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经纶诗词作品浅析

来源 :粤海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y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经纶诗词作品,读后让人忘虑思缘,掩卷长思。作品以人性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以境界为超越,以启迪为终极,凸现作者大爱与博爱的情怀,给人真善美的享受。
  万物有情
  对待无缘的生命,也生发出仁慈之心,表达深度的爱护之意,抒怀感叹。《悲壮的行程》一诗,描写原产于北美大草原的数以百万计的角马的迁徙情景,为它们颤抖、心惊、悲叹、祈祷:“猛兽列队兮以待,尸骸枕籍,魂化汤羹,天阴地惨泪如雨,余心瑟缩兮敬畏生灵”。《野马啊野马》诗中为断送在人类盗掠者手中的野马哀叹:“百年相别两茫茫,万古荒原秋草黄。劫数难逃出三界,天涯零落老他乡。嘶风惨雨追残月,噩梦愁烟咬夕阳。一箭马群深大漠,蹄声如雨九天凉”。这是面临怎样的险恶环境?在嘶风、惨雪中逃命,连做梦都想不到的悲惨命运,在等待着这些具有6000万年进化史的野马,它们招惹谁了?还有《悲禾花雀》:“万里乘风唱自由,海山重叠画图秋。谁知凶讯途中惨,孽作人间网大收。母哭儿啼天挂泪,山颓野陷世前仇。可怜嘴下盘中物,魂散家园雪夜湫”。
  禾花雀本来是自由自在的,而人类仅是为一饱口舌之欲,任意捕杀,造成“母哭儿啼天挂泪,山颓野陷世前仇”,难道不令人深思吗?
  还有《观电视西班牙斗牛》、《观“动物世界”节目》等诗作,本来这些动物与诗人毫不相干,更无缘分,诗人却为他们悲叹哀鸣,这不是万物有情的大爱吗?
  同体大悲
  视一切生命与自己为同一体,视他人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而生起悲悯隐恻之心。慈悲是李经纬重要的诗化人格特征,独特的感情流露。《李煜》一诗,先是一句嘲讽“南唐后主荒唐辈”,接着发出“优秀诗人是死囚”的慨叹,“秋月春花勾客梦,江山如饼画中愁”。禁不住让我们想起李煜被囚后的哀叹“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首古人和今人的诗词作品遥相呼应。李煜多才多艺,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尤以词的成就为最大。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哀婉凄凉,意境深远,极富艺术感染力。南唐亡国后,李煜被俘入宋,“日夕以泪洗面”,李煜顿悟人生苦难无常之悲哀,真正用血泪写出了亡国破家的凄凉和悔恨;并把自身所经历的惨痛遭遇泛化,获得一种广泛的形态与意义,通向对于宇宙人生悲剧性的体验与审视,所以其言情的深广超过其他南唐词人。李经纶的“江山如饼画中愁。”也替李煜惋惜,大好的江山如画饼,说没就没了。无不折射了对优秀词人的惋惜与同情。
  《晁错》一诗别有深意。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错向景帝再次陈述诸侯的罪过,请求削减封地,收回旁郡,提议削藩。晁错强行削藩,诸侯哗然,都强烈反对,憎恨晁错。晁错的父亲劝解无效,服毒自尽。景帝下达削藩令后,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为名联兵反叛,是为吴楚七国之乱。袁盎献策斩杀晁错,景帝批准了这一建议,此时晁错毫不知情。于是景帝派中尉到晁错家,下诏骗晁错上朝议事。车马经过长安东市,中尉停车,向晁错宣读诏书,腰斩晁错,当时晁错尚穿着朝服。(当代著名诗词家荒芜先生有诗:可怜晁错临东市,朱色朝衣尚未涂。)晁错死后,校尉邓公从前线归来,汇报军情,景帝询问交涉进展。邓公认为诸侯叛乱,清君侧只是借口,诛杀晁错对内堵塞了忠臣之口,对外却为诸侯王报了仇,而叛乱并不会平息。景帝深以为然,拜为城阳中尉。其后景帝降诏讨伐,不到三个月就取得了胜利。
  “一刀两截哭魂离,昨是一时今一时。哪晓君王心更黑,犬臣原是旧恩师”。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前提下,诗意一目了然。对这一历史人物的悲惨结局,愤懑之情跃然纸上,为之涕泣,为之痛心,对晁错只顾谋事不顾谋身的忠君爱国之情怀充满感佩。同时,鞭挞了无情的君王,勾起人们的感喟,为诗人的悲悯情怀所感染,这就是诗的威力!
  《瞎子阿炳》,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简单的铺叙,描写了阿炳生活的艰难和沧桑,命运的多舛。正是生活给阿炳的磨难,成就了他那些动人心魄的乐曲,其音乐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原由。“东方神韵漫咨嗟.....独抱胡琴栖素月,星辉何忍万年闻”。我们仿佛看见民间艺术家阿炳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诗人借阿炳说明了:一部伟大的作品也是一部心灵史!“弃儿凄绝天无眼,卖艺街头泪旱干。”一个拄着竹棍的盲艺人,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流浪,无限伤感,无尽凄凉。同时“美丽悲凉出中华......枉说文明骄万类,地球被刺插心寒。”之句,对当时社会是一个莫大的讽刺:精华艺术的创作者,却过着如此悲惨的生活,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
  《情念嘟嘟》:嘟嘟是诗人养的家犬,朝夕相伴十四年,嘟嘟的离世让诗人“无限哀情寸断肠......不堪回影泪千行”,情真意切!
  李经纶诗词作品叙述开合自如,议论激情充沛,抒情激昂深沉,充分显示了坚实的笔力和精巧的构思。诗以叙事为经,以感情为纬,经纬交错,熔叙事,抒情和政论于一炉,水乳交融,气魄浑厚,而又悲愤激荡。读来具有摄人心魄之力量。
  李经纶在表达情感,抒发情怀时,善于运用凝炼的文字,清新自然而又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引起读者的共鸣;在作品风格上别具一格,浪漫奔放,思维凝重,刚柔相济;善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把自己的人格、情感融于具體事物,形成物与志的完美结合;还有借助物象,暗喻人类,抒发情怀的高超技巧。
  写诗讲究遣词造句,平仄格律,这在李经纶看来是雕虫小技;符合格律,语言优美,富有思想性应该为智慧;富于思想性,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这是“般若”,作诗当如是!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画学”是近年来逐渐升温的一个学术话题。本文试从20世纪初期中国画进入现代美术学校体系的案例出发,结合当下美术院校的新现象,讨论学科化这一事件如何推动了中国画的现代性转型。  关键词:中国画学 学科化 现代性 学术体系  一、先声:中国画科的萌芽与设立  将近一个世纪前的1922年,上海美专为了获得省款补助,刘海粟经蔡元培致函当时的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次长陈垣申请支持[1]。类似的申请,在
期刊
2003年,著名音乐家金湘、赵宋光、乔建中、谢嘉幸首次提出“新世纪中华乐派”的建构,同年9月召开了“新世纪中华乐派‘四人谈’”会议,统一了对这一提法的认识。2006年8月举行了“匠哲雅集”,就“乐派”“走出西方”的问题展开讨论。2010年12月在第三届“新世纪中华乐派论坛”上对“乐派”的使命及典型作品的风格问题进行探讨。2014年围绕金湘的创作开展了第四届“新世纪中华乐派论坛”。  “新世纪中华乐
期刊
主持人语  在当今文艺批评界,蒋述卓以其“文化诗学”批评主张和实践而广为人知。  上世纪80年代,蒋述卓师从王元化先生,研究的兴趣点主要在宗教文艺,尤其是佛教与文学的关系。蒋述卓在早期的文学研究中就表现出一种在大文化视野下开展研究的兴趣,他在1986年发表的《把中国古代文论放到古代中国文化背景下去考察研究》一文中,提出要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出发来做古代文学、文论的研究,才更能够发掘其文化内涵。此后,
期刊
“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谈文化繁荣,畅文艺复兴,艺术创作之肃乱象、祛流弊,是长期过程,也是亟待之务。如何观时代之大化,绘万象之大美,咏奋进之铿锵,作家、艺术家使命担当不可或缺,创作路径贵为金钥。  先贤存言:“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从渐进、渐悟到渐成的过程,往往是从“低”到“高”乃至“更高”的过程,也是
期刊
十九大报告特别讲到一个题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让很多乡村一线的基层工作者感到振奋。不过大家也不能不意识到,中国的“三农”问题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比如说,盘根错节的乡村文化,跟社会整体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似乎存在某种天然的矛盾。一些年来的事实表明,乡村衰落的速度,几乎与城市的扩张一样令人震惊。所以,现代化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战略”,难度不小。仅仅就农业经济和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来说,问题可能还不
期刊
李约瑟(1900-1995),早年曾是世界著名的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家,他创立了化学胚胎学这一门新型学科,被英国皇家科学院吸收为院士。他还是诺贝尔奖得主、剑桥大学生化系创始人霍普金斯教授的得力助手。可以说,在1937年以前,李约瑟对中国还一无所知。那么,是何种缘故使这位极有前途的生物化学家放弃了本行,竟从不识一个汉字而成为博古通今的汉学家和世界首屈一指的中国科技史家呢?他之所以倾其后半生致力于这一
期刊
世有张爱玲,故有“张迷”。  “张迷”爱张爱玲,往往爱屋及乌,做出许多出乎预料的事情。有人爱她作品的情调,有人爱她本人的风格,有人效仿她的作品,有人模仿她的为人,有人痴迷于她笔下的人物,有人专门研究她的衣饰、饮食、住行、恋爱、交友,甚至她丢出来的垃圾。有人为了她死去,有人为她陷入官司,有人靠她成名,有人因她成为笑柄……来自各个层面的“张迷”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世间一切只要和张爱玲有關,便都是好
期刊
一  《封锁》在1943年11月发表于上海《天地》第二期,和《琉璃瓦》发表于同一个月,但是创作完成的时间比《琉璃瓦》早两个月,是1943年8月完成的。《封锁》虽然不是《琉璃瓦》那样的诙谐闹剧小说,但是,张爱玲冷幽默讽刺的风格,已经在这篇小说里展现出来。  这篇小说的主题看似是“搭讪和艳遇”,其实不是。张爱玲以一个特殊时空下短暂的两性之梦作为故事动力,展开了对文明与人性的冲突、好人与真人对立的挖掘,
期刊
编者按:“影像传播与中国故事”——首届华语电影文化广东圆桌论坛,是广东省文联在构建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背景下举办的一场研讨会。与会专家就粤产戏曲电影讲述“中国故事”的现状、粤港澳大湾区与当代电影的未来、大湾区背景下粤产电影的发展机遇等专题从故事题材、与故事匹配的影像创作艺术和制作技术、传播方式和渠道以及平台搭建等层面展开了热烈讨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精心选择中国故事题材,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其他优秀
期刊
2018年12月5日中午,我接到江门市侨联副主席余泽权同志的电话:著名华侨史专家梅伟强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当天上午与世长辞,享年79岁。梅伟强教授不幸患上癌症,这几年一直在与癌魔作斗争,这是本地学术界同仁一直关切关心的话题,对于他的离世,尽管我们此前已经有了隐隐约约的心理准备,但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我们依然无法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  一  我自小对地方史研究有兴趣,14岁开始投拜新会地方史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