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发展节能环保建筑材料为导向,针对A06级粉煤灰泡沫混凝土抗折和抗压强度偏低的缺陷,试验通过添加石粉和矿渣两种矿物掺合料以及骨料细砂对粉煤灰泡沫混凝土进行改性;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对粉煤灰泡沫混凝土的微观形貌及孔隙参数进行分析计算。试验结果表明,石粉掺入量4%,矿渣掺入量10%有助于提高粉煤灰泡沫混凝土抗折和抗压强度,掺入细砂对于抗折强度有一定程度提高,但是不利
【基金项目】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校级课题(ZZY2021B084);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5Y0053); 福建林业科技项目(KLB18007A); 福建农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20221038936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发展节能环保建筑材料为导向,针对A06级粉煤灰泡沫混凝土抗折和抗压强度偏低的缺陷,试验通过添加石粉和矿渣两种矿物掺合料以及骨料细砂对粉煤灰泡沫混凝土进行改性;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对粉煤灰泡沫混凝土的微观形貌及孔隙参数进行分析计算。试验结果表明,石粉掺入量4%,矿渣掺入量10%有助于提高粉煤灰泡沫混凝土抗折和抗压强度,掺入细砂对于抗折强度有一定程度提高,但是不利于提升抗压强度,掺入石粉和矿渣使得粉煤灰泡沫混凝土形成稳定的针状水化产物,掺入石粉和矿渣有利于降低粉煤灰泡沫混凝土的孔隙率,提高其力学强度。
其他文献
<正>无花果是桑科无花果属亚热带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无花果营养价值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优质的食药两源水果,除了鲜食,无花果还可以加工成果干、果酱、果汁、果冻等。广东省广州市地处亚热带沿海,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资源十分丰富,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平均年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21.5~22.2℃,10℃以上年积温7400~8000℃,
在“双碳”目标下,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大规模新能源的接入深刻影响着传统电力系统各层级的结构形态,带来了交直流输电、输配一体化、孤岛微电网等新场景,从而对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这一基本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传统潮流算法难以适应电力系统新形态下复杂多变的控制运行特性;另一方面,逐年增长的电能需求使电力系统逐渐接近重载状态,导致传统迭代型潮流求解方法难以收敛。鉴于此,亟需一
【研究背景】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Chronic neuropathic pain,CNP)患者常伴随认知功能损伤,但其机制不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通过“微生物-肠-脑”轴参与CNP或认知损伤的发生。然而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在CNP所致认知损伤中的作用仍有待探索。【研究方法】(一)通过坐骨神经保留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构建CNP动物模型,水迷宫等行为学实验筛选出认
以“辽河流域(浑太水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为依托,针对浑太流域上游修复区,基于建设用地和农用地的土壤监测数据,建立了相关性分析、单因子指数法、复合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与反距离权重插值法相结合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体系。利用相关性分析判别土壤重金属来源的异同,采用单因子指数与复合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估,通过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确定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等级
色氨酸是一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主要通过3条代谢途径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产物,参与病理、生理过程。肠道菌群在调控色氨酸代谢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与IBD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密切相关,色氨酸可能是IBD与肠道菌群之间的枢纽。了解肠道菌群参与的IBD患者的色氨酸代谢途径,有助于发现新的IBD治疗靶标。该文就肠道菌群与色氨酸代谢之间的相互调节作用、IBD患者的色氨酸代谢变化、色氨酸代谢对IBD的作用机制及其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白术麸炒前后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其成分变化规律。方法:采用HPLC多波长切换技术进行检测,以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聚类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白术共标定6个共有峰,麸炒白术共标定9个共有峰。麸炒后白术中1、2号色谱峰及5-羟甲基糠醛的峰面积显著增加,绿原酸、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Ⅰ、苍术酮及6号色谱峰的峰面积降低。化学计量学分析可有效区分白
动态交联键的引入可赋予橡胶制品自愈合性能.本文利用氧化锌(ZnO)的Zn2+与羧基丁苯橡胶(XSBR)和羧基化纤维素纳米晶(CCA)的羧基间可形成离子键,CCA的羧基与XSBR的羧基间可形成氢键,制备了具有氢键和离子键双动态交联网络的羧基丁苯橡胶(X/C/Z)复合材料.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结果证实在X/C/Z
基于计量地理学理论和ArcGIS技术平台,利用澜沧江云南段区域1990—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以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生态风险指数等为指标,对土地生态系统进行量化分析,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土地生态风险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关性,预测未来15年土地生态风险指数。结果表明,30年间澜沧江流域云南段区域的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生态风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2020年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生态风险指数的变化幅
明确植被恢复对生态系统修复及土壤质量改善的作用,可为评价植被恢复综合效益提供数据支撑。为系统分析西南地区土壤养分及生态化学计量比对植被恢复的响应特征,搜集到47篇相关文献,提取729组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1)乔木、灌木及草本3种植被恢复模式均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及土壤碳氮比(C:N),灌木恢复后土壤养分含量的综合效应值最高;(2)植被恢复1-5及6-1
综合运用解析几何、线路试验和数值计算等方法,研究2万t重载组合列车中部从控机车车钩分离问题。采用解析几何分析方法,得到多因素共同影响下的最大可能车钩高度差,进而判断发生车钩分离问题的可能性;通过试验分析不同列车运行工况下中部机车车钩高度差的变化规律,结合机车牵引杆布置方式,明确车钩分离问题的发生过程与产生原因;采用多边形接触方法,建立准确模拟连挂车钩钩头接触摩擦作用的动力学模型,仿真研究钩头间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