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VCC数码影像城市论坛是由中国广播电视工业协会数码影像委员会主办,巡回中国各大城市以数码影像最新技术与应用为主题的大型研讨活动。而今年论坛的主题是“高清本色”。便携高清摄像机以其高清晰度的图像和并不高昂的价格,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和更多的实现影像梦想的可能性,DVCC在便携高清技术普爱和推广道路上已前进了3年,在今年的论坛上再次邀请了业界知名的导演,经验丰富的摄影师和DVCC资深技术专家一起为您解读这一年来的便携高清领域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应用,交流便携高清前后期使用经验,讲授高清节目策划制作,推广心得,在现场准备了最新的便携高清拍摄,编辑设备以及辅助器材并给大家安排了专门的时间与高清亲密接触感受高清本色。
降低制作成本推动高清应用
“降低制作成本推动高清应用”环节当中,索尼公司邀请到了具有丰富索尼摄像机使用经验的卢小宝导演,前几年在网络中流传非常广泛的《大史记》这部充满创意的作品的操刀者就是卢小宝先生,同时,卢小宝先生还为腾格尔,任真等歌手拍摄过大量的MV和宣传片,卢导早期在使用PD150P的时候似乎就与索尼的手持式摄像机结下了不解之缘,从2005年开始使用索尼的手持式高清摄录一体机Z1C和V1V,完成了大量的MV,广告片和企业形象宣传片等作品。可以说卢导既是索尼产品的忠实用户更是亲尼高清设备的有力见证者。
与会期间,卢导与DVCC的技术总监吕尚伟先生一起带着大家分享了卢导,近期拍摄的几部作品再次让大家体会到了他与索尼机器的完美配合,紧接着他们就一段内蒙古的秋日风光片具体分析了卢小宝先生使用索尼VlC机器的技巧和经验。
结合第一段内蒙秋季的美丽风光,卢导给大家介绍了索尼小高清拍摄的画面清晰度足以应付放大到大屏幕上进行观看和交流的要求,而不会损失画面质量,他自己在家中也是利用大投影来欣赏自己拍摄的HDV影像的,从现场画面当中我们看到无论是远处的牛羊还是近处的树叶,其细节在大屏幕上都得到了准确的再现。
第二段播放的视频是一组清晨暖调画面,为了避免清晨色温过暖的问题,卢导在拍摄时故意使用了手动自平衡功能,他认为素尼机器的自动白平衡其实很准确,足以应付塞外,室内的大多数情况,偶尔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如逆光等情况下再手动调整白平衡,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在手动调整白平衡时,没有必要非得找助手来举着色谱进行调整,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可以对着白色天花板以及一些常见的物体进行调整即可。
结合卢导拍摄的白桦林的落叶,我们看到了HDV版。“秋风扫落叶”的经典画面,快速移动的桔叶,凹凸不平的树皮表面,随风摆动的树枝等景物的细节都展示给了与会的观众。
随后出现在画面当中的是一组微距的画面,卢导根据自己的使用经验介绍说这款机器的截距效果十分突出,紧贴着镜头的青草也可以准确地曝光和聚焦,而V1C20倍的光学变焦更加成为了卢导的最爱,长焦端所带来的浅景深更加类似与胶片的效果,在他的作品拍摄当中屡试不爽。
关于手动曝光控制卢导和吕尚伟先生也一起给大家做了丰富的讲解,虽然索尼摄像机的自动曝光很准确,但在天空与地面光比过大时候最好使用手动曝光来调整机器,以免出现天空过亮或者地面过暗的情况,卢导还介绍说草原的风很大,而云层又相对较低,所以多云的天气下长时间拍摄就要进行手动曝光,因为阳光在直射和云层遮挡的情况下的曝光会有比较大的变化。
说到曝光控制就涉及到了ND镜,光圈,快门速度和增益等几个因素,而人们往往容易忽略的就是增益的使用技巧,为了更加说明情况操作的情况,卢导和吕尚伟先生一起走到现场索尼的展示台,亲自动手给大家示范了具体的操作,卢导还介绍了自己在使用机器时的几个特殊的技巧,例如如何台理地利用增益得到胶片的颗粒效果,如何模拟抽帧来完整拍摄一个大型建筑改造的过程等,卢导给大家带来的精彩影片也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最后DVCC技术总监吕尚伟先生给卢小宝导演和现场的观众介绍了索尼展台的几款刚上市的新机型,其中包括XDCAM系列使用SxS储存卡介质的PMW-EXl以及市场适和拍摄婚礼的HDV肩扛机型HD1000,这两款机器都通过自己优秀的品质和合理的价格引起了在场观众的关注,卢导又与现场索贝展位的李博先生一起就索贝T3在高清领域的制作流程给大家做了一个完整的展示,索尼加索贝的完美搭配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创新影视语言,丰富创作手段
在“创新影视语言,丰富创作手段”的环节当中,现场大屏幕先放映了一段由出生在加拿大的华裔青年使用松下HVX200拍摄的数字电影纪录片《沿江而上》,这部彩片由加拿大国家电影局担任制片方,获得了美国国家地理高清频道德国电视二台,加拿大国家电影局等的投资,目前,《沿江而上》已荣获2007年温哥华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大奖并成功人选阿姆斯特丹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加拿大国家电影局特地出资将影片转成胶片,在11月份阿姆斯特丹国际电影节上公映。
之后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把本片的摄影师汪士卿先生和吕尚伟先生一起请到了台上。他们两人就此片拍摄的一些细节与观众一起分享了松下P2设备的使用经验。
第一段播放了一段P2高清原始的三峡风光素材,汪先生介绍到他们在游轮上拍摄了一个月左右的三峡风光,三峡的壮丽与秀美都被他用摄像机记录在了P2卡上,包括夜景的低照度下,我们都可以在大屏幕上体会到P2HD给我们带来的震撼画面。
第二段播放了游轮在三峡大坝上前行的画面。画面中船身与大坝紧紧相贴着前进,大坝上的水草和绿色的霉斑清晰可见,质感犹在,说到质感时,汪先生介绍说自己当初接触到此款机器的时候,HVX200的菜单都已经经过外国专业工程师调试过,后来根据中国重庆的天气和中国人肤色又重新进行了调整。
人物肤色的还原是通过游轮上的乐队在黄昏阳光下演凑的一段视频来说明的。而到了室内后,就会采用一个蓝色的LED灯来勾勒人物的轮廓光,在船舱舞台上的混合光线下,HVX200的人物肤色还原准确,之后汪先生再次强调说他拍摄时所采用的格式是720/24PN的数字电影拍摄格式,这是为了后期磁转胶的方便,而从画面当中大量运动镜头中可以看出,并没有人们所担心的拖尾等现象。
最后一组女主角家被淹没整个过程的画面震撼了全场所有的观众,这是一组合成的镜头,整个过程历时半年,6月开拍时剧组人员就开始收集水位的信息对长江淹没的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判断,第一次选择机位要求选择可以拍摄到参照物的有利地形,然后再参考水位上升信息每隔一到两周就要到相同的机位来拍摄一段,最后再把历时6个多月拍摄的画面合成为时长1分钟的短片。
播放完精彩的画面后,汪先生趁热打铁介绍了拍摄本片前后期的一些细节,2004年9月至2006年4月期间,导演携带16mm摄像机及DV摄像机4次来到中国三峡地区,拍摄素材及短 片,拍摄间隔携带素材和短片等与加拿大与著名纪录片公司EYE STEAL FILM加拿大国家电影局(NF8)等接触,获得数笔前期投资支持,2005年+导演联系到汪士卿再赴三峡地区,使用松TDVCl80摄像机,再次拍摄素材并剪辑成一部长度为5rain的DEMO,并于2006年4月带到加拿大HOT DOC纪录片节面向全世界发行商进行项目推广,最终获得美国国家地理高清频邀德国电视2台美国PBS电视台加拿大国家电影局,加拿大国家电视台的投资80多万美元。
2006年5月至2006年8月,导演携带2台松下FHVX200,P2便携储存器以及遮光斗和各种滤镜来到了三峡,与汪士卿一起顺利完成了此片的拍摄,2007年1月至2007年8月用苹果非编剪辑完成了纪录片《沿江而上》,同时完成一部5min游轮形象宣传片。
此后汪先生还来到了苹果公司的展台与《疯狂的石头》的剪辑师杨玉梅小姐一起为观众展示了苹果非编的最新功能,提高了大家对于苹果非编的熟悉程度,有不少观众都对苹果新版软件套装的COLOR、SHAKE等软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最后,汪先生来到了自己最为熟悉的松下展台前,松下近期推出的一款存储卡摄录一体机AG-HPX5QO引起了他的注意,此款机器与AG--HVX200同属P2 HE)专业系列产品,价格10多万元,价格适中但体积较大,并且其2/3英寸卡口支持随意更换高清镜头,更容易获得企业用户的信任感。
其实松下P2 HD的应用除了吸引了汪士卿这样的摄影师以外,还吸引了具有丰富纪录片导演经验的王其寒女士,她是国际纪录片协会(IDA)会员,曾在北京大学历史系担任教师,在新华社担任国际新闻编辑,其多部纪录片都曾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和英国的CH4等国际著名电视机构播出,主要代表作品有《以色列的基布兹》,《北京单身女人部落》等。
而她去年作为制片人也投资拍摄了一部使用HVX200,同时采用P2卡作为存储介质的数字电影《毛嗑儿》,目前,她在2007年执导的纪录片《2007我们这样发现中国》正在制作中。
“2007发现中国”活动由搜狐网和(生活)杂志联合组办,从2007年8月6日至9月24日,许知远王其寒,左益何振东等人沿着1935年胡焕庸先生划定的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瑗珲一腾冲线,斜穿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陕西,四川,云南7省,完成了为期50天的从我国东北到西南的穿越,活动的目的是希望引发中国年轻人对自己国家的观察,对日常生活的另一种发现对身边人物和故事的。“声,色”。讲述,以王其寒为导演左益为摄像师的纪录片组,拍摄了整个活动的全过程,并本着寻找“普通人的传奇”,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故事的宗旨在途经的每个城市随机选择普通人进行采访,并从人口地理学的角度,记录了所经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点,这次拍摄王导采用的是佳能的HDV摄像机,目前这个节目正在使用大洋ME400剪辑中。
为了让观众对大洋的ME400有个更为全面和细致的了解,王导来到了大洋的展位,与大洋工程师王睛先生一起为大家做了精彩的功能演示,ME400是大洋公司新推出的一款高清编辑系统,它延续了大洋产品广播级的品质在专业领域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走进现场制作,拓展高清应用
在“走进现场制作拓展高清应用”环节,JVC公司邀请到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导演汪忠,汪导是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摄像专业03级的毕业生,他与几个同学一起合作拍摄的13集电视连续剧《大学门》作为国内首部全由在校大学生拍摄制作、演出的电视剧在拍摄前便走上了正规商业电视剧的创作道路,他们于2006年6月成立了北京忠义磊落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获得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和电视剧拍摄许可证,2007年9月2g日和深圳广电集团DV频道联合举办了《大学门》电影版放映会,反响强烈并确定将在深圳台播出,全国其他省市电视台也在联系中,全片也将与音像公司近期在全国各大城市发行DVD光碟,电影版预计会在CCTV6电影频道播出,并参加国内外各电影节比赛,作为一名在校生就获得这样的成绩,使得现场的观众对台上的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
汪导透漏了他在前期选用这款机器的时候是看中了其可更换镜头以及大光圈,浅景深的特性,汪导通过自己掌机的实际拍摄经验,对Jvc逐行扫描有一个非常高的评价,他认为正是JVC PROHD逐行扫面才成全了《大学门》成片完美的画面,对于这款镜头的大光圈,汪导也很认可:大光圈使得景深很浅,有了电影背景虚化而使主体突出的优点,而焦点控制的辅助功能更是便于拍摄,在拍摄的时候为了得到优秀的画质,《大学门》剧组采用了许多4K、6K的灯光及发电车、轨道、摇臂等辅助设备的使用更为画面增加的气势。
随后汪忠导演来到了JVC的展台上,就JVC PROHD机器的菜单调整来给观众做了亲自的示范,JVC的工程师也演示了观众最为感兴趣的,利用演播室CCU来控制配套演播室底座的JY-HD 251E摄像机的过程,使得现场观众对小高清演播室设备有了初步的了解,最后汪导来到了雷特的展台,《大学门》的后期也是采用EDIUS软件进行的剪辑制作,雷特的技术工程师张健先生介绍了EDIUS4.5是EDIUS近期推出的新版软件,无论从界面样式功能设置等都方面都较以前的软件有所改进对于用户的吸引力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降低制作成本推动高清应用
“降低制作成本推动高清应用”环节当中,索尼公司邀请到了具有丰富索尼摄像机使用经验的卢小宝导演,前几年在网络中流传非常广泛的《大史记》这部充满创意的作品的操刀者就是卢小宝先生,同时,卢小宝先生还为腾格尔,任真等歌手拍摄过大量的MV和宣传片,卢导早期在使用PD150P的时候似乎就与索尼的手持式摄像机结下了不解之缘,从2005年开始使用索尼的手持式高清摄录一体机Z1C和V1V,完成了大量的MV,广告片和企业形象宣传片等作品。可以说卢导既是索尼产品的忠实用户更是亲尼高清设备的有力见证者。
与会期间,卢导与DVCC的技术总监吕尚伟先生一起带着大家分享了卢导,近期拍摄的几部作品再次让大家体会到了他与索尼机器的完美配合,紧接着他们就一段内蒙古的秋日风光片具体分析了卢小宝先生使用索尼VlC机器的技巧和经验。
结合第一段内蒙秋季的美丽风光,卢导给大家介绍了索尼小高清拍摄的画面清晰度足以应付放大到大屏幕上进行观看和交流的要求,而不会损失画面质量,他自己在家中也是利用大投影来欣赏自己拍摄的HDV影像的,从现场画面当中我们看到无论是远处的牛羊还是近处的树叶,其细节在大屏幕上都得到了准确的再现。
第二段播放的视频是一组清晨暖调画面,为了避免清晨色温过暖的问题,卢导在拍摄时故意使用了手动自平衡功能,他认为素尼机器的自动白平衡其实很准确,足以应付塞外,室内的大多数情况,偶尔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如逆光等情况下再手动调整白平衡,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在手动调整白平衡时,没有必要非得找助手来举着色谱进行调整,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可以对着白色天花板以及一些常见的物体进行调整即可。
结合卢导拍摄的白桦林的落叶,我们看到了HDV版。“秋风扫落叶”的经典画面,快速移动的桔叶,凹凸不平的树皮表面,随风摆动的树枝等景物的细节都展示给了与会的观众。
随后出现在画面当中的是一组微距的画面,卢导根据自己的使用经验介绍说这款机器的截距效果十分突出,紧贴着镜头的青草也可以准确地曝光和聚焦,而V1C20倍的光学变焦更加成为了卢导的最爱,长焦端所带来的浅景深更加类似与胶片的效果,在他的作品拍摄当中屡试不爽。
关于手动曝光控制卢导和吕尚伟先生也一起给大家做了丰富的讲解,虽然索尼摄像机的自动曝光很准确,但在天空与地面光比过大时候最好使用手动曝光来调整机器,以免出现天空过亮或者地面过暗的情况,卢导还介绍说草原的风很大,而云层又相对较低,所以多云的天气下长时间拍摄就要进行手动曝光,因为阳光在直射和云层遮挡的情况下的曝光会有比较大的变化。
说到曝光控制就涉及到了ND镜,光圈,快门速度和增益等几个因素,而人们往往容易忽略的就是增益的使用技巧,为了更加说明情况操作的情况,卢导和吕尚伟先生一起走到现场索尼的展示台,亲自动手给大家示范了具体的操作,卢导还介绍了自己在使用机器时的几个特殊的技巧,例如如何台理地利用增益得到胶片的颗粒效果,如何模拟抽帧来完整拍摄一个大型建筑改造的过程等,卢导给大家带来的精彩影片也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最后DVCC技术总监吕尚伟先生给卢小宝导演和现场的观众介绍了索尼展台的几款刚上市的新机型,其中包括XDCAM系列使用SxS储存卡介质的PMW-EXl以及市场适和拍摄婚礼的HDV肩扛机型HD1000,这两款机器都通过自己优秀的品质和合理的价格引起了在场观众的关注,卢导又与现场索贝展位的李博先生一起就索贝T3在高清领域的制作流程给大家做了一个完整的展示,索尼加索贝的完美搭配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创新影视语言,丰富创作手段
在“创新影视语言,丰富创作手段”的环节当中,现场大屏幕先放映了一段由出生在加拿大的华裔青年使用松下HVX200拍摄的数字电影纪录片《沿江而上》,这部彩片由加拿大国家电影局担任制片方,获得了美国国家地理高清频道德国电视二台,加拿大国家电影局等的投资,目前,《沿江而上》已荣获2007年温哥华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大奖并成功人选阿姆斯特丹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加拿大国家电影局特地出资将影片转成胶片,在11月份阿姆斯特丹国际电影节上公映。
之后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把本片的摄影师汪士卿先生和吕尚伟先生一起请到了台上。他们两人就此片拍摄的一些细节与观众一起分享了松下P2设备的使用经验。
第一段播放了一段P2高清原始的三峡风光素材,汪先生介绍到他们在游轮上拍摄了一个月左右的三峡风光,三峡的壮丽与秀美都被他用摄像机记录在了P2卡上,包括夜景的低照度下,我们都可以在大屏幕上体会到P2HD给我们带来的震撼画面。
第二段播放了游轮在三峡大坝上前行的画面。画面中船身与大坝紧紧相贴着前进,大坝上的水草和绿色的霉斑清晰可见,质感犹在,说到质感时,汪先生介绍说自己当初接触到此款机器的时候,HVX200的菜单都已经经过外国专业工程师调试过,后来根据中国重庆的天气和中国人肤色又重新进行了调整。
人物肤色的还原是通过游轮上的乐队在黄昏阳光下演凑的一段视频来说明的。而到了室内后,就会采用一个蓝色的LED灯来勾勒人物的轮廓光,在船舱舞台上的混合光线下,HVX200的人物肤色还原准确,之后汪先生再次强调说他拍摄时所采用的格式是720/24PN的数字电影拍摄格式,这是为了后期磁转胶的方便,而从画面当中大量运动镜头中可以看出,并没有人们所担心的拖尾等现象。
最后一组女主角家被淹没整个过程的画面震撼了全场所有的观众,这是一组合成的镜头,整个过程历时半年,6月开拍时剧组人员就开始收集水位的信息对长江淹没的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判断,第一次选择机位要求选择可以拍摄到参照物的有利地形,然后再参考水位上升信息每隔一到两周就要到相同的机位来拍摄一段,最后再把历时6个多月拍摄的画面合成为时长1分钟的短片。
播放完精彩的画面后,汪先生趁热打铁介绍了拍摄本片前后期的一些细节,2004年9月至2006年4月期间,导演携带16mm摄像机及DV摄像机4次来到中国三峡地区,拍摄素材及短 片,拍摄间隔携带素材和短片等与加拿大与著名纪录片公司EYE STEAL FILM加拿大国家电影局(NF8)等接触,获得数笔前期投资支持,2005年+导演联系到汪士卿再赴三峡地区,使用松TDVCl80摄像机,再次拍摄素材并剪辑成一部长度为5rain的DEMO,并于2006年4月带到加拿大HOT DOC纪录片节面向全世界发行商进行项目推广,最终获得美国国家地理高清频邀德国电视2台美国PBS电视台加拿大国家电影局,加拿大国家电视台的投资80多万美元。
2006年5月至2006年8月,导演携带2台松下FHVX200,P2便携储存器以及遮光斗和各种滤镜来到了三峡,与汪士卿一起顺利完成了此片的拍摄,2007年1月至2007年8月用苹果非编剪辑完成了纪录片《沿江而上》,同时完成一部5min游轮形象宣传片。
此后汪先生还来到了苹果公司的展台与《疯狂的石头》的剪辑师杨玉梅小姐一起为观众展示了苹果非编的最新功能,提高了大家对于苹果非编的熟悉程度,有不少观众都对苹果新版软件套装的COLOR、SHAKE等软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最后,汪先生来到了自己最为熟悉的松下展台前,松下近期推出的一款存储卡摄录一体机AG-HPX5QO引起了他的注意,此款机器与AG--HVX200同属P2 HE)专业系列产品,价格10多万元,价格适中但体积较大,并且其2/3英寸卡口支持随意更换高清镜头,更容易获得企业用户的信任感。
其实松下P2 HD的应用除了吸引了汪士卿这样的摄影师以外,还吸引了具有丰富纪录片导演经验的王其寒女士,她是国际纪录片协会(IDA)会员,曾在北京大学历史系担任教师,在新华社担任国际新闻编辑,其多部纪录片都曾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和英国的CH4等国际著名电视机构播出,主要代表作品有《以色列的基布兹》,《北京单身女人部落》等。
而她去年作为制片人也投资拍摄了一部使用HVX200,同时采用P2卡作为存储介质的数字电影《毛嗑儿》,目前,她在2007年执导的纪录片《2007我们这样发现中国》正在制作中。
“2007发现中国”活动由搜狐网和(生活)杂志联合组办,从2007年8月6日至9月24日,许知远王其寒,左益何振东等人沿着1935年胡焕庸先生划定的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瑗珲一腾冲线,斜穿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陕西,四川,云南7省,完成了为期50天的从我国东北到西南的穿越,活动的目的是希望引发中国年轻人对自己国家的观察,对日常生活的另一种发现对身边人物和故事的。“声,色”。讲述,以王其寒为导演左益为摄像师的纪录片组,拍摄了整个活动的全过程,并本着寻找“普通人的传奇”,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故事的宗旨在途经的每个城市随机选择普通人进行采访,并从人口地理学的角度,记录了所经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点,这次拍摄王导采用的是佳能的HDV摄像机,目前这个节目正在使用大洋ME400剪辑中。
为了让观众对大洋的ME400有个更为全面和细致的了解,王导来到了大洋的展位,与大洋工程师王睛先生一起为大家做了精彩的功能演示,ME400是大洋公司新推出的一款高清编辑系统,它延续了大洋产品广播级的品质在专业领域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走进现场制作,拓展高清应用
在“走进现场制作拓展高清应用”环节,JVC公司邀请到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导演汪忠,汪导是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摄像专业03级的毕业生,他与几个同学一起合作拍摄的13集电视连续剧《大学门》作为国内首部全由在校大学生拍摄制作、演出的电视剧在拍摄前便走上了正规商业电视剧的创作道路,他们于2006年6月成立了北京忠义磊落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获得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和电视剧拍摄许可证,2007年9月2g日和深圳广电集团DV频道联合举办了《大学门》电影版放映会,反响强烈并确定将在深圳台播出,全国其他省市电视台也在联系中,全片也将与音像公司近期在全国各大城市发行DVD光碟,电影版预计会在CCTV6电影频道播出,并参加国内外各电影节比赛,作为一名在校生就获得这样的成绩,使得现场的观众对台上的这个年轻人刮目相看。
汪导透漏了他在前期选用这款机器的时候是看中了其可更换镜头以及大光圈,浅景深的特性,汪导通过自己掌机的实际拍摄经验,对Jvc逐行扫描有一个非常高的评价,他认为正是JVC PROHD逐行扫面才成全了《大学门》成片完美的画面,对于这款镜头的大光圈,汪导也很认可:大光圈使得景深很浅,有了电影背景虚化而使主体突出的优点,而焦点控制的辅助功能更是便于拍摄,在拍摄的时候为了得到优秀的画质,《大学门》剧组采用了许多4K、6K的灯光及发电车、轨道、摇臂等辅助设备的使用更为画面增加的气势。
随后汪忠导演来到了JVC的展台上,就JVC PROHD机器的菜单调整来给观众做了亲自的示范,JVC的工程师也演示了观众最为感兴趣的,利用演播室CCU来控制配套演播室底座的JY-HD 251E摄像机的过程,使得现场观众对小高清演播室设备有了初步的了解,最后汪导来到了雷特的展台,《大学门》的后期也是采用EDIUS软件进行的剪辑制作,雷特的技术工程师张健先生介绍了EDIUS4.5是EDIUS近期推出的新版软件,无论从界面样式功能设置等都方面都较以前的软件有所改进对于用户的吸引力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