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人物的外貌进行恰如其分、富于个性特色的描写,能更好地突出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特征、表现人物思想感情。鲁迅在其短篇小说《祝福》中对鲁四老爷的“皱眉”表情和祥林嫂“眼神”的描写,就是有独到之处。
作品中对鲁四老爷的描写着墨不多,仅有十多处,可谓惜墨如金,但对鲁四老爷“皱眉”表情的刻画就有三处之多,而且意蕴深刻,须细心体味,方能解个中滋味。祥林嫂初次被卫老婆子领到鲁家,当鲁四老爷听说祥林嫂是“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时,“皱了皱眉”。这是第一次皱眉。为何“皱眉”?他这是讨厌祥林嫂“是一个寡妇”、夫死不从子(祥林嫂此时当然无子,但鲁四老爷不知道)而出来做工,在“讲理学”的鲁四老爷看来自然是属于大逆不道。由此不难看出鲁四老爷不仅是一个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而且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在情节上,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的矛盾冲突也就由此次“皱眉”开始了。
第二次“皱眉”是当他听到祥林嫂说夫家的堂兄恐怕是来寻她的时候,“就皱一皱眉”,说“这不好,恐怕她是逃出来的”,他是嫌祥林嫂不守家规的。所以,后来祥林嫂被婆婆抢走时,他尽管说“可恶!”但又说“然而……”。实质上他心里是支持祥林嫂婆婆带走祥林嫂的。由此可见封建思想在他头脑中的根深蒂固。他与祥林嫂的矛盾冲突又进一步了。
第三次“皱眉”是在祥林嫂被卖改嫁、遭受“丧夫失子”的严重打击后再次到鲁镇做工的时候。在他眼里,此时的祥林嫂已经不仅是一个不守家规的寡妇,更是一个“败坏风俗”、“不干不净”的寡妇,所以鲁四老爷“照例皱过眉”,“但鉴于向来雇用女工之难,也就不大反对”。从情节来看,他的这次“皱眉”也为祥林嫂将来的悲剧定下了基调。
总之,正是鲁迅先生对鲁四老爷三次“皱眉”的描写,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自始自终的矛盾冲突。
作品中对祥林嫂的肖像描写有三处,在这描写中最突出的是对“眼睛”的描写。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祥林嫂“眼睛”我们可以探到她心灵深处的创伤。祥林嫂初次到鲁镇时,“顺着眼”,说明她是一个本分的村寡妇;第二次来鲁镇时,还是“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因为她已遭受了“夫死子丧”的双重打击,已经走投无路,对生活失去了希望;而沦为乞丐祥林嫂只是“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明她是一个活物”。此时的祥林嫂精神已经完全崩溃,崩溃的直接原因不是改嫁后丧夫失子,而是“捐了门槛”后仍然被拒绝参与“祭祖”,她知道“捐门槛”并不能赎“这一世的罪名”,也就免不了死后被锯的痛苦。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中,鲁迅对封建节烈观念和封建礼教十分憎恶。在《祝福》中作者对鲁四老爷的“皱眉”表情的描写和对祥林嫂“眼睛”变化的描写,使鲁四老爷和祥林嫂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揭露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
作品中对鲁四老爷的描写着墨不多,仅有十多处,可谓惜墨如金,但对鲁四老爷“皱眉”表情的刻画就有三处之多,而且意蕴深刻,须细心体味,方能解个中滋味。祥林嫂初次被卫老婆子领到鲁家,当鲁四老爷听说祥林嫂是“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时,“皱了皱眉”。这是第一次皱眉。为何“皱眉”?他这是讨厌祥林嫂“是一个寡妇”、夫死不从子(祥林嫂此时当然无子,但鲁四老爷不知道)而出来做工,在“讲理学”的鲁四老爷看来自然是属于大逆不道。由此不难看出鲁四老爷不仅是一个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而且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在情节上,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的矛盾冲突也就由此次“皱眉”开始了。
第二次“皱眉”是当他听到祥林嫂说夫家的堂兄恐怕是来寻她的时候,“就皱一皱眉”,说“这不好,恐怕她是逃出来的”,他是嫌祥林嫂不守家规的。所以,后来祥林嫂被婆婆抢走时,他尽管说“可恶!”但又说“然而……”。实质上他心里是支持祥林嫂婆婆带走祥林嫂的。由此可见封建思想在他头脑中的根深蒂固。他与祥林嫂的矛盾冲突又进一步了。
第三次“皱眉”是在祥林嫂被卖改嫁、遭受“丧夫失子”的严重打击后再次到鲁镇做工的时候。在他眼里,此时的祥林嫂已经不仅是一个不守家规的寡妇,更是一个“败坏风俗”、“不干不净”的寡妇,所以鲁四老爷“照例皱过眉”,“但鉴于向来雇用女工之难,也就不大反对”。从情节来看,他的这次“皱眉”也为祥林嫂将来的悲剧定下了基调。
总之,正是鲁迅先生对鲁四老爷三次“皱眉”的描写,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自始自终的矛盾冲突。
作品中对祥林嫂的肖像描写有三处,在这描写中最突出的是对“眼睛”的描写。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祥林嫂“眼睛”我们可以探到她心灵深处的创伤。祥林嫂初次到鲁镇时,“顺着眼”,说明她是一个本分的村寡妇;第二次来鲁镇时,还是“顺着眼”,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因为她已遭受了“夫死子丧”的双重打击,已经走投无路,对生活失去了希望;而沦为乞丐祥林嫂只是“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明她是一个活物”。此时的祥林嫂精神已经完全崩溃,崩溃的直接原因不是改嫁后丧夫失子,而是“捐了门槛”后仍然被拒绝参与“祭祖”,她知道“捐门槛”并不能赎“这一世的罪名”,也就免不了死后被锯的痛苦。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中,鲁迅对封建节烈观念和封建礼教十分憎恶。在《祝福》中作者对鲁四老爷的“皱眉”表情的描写和对祥林嫂“眼睛”变化的描写,使鲁四老爷和祥林嫂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揭露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造成祥林嫂悲剧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