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纲要》指出,幼儿语言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发展具有特殊意义。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要与家长密切配合,积极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给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关键词】幼儿园 语言能力 语言发展
要发展幼儿语言,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只有给孩子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才能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
一、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幼儿通过听、看、触、摸、尝、闻等感性认识,扩大了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范围,加强了感知深度,而范围的扩大和深度的加强必然会丰富幼儿的语言。
冬天,我在班上的自然科学角里,种植了一些白菜头、胡萝卜根。萝卜挖空后,又在里面种蒜,上水后撒上小麦,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不用我去要求,他们就能自己说出如“嫩绿的叶子”“绿油油的麦苗”等这些好词语。
在下雪天,我会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来到户外,我们一起去看雪景。孩子们个个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发现:雪花有六个瓣,是一片片、一团团飘落下来的。我会向孩子们提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白茫茫的白雪像什么呀?”有的幼儿说:“像雪白的棉花。”有的说:“像白糖。”有的说:“像厚厚的毯子。”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形容白雪,欣赏雪景,不知不觉中就丰富了词汇。
二、创设情境,在锻炼思维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的构思能力、逻辑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发展。
由于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传统模式更多的是采用了注入式。可是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幼儿背诵了一些儿歌、诗歌,但智力却没有得到最大的提升。所以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发展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如:学完“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以后,我让孩子们用橡皮泥,每人做一套故事角色:青蛙、蝌蚪、鹅、金鱼、乌龟等。做好后,孩子们边演边讲,教室里面其乐融融,好不惬意。这样做既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记忆与理解,又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想象力。
三、指导鼓励,在看图说话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图画读物是幼儿的精神粮食,它形象生动可爱,色彩鲜明美丽,深受幼儿喜爱。欲想发挥图书的作用,需要教师作具体的指导和鼓励。
先教幼儿看书的方法。拿到一组图画,要求幼儿先看数码,或按情节排好顺序,然后找出书中的主要角色,记住他们的形象,观察他们的动作,想象他们在干什么?联想组合成故事。如:《刺猬树》是由6幅画组成。我先让孩子们按顺序找好每一幅画,看完(一),看(二)……接着让他们看里面有谁?第三步让孩子们看图中的这些人都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看完后,请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讲述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多鼓励:“没关系,继续说吧!讲得不错,有进步。”在教师的鼓励下,孩子们敢说、想说,经过练习,一定能会说。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好每位幼儿的实际情况,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在多看、多听、多说、多练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能力一定会大幅度的提高。
四、运用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开展成语教学
如学习成语“盲人摸象”。先进行游戏:我请几名幼儿上来扮演盲人,然后再拿出一个他们不熟悉的物体,请他们摸一摸。在幼儿摸的时候,我让他们摸的部位是不同的,结果他们在说摸到什么的时候,他们说出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于是我就提问幼儿:“为什么他们说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他们说的对不对?为什么?”通过这样的导入,对幼儿的印象特别的深刻,而且活动中,幼儿们活动的氛围特别的浓厚。于是我再让幼儿们通过看看、听听、说说、故事学习成语,理解成语的意义,从而让幼儿明白观察事物、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的道理。
又如学习成语“画蛇添足”,先让幼儿动手画一画:请我们的小朋友每人画一条蛇,看谁画得好并且快。很多的幼儿都积极地进行绘画内容。等幼儿绘画好之后,我表扬了绘画的幼儿。于是我问:“如果我在这条小蛇上添上脚的话,会怎么样呢?”幼儿们赶紧说:“不对、不对,老师,蛇是没有脚的。”我点点头说:“对的,那么今天老师就带来一个关于这个故事的成语,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然后再通过听听、说说、故事学习成语,理解“画蛇添足”的意思: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同时教育幼儿做事情不要像成语故事中的那位人一样,不要做无中生有的事情,这样反而把事情做得不好了。
总之,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幼儿期语言的训练。
【关键词】幼儿园 语言能力 语言发展
要发展幼儿语言,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只有给孩子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才能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
一、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幼儿通过听、看、触、摸、尝、闻等感性认识,扩大了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范围,加强了感知深度,而范围的扩大和深度的加强必然会丰富幼儿的语言。
冬天,我在班上的自然科学角里,种植了一些白菜头、胡萝卜根。萝卜挖空后,又在里面种蒜,上水后撒上小麦,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不用我去要求,他们就能自己说出如“嫩绿的叶子”“绿油油的麦苗”等这些好词语。
在下雪天,我会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来到户外,我们一起去看雪景。孩子们个个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发现:雪花有六个瓣,是一片片、一团团飘落下来的。我会向孩子们提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这白茫茫的白雪像什么呀?”有的幼儿说:“像雪白的棉花。”有的说:“像白糖。”有的说:“像厚厚的毯子。”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形容白雪,欣赏雪景,不知不觉中就丰富了词汇。
二、创设情境,在锻炼思维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的构思能力、逻辑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发展。
由于幼儿学习语言的途径是靠“听”和听后的模仿“说”,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传统模式更多的是采用了注入式。可是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幼儿背诵了一些儿歌、诗歌,但智力却没有得到最大的提升。所以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发展幼儿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如:学完“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以后,我让孩子们用橡皮泥,每人做一套故事角色:青蛙、蝌蚪、鹅、金鱼、乌龟等。做好后,孩子们边演边讲,教室里面其乐融融,好不惬意。这样做既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记忆与理解,又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想象力。
三、指导鼓励,在看图说话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图画读物是幼儿的精神粮食,它形象生动可爱,色彩鲜明美丽,深受幼儿喜爱。欲想发挥图书的作用,需要教师作具体的指导和鼓励。
先教幼儿看书的方法。拿到一组图画,要求幼儿先看数码,或按情节排好顺序,然后找出书中的主要角色,记住他们的形象,观察他们的动作,想象他们在干什么?联想组合成故事。如:《刺猬树》是由6幅画组成。我先让孩子们按顺序找好每一幅画,看完(一),看(二)……接着让他们看里面有谁?第三步让孩子们看图中的这些人都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看完后,请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讲述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多鼓励:“没关系,继续说吧!讲得不错,有进步。”在教师的鼓励下,孩子们敢说、想说,经过练习,一定能会说。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好每位幼儿的实际情况,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在多看、多听、多说、多练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能力一定会大幅度的提高。
四、运用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开展成语教学
如学习成语“盲人摸象”。先进行游戏:我请几名幼儿上来扮演盲人,然后再拿出一个他们不熟悉的物体,请他们摸一摸。在幼儿摸的时候,我让他们摸的部位是不同的,结果他们在说摸到什么的时候,他们说出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于是我就提问幼儿:“为什么他们说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他们说的对不对?为什么?”通过这样的导入,对幼儿的印象特别的深刻,而且活动中,幼儿们活动的氛围特别的浓厚。于是我再让幼儿们通过看看、听听、说说、故事学习成语,理解成语的意义,从而让幼儿明白观察事物、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的道理。
又如学习成语“画蛇添足”,先让幼儿动手画一画:请我们的小朋友每人画一条蛇,看谁画得好并且快。很多的幼儿都积极地进行绘画内容。等幼儿绘画好之后,我表扬了绘画的幼儿。于是我问:“如果我在这条小蛇上添上脚的话,会怎么样呢?”幼儿们赶紧说:“不对、不对,老师,蛇是没有脚的。”我点点头说:“对的,那么今天老师就带来一个关于这个故事的成语,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然后再通过听听、说说、故事学习成语,理解“画蛇添足”的意思: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同时教育幼儿做事情不要像成语故事中的那位人一样,不要做无中生有的事情,这样反而把事情做得不好了。
总之,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幼儿期语言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