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拥有“安徽第一贪”称谓的肖作新,已经在巢湖监狱度过了6年改造时光。6年前,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维持合肥市中院对肖作新无期徒刑的原判,同时依法核准了对周继美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如今,肖作新在狱中是怎样的情形呢?
刚过新年,肖作新同其他在监职务犯一起,搬迁到巢湖监狱刚刚成立的职务犯监区。
之所以将职务犯集中管理,巢湖监狱一位民警耐人寻味地告诉记者,主要是这些正在服刑的职务犯社会关系错综复杂,“人倒势力不倒”,探监的、送钱的、打招呼要求照顾的等类事情不断,与其他刑事犯混关,容易给他们造成许多负面影响,不利于其他犯人的管理和改造。
称职的编辑
在此之前,曾经身为一市之长的肖作新一直是同其他罪犯“同吃同住同劳动”。
几年内肖作新已经完成了自己的角色转换,不仅认罪服法,而且听从指挥服从管理,并经常起“领导带头作用”,干工作不讲条件,任劳任怨。同管教干部相处得也挺融洽。一位监狱民警解释说,肖作新时常有悔过感,感到“给党抹了黑”,对不起党的培养、人民的期望,这可能是他改造积极的一方面原因。
肖作新刚被收押时,也曾找不准自己的角色,为此还闹出不少笑话。一位承办肖作新案件的检察官回忆说,一次他到囚禁肖作新的看守所提审他,其时外面大雨如注。“肖作新穿得干干净净,坐下以后,他用命令式的口吻说:‘让某某某送瓶开水进来。’”
肖作新被送到巢湖监狱后,考虑到肖作新年龄偏大,加之又做过教师,监狱安排他到图书室做收发员,同时兼做夜校教员。不久,监狱鉴于他表现突出,将其调整到该监狱教育改造科主办的《铸新报》任副刊版面编辑,使他的文笔功夫派上大用场。
在担任副刊编辑期间,肖作新不仅将版面布置得井井有条,而且文图并茂,很受管教民警和监狱服刑人员的好评。为此他也连续被积分记功,受奖减刑,两年后即由无期减为有期徒刑18年,成为职务犯中改造的佼佼者。
据巢湖监狱一位干部介绍,肖作新文学底子深厚,文笔隽秀,加之社会阅历广博,所写文章意境深远,情景交融,读后发人深省。
后来,《铸新报》全部的编采工作由监狱民警负责,肖作新告别编辑工作回到分监区,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零碎活。整个劳改生活平静而淡然。
牵挂老母亲
肖作新坐牢时,他的老母亲已经87岁高龄。为了不刺激老人,家人和社会都从人道主义出发,没有惊动她。每当老人问起儿子时,肖作新的儿女及亲友都谎称他到国外考察去了。囚禁中的肖作新一提起老母,就忍不住眼圈发红,唉声叹气。他常对身边的管教干部说,自己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一是党和人民,再一个是自己的老母亲。
肖作新回忆说,自己出生大约才两个多月,父親就因病去世,是母亲带着他和姐姐,苦苦支撑着一个家。肖回忆道:“当时孤儿寡母,生活很苦,母亲为了养活我们姐弟俩,拉过大板车,给人洗过衣服、做过鞋子、帮过工……靠着母亲一双粗糙的大手和披星戴月的辛勤劳动,终于将一个不懂事的农家娃培养成为大学生、研究生。”“1974年我28岁的时候,被提拔为原阜阳行署教育局副局长。1983年我38岁时,当上了地委委员、宣传部长,以后又任县委书记、地(市)委副书记,最后把我放到有着千万人口的大市。在阜阳市人代会上,数百名人大代表参与的选举中,我以高票当选市长,仅失了5票。应该说,党对我寄予了厚望,阜阳人民给予了我充分的信赖,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我都感谢党,感谢阜阳人民,感谢我的老母亲。”每每提及此事,一向矜持的肖作新总是禁不住潸然泪下。肖说:“我母亲生活十分简朴,她常教导我,一个人活在世上,首先是做个堂堂正正的人,并不要求我爬到多高的位置。现在我干出这样丢脸的事,真对不起她老人家,我很后悔!”
据监狱民警说,目前肖母可能知道自己儿子出事了,但儿子犯了什么事,老人家并不清楚。
搬到职务犯监区后,肖作新工作相对轻闲了些,随着年龄的增长,思念母亲的情结愈来愈重,同室的犯人发现,肖作新常常是伫立窗口,久久发愣。
让肖作新悔恨难当的是,自己位居高官时没能接母亲到身边一起享受好的生活条件。因为妻子周继美对老人家多有嫌弃。她嫌婆婆不卫生,话多啰嗦,时常对婆婆恶言恶语,以至老母亲只好与孙子相依为命。肖作新专门雇了一个保姆来照顾母亲。平时只要有空,他都会去探望,娘儿俩拉着手有说不完的知心话。肖作新入狱前其母的身体就一直不好,先后在南京、阜阳等地动了三次大手术。有一次,医院还下了病危通知书,而周继美竟从未去看过一眼,周继美的这种极端自私、不顾人情的做法让肖作新一直耿耿于怀。
与糟糠之妻同病相怜
在阜阳,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人们对肖作新总是“恨铁不成钢”,认为肖为人不坏,要坏也是他老婆周继美给带坏的。
人们痛恨周继美的理由很多。一是贪,她贪得无厌,只要是钱,不管多少一律想方设法揽入囊中。二是霸,只要是她看上的房产和赚钱的项目,她不惜动用一切手段强买强夺。三说吝,周是出了名的“葛朗台”,背地里收了这么多钱,还贪心不足,家里有一点值钱的东西都拿出去变卖,然后存在银行里,没事的时候,时常陶醉地翻着各色各样的存折。像一些吝啬商人一样,周继美存钱上瘾,花钱小气,有时甚至达到不通人情的地步。据说有一次她的外孙女趁她不注意偷吃了一片西瓜,被她发现后竟然一巴掌将西瓜打下。四说赖,周继美在法庭审理中,时而哭,时而笑,时而装糊涂,时而作聪明,面对事实,仍然百般抵赖。五说泼,周继美害怕自己权高位重的丈夫被别的“狐狸精”勾引,对肖监管甚严。一次,她怀疑市直机关一女工作人员与丈夫有染,曾到肖作新的办公室大吵大闹,而且还当众大骂自己丈夫。有时甚至当着肖的下级扇肖的耳光,毫不留情。
事实上,阜阳市老百姓是被肖作新的假象迷住了眼睛。肖作新与周继美感情一直很好,除了在婆媳关系上肖作新对霸道的周继美不太满意外,其他方面两人一贯配合默契。尤其在贪财敛钱方面,夫妻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花脸,内外分工,各负其责,用活权力,广揽财源,使其迅速成为贪污两千多万元的“安徽第一贪”。
肖作新清楚地记得,2000年,自己上午才被宣布当选阜阳市市长,当晚就收到来自各方的贺礼100多万元。肖作新常对管教干部说,人们假手周继美送钱,完全是冲着他的市长位子来的。周继美通常是避着他收钱,但事后总会将谁送的钱、因什么送钱、送了多少,原原本本告诉他。
在一审中,公诉机关在举证中提到,肖作新曾供述过一番肺腑之言:“他们送钱送物,都是冲着我的职务和权力。之所以送钱给周继美,是为有个回旋的余地。我很后悔没管好家,对周继美放任,甚至放纵,以致毁了我们这个家,对此我应承担相应责任。”
虽然事过境迁,肖作新对自己妻子依然充满愧疚之情。他告诉管教民警,周继美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后来成为一名国家干部。“她本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但却跟着我摔了大跟头。我深感不安和自责。”
肖作新时常牵挂着关押在宿州市女子监狱的妻子,每周两人都要通两三次电话。往往一拉家常就是很长时间,谈些家长里短、儿女孙辈。
“只能怪我自己”
肖作新在法庭有个陈述:“家有良田千顷,日食不过三餐;纵有千楼万厦,夜寝不过八尺。”但他在官场得意时,怎么就没想到这些道理呢?
狱中的肖作新在剖析自己的心路历程时认为,原先自己的仕途一帆风顺,在颍上县担任县委书记时,收过别人几条鱼,心里都忐忑不安。他认为自己思想发生转变是在1994年与刘广聚、冯子青、金正庆到美国旅游考察之后,他感觉自己好像一下开阔了“眼界”,特别是在澳门观看了艳舞表演之后,他想开了很多。他说后来别人求他办事,不是请妻子就是请他,事情大多是在饭桌上敲定,然后他回去交待某某人去办。他承认每逢年节、儿女婚嫁所收的红包不计其数,少则千元,多则几十万。日积月累,最后成为受贿两千多万元的“安徽第一贪”!
在巢湖监狱服刑的日子里,肖作新不断反思着自己过去的罪行,并将心得告诉管教民警。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沦落到此地步,主要根源于阜阳贪腐文化的根深蒂固。
肖作新总结说:阜阳有个风气,逢年过节走亲戚、看朋友,都不会空手去,送钱物是常事。这种风气也侵蚀到党内。“一开始,人家送钱送物,我和爱人都能退回。但是亲戚朋友不乐意了,说你当官了,六亲不认了,同事们也说,就你太清高了。甚至有人认为你不收他们的礼,是对他们不信任,产生了很多误解,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政治化了。在这种严肃的事情面前,我没有采取严肃的态度。人家把钱送到我爱人手上,有的我是知道的。我的行为同时也助长了这股歪风。我没有把握住自己,这是我人生最大的悲剧,也是我不能饶恕自己的,要怪只能怪我自己。”
(星辰在线)
刚过新年,肖作新同其他在监职务犯一起,搬迁到巢湖监狱刚刚成立的职务犯监区。
之所以将职务犯集中管理,巢湖监狱一位民警耐人寻味地告诉记者,主要是这些正在服刑的职务犯社会关系错综复杂,“人倒势力不倒”,探监的、送钱的、打招呼要求照顾的等类事情不断,与其他刑事犯混关,容易给他们造成许多负面影响,不利于其他犯人的管理和改造。
称职的编辑
在此之前,曾经身为一市之长的肖作新一直是同其他罪犯“同吃同住同劳动”。
几年内肖作新已经完成了自己的角色转换,不仅认罪服法,而且听从指挥服从管理,并经常起“领导带头作用”,干工作不讲条件,任劳任怨。同管教干部相处得也挺融洽。一位监狱民警解释说,肖作新时常有悔过感,感到“给党抹了黑”,对不起党的培养、人民的期望,这可能是他改造积极的一方面原因。
肖作新刚被收押时,也曾找不准自己的角色,为此还闹出不少笑话。一位承办肖作新案件的检察官回忆说,一次他到囚禁肖作新的看守所提审他,其时外面大雨如注。“肖作新穿得干干净净,坐下以后,他用命令式的口吻说:‘让某某某送瓶开水进来。’”
肖作新被送到巢湖监狱后,考虑到肖作新年龄偏大,加之又做过教师,监狱安排他到图书室做收发员,同时兼做夜校教员。不久,监狱鉴于他表现突出,将其调整到该监狱教育改造科主办的《铸新报》任副刊版面编辑,使他的文笔功夫派上大用场。
在担任副刊编辑期间,肖作新不仅将版面布置得井井有条,而且文图并茂,很受管教民警和监狱服刑人员的好评。为此他也连续被积分记功,受奖减刑,两年后即由无期减为有期徒刑18年,成为职务犯中改造的佼佼者。
据巢湖监狱一位干部介绍,肖作新文学底子深厚,文笔隽秀,加之社会阅历广博,所写文章意境深远,情景交融,读后发人深省。
后来,《铸新报》全部的编采工作由监狱民警负责,肖作新告别编辑工作回到分监区,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零碎活。整个劳改生活平静而淡然。
牵挂老母亲
肖作新坐牢时,他的老母亲已经87岁高龄。为了不刺激老人,家人和社会都从人道主义出发,没有惊动她。每当老人问起儿子时,肖作新的儿女及亲友都谎称他到国外考察去了。囚禁中的肖作新一提起老母,就忍不住眼圈发红,唉声叹气。他常对身边的管教干部说,自己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一是党和人民,再一个是自己的老母亲。
肖作新回忆说,自己出生大约才两个多月,父親就因病去世,是母亲带着他和姐姐,苦苦支撑着一个家。肖回忆道:“当时孤儿寡母,生活很苦,母亲为了养活我们姐弟俩,拉过大板车,给人洗过衣服、做过鞋子、帮过工……靠着母亲一双粗糙的大手和披星戴月的辛勤劳动,终于将一个不懂事的农家娃培养成为大学生、研究生。”“1974年我28岁的时候,被提拔为原阜阳行署教育局副局长。1983年我38岁时,当上了地委委员、宣传部长,以后又任县委书记、地(市)委副书记,最后把我放到有着千万人口的大市。在阜阳市人代会上,数百名人大代表参与的选举中,我以高票当选市长,仅失了5票。应该说,党对我寄予了厚望,阜阳人民给予了我充分的信赖,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我都感谢党,感谢阜阳人民,感谢我的老母亲。”每每提及此事,一向矜持的肖作新总是禁不住潸然泪下。肖说:“我母亲生活十分简朴,她常教导我,一个人活在世上,首先是做个堂堂正正的人,并不要求我爬到多高的位置。现在我干出这样丢脸的事,真对不起她老人家,我很后悔!”
据监狱民警说,目前肖母可能知道自己儿子出事了,但儿子犯了什么事,老人家并不清楚。
搬到职务犯监区后,肖作新工作相对轻闲了些,随着年龄的增长,思念母亲的情结愈来愈重,同室的犯人发现,肖作新常常是伫立窗口,久久发愣。
让肖作新悔恨难当的是,自己位居高官时没能接母亲到身边一起享受好的生活条件。因为妻子周继美对老人家多有嫌弃。她嫌婆婆不卫生,话多啰嗦,时常对婆婆恶言恶语,以至老母亲只好与孙子相依为命。肖作新专门雇了一个保姆来照顾母亲。平时只要有空,他都会去探望,娘儿俩拉着手有说不完的知心话。肖作新入狱前其母的身体就一直不好,先后在南京、阜阳等地动了三次大手术。有一次,医院还下了病危通知书,而周继美竟从未去看过一眼,周继美的这种极端自私、不顾人情的做法让肖作新一直耿耿于怀。
与糟糠之妻同病相怜
在阜阳,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人们对肖作新总是“恨铁不成钢”,认为肖为人不坏,要坏也是他老婆周继美给带坏的。
人们痛恨周继美的理由很多。一是贪,她贪得无厌,只要是钱,不管多少一律想方设法揽入囊中。二是霸,只要是她看上的房产和赚钱的项目,她不惜动用一切手段强买强夺。三说吝,周是出了名的“葛朗台”,背地里收了这么多钱,还贪心不足,家里有一点值钱的东西都拿出去变卖,然后存在银行里,没事的时候,时常陶醉地翻着各色各样的存折。像一些吝啬商人一样,周继美存钱上瘾,花钱小气,有时甚至达到不通人情的地步。据说有一次她的外孙女趁她不注意偷吃了一片西瓜,被她发现后竟然一巴掌将西瓜打下。四说赖,周继美在法庭审理中,时而哭,时而笑,时而装糊涂,时而作聪明,面对事实,仍然百般抵赖。五说泼,周继美害怕自己权高位重的丈夫被别的“狐狸精”勾引,对肖监管甚严。一次,她怀疑市直机关一女工作人员与丈夫有染,曾到肖作新的办公室大吵大闹,而且还当众大骂自己丈夫。有时甚至当着肖的下级扇肖的耳光,毫不留情。
事实上,阜阳市老百姓是被肖作新的假象迷住了眼睛。肖作新与周继美感情一直很好,除了在婆媳关系上肖作新对霸道的周继美不太满意外,其他方面两人一贯配合默契。尤其在贪财敛钱方面,夫妻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花脸,内外分工,各负其责,用活权力,广揽财源,使其迅速成为贪污两千多万元的“安徽第一贪”。
肖作新清楚地记得,2000年,自己上午才被宣布当选阜阳市市长,当晚就收到来自各方的贺礼100多万元。肖作新常对管教干部说,人们假手周继美送钱,完全是冲着他的市长位子来的。周继美通常是避着他收钱,但事后总会将谁送的钱、因什么送钱、送了多少,原原本本告诉他。
在一审中,公诉机关在举证中提到,肖作新曾供述过一番肺腑之言:“他们送钱送物,都是冲着我的职务和权力。之所以送钱给周继美,是为有个回旋的余地。我很后悔没管好家,对周继美放任,甚至放纵,以致毁了我们这个家,对此我应承担相应责任。”
虽然事过境迁,肖作新对自己妻子依然充满愧疚之情。他告诉管教民警,周继美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后来成为一名国家干部。“她本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但却跟着我摔了大跟头。我深感不安和自责。”
肖作新时常牵挂着关押在宿州市女子监狱的妻子,每周两人都要通两三次电话。往往一拉家常就是很长时间,谈些家长里短、儿女孙辈。
“只能怪我自己”
肖作新在法庭有个陈述:“家有良田千顷,日食不过三餐;纵有千楼万厦,夜寝不过八尺。”但他在官场得意时,怎么就没想到这些道理呢?
狱中的肖作新在剖析自己的心路历程时认为,原先自己的仕途一帆风顺,在颍上县担任县委书记时,收过别人几条鱼,心里都忐忑不安。他认为自己思想发生转变是在1994年与刘广聚、冯子青、金正庆到美国旅游考察之后,他感觉自己好像一下开阔了“眼界”,特别是在澳门观看了艳舞表演之后,他想开了很多。他说后来别人求他办事,不是请妻子就是请他,事情大多是在饭桌上敲定,然后他回去交待某某人去办。他承认每逢年节、儿女婚嫁所收的红包不计其数,少则千元,多则几十万。日积月累,最后成为受贿两千多万元的“安徽第一贪”!
在巢湖监狱服刑的日子里,肖作新不断反思着自己过去的罪行,并将心得告诉管教民警。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沦落到此地步,主要根源于阜阳贪腐文化的根深蒂固。
肖作新总结说:阜阳有个风气,逢年过节走亲戚、看朋友,都不会空手去,送钱物是常事。这种风气也侵蚀到党内。“一开始,人家送钱送物,我和爱人都能退回。但是亲戚朋友不乐意了,说你当官了,六亲不认了,同事们也说,就你太清高了。甚至有人认为你不收他们的礼,是对他们不信任,产生了很多误解,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政治化了。在这种严肃的事情面前,我没有采取严肃的态度。人家把钱送到我爱人手上,有的我是知道的。我的行为同时也助长了这股歪风。我没有把握住自己,这是我人生最大的悲剧,也是我不能饶恕自己的,要怪只能怪我自己。”
(星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