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何待,朝朝空归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脱胎自《丽情集》“爱爱”篇,讲述了钱塘娼家女杨爱爱在泛舟采莲时与金陵少年张逞相恋,潜遁于京师,后来张逞为其父捕去,爱爱感念而亡。待到张逞归来,唯有小婢锦儿出其故绣手籍,郁然如新的故事。
  爱爱,此名馥郁如桃花,只需在唇齿间轻吟,就可开出盈地的芳香。钱塘七月,杨爱爱泛舟江上,天水一色,满池青莲亭亭怒放。她未能摘下水中莲花,却掬起一捧青衣少年的倒影。
  一抹红霞腾飞到爱爱面颊,她含羞掩面,忍不住低声相询:“敢问公子名姓?”少年唇角斜勾,声音清雅如风荷:“在下金陵张某,名逞。”
  “钱塘,杨爱爱。”少女用衣袖轻轻遮住面容,唯一线眼波流动,在绣着桃枝的袖子后面缓缓开出倾世桃花。杨爱爱本是钱塘娼家女子,身份卑微。而张逞的父亲在金陵为官,此番前来钱塘,原本只是少年才子担风袖月,游走四方,不料他遇见了爱爱,自此陷入一场剪不断逃不脱的情爱之中。
  他又如何逃得开?春日里桃花灼灼,如同爱爱因情而灼热的眉眼;夏日里清荷满湖,令他忆及他们湖上初见;而秋凉冬冷,他又怎忍心抛开爱爱,让她独对寒风冰雪?
  起初爱爱并不愿告诉他自己的身世。寒家女子孤苦漂泊,钱塘地远,除却沦为娼家,再无他法。她无奈,也唯恐他不解,他是金陵大户子弟,又怎会理解一个弱女子在乱世飘零的苦楚与艰难?
  与爱爱初逢之后,由于太过思念,张逞屡次在钱塘打听那名颜如舜华的女子。爱爱纵非良家子,亦不妨张逞恋她慕她。所谓真心,与身份、地位又有何干?
  这是张逞的情深,亦是张逞的执着。杨爱爱见他不在意,遂与他情意日笃。每逢张逞深夜苦读,总有一盏清淡莲子茶,伴着爱爱亲手做的香酥点心;张逞身上的衣饰鞋履也都是杨爱爱亲手所绣,一针一线俱是情。
  从前,钱塘江边的红楼中唯有一盏孤灯,夜夜伴随爱爱入眠。而今爱爱不再孤单,待到红烛摇曳,窗棂上投下两人相偎的身影,但羡鸳鸯不羡仙。为了爱爱,张逞放弃功名利禄,亦抛舍如锦前程。谁说温柔乡不可醉人,那间红楼里分明开着最令他动心的桃花。
  直到久未归乡,父亲写信来质问:醉酒温柔乡,是否已然忘却考取功名?张家的前程尽系于你身,又岂能为一女子而辜负……那字句里的无尽失望令张逞枯坐灯下,眉目黯然。
  杨爱爱何等聪明,也不多言,只款款奉上一盏清茶。张逞心乱如麻,抬手将它打翻。爱爱眉间一凉,顿了顿方才俯下身去,缓缓将碎片拾起。锋利的棱角划破她的手指,张逞却不像往日那样温柔地捧起她的手,细细疼惜。
  她没有再说话,返身离去,将所有的寂静留给了他,也将所有的寂寞留给了自己。
  本以为此一别便是永诀。不料三日后,杨爱爱再度泛舟钱塘江上,满池青莲仍在,赏花人却已不在。正黯然神伤之际,一弯小舟泊水而来,其上静立一袭青衣,所有的情意脉脉如初。上岸后,杨爱爱抱紧张逞,一滴清泪悄悄滑落。
  何须抱歉,何须言说来得太晚。张逞来得一点也不晚,他恰在她最落寞的时候到来,恰在她最彷徨的时候赶到身边,她的泪滴成他心中的伤,他的情将她渡化成蝶。
  张逞已然做好了安排,抛下一切,携她前往京师。而杨爱爱亦将心中所有迟疑化作希冀,终此一生,她再没有如此相信一个人。
  到京城后,他们买下一座院落,过起幽静和美的生活。月夜下一同吟诗,杨爱爱不胜酒力,常在张逞怀中沉沉睡去。而世间最幸福之事,莫过于倚着心上人的胸膛入睡,醒来时,依然有他的目光追随。
  可风华暗换,情意渐转。杨爱爱早已看遍繁华,只想与张逞携手走到海枯石烂。可京城的堂皇富雅,街上尽是腰金衣紫之辈,令张逞心生艳羡。他虽是大户之子,然而金陵不过小巧之丽,又怎能与京城的无限繁华相比。
  两年后,张逞向杨爱爱提出想回金陵潜心修读,博取功名。爱爱并未做出回应,唯有紧闭的房门显出她的抗拒。深夜里,张逞亦能听见她低低的暗泣。
  而此时风雨骤至,张父听说张逞与杨爱爱身在京城,于是亲自领人前来,将张逞连夜带到船上,归去金陵。杨爱爱只是一介女子,挡不住张父的来势汹汹,亦拦不住张逞的归心似箭。她唯有眼睁睁看着张逞最后对她一笑,浅声道:“爱爱,在京城等我。”随后永远消失在她的视野里。
  张逞走后,满院桃花凋零。哀恸之下,杨爱爱一病不起。桃花虽艳,挨不过风雨;情爱虽醉人,亦经不起别离。
  一别经年,从此不知归期,更不知君身于何处,君心又归于何处。从此每一夜,杨爱爱都翻着张逞留下的诗文,默念曾经。这一阕好词他与她曾一同品读,这一幅鸳鸯小字是他握着她的手教她写的。他的好她铭记在心,而他久别不归的坏,她却刻意忘却。
  后来,张逞的故人前来京城赴试,路过她的小楼。杨爱爱病倚卧榻,吩咐贴身侍女锦儿将他招入,她暗淡的眸间蓦然有了光彩,就连唇边也绽出一抹浅笑:“他……什么时候回来?”
  再也回不来了,张逞回乡不久,便已病逝。故人迟疑片刻,如是道。
  张逞去了,相思折磨着留下的人。杨爱爱缠绵病榻数月,最终撒手人寰。临别时,她脸上并无哀伤,唯有心满意足的浅笑:人间不能白头,奈何桥边再许来世之约。
  韶光虚度,待到张逞执一卷皇榜,携一张庚帖来到小院,却发现重楼深锁,寂静无声。侍婢锦儿坐在枯树下暗自垂泪。仔细询问才知,张父为了让爱爱断念,竟让故人虚报死讯,痛斩情缘。
  张逞哀哭不已。最后,锦儿捧出爱爱在病中为张逞所裁的香囊鞋履,针脚细巧,依旧簇新如昨。然而所有的情爱如东去流水,默然无踪。
其他文献
萧衍又一次驳回了他辞官的文书。  他不知一个年过古稀的人还能为这千古江山做些什么。帝王无情,一心只想将怀才之士困在身边,可他虽身在宦海,心却早已抽离。年少时的热血与豪气,终是随着汹涌的官场暗流渐行渐远。只是偶尔会在清梦中望见那片吞噬了南北朝的狼烟烽火,以及那些金戈铁马的陈年旧闻……  投奔萧衍时,他不过是个上庸太守,伐竹造筏、一路颠簸而来,不长的距离,却像跨越了千山万水。那时,建康城的兰花还没开,
期刊
春雨薄雷,随风疾走的云朵掠过南宋王朝的檐角,巍峨肃穆的皇后寝宫立在飘摇风雨中,雕花窗格后的纱帷随风扬起。室内熏笼袅袅升腾起香雾,艳若桃李的女子正对着铜镜描妆,一笔一画,仔仔细细。宫人殷勤来报,精致的食盒已呈达陛下案前。  最后一根钗环簪入如云发髻,红唇抿起又放松,她的眼梢吊起意味深长的笑,侍女扶她前往御书房,看一场早已布好的局。  御书房中,食盒已被狼狈打翻,身着明黄衣袍的他面色煞白,颤抖地指着食
期刊
作词:左木修  作曲:由一林  演唱:贰婶  最初被遗忘在相框里的人  做了谁的替身  眷顾那段红尘  付诸笔墨的故事用情太深  感动了别人  留自己满身伤痕  那个被织绣在屏风里的人  未曾获得首肯  上演兔死狐存  风轻云淡地讲述嬉笑言嗔  怎挨过宿命  那一声声诘问  看似清茗甘醇匀一缕茉莉香魂  以肆意花香掩去溃烂心门  品尝茶的苦涩  眷恋花的温存  滚烫散不开混沌  墙上死灰脱落却露出
期刊
一直觉得山水当是气势磅礴的孤高峭拔,或是烟环云绕的千山万壑,而弘仁笔下的山水却和众人有着显而易见的不同,他的传世之作里总是萧然一石一树根,树无枝叶,石无纹路,一派简淡清逸,透着一股冷峭静寂之意。  明清的鼎革之变不知改变了多少爱国文人的命运,他们坚守着遗民之志,逃禅避世。所以清初的书画僧特别多,其中尤以“清初四僧”最为出名,弘仁便是其中之一。  透过那些泛黄的宣纸和明净寂寥的山水,脑海中勾勒出的他
期刊
青楼女子曼妙香艳的故事实在太多,杜十娘赎身许嫁李生,王美娘几经辗转遇到了痴情的卖油郎。许是写故事的人下笔不忍,那些流落风尘的娇花,命运多少还握在自己手中。然而读到那部《青楼集》,了解那些真正的青楼红粉的遭遇,才知她们有多少含泪卖笑,多少身不由己。  她的名字取得好,却又取得不好。樊事真,事真—事事如一,决烈真心。这是一个婉转含香的名字,又透着泼烈决性,不该落在青楼风尘。  她生在元代,是个人人可轻
期刊
六月的细雨缠缠绵绵,无端让人生了几缕情思。聂胜琼站在莲花楼上遥望雨幕下的残花,那是它此季最后的盛颜。  “何年创此琼花台,不见琼花此观开。千载名花应有尽,寻花还上旧花台。”情之所起,她吟诗感怀。须臾低沉间,却听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蓦然回眸,一张清秀温雅的脸入了她的眼。他望着她,眸中是掩不住的惊喜,她却早已司空见惯,那是许多男子初见她时的模样,他们说她有着世上最美的容颜。  他缓过神来,理着被雨水
期刊
洛阳城的秋天来得比去年迟,阶下秋水寒碧,盛着一池温柔闪烁的星光,凉风将桂花香吹入她的鬓发,她低着头,琴声缓缓地停了—《长侧》《短侧》《风入松》,还有那曲《广陵散》,她弹了多少年了?露冷风急,华庭寂寥,当年的歌舞已经散了,而她还要守着无数漫漫长夜,守着破碎的洛阳风月,怀念也追悔着那段甜蜜又愧疚的爱情。  如果没有遇见他,那该多好。  那年,她乘舟从城外青山下过,松风阵阵回荡山谷,携来男子清越的啸声。
期刊
薛绍徽遗留下来的唯一照片已被染上历史的痕迹,泛黄而粗糙,细细观之,却能看出她目光极亮,下颌微抬,双手紧握,神色有些拘谨。让人很难相信彼时青涩的她能吟出“危巅通北斗,半野尽南荒”这般雄浑刚健的诗句,且早已成为闽南一带有名的才女。  她出生时清朝处境已岌岌可危,然她父亲是一方乡绅,生活尚算富足。因她是幼女,父母对她格外疼爱,常以诗书戏之,加之她天分极高,抚琴泼墨,学诗属文,皆能触类旁通。  彼时她虽极
期刊
时序渐萎,韶光凋零,须臾又是秋。某日闲来无事,读《红楼梦》第七回,说到宝钗患病,听秃头和尚说了一个神奇的“海上方”,便觉得曹雪芹把中药都写得那么美。为其感到惊艳的原因在于这个“海上方”的配方需要春夏秋冬的花蕊,并在相对应的节气晒干、研磨、调匀。想来古典文学里很多中药名都可拿来用作人名,甚至入诗渲染唐诗的清凉与幽淡,装点宋词的媚丽与浓艳。  把中药名写入情诗,当数明代戏曲家冯梦龙写的《桂枝儿》:“你
期刊
春寒料峭的夜,法租界边缘的西藏路上行人稀少,一个穿着白色衣裤的女子从一条弄堂里飞奔出来,焦急地叫住一辆黄包车,催促车夫赶紧载她离开。  那时她还不叫董竹君,她的名字和上海老弄堂里万千平凡囡囡并无二致:15岁的少女阿媛冒着生命危险逃出妓院,奔向她心仪的男子。  疾驰的黄包车上,阿媛双眼微阖,风在耳边呼呼作响,而她的心却愈加踏实。她知道黑暗的尽头有人等她,月光自他周身流淌,蔓延至她脚下,渡她去到有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