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932年继扑疟母星之后发明了阿的平,它的化学名是2Chloro-5diethylamino-iso Penthylamino-7methoxy-acridine。此药呈黄色粉末状,味苦,能溶于水,耐热性低,内服后迅速为肠内吸收,吸收后90%经血液而固定于组织内,因其排泄缓慢,故作用较为持久,且呈积蓄作用。临床上应用阿的平作治疗时,较常见之副作用为胃肠刺激现象,静脉大量注射可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机 构】
:
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内科,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内科,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2年继扑疟母星之后发明了阿的平,它的化学名是2Chloro-5diethylamino-iso Penthylamino-7methoxy-acridine。此药呈黄色粉末状,味苦,能溶于水,耐热性低,内服后迅速为肠内吸收,吸收后90%经血液而固定于组织内,因其排泄缓慢,故作用较为持久,且呈积蓄作用。临床上应用阿的平作治疗时,较常见之副作用为胃肠刺激现象,静脉大量注射可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并影响心肌而致心脏传导发生障碍。此外阿的平之应用亦偶然可以发生精神病样之副作用,此为较严重之症状,但普通温和而为时甚暂,然亦有发生粗暴性之发狂行为,而后移行于嗜眠、谵妄,甚致深度昏迷而持续数日或一周者,永久性精神错乱则甚少见。此病最初发现于马来亚,以后亦见于各地文献报告,本院于1946年6月至1950年12月应用阿的平治疗疟疾有623例,其中发生精神病者有二例,占0.32%;另二例由院外治疗后所发生而送来治疗者。
其他文献
患者,55岁,男性,(铁路医院住院号7762)因两个多月来食欲不振,头晕,视力模糊,于1952年10月4日住院。
氯霉素自施用于临床以来,被认为该物并无或极少毒性反应,氯霉素之毒性试验在动物身上进行时,除暂时性的贫血外,受试验之狗并无其他毒性反应,虽经长期试验亦复如是。新近曾发现在临床上施用氯霉素时,曾遇到因不增生性贫血而致命之病例,故氯霉素之毒性问题,宜予以重新考虑。
透视是检查心脏运动最简单而又经济的方法,但却有其一定的缺点。第一,不能作详细的分析研究,心脏搏动的微细病变常被忽略。第二,不能留下永久记录,以供追随检查时比较,或供专家研讨。补充透视的不足,解决以上两种缺点的便是X线记波撮影(kymography)。
著者等乘在长春短期教学工作之便,就寄生虫病问题作一初步调查,动机起源于发现长春医大内科学院条虫病例之多,故所作调查,亦以条虫为主。由于时间上之限制,工作未能全面详密,本文所及,仅达概况性报道而已。调查结果,发现条虫无论对人体健康或农民生计,危害均大。本文主要目的,为希望引起东北卫生工作者对此问题之重视,并作进一步之研究与防治。
自1948年Woodward,Smadel及Ley氏等首先发见氯霉素对伤寒的显著疗效后,世界各地诸家Murgatroyd,Patel,Mackenzie,Ramli等均先后作类似的报告。国内亦有钱德、黄铭新、宋杰等多篇论著。综阅文献,这些作者都一致公认氯霉素为有史以来治疗伤寒最有效的药物,但其作用尚不够理想,例如肠出血、肠穿孔等併发症的防止,复发的预防以及带菌者的处理等问题仍不能解决。治疗上亦存在
在书籍或文献中,我们看见的心电图,有各种不同名称的过导,比较常见的有:(1)标准过导,(2)心前过导,(3)单极肢体过导,和(4)单极心前过导。这许多过导,对于一个不大熟习心电图或对心电图最近的发展比较生疏的读者,常常是很困惑的。我们常会问:为什么要有这许多种过导?它们的意义又是什么?本文的目的是试图解释上述过导的意义,并且就它的优缺点陈述一下我们的意见。
患者(住院号92842,尸检号3912),22岁,主妇,江苏人,1952年3月18日因产后阴道排血性分泌持续约一年。并咳嗽、吐痰、气促约半月,由急诊入本院妇科。1951年4月,因跌交而早产七个月大的活婴,产后胎盘很快自然娩出,产后出血不多,亦无发烧,但恶露持续,量多少不定。1952年3月初开始发烧、腹泻、腹痛,大便每日20余次,内无脓血。三月四日开始服中药后渐愈。服中药后不久即感气促,三月中旬又发
中国各地肠阿米巴之感染率高低颇不一致,平均可达20%——东北为17%;华北城市居民为15%以上,医院病人为12%;在国民党反动政府统治时期,北京乞丐之感染率竟达30%;济南大学生,小学生及医院病人各为8.1%,13.4%及14.9%;华中及华南约在5%以下。由此可知,肠阿米巴病在国内之流行如何严重。
发作性睡病据历史上记载,早在1877年已被Westphal氏所发见。到了1880年Gelineau氏便起用Narcolepsy这个名词。1926年Spiller氏尝怀疑它是大脑炎之后遗症。同年Adie氏又有一文说明属于特发(Idiopathic)一类的发作性睡病。后来Levin氏在1929年,Cave氏在1931年,Dauiel氏在1934年,都陆续发表关于发作性睡病的论文。
在北美及北欧诸国动脉变质性疾患中之动脉粥样化硬化症(以下简称本病)已跃居死亡之主因。或有谓本病死亡率之增加,可部份反映人类平均寿限之延长者,但壮年男性患之者或因而死亡者仍夥。心冠状动脉疾患(其95%为本病所引起)诱致暴卒之病发率,以50-55岁之男性为最高,未满50岁之男性中因心冠状动脉疾患致死或发生残废者亦屡见不鲜。本文就晚近对於本病之知识作一综述,关於尚在争论的问题拟不多述或仅简单提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