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特大雷灾事件和农村防雷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针对农村防雷工作开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村;防雷;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P4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颁布实施,气象部门依法履行防雷减灾行政管理职能以来,防雷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防雷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防雷法规规章进一步健全,防雷规范标准进一步完善,雷电监测预警及防雷减灾技术不断走向成熟,防雷减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步显现,为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做出了巨大贡献[1-2]。然而,我国防雷减灾工作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全社会防雷减灾管理意识不强、管理工作经验相对不足、组织管理机构尚不够健全、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防雷减灾管理的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强化等,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目前仍存在防雷减灾管理的盲区[3-4]。
1近年特大雷灾事件
据《全国雷电灾害汇编》统计显示,2002—2005年全国因雷灾造成人员伤亡4 717人,其中死亡2 282人、受傷2 435人。2005年全国共发生雷击灾害事故6200多起,死亡530人,受伤504人。伤亡事件绝大部分发生在农村。同时雷击导致农民的电视、电脑等家用电器损坏和引发火灾的事例也很多。2004年6月26日,临海市杜桥镇杜前村发生了一起死亡17人、受伤13人的特大雷击事故;2006年8月17日,温州市平阳县一个乡村河渡亭子内,因雷击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2007年5月23日16∶00,重庆开县义和镇兴业村小学学生被雷电集中,造成7名小学生死亡、44名小学生受伤,其中5人重伤;2007年6月25日16∶40左右,乐清市磐石镇芝湾村小龙坪山坡一亭子遭受雷击,造成5人死亡、1人受伤。
通过对近些年全国发生在农村的雷击灾害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农民遭雷击伤亡事故多发生在田间或野外劳作时,在临时避雨场所避雨时,或在自家房屋遭受雷击。因此,做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刻不容缓。
2农村防雷现状
(1)农民缺乏防雷意识和必要的防雷常识。农民的防雷减灾意识淡薄,自我防范意识差,许多人连最基本的防雷常识都不了解。遇到雷雨时往往不及时躲避,或直接躲在大树、亭子下避雨。
(2)农村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存居住状况比较复杂,制约了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开展。在偏远山村,经济条件比较落后,高层建筑少,低矮的民居经常成为空旷地区的制高点。在经济条件好点的乡镇,民房建设过程中,缺少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审核,导致房屋建设不够科学,没有防雷设施。还有很多农民在房顶安装水箱、太阳能热水器等,这些设施往往没有接地,存在安全隐患。
(3)现行雷电灾害防御的法律、法规在很大程度上不适用于农村,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农村地区防雷减灾的组织管理还不够完善,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缺乏,技术服务支撑欠缺,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防雷减灾工作在农村的开展。
3农村防雷工作开展建议
(1)加强农村对防雷减灾的科普宣传,特别是加强对农村雷电防御知识时宣传。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利用“科技周”、“气象日”等载体,摆放一些生动形象的宣传画,并发送防雷科普小册子,解答农民疑问。为解决农村和农民朋友获取气象信息渠道不畅、防雷安全知识和自我防护意识缺乏的问题,拟争取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在农村中小学校开设防雷安全知识普及课程。通过农村中小学生防雷知识的传播,提高广大农民的防雷意识,减少雷击伤亡事故的发生。有条件的还可以把特大雷击事件及其调查制作成防雷安全教育系列电影在农村巡回播出,在电视台播放。
(2)加大地方各职能部门的扶持力度。针对经常发生雷击事故的地区,地方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应做到心中有数,在这些地区加大雷电灾害防御科普知识宣传的同时,政府、民政等有关部门应在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实行政府拨款和村民集资相结合的方法给建(构)筑物设置防雷装置。2009年,邳州市气象局对全市、县中小学校进行了防雷装置安全检查,并给县教育局提出了整改方案,但因资金得不到落实,校舍至今未安装防雷装置,给在校师生带来的很大的安全隐患。
(3)加大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政府有关部门应给农民自然村的选址、农民建房的设计和审批、农村野外公共设施的建设等提供有效服务和科学引导。江苏省姜堰市气象局防雷中心设计了农村建房可以统一使用的防雷施工图纸,在图纸上用色笔标出了防雷装置安装的位置,并注明材料的选择和安装方法,免费向农村建房户发放。这一方法值得各县市气象局借鉴。
4参考文献
[1] 于东海,翟玉泰,杜建德.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现状及对策[J].广东气象,2007:29(B12):133-134.
[2] 戎正钢,白雪波,李金槐.农村雷电灾害原因分析与预防[J].临沧科技,2006(3):32-33.
[3] 王明学.许昌市农村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及防御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91.
[4] 李彩莲,杜娟,曹赞芳,等.陕西省农村雷电灾害分析及建议[J].陕西气象,2009(B09):22-23.
关键词农村;防雷;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P4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颁布实施,气象部门依法履行防雷减灾行政管理职能以来,防雷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防雷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防雷法规规章进一步健全,防雷规范标准进一步完善,雷电监测预警及防雷减灾技术不断走向成熟,防雷减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步显现,为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做出了巨大贡献[1-2]。然而,我国防雷减灾工作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全社会防雷减灾管理意识不强、管理工作经验相对不足、组织管理机构尚不够健全、管理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防雷减灾管理的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强化等,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目前仍存在防雷减灾管理的盲区[3-4]。
1近年特大雷灾事件
据《全国雷电灾害汇编》统计显示,2002—2005年全国因雷灾造成人员伤亡4 717人,其中死亡2 282人、受傷2 435人。2005年全国共发生雷击灾害事故6200多起,死亡530人,受伤504人。伤亡事件绝大部分发生在农村。同时雷击导致农民的电视、电脑等家用电器损坏和引发火灾的事例也很多。2004年6月26日,临海市杜桥镇杜前村发生了一起死亡17人、受伤13人的特大雷击事故;2006年8月17日,温州市平阳县一个乡村河渡亭子内,因雷击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2007年5月23日16∶00,重庆开县义和镇兴业村小学学生被雷电集中,造成7名小学生死亡、44名小学生受伤,其中5人重伤;2007年6月25日16∶40左右,乐清市磐石镇芝湾村小龙坪山坡一亭子遭受雷击,造成5人死亡、1人受伤。
通过对近些年全国发生在农村的雷击灾害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农民遭雷击伤亡事故多发生在田间或野外劳作时,在临时避雨场所避雨时,或在自家房屋遭受雷击。因此,做好农村防雷减灾工作刻不容缓。
2农村防雷现状
(1)农民缺乏防雷意识和必要的防雷常识。农民的防雷减灾意识淡薄,自我防范意识差,许多人连最基本的防雷常识都不了解。遇到雷雨时往往不及时躲避,或直接躲在大树、亭子下避雨。
(2)农村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存居住状况比较复杂,制约了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开展。在偏远山村,经济条件比较落后,高层建筑少,低矮的民居经常成为空旷地区的制高点。在经济条件好点的乡镇,民房建设过程中,缺少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审核,导致房屋建设不够科学,没有防雷设施。还有很多农民在房顶安装水箱、太阳能热水器等,这些设施往往没有接地,存在安全隐患。
(3)现行雷电灾害防御的法律、法规在很大程度上不适用于农村,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农村地区防雷减灾的组织管理还不够完善,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缺乏,技术服务支撑欠缺,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防雷减灾工作在农村的开展。
3农村防雷工作开展建议
(1)加强农村对防雷减灾的科普宣传,特别是加强对农村雷电防御知识时宣传。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利用“科技周”、“气象日”等载体,摆放一些生动形象的宣传画,并发送防雷科普小册子,解答农民疑问。为解决农村和农民朋友获取气象信息渠道不畅、防雷安全知识和自我防护意识缺乏的问题,拟争取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在农村中小学校开设防雷安全知识普及课程。通过农村中小学生防雷知识的传播,提高广大农民的防雷意识,减少雷击伤亡事故的发生。有条件的还可以把特大雷击事件及其调查制作成防雷安全教育系列电影在农村巡回播出,在电视台播放。
(2)加大地方各职能部门的扶持力度。针对经常发生雷击事故的地区,地方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应做到心中有数,在这些地区加大雷电灾害防御科普知识宣传的同时,政府、民政等有关部门应在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实行政府拨款和村民集资相结合的方法给建(构)筑物设置防雷装置。2009年,邳州市气象局对全市、县中小学校进行了防雷装置安全检查,并给县教育局提出了整改方案,但因资金得不到落实,校舍至今未安装防雷装置,给在校师生带来的很大的安全隐患。
(3)加大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政府有关部门应给农民自然村的选址、农民建房的设计和审批、农村野外公共设施的建设等提供有效服务和科学引导。江苏省姜堰市气象局防雷中心设计了农村建房可以统一使用的防雷施工图纸,在图纸上用色笔标出了防雷装置安装的位置,并注明材料的选择和安装方法,免费向农村建房户发放。这一方法值得各县市气象局借鉴。
4参考文献
[1] 于东海,翟玉泰,杜建德.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现状及对策[J].广东气象,2007:29(B12):133-134.
[2] 戎正钢,白雪波,李金槐.农村雷电灾害原因分析与预防[J].临沧科技,2006(3):32-33.
[3] 王明学.许昌市农村雷电灾害发生的原因及防御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91.
[4] 李彩莲,杜娟,曹赞芳,等.陕西省农村雷电灾害分析及建议[J].陕西气象,2009(B09):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