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至二、三产业,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类型由传统型过渡到发展型。因此,应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提升服务业水平,大规模创造新岗位、新市场,吸纳更多劳动力,以促进就业增长和结构优化。
[关键词]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效应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U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141-01
目前,我国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远低于1,存在大量“隐蔽失业”,二、三产业仍存在进一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其中,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为强劲,但发展水平较低,对劳动力的吸纳潜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就业结构渐趋合理,但未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优化仍需较长时间。
一、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分析
1、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一个部门的产值比重同在此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比重的比率,大致能客观地反映一个部门当年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比较劳动生产率越高,表明本部门的产值与劳动力比值越大。通常,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1,而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于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最高,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次之,自1978年以来,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呈不断下降趋势,并逐渐趋近于1,但目前仍高于1(特别是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仍远大于1)。这说明,第二、三产业吸纳了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从而拉低了两个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而且仍然存在进一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
但是,另一方面,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远低于1,且2000年以前基本上处于下降趋势,2000年以后比较平稳,直到2011年左右才开始小幅上升。这说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对偏低,仍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留在农村,农村仍然存在大量“隐蔽失业”,需切实采取措施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同时,随着中国步入工业化后期、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有望逐步提升并趋近于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2、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分析
就业弹性是指经济增长每变动一个百分点,所带动的就业量变化的百分比。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为正值时,就业弹性系数越大,表示该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越强;反之,就业弹性系数越小,表示该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越弱。当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为负值时,产业增加值增长而就业减少,产生“挤出”效应;产业增加值减少而就业增加,产生“吸入”效应。
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在全部年份中均为正值,且其弹性均值大于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均值,说明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为强劲,对促进就业和劳动力转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产业就业弹性除个别年份为负值外,其余均为正值,说明从总体上看,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具有拉动作用。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从2003年起持续10年为正值的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在2013年突然变为负值,就业人员负增长。这可能与当前该产业部门技术进步、机器代替人力、淘汰落后产能有关,一方面使得该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进而产值增加,另一方面使得短期内本产业内失业增加、就业人员减少。如果从长期来看,这并不意味着目前第二产业对就业产生了“挤出”效应。
从2003年起,第一产业就业弹性一直为负,且绝对值较高,说明该产业对就业具有较强的“挤出”效应,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虽然产值不断增加,但就业人员却不断减少,从2002年的36640万人减少到2013年的24171万人,劳动力迅速转移到二、三产业。
3、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度分析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相应增加值比重之差,主要反映就业结构与增加值结构之间的不对称状态,偏离度越大,意味着就业结构与增加值结构不对称状态越严重;偏离度越接近于零,说明就业结构越合理。
总体来看,我国就业的产业结构总偏离度前期呈缓慢波动下降态势,2003年以后迅速下降,说明总体就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渐趋合理。但是,总偏离度依然较高,未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优化仍需较长时间。
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大于零,即该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产业增加值比重,且在三次产业中属最高,说明该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劳动力向其它产业转移的压力;2003年之前,该产业结构偏离度波动升降,之后迅速降低,剩余勞动力加速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结构得到优化,但偏离度仍较大,就业结构与增加值结构不对称状态仍然比较严重,未来仍需进一步转移出大量剩余劳动力。
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小于零,即该产业的就业比重小于产业增加值比重,劳动生产率较高,存在着较高的劳动力迁入压力。2003年以来,随着中国逐渐步入工业化中后期,第二产业吸纳了大量转移劳动力,结构偏离度绝对值迅速降低,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就业结构与增加值结构的协调性增强,而且未来仍有进一步吸纳转移劳动力的潜力。
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也小于零,同样存在着劳动力迁入的压力。与第一、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绝对值一直较小,维持在10%左右,就业结构与增加值结构的协调性较好。另一方面,尽管协调性较好,但是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仍较低,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其对劳动力的吸纳潜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并促进了就业结构的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得以不断优化,从最初的“二一三”型产业结构,逐步演变为目前的“三二一”型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成为增加值最高的产业,产业结构发生质变。与此同时,就业结构也不断优化,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迅速降低,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逐渐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在2011年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目前,中国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类型属于典型的发展型结构。
第二,第二、三产业吸纳了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其比较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并趋近于1,但仍然存在进一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远低于1,劳动生产率相对偏低,仍存在大量“隐蔽失业”,需切实采取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此,应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提高这些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不断吸收第一产业转移的大量剩余劳动力。
第三,第三产业具有正的就业弹性,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为强劲,对促进就业和劳动力转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仍较低,其对劳动力的吸纳潜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应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总量,充分挖掘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潜能,促进就业增长。
第四,总体来看,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具有拉动作用,但是2013年该产业的就业弹性为负值,就业人员负增长,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这可能与当前该产业部门技术进步、机器代替人力、淘汰落后产能有关,短期内使得失业增加、就业人员减少。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以保障和维护好被技术进步“挤出”人员的生活和生存权益。同时,政府有关部门需要采取政策协调,大规模创造新岗位、新市场,以吸纳“多余”劳动力。
第五,我国就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逐渐下降,就业结构渐趋合理,但未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优化仍需较长时间。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仍然大于零且较高,未来仍需进一步转移出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小于零,随着中国逐渐步入工业化中后期,其就业结构与增加值结构的协调性增强,而且未来仍有进一步吸纳转移劳动力的潜力。
[关键词]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效应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U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141-01
目前,我国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远低于1,存在大量“隐蔽失业”,二、三产业仍存在进一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其中,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为强劲,但发展水平较低,对劳动力的吸纳潜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就业结构渐趋合理,但未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优化仍需较长时间。
一、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分析
1、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一个部门的产值比重同在此部门就业的劳动力比重的比率,大致能客观地反映一个部门当年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比较劳动生产率越高,表明本部门的产值与劳动力比值越大。通常,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1,而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于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最高,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次之,自1978年以来,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呈不断下降趋势,并逐渐趋近于1,但目前仍高于1(特别是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仍远大于1)。这说明,第二、三产业吸纳了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从而拉低了两个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而且仍然存在进一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
但是,另一方面,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远低于1,且2000年以前基本上处于下降趋势,2000年以后比较平稳,直到2011年左右才开始小幅上升。这说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相对偏低,仍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留在农村,农村仍然存在大量“隐蔽失业”,需切实采取措施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同时,随着中国步入工业化后期、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有望逐步提升并趋近于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2、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分析
就业弹性是指经济增长每变动一个百分点,所带动的就业量变化的百分比。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为正值时,就业弹性系数越大,表示该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越强;反之,就业弹性系数越小,表示该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越弱。当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为负值时,产业增加值增长而就业减少,产生“挤出”效应;产业增加值减少而就业增加,产生“吸入”效应。
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在全部年份中均为正值,且其弹性均值大于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均值,说明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为强劲,对促进就业和劳动力转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产业就业弹性除个别年份为负值外,其余均为正值,说明从总体上看,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具有拉动作用。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从2003年起持续10年为正值的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在2013年突然变为负值,就业人员负增长。这可能与当前该产业部门技术进步、机器代替人力、淘汰落后产能有关,一方面使得该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进而产值增加,另一方面使得短期内本产业内失业增加、就业人员减少。如果从长期来看,这并不意味着目前第二产业对就业产生了“挤出”效应。
从2003年起,第一产业就业弹性一直为负,且绝对值较高,说明该产业对就业具有较强的“挤出”效应,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虽然产值不断增加,但就业人员却不断减少,从2002年的36640万人减少到2013年的24171万人,劳动力迅速转移到二、三产业。
3、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度分析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相应增加值比重之差,主要反映就业结构与增加值结构之间的不对称状态,偏离度越大,意味着就业结构与增加值结构不对称状态越严重;偏离度越接近于零,说明就业结构越合理。
总体来看,我国就业的产业结构总偏离度前期呈缓慢波动下降态势,2003年以后迅速下降,说明总体就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渐趋合理。但是,总偏离度依然较高,未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优化仍需较长时间。
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大于零,即该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产业增加值比重,且在三次产业中属最高,说明该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劳动力向其它产业转移的压力;2003年之前,该产业结构偏离度波动升降,之后迅速降低,剩余勞动力加速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结构得到优化,但偏离度仍较大,就业结构与增加值结构不对称状态仍然比较严重,未来仍需进一步转移出大量剩余劳动力。
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小于零,即该产业的就业比重小于产业增加值比重,劳动生产率较高,存在着较高的劳动力迁入压力。2003年以来,随着中国逐渐步入工业化中后期,第二产业吸纳了大量转移劳动力,结构偏离度绝对值迅速降低,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就业结构与增加值结构的协调性增强,而且未来仍有进一步吸纳转移劳动力的潜力。
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也小于零,同样存在着劳动力迁入的压力。与第一、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绝对值一直较小,维持在10%左右,就业结构与增加值结构的协调性较好。另一方面,尽管协调性较好,但是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仍较低,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其对劳动力的吸纳潜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并促进了就业结构的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得以不断优化,从最初的“二一三”型产业结构,逐步演变为目前的“三二一”型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成为增加值最高的产业,产业结构发生质变。与此同时,就业结构也不断优化,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迅速降低,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逐渐上升,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在2011年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目前,中国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类型属于典型的发展型结构。
第二,第二、三产业吸纳了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其比较劳动生产率不断下降并趋近于1,但仍然存在进一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远低于1,劳动生产率相对偏低,仍存在大量“隐蔽失业”,需切实采取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此,应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提高这些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不断吸收第一产业转移的大量剩余劳动力。
第三,第三产业具有正的就业弹性,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为强劲,对促进就业和劳动力转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仍较低,其对劳动力的吸纳潜能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应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总量,充分挖掘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潜能,促进就业增长。
第四,总体来看,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具有拉动作用,但是2013年该产业的就业弹性为负值,就业人员负增长,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这可能与当前该产业部门技术进步、机器代替人力、淘汰落后产能有关,短期内使得失业增加、就业人员减少。为此,应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以保障和维护好被技术进步“挤出”人员的生活和生存权益。同时,政府有关部门需要采取政策协调,大规模创造新岗位、新市场,以吸纳“多余”劳动力。
第五,我国就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逐渐下降,就业结构渐趋合理,但未来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优化仍需较长时间。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仍然大于零且较高,未来仍需进一步转移出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小于零,随着中国逐渐步入工业化中后期,其就业结构与增加值结构的协调性增强,而且未来仍有进一步吸纳转移劳动力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