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一汽-大众在汽车销售市场保持快速增长,2013年销量达到150万辆,销售收入达到3223亿元,今年销量目标170万辆,预计到今年年底,一汽-大众累计销量将达到1000万辆。销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一汽-大众一直以来也面临着产能相对紧张的状况。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一汽-大众累计销量逾90万辆;今年全年,其目标销量为170万辆。在产能方面,目前位于长春的第一、第二工厂产能为90万辆,已基本满负荷生产;位于成都的第三工厂目前产能为45万辆;位于佛山的第四工厂为30万辆。上述四个工厂目前总产能为165万辆,这表明,一汽-大众扩产已迫在眉睫。
7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随之而来的是一汽-大众在青岛和天津建立生产基地的消息不胫而走。其实早在今年3月28日,一汽与大众在柏林签署的联合声明中就已经有所提及,并为此表明:鉴于市场需求与一汽-大众产能局限,基于未来发展战略,将再建一个生产基地。
事实上,在今年北京车展前夕,大众汽车董事会主席文德恩便曾宣布:至2018年,大众在华将投资182亿欧元用于发展新车型、新技术和新工厂。按照规划,至2018年,大众在中国的产能将超过400万辆,而此次青岛、天津两家整车新工厂的规划,在使一汽-大众年产能达成近300万辆的同时,也让大众在中国的整体年产能超过了500万辆。
业内媒体分析:在完成年产能100万辆、200万辆的跨越后,一汽-大众即将在未来6年后踏过年产能300万辆的门槛。而助推一汽-大众产能节节攀升的,正是至少在汽车领域已进入“蜜月期”的中德关系和中国这一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一汽-大众内部人士称:“青岛的区位优势(港口)、产业环境和经济条件都不错,且一汽-大众在华东、华北没有工厂;天津则融入了京津冀一体化的概念,当地政府给的优惠条件也比较多。”
据相关介绍,在青岛、天津两座新工厂相继投产后,一汽-大众年产能将超过270万辆,这同时需要更多用以支撑的产品。目前可以确定的是,青岛将率先投产SUV车型(或将其他车型转移至青岛,而在长春投产SUV),以弥补目前一汽-大众缺少SUV产品的局面;而稍晚建成的天津工厂,或将为以“年产销100万辆”为目标的奥迪预留部分产能。奥迪去年在华销量近50万辆,而目前总产能不过70万辆,与未来年产销100万辆目标尚有不小差距。目前天津大众变速器三期工程已上马DL382变速器项目(2016年建成),这一变速器主要应用于奥迪车型。
在2020年先后达产的一汽-大众旗下工厂,届时将和大众在华另一合资公司上海大众共同形成年产能逾500万辆的巨大整车“制造体”,这其中,大众无疑将成为最大的赢家。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一汽-大众累计销量逾90万辆;今年全年,其目标销量为170万辆。在产能方面,目前位于长春的第一、第二工厂产能为90万辆,已基本满负荷生产;位于成都的第三工厂目前产能为45万辆;位于佛山的第四工厂为30万辆。上述四个工厂目前总产能为165万辆,这表明,一汽-大众扩产已迫在眉睫。
7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随之而来的是一汽-大众在青岛和天津建立生产基地的消息不胫而走。其实早在今年3月28日,一汽与大众在柏林签署的联合声明中就已经有所提及,并为此表明:鉴于市场需求与一汽-大众产能局限,基于未来发展战略,将再建一个生产基地。
事实上,在今年北京车展前夕,大众汽车董事会主席文德恩便曾宣布:至2018年,大众在华将投资182亿欧元用于发展新车型、新技术和新工厂。按照规划,至2018年,大众在中国的产能将超过400万辆,而此次青岛、天津两家整车新工厂的规划,在使一汽-大众年产能达成近300万辆的同时,也让大众在中国的整体年产能超过了500万辆。
业内媒体分析:在完成年产能100万辆、200万辆的跨越后,一汽-大众即将在未来6年后踏过年产能300万辆的门槛。而助推一汽-大众产能节节攀升的,正是至少在汽车领域已进入“蜜月期”的中德关系和中国这一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一汽-大众内部人士称:“青岛的区位优势(港口)、产业环境和经济条件都不错,且一汽-大众在华东、华北没有工厂;天津则融入了京津冀一体化的概念,当地政府给的优惠条件也比较多。”
据相关介绍,在青岛、天津两座新工厂相继投产后,一汽-大众年产能将超过270万辆,这同时需要更多用以支撑的产品。目前可以确定的是,青岛将率先投产SUV车型(或将其他车型转移至青岛,而在长春投产SUV),以弥补目前一汽-大众缺少SUV产品的局面;而稍晚建成的天津工厂,或将为以“年产销100万辆”为目标的奥迪预留部分产能。奥迪去年在华销量近50万辆,而目前总产能不过70万辆,与未来年产销100万辆目标尚有不小差距。目前天津大众变速器三期工程已上马DL382变速器项目(2016年建成),这一变速器主要应用于奥迪车型。
在2020年先后达产的一汽-大众旗下工厂,届时将和大众在华另一合资公司上海大众共同形成年产能逾500万辆的巨大整车“制造体”,这其中,大众无疑将成为最大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