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弱智孩子在生理和心理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障碍,比起正常儿童更显得智力迟缓,思想刻板,缺少是非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与同龄儿童的比较中,又会感到自卑和忧虑。为了改变现状,促进孩子整体素质的提高,我们从残疾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和需要出发,着重抓好思想品德教育,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孩子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就我们班三年来对残疾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注重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使孩子更好的适应校园生活
1.抓好新入学孩子的常规教育。学校招收的残疾儿童相当部分没有进过幼儿园,加上家长过分溺爱,教育不得法,使他们对家庭有种依附心理,不易适应校园生活。因此,要坚持对新生进行入学训练。首先,让新生熟悉校园环境,由班主任带领孩子参观校园,认识教室、男女厕所等,学习简单的生活自理技能;接着带孩子观看高年级的上课、课间活动,了解教学的常规要求等,让孩子初步体验校园生活,为正式上课做好准备。
2、学校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为德育的基本内容,从小事抓起,从小事做起,注重日常行为训练,狠抓班级管理。制定班规,对上课(特别是电脑课,体育课等综合学科)、课间、午间、下午放学、上下楼、游戏等提出明确的要求,把规范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如:开展文艺表演、朗读比赛、书法比赛、绘画比赛等。把文明礼貌用语、课堂常规、安全知识编成童谣,教会孩子背诵、吟唱、理解内容,并教育他们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教育孩子还东西要说谢谢,弄坏别人东西说对不起;发放书本时,主动把好的让给同学等。对做得好的孩子,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其积极的行为得到巩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建立卫生检查、纪律评比制度,促使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由班主任对教室的卫生和纪律进行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每日公布检查情况和成绩,每周进行“勤学守纪流动红旗”评比。期末再根据平时成绩进行“文明小组”“卫生先进小组”、“文明个人”评比。同时,班内开展“看谁的进步大”“谁的小红花多”的评比,利用师生一句话表扬栏、墙报、表扬稿件等表扬优秀孩子的先进事迹。通过《行为规范》的学习,强化训练,检查评比,孩子们组织纪律性加强了,课内外建立了良好的秩序,养成讲卫生、讲礼貌、讲安全、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二、加强劳动教育,增强残疾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劳动观念
学校孩子大部分是正常孩子,本应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一切本应让孩子自己动手的事,但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全由家长包揽下来,以至劳动观念淡薄,生活依赖性强。因此,学校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制定细致的训练计划,从自我服务性的劳动训练入手,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以适应校园生活。班主任教师手把手、不厌其烦的训练孩子扫地、擦玻璃等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为了提高训练效果,班级定期开展一些如整理书包、穿衣等比赛,孩子参与积极性很高,效果很好,并买来简单的劳动工具,由班主任带领孩子,在校园内的花坛里学习种花养花等栽培知识;经常组织孩子到花坛里拔草、施肥等活动。教会孩子做一些日常家务,如放桌子、扫院子、洗碗、拖地等,通过长期的训练,残疾孩子生活能自理,学会了简单的劳动技能,赢得了家长的广泛赞誉。
三、采取课内外结合、学校和家庭教育同步,全面渗透思想教育
1、注重抓好课堂教学的渗透。各科教材都有很强的德育功能,课堂既是传授知识的阵地,又是育人的主要渠道。学校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教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自觉地渗透思想教育,引导孩子由课本知识向行动、修养方面的转化,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如语文学科《过桥》、《蓝树叶》、《诚实的孩子》的课文教学中,引导孩子向书中的人物学习,培养孩子诚实、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的高尚品德。同时,还可以把渗透思想教育工作作为课堂量化评分力求做到有意、有的、有机、有效。
2、走出去,请进来。开展这种形式的活动,不仅深受孩子喜爱,也收到课堂上收不到的效果。让孩子多了解家乡的自然风貌,激发孩子爱国爱家的感情。与附近几所学校建立友谊,经常举行联谊活动。每年“六一”儿童节,组织部分孩子参加文艺会演。让孩子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勉励孩子努力学习,让孩子不仅知道社会关心他们,他们也要学会关心别人。开展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开阔孩子视野,发展智力,还可以培养交际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教育工作不仅要立足于校内工作,还要着眼于搞好家庭教育,使校内外教育形成一股合力。我们的做法是:(1)每学期召开全校孩子家长会,向家长通报学校教育情况,提出家庭教育的要求,并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共同探讨教育方法。(2)班主任通过家校联系手册、通讯、家访及家长来接送孩子时的交流,让双方了解孩子在校在家的學习情况,做到家庭和学校教育目标一致.(3)开展教学开放日,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育活动,增进家长对师生的教与学的了解。通过以上三方面工作,大多数家长能正确认识接纳自己的孩子,配合学校积极进行讲行教育,受到良好的效果。
四、多渠道、多角度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
1、通过班、校的集体生活认识集体,从活动中培养孩子的集体主义观念、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自觉遵守纪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他们理解什么叫集体利益,怎么样做才叫关心集体。例如,告诉他们拔河比赛,大家一起用力,赢了其他班,使集体受到表扬就是给集体增光;告诉他们谁不守纪律,使班集体受到批评就是给集体抹黑。结合教育,各班分别开展“我为集体争光彩”、“民主选干部”,进一步巩固孩子集体主义思想。
2、坚持正面引导、树立榜样。教师们选择《新三字经》中一些小故事、寓言故事、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等绘声绘色的讲给孩子听,把一些小故事如《孔融让梨》、《过桥》、《司马光》编成小品表演,启发孩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并及时表扬各班涌现的好人好事,树立榜样,号召大家学习,使孩子学习有榜样、行动有方向。 3、坚持每周国旗下演讲,陶冶孩子爱国情操。升国旗是学校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又是孩子热爱祖国的一种实际行动。升旗后,由值周领导、值周教师、优秀孩子进行国旗下演讲,对孩子进行国情、形势及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
4、结合低年级认识特点,开展对祖国的感性认识,初步萌发孩子的爱国心。通过宣传画廊、黑板报、科室宣传阵地,结合教师的教育,让孩子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名、国歌、首都、重大节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和老一辈杰出革命家;知道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国人民的心愿;认识国旗、国徽、党旗、队旗等。结合教育,开展“我爱国旗”、国庆贺卡比赛,拼祖国版图比赛、观看革命教育故事片等活动,不断加深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感。
五、逐步形成教育网,树立全员育人意识
为了保证德育工作的贯彻落实,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力求做到组织严密、管理细致,从上到下形成一个由校长管全面,德育专职干部具体领导,团结组织、班主任、科任老师以及后勤人员互相配合的教育网络。加强教职工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端正思想统一认识,定期碰头,共同讨论对孩子怎样教育的问题,向孩子提出坚持一致的要求,特别对孩子中反映出来的不良倾向和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纠正和教育。围绕“一切工作都服务于育人”这个中心,每个教职工都牢固树立“育人”意识,并自觉地结合本职工作进行岗位育人。如厨工、值班教师发现孩子浪费水电,乱倒剩饭剩菜时,及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向班主任反映这一情况,共同做好孩子的思想教育工作,并进行检查和督促。
由于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到经常性、长期性,孩子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各方面都有了可喜的变化,初步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个性逐步得到了发展。
另外,道德认识的形成是由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信念的形成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构成的,它是形成良好思想品质的基础。如何提高听力障碍儿童的道德认识水平呢?
一、提高道德认识、形成道德观念
第一,听力障碍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具体形象逐步过渡到概括抽象的认识过程,教育者要根据听力障碍儿童学习知识的这个主要特点向他们传授道德知识。低年级听力障碍儿童对道德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一般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具体性很大的事件中,他们对事物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所体现的道德知识难以深入理解,更谈不上对事物的概括。因此,教育者要知道听力障碍儿童对照具体的事件来学习有关的道德知识,识别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努力克服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对幼年听力障碍儿童的影响。中年级的听力障碍儿童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往往也是不精确,不全面的。他们有时会称赞善于偷窃的学生“聪明”,把经常无理取闹甚至斗殴的学生称之为“勇敢”等。高年级的听力障碍儿童对某些事件所反映的道德知识才具体有初步的理解能力,达到一定的概括水平。然而,他们对于事件本质的“为什么”的理解,较为困难。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不斷提高听力障碍儿童的道德知识水平,增强他们对道德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第二,听力障碍学生道德信念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集体的教育、教师的指导和家庭的影响。教师应着重教育听力障碍学生坚信道德知识的正确性,并运用已有的道德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促使听力障碍学生道德信念的产生与巩固。对于入学的听力障碍儿童应从入学起就抓住机会灌输道德知识,循着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不断强化听力障碍儿童的道德信念,一旦遇到听力障碍儿童的行为和道德认识不一致时,要让他们逐步学会和掌握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养成,是形成听力障碍儿童道德信念极为重要的条件。
一、注重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使孩子更好的适应校园生活
1.抓好新入学孩子的常规教育。学校招收的残疾儿童相当部分没有进过幼儿园,加上家长过分溺爱,教育不得法,使他们对家庭有种依附心理,不易适应校园生活。因此,要坚持对新生进行入学训练。首先,让新生熟悉校园环境,由班主任带领孩子参观校园,认识教室、男女厕所等,学习简单的生活自理技能;接着带孩子观看高年级的上课、课间活动,了解教学的常规要求等,让孩子初步体验校园生活,为正式上课做好准备。
2、学校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为德育的基本内容,从小事抓起,从小事做起,注重日常行为训练,狠抓班级管理。制定班规,对上课(特别是电脑课,体育课等综合学科)、课间、午间、下午放学、上下楼、游戏等提出明确的要求,把规范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如:开展文艺表演、朗读比赛、书法比赛、绘画比赛等。把文明礼貌用语、课堂常规、安全知识编成童谣,教会孩子背诵、吟唱、理解内容,并教育他们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教育孩子还东西要说谢谢,弄坏别人东西说对不起;发放书本时,主动把好的让给同学等。对做得好的孩子,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其积极的行为得到巩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建立卫生检查、纪律评比制度,促使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由班主任对教室的卫生和纪律进行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每日公布检查情况和成绩,每周进行“勤学守纪流动红旗”评比。期末再根据平时成绩进行“文明小组”“卫生先进小组”、“文明个人”评比。同时,班内开展“看谁的进步大”“谁的小红花多”的评比,利用师生一句话表扬栏、墙报、表扬稿件等表扬优秀孩子的先进事迹。通过《行为规范》的学习,强化训练,检查评比,孩子们组织纪律性加强了,课内外建立了良好的秩序,养成讲卫生、讲礼貌、讲安全、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二、加强劳动教育,增强残疾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劳动观念
学校孩子大部分是正常孩子,本应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一切本应让孩子自己动手的事,但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全由家长包揽下来,以至劳动观念淡薄,生活依赖性强。因此,学校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制定细致的训练计划,从自我服务性的劳动训练入手,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以适应校园生活。班主任教师手把手、不厌其烦的训练孩子扫地、擦玻璃等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为了提高训练效果,班级定期开展一些如整理书包、穿衣等比赛,孩子参与积极性很高,效果很好,并买来简单的劳动工具,由班主任带领孩子,在校园内的花坛里学习种花养花等栽培知识;经常组织孩子到花坛里拔草、施肥等活动。教会孩子做一些日常家务,如放桌子、扫院子、洗碗、拖地等,通过长期的训练,残疾孩子生活能自理,学会了简单的劳动技能,赢得了家长的广泛赞誉。
三、采取课内外结合、学校和家庭教育同步,全面渗透思想教育
1、注重抓好课堂教学的渗透。各科教材都有很强的德育功能,课堂既是传授知识的阵地,又是育人的主要渠道。学校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教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自觉地渗透思想教育,引导孩子由课本知识向行动、修养方面的转化,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如语文学科《过桥》、《蓝树叶》、《诚实的孩子》的课文教学中,引导孩子向书中的人物学习,培养孩子诚实、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的高尚品德。同时,还可以把渗透思想教育工作作为课堂量化评分力求做到有意、有的、有机、有效。
2、走出去,请进来。开展这种形式的活动,不仅深受孩子喜爱,也收到课堂上收不到的效果。让孩子多了解家乡的自然风貌,激发孩子爱国爱家的感情。与附近几所学校建立友谊,经常举行联谊活动。每年“六一”儿童节,组织部分孩子参加文艺会演。让孩子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勉励孩子努力学习,让孩子不仅知道社会关心他们,他们也要学会关心别人。开展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开阔孩子视野,发展智力,还可以培养交际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教育工作不仅要立足于校内工作,还要着眼于搞好家庭教育,使校内外教育形成一股合力。我们的做法是:(1)每学期召开全校孩子家长会,向家长通报学校教育情况,提出家庭教育的要求,并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共同探讨教育方法。(2)班主任通过家校联系手册、通讯、家访及家长来接送孩子时的交流,让双方了解孩子在校在家的學习情况,做到家庭和学校教育目标一致.(3)开展教学开放日,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育活动,增进家长对师生的教与学的了解。通过以上三方面工作,大多数家长能正确认识接纳自己的孩子,配合学校积极进行讲行教育,受到良好的效果。
四、多渠道、多角度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
1、通过班、校的集体生活认识集体,从活动中培养孩子的集体主义观念、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自觉遵守纪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他们理解什么叫集体利益,怎么样做才叫关心集体。例如,告诉他们拔河比赛,大家一起用力,赢了其他班,使集体受到表扬就是给集体增光;告诉他们谁不守纪律,使班集体受到批评就是给集体抹黑。结合教育,各班分别开展“我为集体争光彩”、“民主选干部”,进一步巩固孩子集体主义思想。
2、坚持正面引导、树立榜样。教师们选择《新三字经》中一些小故事、寓言故事、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等绘声绘色的讲给孩子听,把一些小故事如《孔融让梨》、《过桥》、《司马光》编成小品表演,启发孩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并及时表扬各班涌现的好人好事,树立榜样,号召大家学习,使孩子学习有榜样、行动有方向。 3、坚持每周国旗下演讲,陶冶孩子爱国情操。升国旗是学校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又是孩子热爱祖国的一种实际行动。升旗后,由值周领导、值周教师、优秀孩子进行国旗下演讲,对孩子进行国情、形势及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
4、结合低年级认识特点,开展对祖国的感性认识,初步萌发孩子的爱国心。通过宣传画廊、黑板报、科室宣传阵地,结合教师的教育,让孩子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名、国歌、首都、重大节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和老一辈杰出革命家;知道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国人民的心愿;认识国旗、国徽、党旗、队旗等。结合教育,开展“我爱国旗”、国庆贺卡比赛,拼祖国版图比赛、观看革命教育故事片等活动,不断加深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感。
五、逐步形成教育网,树立全员育人意识
为了保证德育工作的贯彻落实,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力求做到组织严密、管理细致,从上到下形成一个由校长管全面,德育专职干部具体领导,团结组织、班主任、科任老师以及后勤人员互相配合的教育网络。加强教职工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端正思想统一认识,定期碰头,共同讨论对孩子怎样教育的问题,向孩子提出坚持一致的要求,特别对孩子中反映出来的不良倾向和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纠正和教育。围绕“一切工作都服务于育人”这个中心,每个教职工都牢固树立“育人”意识,并自觉地结合本职工作进行岗位育人。如厨工、值班教师发现孩子浪费水电,乱倒剩饭剩菜时,及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向班主任反映这一情况,共同做好孩子的思想教育工作,并进行检查和督促。
由于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到经常性、长期性,孩子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各方面都有了可喜的变化,初步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个性逐步得到了发展。
另外,道德认识的形成是由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信念的形成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构成的,它是形成良好思想品质的基础。如何提高听力障碍儿童的道德认识水平呢?
一、提高道德认识、形成道德观念
第一,听力障碍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具体形象逐步过渡到概括抽象的认识过程,教育者要根据听力障碍儿童学习知识的这个主要特点向他们传授道德知识。低年级听力障碍儿童对道德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一般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具体性很大的事件中,他们对事物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所体现的道德知识难以深入理解,更谈不上对事物的概括。因此,教育者要知道听力障碍儿童对照具体的事件来学习有关的道德知识,识别好与坏,正确与错误,努力克服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对幼年听力障碍儿童的影响。中年级的听力障碍儿童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往往也是不精确,不全面的。他们有时会称赞善于偷窃的学生“聪明”,把经常无理取闹甚至斗殴的学生称之为“勇敢”等。高年级的听力障碍儿童对某些事件所反映的道德知识才具体有初步的理解能力,达到一定的概括水平。然而,他们对于事件本质的“为什么”的理解,较为困难。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不斷提高听力障碍儿童的道德知识水平,增强他们对道德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第二,听力障碍学生道德信念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集体的教育、教师的指导和家庭的影响。教师应着重教育听力障碍学生坚信道德知识的正确性,并运用已有的道德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促使听力障碍学生道德信念的产生与巩固。对于入学的听力障碍儿童应从入学起就抓住机会灌输道德知识,循着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不断强化听力障碍儿童的道德信念,一旦遇到听力障碍儿童的行为和道德认识不一致时,要让他们逐步学会和掌握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养成,是形成听力障碍儿童道德信念极为重要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