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级文化在育人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结合实践和感悟,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遵循“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阐述了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方法和措施,以此构建和谐的班级文化。
【关键词】班级文化物质制度精神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马卡连柯提出:“一切良好的教育应从建立班集体开始。”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行为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共性,这种共性的形成受班级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班级文化是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塑造学生行为的重要资源和途径,研究表明: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最直接的受他们所学习、生活“小环境”的影响,这种环境就是一个班和谐的班级文化。实践证明,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来探索班级文化建设的规律,构建和谐的班级文化,能够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
一、构建激励成长、全员参与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就是班级所在教室文化设施的建设。教室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如果按照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审美思想布置、装点起来,具有非常强的引导性,对于学生而言有很強的感染力。物质文化虽然是显性的班级文化,但它却是班级文化中学生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磁场”,这种“磁场”的形成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因此,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建设班级物质文化,搞好教室环境的布置与点缀,营造具有文化品位、时代气息、人文精神、和谐统一的班级物质文化环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要建设高品位的班级文化,就要着力美化教室环境,教室环境的美化不仅要体现班级的精神面貌,还要体现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宗旨。在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我创设了如下班级文化景观:站在教室前门看到的是教室的后墙主文化区,最上面是我们的班训:“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12个大字阐述了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应该怎样做,达到什么目标。在班训的下面设置了“雏鹰争章、你追我赶、智慧大比拼、友情提示、班级公约”五个栏目以及班歌、班风栏目。
雏鹰争章,根据学校管理思路和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争章栏目,以此规范学生的学习、生活;你追我赶是“每月明星”的照片张贴区,张贴着每月评选出的优秀学生的照片,个个脸上洋溢着自信和欢乐;智慧大比拼分学科引导学生在学习上进行相互比赛,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友情提示旨在让学生把班级同学需要规范的行为找出来,填在上面,提示同学进行注意;班级公约有学生讨论形成,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北面墙壁是班级辅助文化区,一是设置了“瞧,我们多棒!”的班级荣誉张贴区,以此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二是设置了优秀作文、书法作品、美术作品张贴区。
总之,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力求“面面墙壁会说话”,使教室充满活力、潜力,充分体现凝聚、和谐的教育资源。
二、构建民主和谐、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建设的主要作用是维护班级良好的学习、生活秩序,规范学生的行为,是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文化建设不等同于制度的健全,要着重看师生参加制度文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要看师生是否对班级制度有了深刻认识和充分的理解;要看是否形成了在制度约束下的自觉行动。只要各项制度建设符合学生实际、得到学生认同、真正发挥了作用,才能堪称制度文化,才具有育人作用。在班级制度的建设方面,应该制定什么制度、如何执行制度、怎样保证制度实施的实效性,都要采取民主制定的方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班级成员对制度制定的目的、实施、作用、内容等方面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增强对制度的认同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同时,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要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这样,班主任既能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管理积极性,发挥了制度文化的建设意义,形成特有的班级制度文化。
例如,为保证学生的路队安全行为,我提出制定路队安全班级公约的建议,全体同学在班会上提出的自己的建议和想法,我将同学们的建议进行整理、规范、修改后张贴在班级公告栏中,最后逐条进行了全班表决,这样通过学生参与制定并表决的《安全靠大家》的安全班级公约就形成了。(1)人人戴小黄帽,注意上学放学的安全。(2)走路靠右行,家长接送不要进学校,不要影响交通。(3)横穿马路要注意行人和来往车辆。(4)放学要排好路队,由队长带队一路纵队行走,听从队长指挥,遵守交通规则。(5)以上规定有各路队长负责监督实施,每周反馈一次,评选优秀路队成员。
这样的制度建设充分考虑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需求,体现了对班级成员的尊重和关爱,突出了班级制度的精神风貌,赋予了制度灵魂,使班级制度富有灵魂和可操作性。
三、塑造和谐人文、富有追求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师生认同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理想追求和审美情趣。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实质,是深层次的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班级管理过程中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主要渠道,塑造学生自律、勤奋、向上、诚实的精神风貌。
我新接手班级后组织学生讨论:我们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的行为、学习、生活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才能受到老师、家长以及社会的赞同?通过充分的酝酿、讨论、提炼,形成了我们的班训:“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全班同学认为这12个字能充分的凝聚班级精神,他们对班训不仅有着字面意义上的解释,更有着充分的理解,其指向性是明确的,约束力是无穷的,推动力巨大的。现在“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已经成为我们班级同学的共同追求,是我们班级的精神文化灵魂,对每一名成员都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
班级精神文明不仅要有活泼向上的班级风貌,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使每一位学生感觉到在班级中、家庭里、社会上都有一定的义务,都有自己满意的角色,这样才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我在班级内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开展体育比赛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开展“感恩父母”活动,让学生懂的感恩;开展“我的名人名言”活动,引导学生的共同追求……
在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中,要注重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强调文化育人,寻求思想上的碰撞,然后引导学生由精神再次落脚到实际行动上来,达到真正的育人作用。
总之,班主任负有协调各种不同文化因素,构建和谐统一的班级文化的重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认识到班级文化的复杂性,又要分析各种文化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进而形成和谐的班级文化,促进育人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班级文化物质制度精神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马卡连柯提出:“一切良好的教育应从建立班集体开始。”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行为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共性,这种共性的形成受班级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班级文化是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塑造学生行为的重要资源和途径,研究表明: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最直接的受他们所学习、生活“小环境”的影响,这种环境就是一个班和谐的班级文化。实践证明,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来探索班级文化建设的规律,构建和谐的班级文化,能够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
一、构建激励成长、全员参与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就是班级所在教室文化设施的建设。教室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如果按照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审美思想布置、装点起来,具有非常强的引导性,对于学生而言有很強的感染力。物质文化虽然是显性的班级文化,但它却是班级文化中学生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磁场”,这种“磁场”的形成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因此,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建设班级物质文化,搞好教室环境的布置与点缀,营造具有文化品位、时代气息、人文精神、和谐统一的班级物质文化环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要建设高品位的班级文化,就要着力美化教室环境,教室环境的美化不仅要体现班级的精神面貌,还要体现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宗旨。在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我创设了如下班级文化景观:站在教室前门看到的是教室的后墙主文化区,最上面是我们的班训:“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12个大字阐述了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应该怎样做,达到什么目标。在班训的下面设置了“雏鹰争章、你追我赶、智慧大比拼、友情提示、班级公约”五个栏目以及班歌、班风栏目。
雏鹰争章,根据学校管理思路和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争章栏目,以此规范学生的学习、生活;你追我赶是“每月明星”的照片张贴区,张贴着每月评选出的优秀学生的照片,个个脸上洋溢着自信和欢乐;智慧大比拼分学科引导学生在学习上进行相互比赛,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友情提示旨在让学生把班级同学需要规范的行为找出来,填在上面,提示同学进行注意;班级公约有学生讨论形成,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北面墙壁是班级辅助文化区,一是设置了“瞧,我们多棒!”的班级荣誉张贴区,以此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二是设置了优秀作文、书法作品、美术作品张贴区。
总之,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力求“面面墙壁会说话”,使教室充满活力、潜力,充分体现凝聚、和谐的教育资源。
二、构建民主和谐、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建设的主要作用是维护班级良好的学习、生活秩序,规范学生的行为,是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文化建设不等同于制度的健全,要着重看师生参加制度文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要看师生是否对班级制度有了深刻认识和充分的理解;要看是否形成了在制度约束下的自觉行动。只要各项制度建设符合学生实际、得到学生认同、真正发挥了作用,才能堪称制度文化,才具有育人作用。在班级制度的建设方面,应该制定什么制度、如何执行制度、怎样保证制度实施的实效性,都要采取民主制定的方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班级成员对制度制定的目的、实施、作用、内容等方面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增强对制度的认同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同时,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要充分发挥制度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这样,班主任既能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管理积极性,发挥了制度文化的建设意义,形成特有的班级制度文化。
例如,为保证学生的路队安全行为,我提出制定路队安全班级公约的建议,全体同学在班会上提出的自己的建议和想法,我将同学们的建议进行整理、规范、修改后张贴在班级公告栏中,最后逐条进行了全班表决,这样通过学生参与制定并表决的《安全靠大家》的安全班级公约就形成了。(1)人人戴小黄帽,注意上学放学的安全。(2)走路靠右行,家长接送不要进学校,不要影响交通。(3)横穿马路要注意行人和来往车辆。(4)放学要排好路队,由队长带队一路纵队行走,听从队长指挥,遵守交通规则。(5)以上规定有各路队长负责监督实施,每周反馈一次,评选优秀路队成员。
这样的制度建设充分考虑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需求,体现了对班级成员的尊重和关爱,突出了班级制度的精神风貌,赋予了制度灵魂,使班级制度富有灵魂和可操作性。
三、塑造和谐人文、富有追求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师生认同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理想追求和审美情趣。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实质,是深层次的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班级管理过程中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主要渠道,塑造学生自律、勤奋、向上、诚实的精神风貌。
我新接手班级后组织学生讨论:我们这个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的行为、学习、生活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才能受到老师、家长以及社会的赞同?通过充分的酝酿、讨论、提炼,形成了我们的班训:“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全班同学认为这12个字能充分的凝聚班级精神,他们对班训不仅有着字面意义上的解释,更有着充分的理解,其指向性是明确的,约束力是无穷的,推动力巨大的。现在“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已经成为我们班级同学的共同追求,是我们班级的精神文化灵魂,对每一名成员都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约束作用。
班级精神文明不仅要有活泼向上的班级风貌,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使每一位学生感觉到在班级中、家庭里、社会上都有一定的义务,都有自己满意的角色,这样才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我在班级内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开展体育比赛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开展“感恩父母”活动,让学生懂的感恩;开展“我的名人名言”活动,引导学生的共同追求……
在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中,要注重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强调文化育人,寻求思想上的碰撞,然后引导学生由精神再次落脚到实际行动上来,达到真正的育人作用。
总之,班主任负有协调各种不同文化因素,构建和谐统一的班级文化的重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认识到班级文化的复杂性,又要分析各种文化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进而形成和谐的班级文化,促进育人质量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