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在探索产学研结合过程中,构建了“工学结合介入科研活动”的教育模式。本文简单地介绍了这种模式的运行过程,分析了实施这种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实践证明,运用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深入,有利于企业的技术革新,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关键词] 科研 教育模式 产学研 工学结合 创新人才
“工学结合介入科研活动”是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出的一种新型的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按照该模式,高职三年制學生第一到三学期在校内学习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培养他们科研意识。第四学期到企业在专兼职教师的指导下顶岗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所学专业且结合实习项目给每个小组布置一项适合学生的科研课题,让学生在生产实践中搜集第一手资料,为完成科研项目作准备。第五学期回校完成其它专业课程学习,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研项目研究。第六学期再到企业和指导教师一起完成科研课题,并结合科研项目进行毕业综合实习。这种模式,先后在电子信息、应用电子等四个专业运用,经过五年的不断完善,目前已趋于成熟,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一、“工学结合介入科研活动”的必要性
1.可以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对于电子信息、应用电子等高职专业,学生对电子产品的质量检测、生产工艺、安装维护等的掌握必须通过大量反复地实践,尤其是能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得到锻炼,才能取得实际经验,而在校内实训中心经常会受到设备种类不全、项目不实用等条件的制约,使学生得不到系统、全面的锻炼。
能力培养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职业化、科研项目产业化,是企业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只有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学生的角色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学习的内容与职业岗位的任务相结合,才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2.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工学结合介入科研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科学研究要求研究者有创新意识,有悉心的钻研精神。在科学研究中,未知的东西很多,就要求研究者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适应各方面的需要。
3.可以使校企合作深入持久
企业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能力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技术创新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不少企业正在利用市场机制,拓宽技术合作领域,实施“科教兴企”战略,与大专院校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引进和转化,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以“借梯上楼”、“筑巢引凤”的方式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我院在与长城信息、三德电子等企业工学结合的过程中,通过参与企业横向课题、技术革新等科研活动,使校企合作深入持久。
二、“工学结合介入科研活动”的可能性
1.学院与长城信息、三德电子、长沙锻压机床厂等几十家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和权利,从机制上提供了保障。
2.学院加强了校企共建基地的建设,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参与企业的技术活动,使企业在合作中得到实惠,增加企业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包容力,为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参与科研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
3.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从企业引进了多名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主要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参与企业科研课题。且加强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在共建基地内建立包含从管理层、技术层一直到现场技术工人的兼职教师队伍,明确其责任,动态考核聘任,为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参与科研活动提供了技术指导。
4.学院对学生参与科研很重视,制定了奖励政策,细化了实施方案,规范了考核标准,投人了一部分资金。
5.从学生方面来看,不少学生对参加科研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积极性更大,同学们多次直接或通过班主任向系里反映,希望能够跟着老师做一点事情,参加一些科研工作。
6.所选科研项目既适合高职学生,又为企业所需。如怎样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怎么节约生产成本,怎样改进生产工艺等企业急需研究的课题。
7.从实验室的装备及文献资料情况来看,我院开展学生业余科研是可行的,尽管装备比较简陋,但各实验室在完成正常的教学实验工作后,仍有部分实验室房间和设备未能充分利用起来,空闲时间不少,将这些房间和设备充分利用起来,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8.学院与长城信息、长沙锻压机床厂等企业合作建立了研究所、实验室,正在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形成相对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
三、“工学结合介入科研活动”的效果
从毕业的几届学生来看,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训练,不同程度地在动手能力、科学态度、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1.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我们的观察和了解,他们在查阅文献能力、思维活跃性、对工作的计划性、实验动手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等方面,表现出了较强的优势。
2.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意识。许多学生通过在职场上的真实磨炼,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和弱势以及自己在未来就业市场上的分量,改变了以往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在返校后学习主动性得到明显增强。学生团队意识、服务意识以及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适应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学生在与实习单位领导和员工的接触中,学习到了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尤其是学习到了企业职工的良好职业道德、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细心、认真、严谨、扎实、勤奋的工作态度,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奋斗目标。
3.增强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学生在工学结合中介入适合高职学生的科研项目,不仅没有影响学习,而且还有助于发扬他们的优点,克服他们身上的不足,增强他们的科研意识。通过科研,可以使学生早一点接触资料,通过查找、阅读和写综述等过程,使他们在这方面得到一定的训练,提高他们获取情报资料的能力。
4.提高了学生就业的档次。由于“工学结合介入科研活动”这种教育模式把学生的校内学习与企业顶岗实习及科研项目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职业岗位锻炼可直接了解企业生产状况、岗位要求、工资待遇、个人发展空间等情况,为学生提供了更直接、全面、翔实的企业资料和就业机会,大部分产学研结合的学生,找到了比较理想的工作。
5.增进了师生的友谊。对参与指导的老师,也是一种促进,使教师在今后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可以做得更加完美;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长处和缺点,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打下了基础。
6.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工学结合介入科研活动”的教育模式,正在全院运用,并逐步向省内外推广,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7.得到了企业的认可。近年来我院与企业合作了十多个科研项目,完成技术革新十多项。使相关企业产品结构档次、参与市场竞争、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都有所提高,深受企业欢迎。
四、几点建议
1.正确处理“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关系。“产、学、研”一体化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学”是为“产、研”做准备,而“产、研”是要对“学”拓展和延伸,由此达到职业教育的最佳效果。因此,在校企合作中不能把“产、学、研”三种活动截然分开,而应该使其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学校必须以满足企业的需要为基本原则,合理调整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加大教学设施投入和实习基地建设,实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最佳办学效果,以达到企业对学生的要求。
2.维护学生权益。部分学生承担的顶岗实习内容和学习内容不一致,且随意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劳动强度,学生的安全得不到应有重视,同时劳动报酬少,学生的精神、物质利益均受到损害。学校要做好校企合作的統筹安排、要主动维护学生利益。
3.科研活动量力而行。学生参与科研大多是在课余时间进行,学生是进行科研的主体,研究的内容、难易程度一定要适合学生。在学生中开展业余科研,是一种培养创新人才的好办法,我院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曾经暴露过一些问题,实施中应认真总结经验,使这项工作健康地发展下去。
4.建立校办工厂。“工学结合介入科研活动”实质上是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以及科研孵化、项目驱动两种模式的综合运用。较为理想的实施办法是立足校内,结合专业建厂,结合专业选择项目。因为是在校内实施产学研,所以生产过程和教学内容的协调、揉合都容易进行,非常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实施,学生训练过程中的材料消耗、损失等问题也都容易解决,达到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的最佳效果。
五、结论
通过“工学结合介入科研活动”教育模式的实施,学校得到了实惠,拓展了办学空间,改善了办学条件,锻炼了师资队伍。企业也得到了利益,在人力资源上得到保障,优先而且能够准确地选择录用高素质、高技能、有创新能力的毕业生,同时得到学校的智力支持,通过科研项目创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学生同样得到了利益,部分学生直接就业,学生在学习期间就直接获得了工作经验和科研经验,增加了就业的竞争力和工作适应能力,真正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廖克玲.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产学研与就业关系问题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
[2]王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
[3]张树宝,郝华涛,张晓明.“工学结合4 2”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 中国林业教育, 2007.
[4]胡满红,耿俊梅.高职机电类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5]蔡建国. 高职院校横向科研项目开发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探析[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6]曹子英,于景福. 高职高专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
[7]颜道胜.科研服务在高职院校新一轮发展中的地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6.
本文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高职教育规划课题“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下介入科研活动的研究”(课题编号:GXXH0811)的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 科研 教育模式 产学研 工学结合 创新人才
“工学结合介入科研活动”是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出的一种新型的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按照该模式,高职三年制學生第一到三学期在校内学习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培养他们科研意识。第四学期到企业在专兼职教师的指导下顶岗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所学专业且结合实习项目给每个小组布置一项适合学生的科研课题,让学生在生产实践中搜集第一手资料,为完成科研项目作准备。第五学期回校完成其它专业课程学习,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研项目研究。第六学期再到企业和指导教师一起完成科研课题,并结合科研项目进行毕业综合实习。这种模式,先后在电子信息、应用电子等四个专业运用,经过五年的不断完善,目前已趋于成熟,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一、“工学结合介入科研活动”的必要性
1.可以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对于电子信息、应用电子等高职专业,学生对电子产品的质量检测、生产工艺、安装维护等的掌握必须通过大量反复地实践,尤其是能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得到锻炼,才能取得实际经验,而在校内实训中心经常会受到设备种类不全、项目不实用等条件的制约,使学生得不到系统、全面的锻炼。
能力培养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职业化、科研项目产业化,是企业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只有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学生的角色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学习的内容与职业岗位的任务相结合,才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2.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工学结合介入科研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科学研究要求研究者有创新意识,有悉心的钻研精神。在科学研究中,未知的东西很多,就要求研究者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适应各方面的需要。
3.可以使校企合作深入持久
企业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能力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技术创新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不少企业正在利用市场机制,拓宽技术合作领域,实施“科教兴企”战略,与大专院校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引进和转化,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以“借梯上楼”、“筑巢引凤”的方式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我院在与长城信息、三德电子等企业工学结合的过程中,通过参与企业横向课题、技术革新等科研活动,使校企合作深入持久。
二、“工学结合介入科研活动”的可能性
1.学院与长城信息、三德电子、长沙锻压机床厂等几十家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和权利,从机制上提供了保障。
2.学院加强了校企共建基地的建设,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参与企业的技术活动,使企业在合作中得到实惠,增加企业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包容力,为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参与科研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
3.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从企业引进了多名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主要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参与企业科研课题。且加强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在共建基地内建立包含从管理层、技术层一直到现场技术工人的兼职教师队伍,明确其责任,动态考核聘任,为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参与科研活动提供了技术指导。
4.学院对学生参与科研很重视,制定了奖励政策,细化了实施方案,规范了考核标准,投人了一部分资金。
5.从学生方面来看,不少学生对参加科研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积极性更大,同学们多次直接或通过班主任向系里反映,希望能够跟着老师做一点事情,参加一些科研工作。
6.所选科研项目既适合高职学生,又为企业所需。如怎样提高工作效率,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怎么节约生产成本,怎样改进生产工艺等企业急需研究的课题。
7.从实验室的装备及文献资料情况来看,我院开展学生业余科研是可行的,尽管装备比较简陋,但各实验室在完成正常的教学实验工作后,仍有部分实验室房间和设备未能充分利用起来,空闲时间不少,将这些房间和设备充分利用起来,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8.学院与长城信息、长沙锻压机床厂等企业合作建立了研究所、实验室,正在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形成相对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
三、“工学结合介入科研活动”的效果
从毕业的几届学生来看,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训练,不同程度地在动手能力、科学态度、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1.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我们的观察和了解,他们在查阅文献能力、思维活跃性、对工作的计划性、实验动手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等方面,表现出了较强的优势。
2.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意识。许多学生通过在职场上的真实磨炼,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和弱势以及自己在未来就业市场上的分量,改变了以往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在返校后学习主动性得到明显增强。学生团队意识、服务意识以及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适应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学生在与实习单位领导和员工的接触中,学习到了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尤其是学习到了企业职工的良好职业道德、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细心、认真、严谨、扎实、勤奋的工作态度,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奋斗目标。
3.增强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学生在工学结合中介入适合高职学生的科研项目,不仅没有影响学习,而且还有助于发扬他们的优点,克服他们身上的不足,增强他们的科研意识。通过科研,可以使学生早一点接触资料,通过查找、阅读和写综述等过程,使他们在这方面得到一定的训练,提高他们获取情报资料的能力。
4.提高了学生就业的档次。由于“工学结合介入科研活动”这种教育模式把学生的校内学习与企业顶岗实习及科研项目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职业岗位锻炼可直接了解企业生产状况、岗位要求、工资待遇、个人发展空间等情况,为学生提供了更直接、全面、翔实的企业资料和就业机会,大部分产学研结合的学生,找到了比较理想的工作。
5.增进了师生的友谊。对参与指导的老师,也是一种促进,使教师在今后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可以做得更加完美;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长处和缺点,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打下了基础。
6.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工学结合介入科研活动”的教育模式,正在全院运用,并逐步向省内外推广,教育质量明显提高。
7.得到了企业的认可。近年来我院与企业合作了十多个科研项目,完成技术革新十多项。使相关企业产品结构档次、参与市场竞争、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都有所提高,深受企业欢迎。
四、几点建议
1.正确处理“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关系。“产、学、研”一体化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学”是为“产、研”做准备,而“产、研”是要对“学”拓展和延伸,由此达到职业教育的最佳效果。因此,在校企合作中不能把“产、学、研”三种活动截然分开,而应该使其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学校必须以满足企业的需要为基本原则,合理调整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加大教学设施投入和实习基地建设,实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最佳办学效果,以达到企业对学生的要求。
2.维护学生权益。部分学生承担的顶岗实习内容和学习内容不一致,且随意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劳动强度,学生的安全得不到应有重视,同时劳动报酬少,学生的精神、物质利益均受到损害。学校要做好校企合作的統筹安排、要主动维护学生利益。
3.科研活动量力而行。学生参与科研大多是在课余时间进行,学生是进行科研的主体,研究的内容、难易程度一定要适合学生。在学生中开展业余科研,是一种培养创新人才的好办法,我院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曾经暴露过一些问题,实施中应认真总结经验,使这项工作健康地发展下去。
4.建立校办工厂。“工学结合介入科研活动”实质上是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以及科研孵化、项目驱动两种模式的综合运用。较为理想的实施办法是立足校内,结合专业建厂,结合专业选择项目。因为是在校内实施产学研,所以生产过程和教学内容的协调、揉合都容易进行,非常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实施,学生训练过程中的材料消耗、损失等问题也都容易解决,达到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的最佳效果。
五、结论
通过“工学结合介入科研活动”教育模式的实施,学校得到了实惠,拓展了办学空间,改善了办学条件,锻炼了师资队伍。企业也得到了利益,在人力资源上得到保障,优先而且能够准确地选择录用高素质、高技能、有创新能力的毕业生,同时得到学校的智力支持,通过科研项目创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学生同样得到了利益,部分学生直接就业,学生在学习期间就直接获得了工作经验和科研经验,增加了就业的竞争力和工作适应能力,真正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廖克玲.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产学研与就业关系问题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
[2]王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
[3]张树宝,郝华涛,张晓明.“工学结合4 2”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 中国林业教育, 2007.
[4]胡满红,耿俊梅.高职机电类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5]蔡建国. 高职院校横向科研项目开发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探析[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6]曹子英,于景福. 高职高专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
[7]颜道胜.科研服务在高职院校新一轮发展中的地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6.
本文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高职教育规划课题“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下介入科研活动的研究”(课题编号:GXXH0811)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