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421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而在以往的教學中,主要是教师的“一言堂”,同学在下面抄抄画画,顶多再使用挂图、模型、录音、投影等方式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但这远远是不够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尽量创设让学生摸得着、看得到,甚至能够自己亲手操作的一种情境。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从而抓住课堂,才算是真正做到师生互动。
一、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敢于说话,培养学生的动口能力
在讲述《交友要讲原则》时,在“‘哥们儿义气’不是真正的友谊”这一问题上创设了这一情境:我让同学们先看同学自编自演的小品。小品的内容是,我校初二的甲同学因故打死了初一的乙同学,为躲避公安局的追捕,来找他的“哥们”帮忙。要求同学看完之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同学们一听有“好戏”可看,一下子来了精神,激发起了探究的兴趣。没等小品演完,就有同学在下面议论纷纷;小品演完之后,同学马上就七嘴巴舌的议论开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就这样在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的不再是知识的简单复制,而是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活泼好动这是孩子的天性,抓住了学生的心也就抓住了课堂。而相反的,如果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只知道听,只知道接受,只有老师的喋喋不休,课堂气氛沉闷,不仅是学生想睡觉,连听课的老师都很无聊。久而久之,政治课堂就失去了吸引力,学生就开始厌烦上政治课了。所以,只有让学生参与学习,抒发自己的感想,“七嘴巴舌”,“议论纷纷”,甚至与教师当场辩论,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质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能说会道、善于思考的能力。
以往,我们总是认定一个理,好像教学就只是有那么一种方法,一种形式,这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出题,学生考试。这是思想僵化的一种表现。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有句名言:“每件事都有一百种做法。”是的,任何事情,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总能想许许多多的方法去办好。在教学方法上,每一项教学内容,都可以设计出多种有效的方法。我们必须牢牢集注:在教学上,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在讲授“如何成才”时,是不是像有写人说的那样“只有学习好,才能成才”呢?每次讲到这里学生们就会用不相信的眼光看着我,效果很不理想。或许是受了这次“课程改革培训”的影响和启发,我设计了一堂辩论课。正方:只有学习好,才能成才;反方:学习不好,也能成才。通过争论,使学生明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让学生自己和自己辩论,让同龄人去说服同龄人,这样做,起码不存在逆反心理,因如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课堂是一种对话,是一种讨论,这是对传统课堂理论的一种超越。在对话中,教师和学生都成了课堂的组成部分,构筑起共同探讨的平台。
二、创设冲突情境,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而是不是创设了一定的教学情境,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呢?不是的。只有那些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情境才能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专注于特定的情境,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思考中去。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的提出问题,设置问题的“悬念”,创设冲突情境,引起学生好奇和探求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引入到急于投入到所学内容的情境之中。如在讲述《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时,我就抛弃了课文提供的《水浒传》,选择《西游记》作为引言,问到“唐僧师徒四人各是怎样的一个人?”同学们一听是《西游记》,马上“我来讲”“我来讲”的叫个不停,课堂气氛活跃。接着又提出“他们是怎么样形成这种性格的呢?”这些问题的提出,我都没有设置固定的答案,允许同学个人可以持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思维的空间中自由驰骋,任意翱翔。学生与学生之间争得面红耳赤,学生与我也可以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都将不复存在,教师不仅仅是教,而且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在教,师生在交流与探讨中共同成长。
三、互动式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培养、提高学生的动口、动脑的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不应忽视
教师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论,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独立意识,使之做有主见的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学生在校是学习的主体、校园活动的主体,进入社会又是实践的主题、生活的主体、市场的主体。在校期间,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巧妙地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内在动力,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积极有效的学习。同时,还要使学生成为校园生活的主体,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参与意思,自治自理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此外,学生还要主动的关心社会,关注时事,自觉参加社会时间,如生产劳动或社会调查,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的观察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和经济发展动态,做一个有主见的人。
课前,可以有计划地引导孩子确立研究小课题,组织他们搜集资料,动手实验,得出结论,行诸文字。课堂上,留给孩子们交流是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展示研究成果,体验收获的喜悦。我在教学过程中,每隔两周就上一次的研究性学习课。如在讲述《生活处处有情趣》时,我要求学生自己做一张手抄报,内容是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体现在手抄报上,然后再由其他同学来猜一猜这是谁的手抄报。又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调查家人和同学的兴趣、爱好,这样既丰富教学内容,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新一论的课程改革已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升到共识、共享、共进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只要留给学生机会;只要告诉他们表达意见是他们的权利;只要说明很多事情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许多领域是未知的、有待探索的;只要热情的鼓励学生,真正的赏识学生,就能看到学生洞开的心灵之窗,就能听到学生发自心灵深处的声音,让学生动起来,才是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协调统一,共同发展。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而在以往的教學中,主要是教师的“一言堂”,同学在下面抄抄画画,顶多再使用挂图、模型、录音、投影等方式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但这远远是不够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尽量创设让学生摸得着、看得到,甚至能够自己亲手操作的一种情境。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从而抓住课堂,才算是真正做到师生互动。
一、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敢于说话,培养学生的动口能力
在讲述《交友要讲原则》时,在“‘哥们儿义气’不是真正的友谊”这一问题上创设了这一情境:我让同学们先看同学自编自演的小品。小品的内容是,我校初二的甲同学因故打死了初一的乙同学,为躲避公安局的追捕,来找他的“哥们”帮忙。要求同学看完之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同学们一听有“好戏”可看,一下子来了精神,激发起了探究的兴趣。没等小品演完,就有同学在下面议论纷纷;小品演完之后,同学马上就七嘴巴舌的议论开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就这样在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的不再是知识的简单复制,而是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活泼好动这是孩子的天性,抓住了学生的心也就抓住了课堂。而相反的,如果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只知道听,只知道接受,只有老师的喋喋不休,课堂气氛沉闷,不仅是学生想睡觉,连听课的老师都很无聊。久而久之,政治课堂就失去了吸引力,学生就开始厌烦上政治课了。所以,只有让学生参与学习,抒发自己的感想,“七嘴巴舌”,“议论纷纷”,甚至与教师当场辩论,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质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能说会道、善于思考的能力。
以往,我们总是认定一个理,好像教学就只是有那么一种方法,一种形式,这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出题,学生考试。这是思想僵化的一种表现。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有句名言:“每件事都有一百种做法。”是的,任何事情,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总能想许许多多的方法去办好。在教学方法上,每一项教学内容,都可以设计出多种有效的方法。我们必须牢牢集注:在教学上,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在讲授“如何成才”时,是不是像有写人说的那样“只有学习好,才能成才”呢?每次讲到这里学生们就会用不相信的眼光看着我,效果很不理想。或许是受了这次“课程改革培训”的影响和启发,我设计了一堂辩论课。正方:只有学习好,才能成才;反方:学习不好,也能成才。通过争论,使学生明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让学生自己和自己辩论,让同龄人去说服同龄人,这样做,起码不存在逆反心理,因如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课堂是一种对话,是一种讨论,这是对传统课堂理论的一种超越。在对话中,教师和学生都成了课堂的组成部分,构筑起共同探讨的平台。
二、创设冲突情境,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而是不是创设了一定的教学情境,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呢?不是的。只有那些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情境才能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专注于特定的情境,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思考中去。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的提出问题,设置问题的“悬念”,创设冲突情境,引起学生好奇和探求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引入到急于投入到所学内容的情境之中。如在讲述《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时,我就抛弃了课文提供的《水浒传》,选择《西游记》作为引言,问到“唐僧师徒四人各是怎样的一个人?”同学们一听是《西游记》,马上“我来讲”“我来讲”的叫个不停,课堂气氛活跃。接着又提出“他们是怎么样形成这种性格的呢?”这些问题的提出,我都没有设置固定的答案,允许同学个人可以持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思维的空间中自由驰骋,任意翱翔。学生与学生之间争得面红耳赤,学生与我也可以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都将不复存在,教师不仅仅是教,而且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在教,师生在交流与探讨中共同成长。
三、互动式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培养、提高学生的动口、动脑的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不应忽视
教师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论,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独立意识,使之做有主见的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学生在校是学习的主体、校园活动的主体,进入社会又是实践的主题、生活的主体、市场的主体。在校期间,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巧妙地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内在动力,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积极有效的学习。同时,还要使学生成为校园生活的主体,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参与意思,自治自理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此外,学生还要主动的关心社会,关注时事,自觉参加社会时间,如生产劳动或社会调查,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的观察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和经济发展动态,做一个有主见的人。
课前,可以有计划地引导孩子确立研究小课题,组织他们搜集资料,动手实验,得出结论,行诸文字。课堂上,留给孩子们交流是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展示研究成果,体验收获的喜悦。我在教学过程中,每隔两周就上一次的研究性学习课。如在讲述《生活处处有情趣》时,我要求学生自己做一张手抄报,内容是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体现在手抄报上,然后再由其他同学来猜一猜这是谁的手抄报。又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调查家人和同学的兴趣、爱好,这样既丰富教学内容,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新一论的课程改革已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升到共识、共享、共进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只要留给学生机会;只要告诉他们表达意见是他们的权利;只要说明很多事情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许多领域是未知的、有待探索的;只要热情的鼓励学生,真正的赏识学生,就能看到学生洞开的心灵之窗,就能听到学生发自心灵深处的声音,让学生动起来,才是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协调统一,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