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面对的是儿童,每天教授的是语文,每天追寻的必然是引领儿童更好地学习语文。
这是必然的因果承接。
教师的优秀,不仅仅体现在教学实践,更重要的是具备理性思考。因为实践的是现在,思考的是未来。从教二十三载,我努力实践,积极思索并倡导:小学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意的生长。情意语文,不是一种教学法的名称,也并非存在固定的模式,而是对小学语文本质及其教学的理性诠释与界定。下面,从“情感、意义、文化”等方面做一探究。
一、情意语文思考“语文是什么”,是对语文学科本质的探寻
语文,自古为人文教育学科,是对语言作品实施解构破译与建构编码,以丰富道德情感,发展审美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在人的心智培育方面有特殊的价值。叶圣陶先生在五十多年前指出:“语文是情、意、形的集合体。情即情感,指思想感情;意是意义,包括理解、感悟等;形指的是表达。”小学语文,始终包含三个要素:情感、意义、文化,情意语文的学习就是一段基于儿童的有“情”有“意”的文化旅程。
二、情意语文回答“教学怎么做”,是对语文教学实践的把握
1.情感:呈现语文学科特有的感性方式。
语文,就是一堆情感。语文的情感反映在文本之中、师生内心。
(1)文本情感。语文不是纯粹的知识体,一个汉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段话语都有着特定的精神世界,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情感谱曲,演绎情真意切的歌,展开多彩绚丽的画卷。
(2)儿童情感。儿童的情感是独特的,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儿童的情感是纯真的,充满了率真,蕴含着智慧,闪耀着灵性;儿童的情感又具有模糊和谐的特性,当他们感受到的情感与头脑中的“相似块”和谐共鸣时,情感就得以激活。
(3)教师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离不开情感,更重要的是要筛选出文本的内容中与学生已有经验相似的部分,并调制到能引起儿童共鸣的水平上,用情境、表情、动作等手段激活儿童的情感。可以说,教师的情感对儿童情感起着直接的影响与作用。
语文教学,就是情感间的和谐振动。
只有让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的情感发生和谐的振动,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而其关键是:创设真实的情境。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场景,引发学生主动体验,领悟文本思想,调动内在情感,激发认知、想象、思辨,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走向深化。这里,介绍三种常用的教学手段:
(1)渲染。在课堂上,教师用带有情感的语言,伴以优美的动作,进行形象描绘,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其如身临其境。如教学《爱之链》时,教师从“爱”的繁体写法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爱”就是“手牵手,心连心”;接着,由“爱”想起课文中的那些画面,再联想起学过的《第一次抱母亲》《爱如茉莉》等课文,心中升腾起一种浓浓的爱意。
(2)移情。就是情感移动。比如《月光启蒙》让学生充分感受故乡文化滋养的同时,还有一个领悟母亲的月光启蒙就是一种爱的启蒙的情感目标,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师在课文学习结束时,补充《月光母亲》中的一段,将学生从文化的渗透启蒙下,进入到眼下的情景与心境的结合之中。
(3)烘托。把音乐与文字沟通起来,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多种感觉的碰撞交互中,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谈迁在巨作被盗后的心境,教师用独具悲凉的二胡曲来烘托气氛,激发了学生对谈迁痛苦不堪心境的理解,也为下文感受谈迁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埋下伏笔。
2.意义:展现语文学科多元的价值取向。
何谓意义,就是价值与作用。围绕“情意”的“意”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实践策略。
(1)意会。即感悟。在经验范围内做出综合性、直接性、快速性结论等体悟式思维,也就是朱熹所说的“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重读、明象、体验等方式,到达意会的目的。
方式一:重读。通过课堂诵读,学生把阅读的体验内化为个人的情感体验,整个身心在诵读中得到审美的浸染和滋养,人格也将不断升华。
方式二:明象。通过引入资源,为当下学习提供背景,生成更多触点,产生更深刻、更独立的认识。如在教学《清平乐·村居》后,引入了辛弃疾的另一首词——《破阵子》,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首词中,辛弃疾又为何而醉?补充出示背景资料,揭示作者晚年被主和派所排挤,只能闲居在词中所描绘的上饶农村,英雄无用武之地。同样的“醉”,不同的心境;不同的“醉”,又有着相同的追求:渴望安居乐业,爱国爱民爱生活。
方式三:经历。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其创设多重角色的经历,以加深体验。教学《青蛙看海》,在理解“青蛙就这样”这个词组时,先让孩子们体验感受跳的滋味,一跳、两跳、十跳、二十跳,不停地跳……学生动起来了,感悟也就丰盈起来了。这时,老师问孩子:“你有什么感受?”孩子回答说:累了、腿都酸了、跳不动了、什么时候到山顶啊?学生进入了课文中人物的内心,把教材内容转化成表象,加深了感悟。
(2)意象。即想象。是拓宽儿童思维空间的最好途径,是打开一扇天窗的方式。
想象源于整体感知。教师要让学生从整体感知入手,边朗读边感知边想象,把书面符号化为言语信息,化为具体事物,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使儿童对课文有一个立体意象。
想象促成经验重组。对课文的鸟瞰式感知,展现在学生脑海中,造成了一种“直接的印象”,激发其情绪,形成一种“需要的推动”,成就想象的契机。儿童凭借想象,将教材展开的与自己所想象的情境联系起来,获得更广远的意境。
(3)意匠。就是创造。我们学习的语文是母语,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的创造性,就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也都是源于生活。比如习作教学,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库、生长点和创生中心,而习作从生命生成的角度来看,就是生活的记载、再现、创造、发展。
要源于生活——通过观察所得。学生只有学会观察,才可能有真正丰富、精彩的写作素材。所以,要引导学生投入精彩生活的怀抱,处处留心,时时在意,用明亮的眼睛随时随地拍摄亮丽的美景:春天的云朵、夏日的树叶、秋天的小溪、冬日的太阳……定格美好的瞬间,就能引发更多更丰富的回忆,习作也会因为这些回放而更多精彩。
要高于生活——通过发现进行提升。如果说观察是感官的作用,发现则是思维的火花。不仅要引导学生善于把握基本规律,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要求在指导习作的前后,引导学会广泛涉略,不断积累,保证在需要时的调用。
要回归生活——必须让学生最终学会运用。学生通过习作,记录所见所闻所感;通过习作,自由表达思考与创造;通过习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应用文的撰写中。
三、情意语文发出“语文为了什么”的叩问,是对语文学科发展的追寻
语文承担着母语学习使命,语言文字是文化的承载体,又是文化的钥匙,要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必须要学好民族语言,特别是透过文字去实现与广义生活的沟通,去完成与文字材料的链接,去理解语言背后蕴藏的精神气质,并使之成为终身享用的精神元素,这是语文教学最初与最终的目的。
1.文化的积淀:阅读。
从文化演进的意义上讲,文化积淀就是传统及其价值形成的过程;从文化发生的意义上讲,文化的积淀是一个通过从其他人或文本那里接受滋养,完整人格升华的过程。可以说,语文的文化性就是这样一种积淀的过程,而积淀的重要途径就是广泛阅读。儿童阅读必须关注儿童的存在,从儿童出发,来引导其阅读。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下几点:
(1)推荐儿童喜欢的作品。可以以课文为“经”,拓展的文章、书籍为“纬”,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网络,促进知识的迁移、融合,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所以,我们宜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各类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统筹安排,归入各个年段,合理搭配,形成各年段的阅读选择组。这样既精心帮学生选择有益的图书,又给他们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保证了其阅读兴趣。
(2)依据儿童阅读的需要。学生的阅读需要教师进行方法的引领。我们要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特点,推荐相应的读书方法,如读书做记号、浏览速读、信息的筛选与确认、写读书笔记等;还可以进行专项的读书指导课的研究,如低年级的读报课,中年级的人物品析课,高年级的名著导读课,将同主题的文章放在一起,并以此拓展多篇(部)相关的文章、书籍,让孩子去阅读。
(3)珍视儿童的感受体验。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儿童的独特感受。如,绘本读物的导读、儿童诗的创编等。
(4)采用儿童接受的方式。二年级的亲子阅读,三年级的故事连播,五年级的主题阅读,六年级的自主阅读……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更有一种成就感。
2.文化的延伸:关联。
情意语文研究语文学科体系的理性建构——“构建大语文的三个课堂”。
(1)第一课堂即课堂教学,这是语文学习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在开放形式下充分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与心灵的相融”。
(2)第二课堂即课外拓展,这是课内与课外的纽带与桥梁。语文学科要积极推广儿童阅读,让其在阅读中走进文化、认识文化、尊重文化,进而建构文化,实现“课外拓展与文化的沟通”。
(3)第三课堂即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这是在生活中的学习、实践和运用,是对第一和第二课堂的有力补充。要将儿童的语文学习融入生活的清泉中,把语文学习与多彩的生活链接起来,实现儿童的生命成长,这就是要追求的“语文活动与生活链接”。
3.文化的丰厚:精神。
首先,要让学生理解文本作者的精神诉求。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透过文学理解此文此景此人此感受。学生与文本的成功对话,也是一种精神诉求。
其次,文本作为一种召唤结构,唤醒儿童对人生的经验,形成儿童自我的精神追求,此中蕴含着极大的生命潜能和创造活动。
再次,为儿童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儿童获取主观感受,理解内心情感,转化为个人的智慧,最终形成平常的自我的精神世界。所以,语文教学应注重文化的渗透和熏陶,满足每个学生来自心灵深处的精神呼唤。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师范附属小学)
这是必然的因果承接。
教师的优秀,不仅仅体现在教学实践,更重要的是具备理性思考。因为实践的是现在,思考的是未来。从教二十三载,我努力实践,积极思索并倡导:小学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意的生长。情意语文,不是一种教学法的名称,也并非存在固定的模式,而是对小学语文本质及其教学的理性诠释与界定。下面,从“情感、意义、文化”等方面做一探究。
一、情意语文思考“语文是什么”,是对语文学科本质的探寻
语文,自古为人文教育学科,是对语言作品实施解构破译与建构编码,以丰富道德情感,发展审美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在人的心智培育方面有特殊的价值。叶圣陶先生在五十多年前指出:“语文是情、意、形的集合体。情即情感,指思想感情;意是意义,包括理解、感悟等;形指的是表达。”小学语文,始终包含三个要素:情感、意义、文化,情意语文的学习就是一段基于儿童的有“情”有“意”的文化旅程。
二、情意语文回答“教学怎么做”,是对语文教学实践的把握
1.情感:呈现语文学科特有的感性方式。
语文,就是一堆情感。语文的情感反映在文本之中、师生内心。
(1)文本情感。语文不是纯粹的知识体,一个汉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段话语都有着特定的精神世界,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情感谱曲,演绎情真意切的歌,展开多彩绚丽的画卷。
(2)儿童情感。儿童的情感是独特的,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儿童的情感是纯真的,充满了率真,蕴含着智慧,闪耀着灵性;儿童的情感又具有模糊和谐的特性,当他们感受到的情感与头脑中的“相似块”和谐共鸣时,情感就得以激活。
(3)教师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离不开情感,更重要的是要筛选出文本的内容中与学生已有经验相似的部分,并调制到能引起儿童共鸣的水平上,用情境、表情、动作等手段激活儿童的情感。可以说,教师的情感对儿童情感起着直接的影响与作用。
语文教学,就是情感间的和谐振动。
只有让教师、学生、文本三者间的情感发生和谐的振动,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而其关键是:创设真实的情境。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场景,引发学生主动体验,领悟文本思想,调动内在情感,激发认知、想象、思辨,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走向深化。这里,介绍三种常用的教学手段:
(1)渲染。在课堂上,教师用带有情感的语言,伴以优美的动作,进行形象描绘,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其如身临其境。如教学《爱之链》时,教师从“爱”的繁体写法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爱”就是“手牵手,心连心”;接着,由“爱”想起课文中的那些画面,再联想起学过的《第一次抱母亲》《爱如茉莉》等课文,心中升腾起一种浓浓的爱意。
(2)移情。就是情感移动。比如《月光启蒙》让学生充分感受故乡文化滋养的同时,还有一个领悟母亲的月光启蒙就是一种爱的启蒙的情感目标,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师在课文学习结束时,补充《月光母亲》中的一段,将学生从文化的渗透启蒙下,进入到眼下的情景与心境的结合之中。
(3)烘托。把音乐与文字沟通起来,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多种感觉的碰撞交互中,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谈迁在巨作被盗后的心境,教师用独具悲凉的二胡曲来烘托气氛,激发了学生对谈迁痛苦不堪心境的理解,也为下文感受谈迁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埋下伏笔。
2.意义:展现语文学科多元的价值取向。
何谓意义,就是价值与作用。围绕“情意”的“意”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实践策略。
(1)意会。即感悟。在经验范围内做出综合性、直接性、快速性结论等体悟式思维,也就是朱熹所说的“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重读、明象、体验等方式,到达意会的目的。
方式一:重读。通过课堂诵读,学生把阅读的体验内化为个人的情感体验,整个身心在诵读中得到审美的浸染和滋养,人格也将不断升华。
方式二:明象。通过引入资源,为当下学习提供背景,生成更多触点,产生更深刻、更独立的认识。如在教学《清平乐·村居》后,引入了辛弃疾的另一首词——《破阵子》,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首词中,辛弃疾又为何而醉?补充出示背景资料,揭示作者晚年被主和派所排挤,只能闲居在词中所描绘的上饶农村,英雄无用武之地。同样的“醉”,不同的心境;不同的“醉”,又有着相同的追求:渴望安居乐业,爱国爱民爱生活。
方式三:经历。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其创设多重角色的经历,以加深体验。教学《青蛙看海》,在理解“青蛙就这样”这个词组时,先让孩子们体验感受跳的滋味,一跳、两跳、十跳、二十跳,不停地跳……学生动起来了,感悟也就丰盈起来了。这时,老师问孩子:“你有什么感受?”孩子回答说:累了、腿都酸了、跳不动了、什么时候到山顶啊?学生进入了课文中人物的内心,把教材内容转化成表象,加深了感悟。
(2)意象。即想象。是拓宽儿童思维空间的最好途径,是打开一扇天窗的方式。
想象源于整体感知。教师要让学生从整体感知入手,边朗读边感知边想象,把书面符号化为言语信息,化为具体事物,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使儿童对课文有一个立体意象。
想象促成经验重组。对课文的鸟瞰式感知,展现在学生脑海中,造成了一种“直接的印象”,激发其情绪,形成一种“需要的推动”,成就想象的契机。儿童凭借想象,将教材展开的与自己所想象的情境联系起来,获得更广远的意境。
(3)意匠。就是创造。我们学习的语文是母语,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的创造性,就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也都是源于生活。比如习作教学,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库、生长点和创生中心,而习作从生命生成的角度来看,就是生活的记载、再现、创造、发展。
要源于生活——通过观察所得。学生只有学会观察,才可能有真正丰富、精彩的写作素材。所以,要引导学生投入精彩生活的怀抱,处处留心,时时在意,用明亮的眼睛随时随地拍摄亮丽的美景:春天的云朵、夏日的树叶、秋天的小溪、冬日的太阳……定格美好的瞬间,就能引发更多更丰富的回忆,习作也会因为这些回放而更多精彩。
要高于生活——通过发现进行提升。如果说观察是感官的作用,发现则是思维的火花。不仅要引导学生善于把握基本规律,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要求在指导习作的前后,引导学会广泛涉略,不断积累,保证在需要时的调用。
要回归生活——必须让学生最终学会运用。学生通过习作,记录所见所闻所感;通过习作,自由表达思考与创造;通过习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应用文的撰写中。
三、情意语文发出“语文为了什么”的叩问,是对语文学科发展的追寻
语文承担着母语学习使命,语言文字是文化的承载体,又是文化的钥匙,要继承民族文化遗产,必须要学好民族语言,特别是透过文字去实现与广义生活的沟通,去完成与文字材料的链接,去理解语言背后蕴藏的精神气质,并使之成为终身享用的精神元素,这是语文教学最初与最终的目的。
1.文化的积淀:阅读。
从文化演进的意义上讲,文化积淀就是传统及其价值形成的过程;从文化发生的意义上讲,文化的积淀是一个通过从其他人或文本那里接受滋养,完整人格升华的过程。可以说,语文的文化性就是这样一种积淀的过程,而积淀的重要途径就是广泛阅读。儿童阅读必须关注儿童的存在,从儿童出发,来引导其阅读。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下几点:
(1)推荐儿童喜欢的作品。可以以课文为“经”,拓展的文章、书籍为“纬”,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网络,促进知识的迁移、融合,使课内外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所以,我们宜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各类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统筹安排,归入各个年段,合理搭配,形成各年段的阅读选择组。这样既精心帮学生选择有益的图书,又给他们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保证了其阅读兴趣。
(2)依据儿童阅读的需要。学生的阅读需要教师进行方法的引领。我们要根据儿童的不同年龄特点,推荐相应的读书方法,如读书做记号、浏览速读、信息的筛选与确认、写读书笔记等;还可以进行专项的读书指导课的研究,如低年级的读报课,中年级的人物品析课,高年级的名著导读课,将同主题的文章放在一起,并以此拓展多篇(部)相关的文章、书籍,让孩子去阅读。
(3)珍视儿童的感受体验。在阅读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儿童的独特感受。如,绘本读物的导读、儿童诗的创编等。
(4)采用儿童接受的方式。二年级的亲子阅读,三年级的故事连播,五年级的主题阅读,六年级的自主阅读……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更有一种成就感。
2.文化的延伸:关联。
情意语文研究语文学科体系的理性建构——“构建大语文的三个课堂”。
(1)第一课堂即课堂教学,这是语文学习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堂教学要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在开放形式下充分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与心灵的相融”。
(2)第二课堂即课外拓展,这是课内与课外的纽带与桥梁。语文学科要积极推广儿童阅读,让其在阅读中走进文化、认识文化、尊重文化,进而建构文化,实现“课外拓展与文化的沟通”。
(3)第三课堂即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这是在生活中的学习、实践和运用,是对第一和第二课堂的有力补充。要将儿童的语文学习融入生活的清泉中,把语文学习与多彩的生活链接起来,实现儿童的生命成长,这就是要追求的“语文活动与生活链接”。
3.文化的丰厚:精神。
首先,要让学生理解文本作者的精神诉求。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透过文学理解此文此景此人此感受。学生与文本的成功对话,也是一种精神诉求。
其次,文本作为一种召唤结构,唤醒儿童对人生的经验,形成儿童自我的精神追求,此中蕴含着极大的生命潜能和创造活动。
再次,为儿童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教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儿童获取主观感受,理解内心情感,转化为个人的智慧,最终形成平常的自我的精神世界。所以,语文教学应注重文化的渗透和熏陶,满足每个学生来自心灵深处的精神呼唤。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师范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