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以某具体工程为例,对其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对各种地基处理技术方案进行了对比与论证分析,对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参数进行了计算,最终确定了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方案,并探讨了 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 水泥土搅拌桩;设计;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处理施工质量对整个建筑物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中,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因其较高的可行性、可靠性,因此在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中广为应用 ,本文将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建筑地基处理技术及其质量控制展开具体探讨与论述。
1工程背景概述
某工程拟建16 层的大厦,占地约32m×19m,接近矩形,框架结构,在设计中一层为地下室,原设计方案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形式,并采用人工挖孔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支护桩施工完毕、基坑开挖完成之后,进行工程桩的试开挖。工程桩试开挖过程中发现,地下岩溶发育、地下水水量很大,无法进行人工挖孔桩的正常施工。
经过反复论证研究,决定采用筏板基础形式,但必须对场地内存在的约5 m 厚的软弱土层进行地基加固处理。经过建筑设计单位验算,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要求达到220kPa。
2地质条件分析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简单描述如下:
2.1 杂填土,褐色,结构松散,主要是由碎石、碎砖以及少量粘土组成,场区范围内均有分布,平均层厚2.0m,根据经验确定承载力?ak=60kPa ;
2.2 淤泥,灰褐、褐色等,呈流塑———软塑状,含少许有机质,场区范围内均有分布,平均层厚1.0m, ?ak=60kPa;
2.3 淤泥质土,灰褐色,结构松散———稍密,含少许有机质,场区范围内均有分布, 平均层厚1.0m,?ak=90kPa ;
2.4 可塑状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状,结构紧密,土质均匀,具砂感,分布于整个场地,揭露层厚>10m,?ak=220kPa 。
3 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方案
3.1 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参数计算
3.1.1 地质条件参数分析
根据地质报告,土层分为4 层,并依据规范及本地区的实践经验,确定各土层的相关技术参数:1)层杂填土, ?ak=60kPa ,桩周土的摩擦力qs=8kPa ,平均厚度l=2m;2)层淤泥,桩周土的摩擦力qs=6kPa ,平均厚度l=1m;3)层淤泥质土,桩周土的摩擦力qs=10kPa ,平均厚度l=1m;4)层可塑状粉质粘土,?ak=220kPa, 桩周土的摩擦力qs=18kPa 。
3.1.2 水泥土攪拌桩技术参数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k= 220kPa ,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ak=60kPa。桩径500mm,桩长l=5m(进入持力层1m),桩周长Up =157m,桩截面积Ap= 0.196m2。桩端天然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α=0.5,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0.75(设褥垫层)。桩身强度折减系数η=0.33,桩端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qp= 220kPa 。
3.1.3水泥土搅拌桩的技术参数计算
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进行各项计算。
1)单桩承载力Ra(公式11.2.4-1)
Ra=UpΣqsili +αApqp= 1.57×( 8×2+6×1+10×1+18×1)+0.5×0.196×220= 100.06kN
取Ra = 100kN。
2)置换率m(公式9.2.5)
?spk =mRa /Ap +β(1-m)?sk220=m×100/0.196+0.75×(1-m)×60m=0.376
3)搅拌桩布置
按正方形方式进行搅拌桩布置,桩间距为s。
m = 0.196/s2=0.376
则s= 0.722 m。
取s=0.7m,则m=0.196/(0.7×0.7)=0.4。
按桩间距s=0.7m 正方形布置搅拌桩, 桩数1140 根。
4)桩身强度?cuk(公式11.2.4-2)
Ra=η?c u(9 0d)Ap
?cu ( 90d)=100/(0.33×0.196)=1.55MPa
则?cu ( 28d)=0.7×1.55=1.09MPa,取?cu ( 28d) =1.1MPa 。
5)固化剂及掺入比
通过配合比试验,当使用普通32.5MPa 水泥、水泥掺入比采用15%、水灰比采用0.75 时,标准养护条件下的水泥土强度?cu(28d)= 3.1MPa。根据施工经验,水泥土现场强度折减系数取0.5,则水泥土现场强度?cu(28d)=0.5×3.1=1.55MPa>1.1MPa ,能满足设计要求。
3.2 水泥土搅拌桩设计方案的确定
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220kPa 。 桩径500mm,桩长5m(进入第④层土层1m),总桩数1140 根。 采用普通32.5MPa 水泥,水灰比0.75,水泥掺入比为15%,要求水泥土桩身强度)1.1MPa(28d)。 每桩上下来回搅拌喷浆4 次(四搅四喷),提升速度控制在1.0m/min 之内。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之上设置500mm 厚的中粗砂褥垫层。
4 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工艺
4.1 施工工艺
4.1.1 水泥土搅拌桩的工艺流程
平整清理场地→测放轴线、测定桩位→桩机就位、配置水泥浆→第一次喷浆搅拌下沉至设计桩端标高处→第一次喷浆提升搅拌至地面→第二次喷浆下沉搅拌至设计桩端标高处→第二次喷浆提升搅拌至地面→结束一根桩的施工,移机至下一根桩位。 4.1.2 水泥土搅拌桩的工艺要求
1)平整清理场地:将场地上部多余土方开挖外运(预留0.5m),清除场地内的较大石块、旧基础等障碍物,清理生活垃圾,施工场地要求平整。
2)测放轴线及桩位:本工程置换率较高,桩间距小,要求现场轴线及桩位测放要准确,要求桩位测放误差≤20mm。
3)桩机就位:开钻前,一定要对准桩位标志下钻,对中误差< 50mm。调整桩机,桩机的主动钻杆要保证垂直,要求垂直度误差<1.5%。
4)配置水泥浆:水灰比为0.75,凡配置好的水泥浆超过2h 未使用的,应全部废弃,不得重新使用。
5)搅拌成桩:必须按方案要求的下沉和提升速度进行施工成桩,每次上升或下沉速度必须均匀。
4.2 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质量控制
4.2.1 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准备
清理施工现场的地下、地面、空中的障碍物,以利于安全施工。 依据设计图纸,做好现场平面布置,安排好打桩施工流水。 复核基础轴线,测量放线定出每个桩位并钉上竹签作标记,偏差<20mm。 考虑到桩长要进入较硬土层1m,在樁机上增加一台卷扬机以便施加反压。 只有经检验合格的水泥才能进场使用。
4.2.2 搅拌成桩
起吊设备的平整度和导向架对地面的垂直度,要求桩机左右两条轨道的高差+10cm,以保证桩的垂直偏差不超过桩长的1.5%。 保证桩位准确,偏差+ 50mm。 水泥掺入量的控制:水泥掺入比为15% ,经过计算每根桩的水泥用量为300 kg(每延米桩长的水泥用量为60 kg),结合下沉和提升速度调整好送浆泵的送浆速率,保证搅拌桩的水泥掺入比达到设计要求。 如遇停电、停水或其它原因造成断浆,则必须重新搅拌,搅拌桩搭接长度>500mm。 在钻塔上悬挂吊锤,用以监测搅拌桩的垂直度。 钻塔上做好标尺标记,以方便桩长的监测计量。结合地质报告,根据搅拌桩机电流及下沉速度的变化进行综合判断,以确保搅拌桩桩长进入第④层土层1m。
5结语
该工程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对地基进行处理,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施工质量,实现了 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便利的目标,获得了理想的经济效益与工程质量。本文的探讨,希望能为今后此类工程的地基处理施工提供一定的案例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余萌,陈波.浅析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1)
[2] 胡晓朋.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及控制[J].科技信息.2009(13)
【关键词】 水泥土搅拌桩;设计;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处理施工质量对整个建筑物功能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中,水泥土搅拌桩技术因其较高的可行性、可靠性,因此在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中广为应用 ,本文将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建筑地基处理技术及其质量控制展开具体探讨与论述。
1工程背景概述
某工程拟建16 层的大厦,占地约32m×19m,接近矩形,框架结构,在设计中一层为地下室,原设计方案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形式,并采用人工挖孔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支护桩施工完毕、基坑开挖完成之后,进行工程桩的试开挖。工程桩试开挖过程中发现,地下岩溶发育、地下水水量很大,无法进行人工挖孔桩的正常施工。
经过反复论证研究,决定采用筏板基础形式,但必须对场地内存在的约5 m 厚的软弱土层进行地基加固处理。经过建筑设计单位验算,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要求达到220kPa。
2地质条件分析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简单描述如下:
2.1 杂填土,褐色,结构松散,主要是由碎石、碎砖以及少量粘土组成,场区范围内均有分布,平均层厚2.0m,根据经验确定承载力?ak=60kPa ;
2.2 淤泥,灰褐、褐色等,呈流塑———软塑状,含少许有机质,场区范围内均有分布,平均层厚1.0m, ?ak=60kPa;
2.3 淤泥质土,灰褐色,结构松散———稍密,含少许有机质,场区范围内均有分布, 平均层厚1.0m,?ak=90kPa ;
2.4 可塑状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状,结构紧密,土质均匀,具砂感,分布于整个场地,揭露层厚>10m,?ak=220kPa 。
3 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方案
3.1 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参数计算
3.1.1 地质条件参数分析
根据地质报告,土层分为4 层,并依据规范及本地区的实践经验,确定各土层的相关技术参数:1)层杂填土, ?ak=60kPa ,桩周土的摩擦力qs=8kPa ,平均厚度l=2m;2)层淤泥,桩周土的摩擦力qs=6kPa ,平均厚度l=1m;3)层淤泥质土,桩周土的摩擦力qs=10kPa ,平均厚度l=1m;4)层可塑状粉质粘土,?ak=220kPa, 桩周土的摩擦力qs=18kPa 。
3.1.2 水泥土攪拌桩技术参数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k= 220kPa ,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ak=60kPa。桩径500mm,桩长l=5m(进入持力层1m),桩周长Up =157m,桩截面积Ap= 0.196m2。桩端天然地基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α=0.5,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0.75(设褥垫层)。桩身强度折减系数η=0.33,桩端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qp= 220kPa 。
3.1.3水泥土搅拌桩的技术参数计算
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进行各项计算。
1)单桩承载力Ra(公式11.2.4-1)
Ra=UpΣqsili +αApqp= 1.57×( 8×2+6×1+10×1+18×1)+0.5×0.196×220= 100.06kN
取Ra = 100kN。
2)置换率m(公式9.2.5)
?spk =mRa /Ap +β(1-m)?sk220=m×100/0.196+0.75×(1-m)×60m=0.376
3)搅拌桩布置
按正方形方式进行搅拌桩布置,桩间距为s。
m = 0.196/s2=0.376
则s= 0.722 m。
取s=0.7m,则m=0.196/(0.7×0.7)=0.4。
按桩间距s=0.7m 正方形布置搅拌桩, 桩数1140 根。
4)桩身强度?cuk(公式11.2.4-2)
Ra=η?c u(9 0d)Ap
?cu ( 90d)=100/(0.33×0.196)=1.55MPa
则?cu ( 28d)=0.7×1.55=1.09MPa,取?cu ( 28d) =1.1MPa 。
5)固化剂及掺入比
通过配合比试验,当使用普通32.5MPa 水泥、水泥掺入比采用15%、水灰比采用0.75 时,标准养护条件下的水泥土强度?cu(28d)= 3.1MPa。根据施工经验,水泥土现场强度折减系数取0.5,则水泥土现场强度?cu(28d)=0.5×3.1=1.55MPa>1.1MPa ,能满足设计要求。
3.2 水泥土搅拌桩设计方案的确定
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220kPa 。 桩径500mm,桩长5m(进入第④层土层1m),总桩数1140 根。 采用普通32.5MPa 水泥,水灰比0.75,水泥掺入比为15%,要求水泥土桩身强度)1.1MPa(28d)。 每桩上下来回搅拌喷浆4 次(四搅四喷),提升速度控制在1.0m/min 之内。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之上设置500mm 厚的中粗砂褥垫层。
4 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工艺
4.1 施工工艺
4.1.1 水泥土搅拌桩的工艺流程
平整清理场地→测放轴线、测定桩位→桩机就位、配置水泥浆→第一次喷浆搅拌下沉至设计桩端标高处→第一次喷浆提升搅拌至地面→第二次喷浆下沉搅拌至设计桩端标高处→第二次喷浆提升搅拌至地面→结束一根桩的施工,移机至下一根桩位。 4.1.2 水泥土搅拌桩的工艺要求
1)平整清理场地:将场地上部多余土方开挖外运(预留0.5m),清除场地内的较大石块、旧基础等障碍物,清理生活垃圾,施工场地要求平整。
2)测放轴线及桩位:本工程置换率较高,桩间距小,要求现场轴线及桩位测放要准确,要求桩位测放误差≤20mm。
3)桩机就位:开钻前,一定要对准桩位标志下钻,对中误差< 50mm。调整桩机,桩机的主动钻杆要保证垂直,要求垂直度误差<1.5%。
4)配置水泥浆:水灰比为0.75,凡配置好的水泥浆超过2h 未使用的,应全部废弃,不得重新使用。
5)搅拌成桩:必须按方案要求的下沉和提升速度进行施工成桩,每次上升或下沉速度必须均匀。
4.2 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质量控制
4.2.1 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准备
清理施工现场的地下、地面、空中的障碍物,以利于安全施工。 依据设计图纸,做好现场平面布置,安排好打桩施工流水。 复核基础轴线,测量放线定出每个桩位并钉上竹签作标记,偏差<20mm。 考虑到桩长要进入较硬土层1m,在樁机上增加一台卷扬机以便施加反压。 只有经检验合格的水泥才能进场使用。
4.2.2 搅拌成桩
起吊设备的平整度和导向架对地面的垂直度,要求桩机左右两条轨道的高差+10cm,以保证桩的垂直偏差不超过桩长的1.5%。 保证桩位准确,偏差+ 50mm。 水泥掺入量的控制:水泥掺入比为15% ,经过计算每根桩的水泥用量为300 kg(每延米桩长的水泥用量为60 kg),结合下沉和提升速度调整好送浆泵的送浆速率,保证搅拌桩的水泥掺入比达到设计要求。 如遇停电、停水或其它原因造成断浆,则必须重新搅拌,搅拌桩搭接长度>500mm。 在钻塔上悬挂吊锤,用以监测搅拌桩的垂直度。 钻塔上做好标尺标记,以方便桩长的监测计量。结合地质报告,根据搅拌桩机电流及下沉速度的变化进行综合判断,以确保搅拌桩桩长进入第④层土层1m。
5结语
该工程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对地基进行处理,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施工质量,实现了 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便利的目标,获得了理想的经济效益与工程质量。本文的探讨,希望能为今后此类工程的地基处理施工提供一定的案例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余萌,陈波.浅析水泥土搅拌桩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1)
[2] 胡晓朋.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及控制[J].科技信息.20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