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332974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乃授业解惑的前提,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教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必须热爱和关心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理解他们的心理,尊重他们的人格。在民主、平等、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圍中,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让学生如沐春风,入目入脑。倡导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以期培养自主、自立和独立思考、自我教育的能力。谋求科学有效的方法将德育教育相机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渗透道德、情操教育,点燃学习的火花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往往厌恶枯燥的数字、机械的运算,教师可以点缀上充满精灵的翅膀,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游而忘返,乐此不疲。众所周知,学生记忆公式大都死记硬背,反复强化。我们不妨结合我国古代在数学研究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来感染、激励学生。譬如,在教学长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前,就饱含激情地给学生讲述:大约在200多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就提出了“方田术曰,广从步数相乘得积步;圭田术曰,半广以乘正从”。在学习圆周率时,先采取圆周率与祖冲之的相关知识质疑激趣:早在1500年前,我国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就已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面6位小数,比国外至少早1000年,古人尚且取得如此巨大成就,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去做?是止步不前,还是奋勇开拓?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奋勇开拓!”如此启发,全班同学心中无不升腾起一团强烈的火焰,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一种为国学习、奉献社会的信念驱使着他们去发掘知识的奥秘。整堂课,他们听课异常投入,发言争先恐后,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激发探究的欲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数学,要给学生增强足够的勇气和信心,要有学习的技巧、方法和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能力才能不断提升。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要取得好成绩,仅靠课堂40分钟老师的讲解、辅导远远不够的。还要要求学生课后及时练习、巩固,不妨让学生自愿组合,进行小组合作,组内一起完成作业,不会的相互请教,让学困生讲解做题的思路、过程和疑惑,让成绩优异者向本组成员介绍计算技巧、规律和方法,大家一起畅所欲言,尽情施展。这样,优生就会拥有展示才华的更大空间,后进生也会具有排除学习忧虑、找到做题窍门之机。
  应用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引领学生用新奇的眼光去探究,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去思考,用自信的态度去攻克。如在教学“花园里蝴蝶和蜻蜓一共有24只,其中蝴蝶有8只……”的应用题时,我把教科书中的两个问题隐藏起来,想让学生读题,比赛提问,结果全班小手林立。于是,我故意请那些一向对数学不感兴趣,而且成绩较差的学生提问。结果,他们居然一连提出了好几个问题:“蜻蜓有多少只?”“蜻蜓比蝴蝶多多少只?”“蝴蝶比蜻蜓少多少只?”然后,我及时对提问的孩子进行了表扬:“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你是个会提问的孩子!”“老师第一次看到你举手,你比以前有勇气了!”“问题提得很好,如果你能解答就更好了!”最后,再让他们解题,个个兴趣盎然,问题很快迎刃而解。
  三、树立正确人生观,培养良好的品质
  经历使人成长,教材中的故事就是间接的经历。其实,数学教材中不乏故事和经历,每一道应用题都是一个小故事。课堂上教师不妨结合运用题中的内容,给学生编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活灵活现的故事,以期让学生进入故事的情境之中,然后,再引领他们解题,就会信心满满,不会感到数学题的枯燥无味,就会从中懂得劳动光荣,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爱护环境、乐于助人等方面的意识。
  “教育大计,德育为先”。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的成长黄金期,是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心理意志和行为习惯等养成教育,引领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最佳阶段。其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不仅是当前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之一,而且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貌、民族精神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渗透德育,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作者单位 江苏省新沂市合沟镇吴家小学)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机会与资源匹配原则,构建“创业能力-创业行业-创业路径”理论分析框架,对新农人创业成长路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发现,新农人拥有的创业机会能力与资源能力各不相
2015年,我刚好五十岁.在知天命之年,我遇到了自己的使命.2015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号令.到2020年末,中
期刊
期刊
2020年11月,随着我国最后66个贫困县宣布摘帽,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我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农发行
期刊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2020年,中国如期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
期刊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正在形成,互联网与现代农产品物流融合发展衍生出一系列新模式和新业态,互联网可以在农村地区现代农产品物流中获得巨大发展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突出作用。我国是农产品大国,发展农村经济潜力巨大,但面临着农产品物流渠道不通畅的问题。本文结合乡村物流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路径。
创新部作为农发行扶贫金融事业部成员部门,主动提升政治站位,深刻领会把握脱贫攻坚的重要性、紧迫性、严肃性,不断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扛起扶贫职能部门主体责任,持续加大支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