分类与基本要求。分类模式与基本要求见。 3.3江阴海港大道绿化带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海港大道绿化带设计中根据周边环境将植物景观空间分为闭合型、通透性、半开敞型和开敞型。海港大道整体的空间开合序列选取4个典型空间类型具体分析设计,这4类型分别是工业闭合型、居住通透型、居住半开敞型和农业开敞型空间()。
3.3.1工业闭合型空间。工业区路段采用闭合型空间,由于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需要通过层层植被达到防护的效果。设计通过植被的组合形成了层层叠加的闭合空间,运用乔木、灌木、地被与地形的结合打造一面“植物墙”,从上到下形成密实的闭合空间。同时结合地形,将地面的高度抬升1.5 m,这样的地形与大乔木结合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视线的穿透性。42卷23期曹 珺等城际公路植物景观空间的分类与营造研究项目区位市域用地规划模式分类过程3.3.2居住隔离型空间。此类型用于高架段两侧的居住区外侧,通过前低后高的设计,既满足了高架下的通风采光,同时对两侧的居民区起到防风降噪的功能。
3.3.3居住半透型空间。该路段周边居住区位于新区,崭新的建筑面貌是新区的一种象征,因此可以作为观景的一部分。但是为了保证居住区的生活不被公路的噪声干扰,这里选择半透型空间,既能保证一定的观赏性,也能维护居住区的生活。分类模式及基本要求
路段类型主要植物品种群落类型种植密度要求模式特色及设计说明工业防护型雪松、落羽杉、金桂、樱花、碧桃、红枫、紫薇、迎春高-中-低组合型密实防护0.06株/m2防护为主,可以减少工业区有害气体及粉尘,林缘采用大线条曲线设计,增强流动感,弱化背景林的规则直线设计农业透景型广玉兰、朴树、国槐、红叶石楠树、海棠、二乔玉兰、紫荆、红叶李树阵+自然组团型疏朗通透0.03株/m2疏朗的小树林结合通透小空间,既能欣赏小组团的景觀,又可以将广阔的农田景观作为背景融入画面居住隔离型高杆女贞、落羽杉、楸树、海棠、樱花、紫薇、红枫、茶梅前低后高型开敞隔离0.05株/m2前低后高的设计形式,既可以使高架两侧有开敞空间,又能利用背景林的防风降噪的功能,使高架与居住区有一定的隔离居住半透型广玉兰、乐昌含笑、朴树、玉兰、海棠、碧桃、红枫、黄金条疏密结核型半透疏朗0.04株/m2密林与半透林的结合,可以透出部分可赏景观,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隔离及保健作用
空间开合序列分布工业闭合型3.3.4农业透景型空间。海港大道中农业景观所占比例较大,以农田肌理为主,风光旖旎,是良好自然资源,可以将农田景观纳入到道路景观之中。因此设计中选择以开敞型的绿化带作为道路绿化的主要形式。居住隔离型居住半透型农业透景型4结论
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的实体,是景观营造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2]。植物景观的空间性是公路使用者,即乘客和驾驶员最直观的视觉体验,它能引导交通、增加体验的刺激性与趣味性、美化交通环境。研究希望通过对公路绿化带植物景观空间的探索为以后的公路绿化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孝省,马吉文.试论中国路政文化[J].建筑与发展,2012(7):8.
[2] 汤晓敏,王云.景观艺术学:景观要素与艺术理论[M].上海:上海交通出版社,2013.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城际公路;植物景观空间;江阴海港大道
中图分类号S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3-07887-06
作者简介曹珺(1982- ),女,上海人,讲师,在职硕士,从事风景园林研究。
收稿日期20140623城际公路是承担城市之间交通的道路。在我国,随着城市间交通和人们自驾出游的增加,城际公路的建设步伐正日益加快。公路的发展使得公路绿化带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然而目前公路绿化带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配置方面,缺乏对植物景观空间的研究。笔者通过对上海和苏南若干典型城际公路绿化带的调研,分析归纳城际公路绿化带植物景观空间的分类及其特征,结合设计实践,以提升城际公路绿化设计的安全性、引导性、舒适性和美观性为目标,探索各景观空间植物配置的相关设计方法,完善城际公路植物景观的研究,并为其他道路绿化带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1城际公路绿化带景观的基本特征
1.1城际公路及其周边环境的特征
1.1.1城际公路。公路是指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乡村与乡村之间和工矿基地之间,按照国家技术标准修建的,由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可的道路[1]。城际公路是指连接两个城市的道路,一般道路设计等级为一级公路,时速在80 km/h,其两侧绿化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①城际公路绿化带历程长。城际公路是邻近的两个城市之间的道路,历程较长,呈线性分布。因此公路两侧及中央分车带的绿化都呈线性分布,对于驾驶员有一定的交通引导性。②城际公路绿化带周边环境单一。城际公路两侧通常都是农田、村庄等,且尺度较大。因此目之所及常常是成片相同或相似的景观,缺乏变化。③城际公路绿化带以植物配置为主。城际公路绿化带无法进行多样化的设计,都是以植物配置为主。
1.1.2城际公路周边环境的特征。城际公路周边环境是其公路绿化带设计的背景,优美的自然景观应当纳入绿化带中,成为使用者观赏的一部分,如山体、河流、农田、森林等自然景观。而有污染的地带和影响环境氛围的景观应当被改造或屏蔽。城际公路的周边环境具有以下特征。
(1)自然景观为主,城市景观为辅。由于城际公路是从一个城镇到达另一个城镇,或中间连接多个城镇,因此是连接城乡用地的道路,其周边环境以乡村为主,城市为辅。
(2)景观重复率高。城际公路周边用地类型虽然多样,但是大多数景观只是以节点穿过,如山体、河道、特色建筑常常只是与公路有个短暂的交汇,在整体环境中所占比例极低。剩下的环境几乎都是农业景观,并且农业景观多数都是大片平坦的用地,植物种类也较为单调。景观不断重复,容易使驾驶员产生视觉疲劳。
1.2城际公路绿化带景观的主要特征城际公路绿化带具有交通辅助、景观组织、生态和文化等功能,其景观具有以下一般性特征。
1.2.1视觉性。城际公路的功能是交通,只有车辆能够运行。因此其公路绿化带只能是驾驶员从车窗中看到,而不能由行人下车亲自体验,这就造成了城际公路绿化带的景观空间的视觉性。
1.2.2单面性。单面性是由于坐在车上的视线的局限性所带来的。一般来说,空间是有顶平面、地平面和垂直面所构成,人在车上只能看到车窗两侧和前方的景观,这就意味着城际公路绿化带植物景观空间只能是垂直面上的空间。这就造成城际公路绿化带植物景观的单面性。
1.2.3动态性。尽管公路本身是静止的,但车辆是在不断运行的,人的视线所观看到的事物是与车辆运行速度有关的,因此驾驶员所看到的应当是运动中的植物景观。从相对论的角度来说,公路植物景观空间提供的是一种动态景观空间体验。
2城际公路绿化带植物景观空间的一般分类与特征
通过对上海地区和苏南地区的相关道路进行调查研究,总结这一类型的公路绿化带植物景观空间的优缺点。在海港大道绿化带植物景观空间设计中需要运用其他公路绿化设计的优点,解决其他公路绿化存在的共性问题。研究选取3条城际公路进行调研,分别是204国道张家港段、霞客大道以及泰州市长江大道。
2.1道路概况道路概况详见。
2.2研究结论与分析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公路的空间是根据两侧周边用地的性质来确定的,一般两侧为工业或者仓储用地的基本是采用闭合空间对其进行遮挡;两侧为农田或河流的采用开敞空间,对周边景观进行借景;具体类型及空间特征详见、,植物种类见。
调研公路空间类型分布
公路名称开敞空间区位半开敞空间区位闭合空间区位通透空间区位霞客大道山林区山林区、商业区工业区商业区204国道(张家港段)农田区、滨水区村庄区工业区村庄区、农田区长江大道农田区、滨水区村镇区仓储用地居住区
3江阴海港大道植物景观空间的分类与营造
3.1江阴海港大道绿化设计概况海港大道从滨江路南侧起始,最后在暨南大道上终止。全长19.5 km,中分带和侧分带分别宽2 m,两侧绿化带宽度15~25 m不等,绿化总面积为147.8万m2。海港大道以一级公路的标准建设,主线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是100 km;辅路则为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是40 km。
海港大道周边环境条件比较丰富,南北两段以工业、居住用地为主,中间段则主要是环城林帶。海港大道的南北两端以卫生、隔离为主,中间段则多作为防护、生态和保育的用途。
3.2江阴海港大道绿化带植物景观空间的分类
3.2.1分类依据。根据海港大道两侧用地性质及相关上位规划的分析,结合道路类型,对于整条道路绿化模式进行分类。
3.2.2分类与基本要求。分类模式与基本要求见。 3.3江阴海港大道绿化带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海港大道绿化带设计中根据周边环境将植物景观空间分为闭合型、通透性、半开敞型和开敞型。海港大道整体的空间开合序列选取4个典型空间类型具体分析设计,这4类型分别是工业闭合型、居住通透型、居住半开敞型和农业开敞型空间()。
3.3.1工业闭合型空间。工业区路段采用闭合型空间,由于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需要通过层层植被达到防护的效果。设计通过植被的组合形成了层层叠加的闭合空间,运用乔木、灌木、地被与地形的结合打造一面“植物墙”,从上到下形成密实的闭合空间。同时结合地形,将地面的高度抬升1.5 m,这样的地形与大乔木结合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视线的穿透性。42卷23期曹 珺等城际公路植物景观空间的分类与营造研究项目区位市域用地规划模式分类过程3.3.2居住隔离型空间。此类型用于高架段两侧的居住区外侧,通过前低后高的设计,既满足了高架下的通风采光,同时对两侧的居民区起到防风降噪的功能。
3.3.3居住半透型空间。该路段周边居住区位于新区,崭新的建筑面貌是新区的一种象征,因此可以作为观景的一部分。但是为了保证居住区的生活不被公路的噪声干扰,这里选择半透型空间,既能保证一定的观赏性,也能维护居住区的生活。分类模式及基本要求
路段类型主要植物品种群落类型种植密度要求模式特色及设计说明工业防护型雪松、落羽杉、金桂、樱花、碧桃、红枫、紫薇、迎春高-中-低组合型密实防护0.06株/m2防护为主,可以减少工业区有害气体及粉尘,林缘采用大线条曲线设计,增强流动感,弱化背景林的规则直线设计农业透景型广玉兰、朴树、国槐、红叶石楠树、海棠、二乔玉兰、紫荆、红叶李树阵+自然组团型疏朗通透0.03株/m2疏朗的小树林结合通透小空间,既能欣赏小组团的景觀,又可以将广阔的农田景观作为背景融入画面居住隔离型高杆女贞、落羽杉、楸树、海棠、樱花、紫薇、红枫、茶梅前低后高型开敞隔离0.05株/m2前低后高的设计形式,既可以使高架两侧有开敞空间,又能利用背景林的防风降噪的功能,使高架与居住区有一定的隔离居住半透型广玉兰、乐昌含笑、朴树、玉兰、海棠、碧桃、红枫、黄金条疏密结核型半透疏朗0.04株/m2密林与半透林的结合,可以透出部分可赏景观,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隔离及保健作用
空间开合序列分布工业闭合型3.3.4农业透景型空间。海港大道中农业景观所占比例较大,以农田肌理为主,风光旖旎,是良好自然资源,可以将农田景观纳入到道路景观之中。因此设计中选择以开敞型的绿化带作为道路绿化的主要形式。居住隔离型居住半透型农业透景型4结论
植物本身是一个三维的实体,是景观营造中组成空间结构的主要成分[2]。植物景观的空间性是公路使用者,即乘客和驾驶员最直观的视觉体验,它能引导交通、增加体验的刺激性与趣味性、美化交通环境。研究希望通过对公路绿化带植物景观空间的探索为以后的公路绿化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孝省,马吉文.试论中国路政文化[J].建筑与发展,2012(7):8.
[2] 汤晓敏,王云.景观艺术学:景观要素与艺术理论[M].上海:上海交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