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生和稻草之外

来源 :青春岁月·校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w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先生应邀来我校讲座。热烈的掌声说尽了学子们对这位画家的无限敬慕之情。
  杨先生是个有趣的老者。他讲座的开场白既令人哗然捧腹。又令人泫然垂泪。从那个讲座出来,许多同学都对艺术着了迷。
  老先生甫一登台,就尖着嗓子模仿一个孩子的口气说道:“杨老师,您别给我们讲什么艺术了。我们又不想吃艺术这碗饭,高考也不能指着艺术加分。”杨先生接着说:“同学,你先别一棍子把我这艺术打死,先听我讲个跟艺术有关的故事吧。
  我高中毕业后回乡劳动。生产队分配给我的任务是养猪。我分管五个猪圈,每个猪圈一头猪。跟猪处了一阵子后,我发现自己心眼长偏了——我格外稀罕其中一头猪。那是一头浑身雪白的猪,漂亮极了,神气极了。我叫它‘小白’。按其年龄,小白属于‘少年猪’。正像歌里唱得那样:小小少年,很少烦恼。小白也很少烦恼,何止是很少烦恼,简直就是一头‘喜感’极强的猪,是猪中的乐天派。每天,它都用它的快乐感染着我,让我觉得生活真美好。不瞒大家说,我这个猪倌儿,就是‘看猪下菜碟儿’,整天给小白吃小灶儿。记得那年秋天,生产队收花生,我偷回半筐,只跟小白分享,并且是它吃多,我吃少。那半筐花生把我俩吃的,满嘴流白浆啊。冬天到了,我抱来稻草,仔细地铺到小白的猪圈里,又找来大白粉,给小白粉刷了圈墙。每当看到小白侧卧在金黄的稻草上晒太阳。我就打心眼里替它舒服。有时候,我对着小白唱歌,它居然会跟着我的调子哼哼。回到家,我向家里人宣布,我要训练出一头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智慧猪!
  吃得好,住得好,但我觉得小白一定不会仅仅满足于此。那时候,我正痴迷着西洋画。心想,或许,小白也会喜欢吧。那一天,我当真就把一幅《蒙娜丽莎》拿到了猪圈里,和小白共赏。我告诉小白说:这幅画可了不得,它是达·芬奇用四年的时间绘制而成的!你看蒙娜丽莎的微笑,多么神秘、妩媚;你再看她那一双手,多么柔腻、丰润。画家运用了‘空气透视’的笔法,使画面幽深朦胧,充满诗意……当我说这番话的时候,你们猜小白是什么反应?——兴奋?不对。感动?不对。愤怒?更不对。别猜了,杨老师告诉你们吧——小白根本就没有任何反应!
  这件事使我很受刺激。我把小白引为知音,但是,小白对我痴爱的美术却半点兴趣没有。我不得不承认,它的快乐,来自于吃花生、睡稻草、晒太阳,但它不懂得欣赏美。我很替小白难过,它不幸被造物主设定为一头猪,它无法超越自己的属性而获取属性之外的能力。蒙娜丽莎的微笑不能够打动它,跟着我唱歌也纯属瞎哼哼。小白是一头猪,它无福消受人类创造的高雅艺术。
  后来,我告别了小白,到远方去学画。再后来,我就被人称作画家了。
  五年前,我随一个考察团去法国,在卢浮宫,我三次掉泪啊孩子们!
  第一次:“进馆参观前,我们团有两个官员说他们想放弃参观,原因是他们一个脚疼,一个腿疼。我好为他们着急。正急呢,竟意外发现了轮椅租借处!我便自告奋勇地要去给两位官员借轮椅,不想却被两人拦住了。他们说:‘我俩吧就是懒得去参观,忒累!我俩商量好了。在门口玩牌,等你们。’我听了,悲凉的泪流了一脸。”
  第二次:在卢浮宫的镇馆之宝《蒙娜丽莎》面前,我一下子想起了那个猪倌儿,当他带着小白欣赏达·芬奇那幅肖像画的时候,他何曾料想今生今世居然能有机会站在这幅世界名画面前!想到这儿,我幸福地哭了。
  第三次,在《拿破仑加冕图》前,有一群金发碧眼的小孩子,席地而坐,正有模有样地在画板上学画达维特的这幅力作。整幅画有一百多个人物呢,孩子们只选择其中一两个自己感兴趣的在勾勒。看到这些孩子可以用这种方式亲近历史、亲近大师,我妒忌啊!不争气的眼泪又一次流了出来……
  现在,我一说起这三次流泪,还是忍不住想流泪。——孩子们,几千年来,人类一茬茬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我们的先人所创造的优秀精神产品,堪比万里长城,而我们终其一生,只能欣赏到有限的几块砖,一想到这些,我就害怕,我就恨不得不吃不喝争分夺秒地欣赏、阅读。孩子们,当别人问你:你喜欢哪种艺术形式啊?你总不能用小白的口吻说:哼哼,我又不是特长生,我对艺术没反应!或者用准小白的口吻说:哼哼,我只喜欢小品,我只喜欢韩剧!
  “孩子们,造物主爱我们,没有把我们设定成一头猪。在花生和稻草之外,我们还要学会用‘美’这种东西宠爱自己的生命。不要枉来人世走一遭,不要让小白们在遥远的猪圈里冲我们偷笑。——爱艺术吧。就算你的高考得不到加分,你的人生必定能得到加分……”
  (摘自《中华读书报》)
其他文献
(提示:注意文中的设问句,如果朗读好了会加深对内容的把握和理解。)  【用赞美的语气朗读,表现出蟹蛛母爱的精神——  在筑巢方面,蟹蛛的高超手艺并不亚于它在觅食时的技艺。  有一次我在一株水蜡树上找到它,当时它正在一丛花的中间筑巢,它织着一只白色的丝袋,形状像一个顶针:这个白色的丝袋就是它的卵的安乐窝,袋口上还盖着一个又圆又扁的绒毛盖子。  在屋顶的上部有一个用绒线张成的圆顶,里面还夹杂着一些凋谢
期刊
作文题目   请以“归宿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点拨   1.审题。归宿感就是那种回到家的感觉,家里安全、放松、有关爱、认同、包容、和谐与温暖。家往往可以疗养我们的身心,在那里没有那种担心、暂住、寄人篱下的逃离感。归宿感就是那种回到家的感觉,给人安全、放松、有关爱、认同、包容、和谐与温暖的感觉。   2.立意
期刊
(提示:能够把短句读得悠长,才能体现出一种韵味,对长句要把握节奏的停顿,表现出一种力度。画线句可背诵哦。)  【中速,以一种豪迈、大气的语调朗读——  布谷鸟叫了,乡下的农事,就开始换季了。在陕南,这样的标记非常明显。从秦岭南坡的一漫子的农地,一直下到汉江河谷里,再上到巴山的坡地、湾地、台地,甚或贴鼻子的陡地,庄稼从去年冬里就开始发力,到了春天了,初夏了,一连十几天渐渐火暴起来的太阳的翻晒,雨淋,
期刊
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的确,有种蝉,为了满足音乐的嗜好,牺牲了很多。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
期刊
他冲着父亲喊,傻——硬硬收住“傻”后面的那个“子”,依然有点儿尾音,父亲重复他的话:傻子!坐在椅子上傻乐,他的眼泪忽然落下来。相似的场景,隔了几十年的光景,那次他做数学题做错了,父亲骂他傻,他哭了。  这次他说父亲傻,还是他哭了。他闷坐在客厅里检讨自己,自父亲病后,他一直对父亲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最近,这念头愈发强烈。强烈的原因,是父亲的状况在下滑,越来越痴呆了,他觉着父亲还不算老,离70岁还差
期刊
扇子是纳凉的工具,一个“纳”字,借来一缕风,借来花香、革香,令人神清气爽。  古典美人中,像林黛玉、芸娘这样举止娴静的女子,手执一把半遮面的小巧纨扇,《西厢记》中活泼的红娘,是一柄绢质团扇。只有猪八戒,大大咧咧地扛着硕大的芭蕉扇。呼呼生风。一把扇子,扇的是自然柔和的清风,没有浑浊之气。  古代的扇子,质地和情调迥异——明代魏洢学的《核舟记》,描述苏东坡和几介明友泛舟赤壁。玲珑之舟上,有一个人手执一
期刊
(提示:作者在海中央看海,感受到海的壮阔与人的渺小,在这对比中引发自己的思考。所以,在朗读中与作者的思维合拍,就能够进入情境之中。)  连续的航海,每天都看着大海。深夜的时候,如果你走上甲板,突如其来有一种想跳入海中的冲动。我不恐慌,但是好奇。刚开始以为只是我个人的幻觉,后来问了好些人,居然都有这样的时刻。我想啊想,终于想明白了。我们的生命是来自海洋的,在我们的每一个细胞里,都储存着对于海洋的记忆
期刊
我越来越相信这样一个道理:人一生中做过的每一件善事,其实也是为自己而做的。  对人和这个世界的关系,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居。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  童话则让这种关系结出了美好的果实。  有一个小男孩,家里很穷。有一天,小男孩上山砍柴,看见路边上有棵小树苗快要干渴死了。他连忙跑到远处的小河旁,用水壶打了清水来,把小树苗儿救活了。  好多年以后,小男孩长大了
期刊
人生苦短,一年滑一下就过去了,十年光阴,稍纵即逝,就像如今的十块钱不经用一样。  人生百年。  人们习惯把十年做为一个单元,百年人生,掐指算来有十个十年。  人生每个十年都有一个立意: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  一至十岁,有点懵懂,七十以后,有点昏聩。只有十岁到七十岁之间的六十年价值好些,而最鼎盛的,是二十岁到六十岁之间的四十年。  如何把最鼎
期刊
(提示:精美的语句很多,提供的信息非常丰富,朗读时要调动起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感受和理解得更深刻,作者的追问与思索才能对我们更有启迪意义。)  秋风起时,大地上万物都开始悄然展示成熟的颜色。辽阔的长江出海口,绵延的滩涂湿地上,银色的芦花在秋光中摇曳,向人们展示大自然在天地间创造的奇迹。  这里的土地,都是从水里长出来的。  长江口这个名叫启东的地方,是江海交汇之地,也是中国版图上最年轻的土地。徜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