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上课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更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世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
  一、拓宽识字的渠道——在生活环境中识字
  欢快的学校生活,幸福的家庭生活,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这一切都为儿童的健康发展、为儿童的增长知识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作为教师,我们要利用这一环境优势,引导儿童在生活环境中识字,既可对已识字词加深记忆,又可扩大学生识字量。如在学校当值日生,就可识“值日”,少先队活动识“少先队”,清明节扫墓识“祭扫”;在家庭,家庭成员称呼识“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家庭摆设识“电视机”、“电冰箱”、“微波炉”,给它们写上名称,贴上标签,在用字中巩固识字。在社会,从街上招牌、牌匾、商标、广告中,主动识字。
  二、激起阅读的体验——在活动中理解
  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就从认知性范畴,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充分注意体现“童真”、“童趣”,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课文内容和不同的语言表达,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要把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行之有效的语文活动形式引进课堂教学。画面感强的可以读读画画;诗歌可以读读背背、唱唱,童话和情节曲折的故事可以读读演演。学生在画、唱、演中,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会,而且能发展语言,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例如在学习《狐假虎威》时,我制作了狐狸、老虎、兔子、野猪等动物头饰,让学生读读,演演,评评,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得有兴趣,学得主动,学得轻松。
  三、挖掘习作的源泉——在实践中表达
  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河,以前,河水清澈,水中的鱼儿、河底的沙石一清二楚。但是,现在却几乎变成“黑河”了。于是,我利用双休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指导学生去小河的上游、中游、下游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小河被污染的原因及治理方案。在活动中,我指导学生对小河两岸的居民、行人作现场采访。让学生在活生生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口语交际训练。作文课上,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有的交流自己的观察所得,有的绘声绘色地描绘环境现状,有的搜集了大量文字资料,说明破坏环境造成的危害。有的说出采访所得、思考所得……然后,让学生把这些化为书面语言写下来。这样的写作,可谓水到渠成,学生的写作热情高涨,写作兴趣浓厚。
  总之,社会处处皆语文,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我们应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放飞”孩子,让学生从封闭单一的课堂中解放出来,接触自然、生活、社会,在广阔天地中学语文、用语文。
  (作者单位 安徽省庐江县泥河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