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年,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惠及下,我学习了香猪及甲鱼的养殖技术,并建立养殖基地,靠着党的好政策和自己的踏实肯干,在2016年年底经我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2017年,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了1万元。”近日,全南县金龙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曹辉煌在东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讲述他的脱贫励志故事,不时赢得台下阵阵掌声。这场“我的扶贫脱贫故事”专题巡回宣讲活动是全南县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全南县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勤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着力提高贫困群众的脱贫斗志、提升贫困群众的脱贫能力、提振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不断引导贫困户敢想敢干、能干会干、肯干愿干,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发挥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作用。目前,全县8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2924户10690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10.57%降至2019年的3.40%。
扶志,提高脱贫斗志
“我最喜欢的节目是讲懒汉脱贫的小品,演得非常形象生动!既然懒汉勤快起来都能脱贫,我们就更要有脱贫决心,好日子是靠双手挣出来的!”7月19日晚上,刚观看完全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送戏下乡巡回演出的陂头镇陂头村贫困户刘树生谈笑着说。
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为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激发其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近年来,该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众说舞台”等平台,深入挖掘倾力扶贫、自强脱贫的好典型和好故事,组建了一支脱贫攻坚巡回宣讲团,走进集贸市场、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我的扶贫脱贫故事”专题巡回宣讲讲座300余场,用榜样力量激发贫困群众脱贫斗志,树立脱贫光荣的观念。结合送戏下乡活动,该县200余名理论宣讲“轻骑兵”深入基层一线,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理论宣讲”形式,将“脱贫光荣”思想巧妙揉进小品、三句半、采茶戏中,引导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该县还巧妙利用微信公众号、横幅标语、宣传流动车、LED显示屏等媒介加强宣传,发放倡议书、宣传单等30余万份,为精神扶贫工作营造浓厚氛围。同时,该县将乡风文明与精神扶贫有机结合,重点整治“因懒致贫、因赌致贫、因婚致贫、因子女不赡养老人致贫”等不良现象,常态化开展“道德红黑榜”、“身边好人”、“移风易俗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弘扬向上向善之风,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标杆。2018年,县、乡(镇)官方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平台发布道德“红黑榜”专刊30期,全县发布五期道德“红榜”645人、“黑榜”330人。
如今,在全南广大乡村,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脱贫光荣”的理念深植贫困群众心中。
扶智,提升脱贫能力
谈起种脐橙的收入,全南县南迳镇三峡移民贫困户龚发林露出了久违的笑脸。他高兴地说:“去年种脐橙纯收入8万多元,其中我儿子通过网上销售给家里增加了2万多元的收入。”
前几年,龚发林的儿子龚万鑫高中毕业后,不小心摔下断崖,导致颈椎粉碎性骨折,造成下半身瘫痪,一直卧床不能下地干活。为了鼓励龚万鑫燃起生活的信心,帮扶干部联系县就业局技术人员上门进行电商指导,教会了龚万鑫进行网上销售。2018年,龚万鑫在网上销售脐橙近5万多公斤,网上销售价每公斤比客商收购价多1元,除去物流、纸箱等费用开支,给家里增加了2万多元的收入。
针对贫困户面临的“没想法、无门路、缺技术”等现实困难,该县把扶智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从職业教育、农技推广、拓展信息流通渠道入手,整合资金、信贷、技术、培训等扶贫政策,根据贫困群众的产业发展和就业需求,科学制定培训计划,组织有意愿外出务工、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参加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组织在本地发展产业的的贫困劳动力参加相应产业发展的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致富技能,增强脱贫本领。2018年以来,累计完成农民就业创业技能、实用技术培训1万多人次,其中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技能培训546人。同时,通过开展“人人就业齐致富,政策岗位送进门”春季就业招聘会和利用“全南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号、县人力资源市场实行的常态化招工宣传,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2018年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412人,设置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人员1036人,建立乡村就业扶贫车间吸纳315名贫困人口就业。
扶勤,提振脱贫信心
“你申请的1万元产业奖补资金已到账。”近期,全南县社迳乡水东村贫困户曾祥林为一条短信高兴了一段时间,劳动起来也更有了干劲。今年,他家承包20亩鱼塘养鱼,经申报核查,第一季度发放其产业奖补1万元。他逢人便说,“党的扶贫政策就是好,发展产业是自己的,政府还有补助,我们脱贫致富更有信心了!”
为了扶勤,调动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近年来该县着力强化正面激励,树立多劳多得、多劳多奖政策导向,制定了《全南县精准扶贫产业帮扶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工作方案》,并通过“一降一奖二贴”政策,降低门槛好让贫困户进入产业发展链条,引导贫困群众勤劳致富、自主脱贫。“一降”,即降低产业奖补门槛,让大部分贫困户都能享受产业奖补政策,如养殖家禽由50羽降至30羽以上、种植油茶等由1亩降至0.1亩以上就可申报产业奖补资金。“一奖”,即对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每户每年给予最高1万元的产业奖补资金,2018年已累计为6940户次贫困户发放产业奖补资金772.20万元。“二贴”,即对发展产业有资金需求的贫困户个人给予最高5万元以内的三年期贴息贷款;对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大户、龙头企业等给予10万元/户并按50%贷款额度给予基准利率贴息贷款,2016年以来已累计向2600多户贫困户、205家经营主体发放“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3.11亿元。同时,积极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吸收入社、就业带动、股份合作、结对帮扶等方式,把贫困户纳入扶贫产业链。2018年,该县以江禾田园公司为龙头,辐射带动全县全年蔬菜播种面积11.3万亩,带动2362户贫困户发展蔬菜种植;以厚朴公司为龙头,带动发展种植梅花、彩叶桂花、香樟等芳香花木1300多亩,其中有248户贫困户参与;通过南迳兰花基地“托管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232户;通过高峰公司,带动300户贫困户种植灵芝。
作者简介:陈志诚、黄云丽,全南县扶贫办。
近年来,全南县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勤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着力提高贫困群众的脱贫斗志、提升贫困群众的脱贫能力、提振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不断引导贫困户敢想敢干、能干会干、肯干愿干,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发挥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作用。目前,全县8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2924户10690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10.57%降至2019年的3.40%。
扶志,提高脱贫斗志
“我最喜欢的节目是讲懒汉脱贫的小品,演得非常形象生动!既然懒汉勤快起来都能脱贫,我们就更要有脱贫决心,好日子是靠双手挣出来的!”7月19日晚上,刚观看完全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送戏下乡巡回演出的陂头镇陂头村贫困户刘树生谈笑着说。
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为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激发其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近年来,该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众说舞台”等平台,深入挖掘倾力扶贫、自强脱贫的好典型和好故事,组建了一支脱贫攻坚巡回宣讲团,走进集贸市场、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我的扶贫脱贫故事”专题巡回宣讲讲座300余场,用榜样力量激发贫困群众脱贫斗志,树立脱贫光荣的观念。结合送戏下乡活动,该县200余名理论宣讲“轻骑兵”深入基层一线,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理论宣讲”形式,将“脱贫光荣”思想巧妙揉进小品、三句半、采茶戏中,引导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该县还巧妙利用微信公众号、横幅标语、宣传流动车、LED显示屏等媒介加强宣传,发放倡议书、宣传单等30余万份,为精神扶贫工作营造浓厚氛围。同时,该县将乡风文明与精神扶贫有机结合,重点整治“因懒致贫、因赌致贫、因婚致贫、因子女不赡养老人致贫”等不良现象,常态化开展“道德红黑榜”、“身边好人”、“移风易俗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弘扬向上向善之风,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标杆。2018年,县、乡(镇)官方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平台发布道德“红黑榜”专刊30期,全县发布五期道德“红榜”645人、“黑榜”330人。
如今,在全南广大乡村,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脱贫光荣”的理念深植贫困群众心中。
扶智,提升脱贫能力
谈起种脐橙的收入,全南县南迳镇三峡移民贫困户龚发林露出了久违的笑脸。他高兴地说:“去年种脐橙纯收入8万多元,其中我儿子通过网上销售给家里增加了2万多元的收入。”
前几年,龚发林的儿子龚万鑫高中毕业后,不小心摔下断崖,导致颈椎粉碎性骨折,造成下半身瘫痪,一直卧床不能下地干活。为了鼓励龚万鑫燃起生活的信心,帮扶干部联系县就业局技术人员上门进行电商指导,教会了龚万鑫进行网上销售。2018年,龚万鑫在网上销售脐橙近5万多公斤,网上销售价每公斤比客商收购价多1元,除去物流、纸箱等费用开支,给家里增加了2万多元的收入。
针对贫困户面临的“没想法、无门路、缺技术”等现实困难,该县把扶智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从職业教育、农技推广、拓展信息流通渠道入手,整合资金、信贷、技术、培训等扶贫政策,根据贫困群众的产业发展和就业需求,科学制定培训计划,组织有意愿外出务工、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参加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组织在本地发展产业的的贫困劳动力参加相应产业发展的实用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致富技能,增强脱贫本领。2018年以来,累计完成农民就业创业技能、实用技术培训1万多人次,其中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技能培训546人。同时,通过开展“人人就业齐致富,政策岗位送进门”春季就业招聘会和利用“全南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号、县人力资源市场实行的常态化招工宣传,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2018年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412人,设置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人员1036人,建立乡村就业扶贫车间吸纳315名贫困人口就业。
扶勤,提振脱贫信心
“你申请的1万元产业奖补资金已到账。”近期,全南县社迳乡水东村贫困户曾祥林为一条短信高兴了一段时间,劳动起来也更有了干劲。今年,他家承包20亩鱼塘养鱼,经申报核查,第一季度发放其产业奖补1万元。他逢人便说,“党的扶贫政策就是好,发展产业是自己的,政府还有补助,我们脱贫致富更有信心了!”
为了扶勤,调动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近年来该县着力强化正面激励,树立多劳多得、多劳多奖政策导向,制定了《全南县精准扶贫产业帮扶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工作方案》,并通过“一降一奖二贴”政策,降低门槛好让贫困户进入产业发展链条,引导贫困群众勤劳致富、自主脱贫。“一降”,即降低产业奖补门槛,让大部分贫困户都能享受产业奖补政策,如养殖家禽由50羽降至30羽以上、种植油茶等由1亩降至0.1亩以上就可申报产业奖补资金。“一奖”,即对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每户每年给予最高1万元的产业奖补资金,2018年已累计为6940户次贫困户发放产业奖补资金772.20万元。“二贴”,即对发展产业有资金需求的贫困户个人给予最高5万元以内的三年期贴息贷款;对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大户、龙头企业等给予10万元/户并按50%贷款额度给予基准利率贴息贷款,2016年以来已累计向2600多户贫困户、205家经营主体发放“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3.11亿元。同时,积极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吸收入社、就业带动、股份合作、结对帮扶等方式,把贫困户纳入扶贫产业链。2018年,该县以江禾田园公司为龙头,辐射带动全县全年蔬菜播种面积11.3万亩,带动2362户贫困户发展蔬菜种植;以厚朴公司为龙头,带动发展种植梅花、彩叶桂花、香樟等芳香花木1300多亩,其中有248户贫困户参与;通过南迳兰花基地“托管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232户;通过高峰公司,带动300户贫困户种植灵芝。
作者简介:陈志诚、黄云丽,全南县扶贫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