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基础教育中的任何课程只要是一门学科,必然会有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因此,对于音乐教育来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必要的,这既是人的整体素质中的音乐素质的一种需要,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了基础。”音乐教学不可能离开音乐知识技能而进行所谓的音乐教育,过分舍弃音乐技能的音乐教育,只能是空中楼阁,导致音乐教育走向死胡同。学生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因此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必须从小学低年级学生抓起。当然,教学除了必须遵循学习音乐的感知规律外,还应注意学生的兴趣点和可接受性。
一、培养学生的静听习惯
铃木音乐教育体系认为:“学习音乐必须从倾听完整的优秀音乐作品的实际音响开始。”因此,从一年级的第一节课起,教师就要强调并且加大培养力度,培养学生倾听乐器的声音,倾听自己的声音,倾听老师的声音,以及身边同学的声音。倾听的习惯可以帮助学生自己分辨什么是好的声音,什么是准确的音准,并且将自己的唱歌状态调整到最佳。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很难静下心来听音乐,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时间不太长的作品或是剪辑一些中外优秀儿童音乐作品,让他们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和最放松的状态,安静地听音乐。这样的练习每节课的前几分钟都可以做一做。
二、训练学生的节奏感
1. 节拍练习
用“恒拍”建立基本的节拍感。我们把四分音符X组合在一起的节奏叫作恒拍,就像节拍器一样。可以用小游戏进行恒拍训练,例如:教师在黑板上写出1 2 3 4 四组数字,先给学生一个恒拍,让他们按照均匀的速度来念,然后教师随意擦掉一个数字,要求学生像刚才一样匀速念数字,在心里念擦掉的数字,对其他的数字则念出声。
划拍。在节奏教学中,可以把每个音符的时值形象化,就是划拍。一上一下为一拍,就好像是“V”型,切割时值,配合手势和念法来练习。学生跟着箭头伸手划拍子,嘴里跟着标注念“ta”“titi”“tidili”,动嘴的同时动手,深化记忆,让枯燥的节奏学习变得生动。
玩打击乐器。一年级,我们根据每节课教学设计内容,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一到两种打击乐器,指导学生用它进行节奏训练。二年级,当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打击乐器时,就可以用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演奏多声部节奏、编创小故事……在此过程中,学生们能切实地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2. 节奏练习
把同学的名字用节奏打出来。如:按节奏 × × | 和 × × × | 读“邓 杰 杨亚 婷”,随着座位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喊名字,手上打节拍,学生很快学会了这两种基本节奏型。
节奏朗诵。选择低年级学生熟悉的事物,例如小动物的名字、自己的名字、交通工具、成语等,进行朗诵,如:
小鸭叫:2/4 × × | × × ||;
(四分音符) 嘎 嘎 嘎 嘎
大钟响:2/4 ×— | ×—||;
(二分音符)当 当
闹钟声: 2/4 × × × × | × × × × ||
(八分音符) 嘀嗒 嘀嗒 嘀嗒 嘀嗒
机枪扫射声:2/4 ×××× | ×××× ||
(十六分音符)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
汽车鸣喇叭:2/4 × ×. | × ×. ||
(附点四分音符) 嘀 嘀 嘀 嘀
(附点八分音符) 知了 知了
为更突出音乐本身的艺术性,还可以进行儿歌、童谣的节奏朗诵。如:
× × | × × × | × × × × | × - |
身 穿 小黑 袄,尾巴 像剪 刀,
× × | × × × | × × × × | × - ||
住 在 屋檐 下,早早 把春 报。
三、建立准确的音高概念
1. 教师的范唱
在音乐歌唱教学中,教师的范唱几乎快被录音替代了。殊不知,教师的范唱对学生的作用远远超过录音,不仅从情绪、情感上能更容易感染和激发学生,还能让学生对旋律、音高的感受更明确。另外,若教师经常不范唱,会影响学生的歌唱兴趣和熱情,教师也不容易听辨学生的跑调。
2. 对唱名的训练
七个唱名的掌握对很多学生来说并不容易,我们可以结合游戏进行训练。选七名同学分别戴上音符1 2 3 4 5 6 7的头饰,先全部蹲下。教师开始弹奏,听到哪个音符,扮演那个音符的学生就马上站起来,直到七个音符全站起来。其他学生拍手一起唱,谁站错了位置或听错了音,就请谁跟着教师的琴声唱一遍音阶。
四、用唱名模唱乐谱
1. 师——生模唱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是这样解释“模唱乐谱”的:让学生看着乐谱,先由老师带唱,再由学生模仿老师唱出乐谱。这种教学方法可能有点“太小儿科”,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是有明显教学效果的,特别是对于原先没有乐谱基础,或者识谱能力较弱的学生。
2. 生——生模唱
有些学生在课外参加了器乐或声乐的培训,这为他们在识谱上打下了很扎实的基础。对于这类识谱不成问题的学生,可以发动其充当“小老师”,一对一地帮助其他识谱有困难的同学。每次识新谱,我都会提供十五分钟时间由学生自由结对子进行互助学习。“小老师”逐句教,“学生”逐句学,不懂的地方再学。课堂上,每个学生遇到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如果都靠老师逐一回答是不现实的。但有了配给自己的“小老师”后,他们学习中的麻烦一下就能得到解决了,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指着音符划拍逐个唱
在模唱过程中,会出现部分学生只听范唱不看乐谱的现象。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并不能达到实际的效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要求学生用手指指着音符划拍逐个唱,唱到哪里指到哪里。这样学生不但能在练习中慢慢熟悉音符和音符之间的音程关系,还能在手指的运动中体会到歌曲中的节奏型,同样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责任编辑 魏文琦
一、培养学生的静听习惯
铃木音乐教育体系认为:“学习音乐必须从倾听完整的优秀音乐作品的实际音响开始。”因此,从一年级的第一节课起,教师就要强调并且加大培养力度,培养学生倾听乐器的声音,倾听自己的声音,倾听老师的声音,以及身边同学的声音。倾听的习惯可以帮助学生自己分辨什么是好的声音,什么是准确的音准,并且将自己的唱歌状态调整到最佳。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很难静下心来听音乐,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时间不太长的作品或是剪辑一些中外优秀儿童音乐作品,让他们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和最放松的状态,安静地听音乐。这样的练习每节课的前几分钟都可以做一做。
二、训练学生的节奏感
1. 节拍练习
用“恒拍”建立基本的节拍感。我们把四分音符X组合在一起的节奏叫作恒拍,就像节拍器一样。可以用小游戏进行恒拍训练,例如:教师在黑板上写出1 2 3 4 四组数字,先给学生一个恒拍,让他们按照均匀的速度来念,然后教师随意擦掉一个数字,要求学生像刚才一样匀速念数字,在心里念擦掉的数字,对其他的数字则念出声。
划拍。在节奏教学中,可以把每个音符的时值形象化,就是划拍。一上一下为一拍,就好像是“V”型,切割时值,配合手势和念法来练习。学生跟着箭头伸手划拍子,嘴里跟着标注念“ta”“titi”“tidili”,动嘴的同时动手,深化记忆,让枯燥的节奏学习变得生动。
玩打击乐器。一年级,我们根据每节课教学设计内容,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一到两种打击乐器,指导学生用它进行节奏训练。二年级,当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打击乐器时,就可以用打击乐器为音乐伴奏、演奏多声部节奏、编创小故事……在此过程中,学生们能切实地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2. 节奏练习
把同学的名字用节奏打出来。如:按节奏 × × | 和 × × × | 读“邓 杰 杨亚 婷”,随着座位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喊名字,手上打节拍,学生很快学会了这两种基本节奏型。
节奏朗诵。选择低年级学生熟悉的事物,例如小动物的名字、自己的名字、交通工具、成语等,进行朗诵,如:
小鸭叫:2/4 × × | × × ||;
(四分音符) 嘎 嘎 嘎 嘎
大钟响:2/4 ×— | ×—||;
(二分音符)当 当
闹钟声: 2/4 × × × × | × × × × ||
(八分音符) 嘀嗒 嘀嗒 嘀嗒 嘀嗒
机枪扫射声:2/4 ×××× | ×××× ||
(十六分音符)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
汽车鸣喇叭:2/4 × ×. | × ×. ||
(附点四分音符) 嘀 嘀 嘀 嘀
(附点八分音符) 知了 知了
为更突出音乐本身的艺术性,还可以进行儿歌、童谣的节奏朗诵。如:
× × | × × × | × × × × | × - |
身 穿 小黑 袄,尾巴 像剪 刀,
× × | × × × | × × × × | × - ||
住 在 屋檐 下,早早 把春 报。
三、建立准确的音高概念
1. 教师的范唱
在音乐歌唱教学中,教师的范唱几乎快被录音替代了。殊不知,教师的范唱对学生的作用远远超过录音,不仅从情绪、情感上能更容易感染和激发学生,还能让学生对旋律、音高的感受更明确。另外,若教师经常不范唱,会影响学生的歌唱兴趣和熱情,教师也不容易听辨学生的跑调。
2. 对唱名的训练
七个唱名的掌握对很多学生来说并不容易,我们可以结合游戏进行训练。选七名同学分别戴上音符1 2 3 4 5 6 7的头饰,先全部蹲下。教师开始弹奏,听到哪个音符,扮演那个音符的学生就马上站起来,直到七个音符全站起来。其他学生拍手一起唱,谁站错了位置或听错了音,就请谁跟着教师的琴声唱一遍音阶。
四、用唱名模唱乐谱
1. 师——生模唱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是这样解释“模唱乐谱”的:让学生看着乐谱,先由老师带唱,再由学生模仿老师唱出乐谱。这种教学方法可能有点“太小儿科”,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是有明显教学效果的,特别是对于原先没有乐谱基础,或者识谱能力较弱的学生。
2. 生——生模唱
有些学生在课外参加了器乐或声乐的培训,这为他们在识谱上打下了很扎实的基础。对于这类识谱不成问题的学生,可以发动其充当“小老师”,一对一地帮助其他识谱有困难的同学。每次识新谱,我都会提供十五分钟时间由学生自由结对子进行互助学习。“小老师”逐句教,“学生”逐句学,不懂的地方再学。课堂上,每个学生遇到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如果都靠老师逐一回答是不现实的。但有了配给自己的“小老师”后,他们学习中的麻烦一下就能得到解决了,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指着音符划拍逐个唱
在模唱过程中,会出现部分学生只听范唱不看乐谱的现象。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并不能达到实际的效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要求学生用手指指着音符划拍逐个唱,唱到哪里指到哪里。这样学生不但能在练习中慢慢熟悉音符和音符之间的音程关系,还能在手指的运动中体会到歌曲中的节奏型,同样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