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6月至2019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45例Ⅲ期Kümmell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37例;年龄58~84岁[(68.8 ±3.5)岁].损伤节段:T11 5例,T1218例,L,15例,L27例.24例采用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长节段组),21例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短节段组).对于重度骨质疏松患者,椎弓根螺钉均采用骨水泥强化.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2周及1年随访时,根据X线片及CT检查进一步评价植骨椎体骨性愈合及伤椎后凸Cobb角变化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腰痛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腰椎功能;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15~48个月[(31.2±2.3)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及1年,两组内后凸Cobb角、VAS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 <0.01).术后1年两组椎体内植骨愈合良好.术后2周,两组间后凸Cobb角、VAS及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短节段组后凸Cobb角为(14.8 ±6.3).,较长节段组(8.5 ±3.3).显著增加(P<0.01);而两组间VAS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结论 对于Ⅲ期Kümmell病,后路长、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打压植骨治疗均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改善患者后凸畸形及减轻功能障碍.相比短节段固定,长节段固定术后可更好地保持脊柱稳定性,预防伤椎塌陷及局部后凸Cobb角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