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身心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就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从正面、负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旨在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身心发展
一、 研究背景
在中学教育观念上,以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理念,一切以应试为目的,学生接受教育仅仅是为了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出人头地。在教育思想上,忽视人的个体性存在、自由性存在、创造性存在,背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基本要求。在教育方法上,采用物质引诱、棍棒教育,严重伤害了学生的心灵和身体教育。在现实情况下,大学生心理出现了很多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身心健康,让他们愉快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来,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如何搞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这将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调研对象
以西京学院在籍学生为调查对象,涉及2013、2014、2015、2016级学生,共计发出调查问卷820份,回收问卷796份,通过整理,确认有效问卷789份,占调查问卷总数的 97.3%,其中理工类学生问卷395份(一年级120级份,二年级110份,三年级100份、四年级65份)、文科类学生394份(一年级119份,二年级109份,三年级98份、四年级68份),男生389人、女生400人。
(二) 调研方法
1. 文献研究法。本文在查阅、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学术论文基础上,分析了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探索促进学生成长的途径。
2. 实地调研法。笔者设计了“校园文化对学生身心发展影响的问卷”,以西京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820份,对回收问卷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3. 访谈法。通过对学生随机访谈,听取各年级各专业学生对自身影响的看法,收集和梳理有用信息,提出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影响的举措。
二、 校园文化与身心健康
(一) 校园文化概念
随着历史的变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校园文化的概念不断由“狭义”向“广义”方向拓展。蔡桂珍提出“狭义”的高校校园文化即“第二课堂说”“艺术活动说”及“校园精神说”。“广义”的校园文化提出了“物质”“精神”“制度”“智能”“规范”“行为”文化等多要素说。笔者认为,校园文化应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等基本要素构成。
(二) 身心健康的概念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到死的变化过程,既有连续的、渐进的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向欣在其论文中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因素对大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主要影响作用,持这一观点的占被调查人数的34.93%;个体主观能动性对大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持这一观点的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2.07%。由此可见,在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培养学生自由、健全的人格发展,这无疑是文化育人的最好结果。
(三) 校园文化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校园文化与学生身心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相反,学生身上折射出来的文化气质,是大学精神在学生身上内化于思,外化于行的结果,它会激励和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
(四) 校园文化对学生身心发展正面影响的分析
1. 参加社团活动,能发挥学生特长。
“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自身,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最突出的特色,其目的或宗旨在于帮助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而其最终目标则在于促进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涵盖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通常包括人文论坛、科技文化节、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国际大学生文化交流节及航模社、辩论协会等多种社团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
2. 关注时政,能提高学生思想政治修养。
大学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先进文化引领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在问卷调查中,理工类学生不关注时政比例为71.5%,比文科学生不关注时政67.3%要高,大学生对娱乐新闻关注高达82.7%。仅有28.9%的学生能经常通过互联网络关注时政动态,这些学生认为关注时政动态,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能帮助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
3. 校园物质环境,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文明素养。
在问卷调查中,有78.2%的学生认为校园硬件环境优美,能给大家一种美的享受,让人奋发向上。校园亭台楼榭、古树参天、道路幽静、绿草茵茵、石雕字画……这都是大学文化的积淀,是无形的精神力量。大学生身处其镜,愉悦心身,言行都会受到感染。这不仅能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审美情趣,还能提高学生文明素养。
4. 校园社团文化,能使学生施展才能和发挥个性。
“大学生要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在问卷调查中,有52.6%的学生认为参加社团活动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有54.1%的学生能彰显个性。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创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育人氛围,能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发挥学生个性自由。
三、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分析
(一) 校园活动太多,影响学生正常学习
在问卷调查中,有31.5%的同学认为校园活动太多,影响了自己的专业学习时间。这一调查结果反映出一部分学生的心声,特别是我校在试行“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后,有的学生都不能完成自己专业的学习任务,还要频繁参加各种校园活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时间,有的学生专业课开始出现挂科现象。
(二) 校园活动质量不高,学生疲于应付
在问卷调查中,有46.5%的同学认为校园活动质量不高,学生疲于应付,学生参加活动只是为了拿取综合素质考核学分。笔者与学生随机访谈中,有学生反映学生社团举办的活动和教师举办的讲座质量不高,学生无兴趣,收获不大。 四、 加强校园文化建設的对策
(一) 坚持以人为本,创建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是为师生员工创建精神家园,营造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在笔者工作的学校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关怀:一是提出“三个一切”的办学理念,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二是校长、辅导员向学生公布电话,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三是开设校长接待日,每月举行一次,学生可以在校方官网上进行提前预约参加校长接待日;四是开展教职工素质拓展活动,在校教职工基本上都参加了学校种花、拔草、搬桌椅、下地沟拉电缆等素质拓展活动,培养了教职工对学校文化的认同。
(二) 搞好第二课堂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课堂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学生是第二课堂活动的主体,发挥学生个性,培养锻炼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所在的学校通过以下途径,加强第二课堂文化建设:一是进行综合素质考核,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计入学分。二是进行书院制改革,将院系负责学生教学与书院负责学生第二课堂文化建设分开。三是开展“对口协议教育”,辅导员根据学生兴趣、特长、性格特征、学业成绩等情况签订“辅导员与学生对口协议”教育手册。辅导员根据学生制定的短、中、长预期目标进行跟踪、促进学生进步成长。
(三) 精减活动,提高质量
针对我校校园活动较多,而且质量不高的问题,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特别是涉及学生学分问题,一定要慎重考虑,凡是涉及学分的活动,都应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各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来,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制定监督考核机制。
五、 结束语
大学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学校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建立健全育人机制,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共同塑造学生美好的人生,培养学生美好的人格,让学生拥有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刘献君.论文化育人.大学之道[M].人民出版社,2015.
[2]蔡桂珍.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3]向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7,3.
[4]肖立新.毛泽东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实践与思考.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与探索[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何权红,李艳梅,陕西省西安市,西京学院。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身心发展
一、 研究背景
在中学教育观念上,以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理念,一切以应试为目的,学生接受教育仅仅是为了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出人头地。在教育思想上,忽视人的个体性存在、自由性存在、创造性存在,背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基本要求。在教育方法上,采用物质引诱、棍棒教育,严重伤害了学生的心灵和身体教育。在现实情况下,大学生心理出现了很多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身心健康,让他们愉快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来,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如何搞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这将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调研对象
以西京学院在籍学生为调查对象,涉及2013、2014、2015、2016级学生,共计发出调查问卷820份,回收问卷796份,通过整理,确认有效问卷789份,占调查问卷总数的 97.3%,其中理工类学生问卷395份(一年级120级份,二年级110份,三年级100份、四年级65份)、文科类学生394份(一年级119份,二年级109份,三年级98份、四年级68份),男生389人、女生400人。
(二) 调研方法
1. 文献研究法。本文在查阅、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学术论文基础上,分析了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探索促进学生成长的途径。
2. 实地调研法。笔者设计了“校园文化对学生身心发展影响的问卷”,以西京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820份,对回收问卷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3. 访谈法。通过对学生随机访谈,听取各年级各专业学生对自身影响的看法,收集和梳理有用信息,提出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影响的举措。
二、 校园文化与身心健康
(一) 校园文化概念
随着历史的变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校园文化的概念不断由“狭义”向“广义”方向拓展。蔡桂珍提出“狭义”的高校校园文化即“第二课堂说”“艺术活动说”及“校园精神说”。“广义”的校园文化提出了“物质”“精神”“制度”“智能”“规范”“行为”文化等多要素说。笔者认为,校园文化应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等基本要素构成。
(二) 身心健康的概念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生到死的变化过程,既有连续的、渐进的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向欣在其论文中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因素对大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主要影响作用,持这一观点的占被调查人数的34.93%;个体主观能动性对大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持这一观点的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2.07%。由此可见,在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培养学生自由、健全的人格发展,这无疑是文化育人的最好结果。
(三) 校园文化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校园文化与学生身心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相反,学生身上折射出来的文化气质,是大学精神在学生身上内化于思,外化于行的结果,它会激励和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
(四) 校园文化对学生身心发展正面影响的分析
1. 参加社团活动,能发挥学生特长。
“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自身,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最突出的特色,其目的或宗旨在于帮助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而其最终目标则在于促进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涵盖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通常包括人文论坛、科技文化节、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国际大学生文化交流节及航模社、辩论协会等多种社团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
2. 关注时政,能提高学生思想政治修养。
大学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先进文化引领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在问卷调查中,理工类学生不关注时政比例为71.5%,比文科学生不关注时政67.3%要高,大学生对娱乐新闻关注高达82.7%。仅有28.9%的学生能经常通过互联网络关注时政动态,这些学生认为关注时政动态,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能帮助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
3. 校园物质环境,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文明素养。
在问卷调查中,有78.2%的学生认为校园硬件环境优美,能给大家一种美的享受,让人奋发向上。校园亭台楼榭、古树参天、道路幽静、绿草茵茵、石雕字画……这都是大学文化的积淀,是无形的精神力量。大学生身处其镜,愉悦心身,言行都会受到感染。这不仅能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审美情趣,还能提高学生文明素养。
4. 校园社团文化,能使学生施展才能和发挥个性。
“大学生要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在问卷调查中,有52.6%的学生认为参加社团活动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有54.1%的学生能彰显个性。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创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育人氛围,能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发挥学生个性自由。
三、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分析
(一) 校园活动太多,影响学生正常学习
在问卷调查中,有31.5%的同学认为校园活动太多,影响了自己的专业学习时间。这一调查结果反映出一部分学生的心声,特别是我校在试行“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后,有的学生都不能完成自己专业的学习任务,还要频繁参加各种校园活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时间,有的学生专业课开始出现挂科现象。
(二) 校园活动质量不高,学生疲于应付
在问卷调查中,有46.5%的同学认为校园活动质量不高,学生疲于应付,学生参加活动只是为了拿取综合素质考核学分。笔者与学生随机访谈中,有学生反映学生社团举办的活动和教师举办的讲座质量不高,学生无兴趣,收获不大。 四、 加强校园文化建設的对策
(一) 坚持以人为本,创建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是为师生员工创建精神家园,营造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在笔者工作的学校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关怀:一是提出“三个一切”的办学理念,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二是校长、辅导员向学生公布电话,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三是开设校长接待日,每月举行一次,学生可以在校方官网上进行提前预约参加校长接待日;四是开展教职工素质拓展活动,在校教职工基本上都参加了学校种花、拔草、搬桌椅、下地沟拉电缆等素质拓展活动,培养了教职工对学校文化的认同。
(二) 搞好第二课堂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课堂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学生是第二课堂活动的主体,发挥学生个性,培养锻炼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所在的学校通过以下途径,加强第二课堂文化建设:一是进行综合素质考核,将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计入学分。二是进行书院制改革,将院系负责学生教学与书院负责学生第二课堂文化建设分开。三是开展“对口协议教育”,辅导员根据学生兴趣、特长、性格特征、学业成绩等情况签订“辅导员与学生对口协议”教育手册。辅导员根据学生制定的短、中、长预期目标进行跟踪、促进学生进步成长。
(三) 精减活动,提高质量
针对我校校园活动较多,而且质量不高的问题,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特别是涉及学生学分问题,一定要慎重考虑,凡是涉及学分的活动,都应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各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来,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制定监督考核机制。
五、 结束语
大学校园文化对学生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学校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树立全员育人的理念,建立健全育人机制,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共同塑造学生美好的人生,培养学生美好的人格,让学生拥有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刘献君.论文化育人.大学之道[M].人民出版社,2015.
[2]蔡桂珍.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3]向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7,3.
[4]肖立新.毛泽东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实践与思考.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与探索[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何权红,李艳梅,陕西省西安市,西京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