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与新中国文学经典·昌耀(主持人语)

来源 :鸭绿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昌耀被《人民文学》前主编、诗人韩作荣誉为“诗人中的诗人”,“他的作品,即使和世界一流诗人的诗相比,也不逊色”——仍是韩作荣评价。著名文化学者林贤治在《中国新诗五十年》的恢宏大著里,专门辟出一章,以《“溺水者”昌耀》为题来评述他的诗作:“唯有‘溺水者’才能写出撄人心的诗篇。许许多多被称为诗人者,不过沉溺于个人梦幻,全然不曾经受绝望和惊恐的打击;他们的所谓诗歌,也不过是梦游的呓语。溺水者不同,所承受的是致命的威胁,且须把外在的压力内向化为个人的挣扎。”“昌耀诗歌的意义,首先在于把生命当作最大的现实来看待。”六十岁以后,我重读昌耀,切实感受:他们的夸辞不过分。
  初识昌耀,读大三,个人订阅《诗刊》,1980年第1期五百余行长诗《大山的囚徒》,光“形式”就令人惊叹。作者名字虽陌生,却埋下我今后持续关注的伏笔。当时的我,已被对艾青、何其芳、郭小川、贺敬之、闻捷、李季、李瑛、公刘、白桦、雷抒雁、李松涛等诗人的阅读占据了课外大多时間,不熟悉的名字及作品,容易忽略。毕业后到文学期刊做编辑,偶尔或零星又读到昌耀一些作品。直至2000年,昌耀不幸离世,报刊上关于昌耀的评介文字多了起来,有连篇累牍铺天盖地之势,我才知道昌耀在中国诗坛的重量,以及在我一个普通读者心里即将具有的位置。
  回溯《鸭绿江》“文化遗产”,偏得从创刊时《东北文艺》开始浏览的机会。一页页翻阅《鸭绿江》“历史”,随之看见1956年《鸭绿江》“文学月刊”版昌耀的组诗《高原散诗》,尔后又在1957年“处女地”版看见他的《伏虎者》。本期《高原散诗》相关文字,想请丁宗皓、李犁二位方家撰写,他们自身创作成绩和理论建树,足以超出能力完成。终因“五一”,又逢疫情,犹疑再三,两次拿起手机的手两次放下,没好意思打扰、请求。于是“近水楼台”准备“自斟自饮”,油然想起朋友、兄长李万庆,他与昌耀保持了十多年通信联系,手头有数十封昌耀亲笔回信,1991年即在《当代作家评论》发出《“内陆高迥”——论昌耀诗歌的悲剧精神》,《昌耀诗文总集》也收录了四封“致李万庆”信。万庆曾满怀信心向我表示:必写一本《昌耀传》……
  非常遗憾,李万庆教授英年早逝,壮志未酬。不然,他也是写这篇文章的最佳人选。我痩驴上驾,算作是对万庆兄长的一点纪念。抚今追昔,破书万卷,所有文字,都是生命之间的阐释、疏通、理解与交流。
  主持人简介:
  宁珍志,职业编辑,中国作协会员,编审。有散文、评论、诗歌篇章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文学自由谈》《天涯》《青年文学》《儿童文学》等。
其他文献
主持人语:  蔡天心是第一位在《东北文艺》(《鸭绿江》创刊之名)署上主编名字的作家。这是1950年2月《东北文艺》在沈阳复刊(当时《东北文艺》第一期标为“创刊号”)之后显现在“封三”的仿宋字体,也赫然并列着编委们的名字。《东北文艺》1946年12月在哈尔滨创刊,主编草明,但刊物上没有主编的名字。1948年7月之后接替《东北文艺》的《文学战线》,主编周立波,刊物上也没有主编的名字。鲜明地以印刷体方式
期刊
0  似乎很早之前就“认识”赵松,然而真正安静下来阅读赵松却是最近的事儿。赵松让我意外。赵松是那样不同,面目清晰地不同,他让我偶尔会“想到”另一位居于上海的作家孙甘露。当然赵松的写作风格与孙甘露的写作风格差异性明显。我说的不是模仿和师承的关系,我说的是他们的独特和“孤立”,几乎让你在中国作家中少见同类的那种“孤立”。如果说相似性,我倒觉得赵松的那本《积木书》与胡安·何塞·阿雷奥拉的《寓言集》有几分
期刊
小儿麻痹症  1907年7月6日,弗里达·卡罗(Frida Kahlo)在蓝房子出生。蓝房子是人们后来的叫法,弗里达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居住在这里。现在蓝房子成了一座展示弗里达·卡罗物品的博物馆,位于墨西哥城的科约阿坎区。这个历史悠久、艺术气息浓郁的地区,还曾住过文学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不过两人并无交集,弗里达·卡罗在1954年就去世了,而马尔克斯是在1961年才搬来的。这里是墨西哥城最具魅力的地方
期刊
1  必须意识到疾病不仅是一种医学事实,同时也是一种人文现象。围绕疾病的讲述所形成的疾病叙事建构了疾病在生理和医学层面之外的文化和话语层面。简言之,疾病不仅是一种生理现实,也是一种叙事现实。疾病如何进入语言体系,如何被叙述和分享,人们为疾病建立一种什么样的语言,是一个涉及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个领域的重要问题。很多时候,人们不仅要面对疾病在生理学层面的重压,更要面对疾病在叙事层面的戕害。因此,建
期刊
看文章的题目,我大体上能料想到《幽暗》的文学旨趣。小说读到一半时,我便想起了历史学家张灏先生的《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张灏认为:“幽暗意识仍然假定理想性与道德意识是人之所以为人不可少的一部分。唯其如此,才能以理想与价值反照出人性与人世的阴暗面,但这并不代表它在价值上认可或接受这阴暗面。因此,幽暗意识一方面要求正视人性与人世的阴暗面,另一方面本着人的理想性与道德意识,对这阴暗面加以疏导、围堵与制衡,
期刊
1  1935年,钱钟书在上海《天下》创刊号上发表《中国古剧中的悲剧》。文章沿承了王国维研究《红楼梦》中最先提出的观点,宣称:“不论我国古剧作为舞台表演和作为诗有何价值。作为戏剧,它们无法与西方的优秀剧作争胜。”其中原因,是中国戏剧事实上缺乏真正的、作为戏剧最高形态的悲剧。中国戏剧虽然浪漫,却不是由一种宏大的激情,而是由一连串的激情组成。中国戏剧总是包含着“诗的正义”,而“戏剧观念由崇高引起的激情
期刊
名词解释:第一书记  是指从各级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和以往因年龄原因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尚未退休的干部中选派到村(一般为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担任党组织负责人的党员。第一书记在乡镇党委领导和指导下,依靠村党组织、带领村“两委”成员开展工作,主要职责任务是帮助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第一书记任期一般为2年以上,不占村“两委”班子职数
期刊
詹福瑞、大解、王海津,都是河北青龙的小山村哺育的文人,最近又不约而同地出版了几本涉及故乡的散文集,引人注目。他们的散文,单个读起来,可谓各自引人入胜;对读起来,则更具一番风味,愈能见出每个人的个性。  一、詹福瑞笔下的冷峻肖像  詹福瑞是国内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他2017年出版的散文集《俯仰流年》是典型的学者散文,全篇以实写为主,以思想性见长,贵在真性情,却又以批判反思的视角贯穿始终。詹先
期刊
鼠疫就曾意味着流放和分离。  ——加缪《鼠疫》  我相信人类和病毒必有一战,必将多次交锋,谁胜谁负,尚是未知之数。 ——毕淑敏《花冠病毒》  灾难文学的伦理和“禁忌”  灾难面前,文学必须是行动者,“空头的”文学知识分子应该积极介入灾难之中和民族精神现场。但面对一场与病毒的战役,如何介入,文学何为?似乎,在通往生命救助的接力赛和与时间赛跑的救治航道上
期刊
刚开始写小说,经常把小说当成散文来写,又把散文当成小说来写,写了不少年才找到界限,原来只在于:写散文,我就是写自己;写小说,我会把我当成别人来写,或者把别人当成我来写。我中有别人,别人中有我,这样的我,才是小说的我。  小说给我们说话的自由,写不仅仅是我的我。  有多少种不同的生活,就有多少不同的小说。奈保尔写《幽暗国度》,写的是印度无所不在的等级制度,以及这种等级制度导致的社会环境的极度恶化;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