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间贸易得到较快的发展,给两国人民和两国经济带来了明显的现实利益。然而中美贸易关系的发展并非是始终一帆风顺的,随着两国贸易的迅速发展,诸多贸易问题愈加突出,中美贸易逆差问题便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美国国内将这一问题归咎于人民币汇率,要求中国政府汇率改革的要求很高,连总统奥巴马本人也进行了施压,问题的原因是否真正归咎于此本文将进行论述,并以此就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中美贸易 技术 汇率
一、中美贸易的现状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09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3659.8亿美元,下降10.2%。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695.8亿美元,下降0.2%;自中国进口2964.0亿美元,下降12.3%。美方贸易逆差2268.3亿美元,下降15.4%。中国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进口来源地。由于两国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中美已经形成了"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紧密贸易格局。近年来,中国对美出口产品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鞋类、服装、玩具的基础上,不断增加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机械设备、电器电子产品等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与此同时,美国的飞机、化肥、电站设备、电子、化工和机械设备等也大量出口到中国。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中美经贸发展是大势所趋。
二、中美贸易顺差的原因
(一)直接因素是全球化产业转移所导致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把其在国内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由此形成了中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及零配件等,在国内进行加工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加工贸易格局。亚太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东亚国家和地区在中国设立大量的外资企业,其产品在我国加工、组装后依靠原有的销售渠道,主要经香港转口到美、欧等传统市场。中国大陆从上述国家和地区进口原辅材料、零配件等,在中国大陆加工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的这种贸易流程,导致了中国加工贸易进口原辅材料、零配件与出口市场的分离,使得美国减少了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增加了从中国的进口,从而韩、日等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呈下降态势,中美顺差连年攀升。
(二)美国管制技术出口限制了美国比较优势的发挥
美国的优势在高新技术,对中国进行新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出口限制不利于美国贸易赤字的减少。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对美出口迅速增长,表明中方的比较优势得到了发挥。美国作为世界高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却在中国市场处于劣势,不合理的出口管制阻碍了中美正常的技术贸易。由于两国各自的比较优势不同,处在国际分工的不同层次,两国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相互开放,优势互补都将给对方带来经济利益。因此,扩大贸易是中美双方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也可能随之扩大。
(三)中美市场的需求因素
中美市场需求结构亦有很大的不同。人们的消费选择和其收人水平密切相关,两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导致两国居民的需求结构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而美国生产的高技术产品却属于高档产品。由于中国居民的收人水平比较低,中国市场能够形成购买力的有效需求不足。而对于中国生产的物美价廉的生活必需品在美国则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在美国市场上如果没有中国制造的生活用品,美国市民的生活必将陷入高成本的困境。
(四)不同的贸易数据的统计办法夸大了双边贸易的不平衡
在统计原则和统计方法上,中美双方应该基本是一致的。然而中美双方在贸易统计数据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美国是整体统计办法;而中国是对贸易增加值的统计,即从出口减去进口部分。所以,从美国方面看,顺差就比较大。实际上,中国产品出口的增加值是很少的。美国统计的来自中国的贸易逆差要远远大于中国统计的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而且之间的差额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
由上可见,中美贸易逆差矛盾并不是由汇率引起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是造成中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许多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现在已经是美国不生产的产品。如果中国不出口,其他国家也会填补这块市场的份额,比如印度尼西亚等。 中国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中方主张要促进双边贸易的发展,达到双边贸易总体的平衡,但是这有赖于双方的共同努力。解决贸易摩擦问题,需要双方冷静、理性、心平气和地加以对待和解决,寻求一个互利共赢的解决办法。
三、中美贸易以及未来关系展望
贸易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头,纵观历史,从诱发我国近现代屈辱史的鸦片贸易导致了鸦片战争,日本战后借朝鲜战争为美国之盟友便利而一跃借与美国及欧洲各国间的贸易雄踞亚洲经济霸主地位。一个因贸易而衰弱,一个因贸易而强大。其实战争的根本原因还是经济利益,暂且不论中美是否可能爆发战争,中国与美国必然在经济贸易领域有一定程度的冲突。这样的例子可借鉴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日本当时的经济已处于世界第二甚至有赶超美国之势。虽然日本属于盟友,但美国依然感到了一种巨大的不安,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举措打压日本的经济发展。导致日本近20年经济停滞不前乃至被中国超过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美国的贸易打压。所以笔者做出以下推论:
1.美国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当然会面临各种挑战,但依然稳固。美国会利用贸易垄断,保护主义,汇率问题以及其他一切可行性行为延缓中国的发展。
2.中美地域军事争端潜的在爆发领域比如朝鲜,台海,钓鱼岛等都是源于经济目的。处理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在经济,政治等多方形势结合的综合国力下的斡旋。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些问题不谈则已,一谈必定牵一发而动全身,多国家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3.美国对于中国商品有一定依赖像过去对日本的某些产品,但显然美国可以寻找到替代品市场,故中国若以此为贸易谈判砝码效果不大。且有些弱势产品的出口可能遭到更大的打击。
4.我国可借鉴日本现在探索的高新科技发展之路,虽然效果暂时未有体现但知识决定命运并不仅仅体现在个体层面,毕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国家竞争力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国更需要培植科技创新,引进人才,加强配套的经济和法律措施。
综上所述,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的贸易关系有"蜜月期"也有"紧张期"。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中美两国贸易关系的基础不是比拟本钱的差异,而是技术实力上的差距。随着中美技术实力差距的不时增加,两国间的贸易关系也将由互补型为主逐渐转变为竞争型为主。我国发展过程中与美国的矛盾不可避免,但在现阶段依旧可以采取互利共赢的手段来推动我们经济的发展,同时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改善国际支出分配状况、优化经济增长形式等增强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抗压能力,改善自己的贸易条件。
参考文献:
[1]马耀邦. 中美关系·透视大国隐形战争[M]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10
[2]Richard Rosecrance ,力量与克制:中美关系的共同愿景[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8
[3]周宇豪. 利益攸关:中美关系的过去现在未来[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
作者简介:吴忆静(1990-),女,上海人,华东政法大学2008级法学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经济法。
关键词:中美贸易 技术 汇率
一、中美贸易的现状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09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3659.8亿美元,下降10.2%。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695.8亿美元,下降0.2%;自中国进口2964.0亿美元,下降12.3%。美方贸易逆差2268.3亿美元,下降15.4%。中国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进口来源地。由于两国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中美已经形成了"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紧密贸易格局。近年来,中国对美出口产品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鞋类、服装、玩具的基础上,不断增加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机械设备、电器电子产品等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与此同时,美国的飞机、化肥、电站设备、电子、化工和机械设备等也大量出口到中国。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中美经贸发展是大势所趋。
二、中美贸易顺差的原因
(一)直接因素是全球化产业转移所导致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把其在国内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由此形成了中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及零配件等,在国内进行加工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加工贸易格局。亚太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东亚国家和地区在中国设立大量的外资企业,其产品在我国加工、组装后依靠原有的销售渠道,主要经香港转口到美、欧等传统市场。中国大陆从上述国家和地区进口原辅材料、零配件等,在中国大陆加工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的这种贸易流程,导致了中国加工贸易进口原辅材料、零配件与出口市场的分离,使得美国减少了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增加了从中国的进口,从而韩、日等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呈下降态势,中美顺差连年攀升。
(二)美国管制技术出口限制了美国比较优势的发挥
美国的优势在高新技术,对中国进行新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出口限制不利于美国贸易赤字的减少。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对美出口迅速增长,表明中方的比较优势得到了发挥。美国作为世界高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却在中国市场处于劣势,不合理的出口管制阻碍了中美正常的技术贸易。由于两国各自的比较优势不同,处在国际分工的不同层次,两国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相互开放,优势互补都将给对方带来经济利益。因此,扩大贸易是中美双方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也可能随之扩大。
(三)中美市场的需求因素
中美市场需求结构亦有很大的不同。人们的消费选择和其收人水平密切相关,两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导致两国居民的需求结构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而美国生产的高技术产品却属于高档产品。由于中国居民的收人水平比较低,中国市场能够形成购买力的有效需求不足。而对于中国生产的物美价廉的生活必需品在美国则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在美国市场上如果没有中国制造的生活用品,美国市民的生活必将陷入高成本的困境。
(四)不同的贸易数据的统计办法夸大了双边贸易的不平衡
在统计原则和统计方法上,中美双方应该基本是一致的。然而中美双方在贸易统计数据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美国是整体统计办法;而中国是对贸易增加值的统计,即从出口减去进口部分。所以,从美国方面看,顺差就比较大。实际上,中国产品出口的增加值是很少的。美国统计的来自中国的贸易逆差要远远大于中国统计的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而且之间的差额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
由上可见,中美贸易逆差矛盾并不是由汇率引起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是造成中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许多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现在已经是美国不生产的产品。如果中国不出口,其他国家也会填补这块市场的份额,比如印度尼西亚等。 中国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中方主张要促进双边贸易的发展,达到双边贸易总体的平衡,但是这有赖于双方的共同努力。解决贸易摩擦问题,需要双方冷静、理性、心平气和地加以对待和解决,寻求一个互利共赢的解决办法。
三、中美贸易以及未来关系展望
贸易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头,纵观历史,从诱发我国近现代屈辱史的鸦片贸易导致了鸦片战争,日本战后借朝鲜战争为美国之盟友便利而一跃借与美国及欧洲各国间的贸易雄踞亚洲经济霸主地位。一个因贸易而衰弱,一个因贸易而强大。其实战争的根本原因还是经济利益,暂且不论中美是否可能爆发战争,中国与美国必然在经济贸易领域有一定程度的冲突。这样的例子可借鉴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日本当时的经济已处于世界第二甚至有赶超美国之势。虽然日本属于盟友,但美国依然感到了一种巨大的不安,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举措打压日本的经济发展。导致日本近20年经济停滞不前乃至被中国超过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美国的贸易打压。所以笔者做出以下推论:
1.美国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当然会面临各种挑战,但依然稳固。美国会利用贸易垄断,保护主义,汇率问题以及其他一切可行性行为延缓中国的发展。
2.中美地域军事争端潜的在爆发领域比如朝鲜,台海,钓鱼岛等都是源于经济目的。处理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在经济,政治等多方形势结合的综合国力下的斡旋。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些问题不谈则已,一谈必定牵一发而动全身,多国家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3.美国对于中国商品有一定依赖像过去对日本的某些产品,但显然美国可以寻找到替代品市场,故中国若以此为贸易谈判砝码效果不大。且有些弱势产品的出口可能遭到更大的打击。
4.我国可借鉴日本现在探索的高新科技发展之路,虽然效果暂时未有体现但知识决定命运并不仅仅体现在个体层面,毕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国家竞争力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国更需要培植科技创新,引进人才,加强配套的经济和法律措施。
综上所述,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的贸易关系有"蜜月期"也有"紧张期"。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中美两国贸易关系的基础不是比拟本钱的差异,而是技术实力上的差距。随着中美技术实力差距的不时增加,两国间的贸易关系也将由互补型为主逐渐转变为竞争型为主。我国发展过程中与美国的矛盾不可避免,但在现阶段依旧可以采取互利共赢的手段来推动我们经济的发展,同时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改善国际支出分配状况、优化经济增长形式等增强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抗压能力,改善自己的贸易条件。
参考文献:
[1]马耀邦. 中美关系·透视大国隐形战争[M] .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10
[2]Richard Rosecrance ,力量与克制:中美关系的共同愿景[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8
[3]周宇豪. 利益攸关:中美关系的过去现在未来[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
作者简介:吴忆静(1990-),女,上海人,华东政法大学2008级法学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经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