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方言语法特点研究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88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词法和句法两个层面,对保定方言语法的特点进行描写和分析。词法上的特点主要体现为:方言词与普通话的词性差异、借自其它词类的量词、表时态的特色助词、以及放句尾的语气助词等;而句法上则从程度状语、程度补语、可能补语三个方面,来揭示保定方言与普通话及其他方言的差异之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匀浆膳在重症卧床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行肠内营养支持的重症卧床患者82例.按照随机均等原则分为研究组(匀浆膳
岩康又烂醉如泥地被人从寨脚下的路旁背回竹楼上了,醉得不省人事了,居然还把酒壶紧紧地提在手中.人们看见岩康变成了用酒泡着过日子的醉鬼,都在暗暗地感叹“作孽哟”
李佩甫在《生命册》中用雄厚老道的笔力书写了自己对豫中平原的热爱,通过一系列丰富的人物群像去反映社会意识.他用悲悯和同情去勾勒人物,其中夹杂着审视与自省,在思想道德上
期刊
本文为武汉市教育局科研立项课题“从接受理论视角论鲁迅与斯威夫特小说的讽刺艺术”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102]。  摘要:鲁迅和乔纳森·斯威夫特分别是活跃于18世纪和20世纪的两位著名的讽刺大师,他们的讽刺小说在当时引起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他们的代表作品如《格列夫游记》、《一个温和的建议》、《狂人日记》等仍然拥有着广泛的读者群。本文将从接受理论“期待视野”视角论证鲁迅与斯威夫特相关作品
诗人流沙河创造于1982年7月的《就是那一只蟋蟀》不仅仅回应了余光中先生在信中谈到的“在海外,夜里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四川乡下听到的那只”,同时也表现了身世漂泊的诗
由古至今,亲缘关系一直是绵延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一根重要纽带。面对大家庭,首要面对的问题就是众多亲人,彼此之间应该如何相互称呼,于是我们的众多训诂书籍中便大量出现了关于亲属
中越边境那座连绵高耸的老山,因了20多年前那场隆隆炮火名传天下.从那个时候起,一曲曲动情的赞歌和一篇篇感人的诗文,让老山更加光芒四射.老山镌刻着太多的英雄故事,太多的奉
梵高于1890年离开了这个世界,至今一个世纪已经过去了.经由几代人对梵高本人的唯物主义研究的积累和对其作品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上的分析研究,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作为艺术
目的:探究音乐疗法配合心理干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心理状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在本生殖中心接受WF-ET治疗的118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各59例,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