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分析了生物农药使用的重要性,介绍了生物农药的概念、种类,重点分析提出生物农药的使用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生物农药;蔬菜生产;种类;使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187-01
蔬菜生产上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导致蔬菜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普遍,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其对无公害蔬菜的要求愈加迫切。因此,运用生物农药已成为大势所趋[1]。
1 生物农药使用的重要性
自20世纪40年代发明有机化学农药之后,极大地增强了人类控制病虫危害的能力,为挽回农作物产量损失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过分依赖农药的作用,造成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生态平衡破坏以及有害生物抗药性的产生等副作用,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和社会公害。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农产品的出口特别是蔬菜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农药残留超标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限制因素。
2 生物农药的概念
生物农药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农药,其来源于动植物及微生物。生物农药的主要特点是对特定害虫有特效性,不在环境中累积,安全性高,病虫抗药性产生慢[2-3]。
3 生物农药种类
从来源上讲,有植物源农药(如烟碱、楝素、除虫菊素等)、动物源农药(利用动物中的寄生性和扑食性,通过人工助迁或室内培养繁殖,用于防治害虫,如利用草蛉防治棉蚜、白粉虱,利用瓢虫防治蚜虫、红蜘蛛、介壳虫以及低龄鳞翅目幼虫等)、微生物源农药(如白僵菌、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多杀霉素等)。
4 生物农药使用技术
4.1 选择适宜的生物农药品种
生物农药具有特定的目标病虫害。因此,针对特定的病虫害,要选择适宜的生物农药,如防治鳞翅目幼虫可选择苏云金杆菌(Bt),防治菜青虫可选择苦参碱[4],防治蚜虫可选择楝素。
4.2 确定适宜的防治时期
一方面,害虫在不同生育阶段对生物农药的抵抗力有差异,一般来说,低龄幼虫期对药物较为敏感,应充分掌握这一防治适期,以达到“治小、治早、治了”的目的。另一方面,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杀虫的药效发挥较慢,因而施药时间应适当提前,一般以幼虫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期用药的效果最佳。
4.3 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
外界的气候条件如湿度、光照、温度、雨水等对生物农药的活性有较大影响。①湿度。作为生物农药活性的敏感因素,湿度越大,药效越明显,特别是针对粉状生物农药。因此,生物农药的喷施应选择在早晚露水未干时进行。②光照。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仅对伴孢晶体有变形降效作用,也可以杀死生物农药中的活性成分芽孢。一般直射阳光照射30 min,芽孢死亡率可达50%左右,照射1 h,芽孢死亡率可达80%。因此,生物农药的施用应选择在阴天或16:00以后进行,以避开强光的照射。③温度。芽孢和蛋白质晶体是生物农药的活性成分,其对温度的要求均较高。为保证芽孢在害虫机体内的繁殖速度,应控制温度在20 ℃以上,这样的条件也适合蛋白质晶体作用的发挥。④雨水。生物农药忌暴雨冲刷,但药后5 h遇小雨反而有增效作用。因此,生物农药施用前应关注天气预报,严禁在暴雨期间用药。此外,粉剂生物农药对风比较敏感,其飘逸和扩散需借助于风。因此,要使粉剂生物农药达到最佳效果,应掌握在微风条件下施用。
4.4 选择高性能喷洒机械
由于生物农药生产成本高,因而应优化用药技术,使用高性能喷洒机械,如采用与扇形空气喷口配套的弥雾机,其液压喷嘴喷出的雾滴小而均匀,能提高生物农药的防效,降低生产成本。
4.5 与少量化学药剂混用
遇到害虫大发生和多种害虫混合发生时,单用生物农药的药效发挥慢,难以有效控制害虫,因而应配合施用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一般加入低剂量化学农药于生物农药中,可降低害虫的抵抗力,为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创造条件,同时害虫被病原微生物侵染后,又降低了对化学农药的抵抗力,从而起到增效作用。但需注意的是,杀菌剂与碱性农药不能与生物农药混用,因为杀菌剂可杀死生物农药中的活性成分,使生物农药失去效果,碱性农药则会改变生物农药中微生物赖以生存的酸性条件,引起菌类失去活性[5-6]。
5 参考文献
[1] 唐金湘.中国生物农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农业:下旬刊,2012(1):35-36.
[2] 沈军.施用微生物农药应注意的误区[J].科技致富向导,2011(31):39.
[3] 李金星.动物源生物农药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1(23):227.
[4] 温小玲.生物农药防治菜青虫试验研究初报[J].安徽农业通报,2011,17(24):57,92.
[5] 朱海燕.生物农药推广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20):34-35.
[6] 李斌,唐英,荣酬,等.复合型生物农药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847-19848,19876.
关键词 生物农药;蔬菜生产;种类;使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187-01
蔬菜生产上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导致蔬菜农药残留问题越来越普遍,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其对无公害蔬菜的要求愈加迫切。因此,运用生物农药已成为大势所趋[1]。
1 生物农药使用的重要性
自20世纪40年代发明有机化学农药之后,极大地增强了人类控制病虫危害的能力,为挽回农作物产量损失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过分依赖农药的作用,造成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生态平衡破坏以及有害生物抗药性的产生等副作用,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和社会公害。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农产品的出口特别是蔬菜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农药残留超标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限制因素。
2 生物农药的概念
生物农药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农药,其来源于动植物及微生物。生物农药的主要特点是对特定害虫有特效性,不在环境中累积,安全性高,病虫抗药性产生慢[2-3]。
3 生物农药种类
从来源上讲,有植物源农药(如烟碱、楝素、除虫菊素等)、动物源农药(利用动物中的寄生性和扑食性,通过人工助迁或室内培养繁殖,用于防治害虫,如利用草蛉防治棉蚜、白粉虱,利用瓢虫防治蚜虫、红蜘蛛、介壳虫以及低龄鳞翅目幼虫等)、微生物源农药(如白僵菌、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多杀霉素等)。
4 生物农药使用技术
4.1 选择适宜的生物农药品种
生物农药具有特定的目标病虫害。因此,针对特定的病虫害,要选择适宜的生物农药,如防治鳞翅目幼虫可选择苏云金杆菌(Bt),防治菜青虫可选择苦参碱[4],防治蚜虫可选择楝素。
4.2 确定适宜的防治时期
一方面,害虫在不同生育阶段对生物农药的抵抗力有差异,一般来说,低龄幼虫期对药物较为敏感,应充分掌握这一防治适期,以达到“治小、治早、治了”的目的。另一方面,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杀虫的药效发挥较慢,因而施药时间应适当提前,一般以幼虫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期用药的效果最佳。
4.3 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
外界的气候条件如湿度、光照、温度、雨水等对生物农药的活性有较大影响。①湿度。作为生物农药活性的敏感因素,湿度越大,药效越明显,特别是针对粉状生物农药。因此,生物农药的喷施应选择在早晚露水未干时进行。②光照。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仅对伴孢晶体有变形降效作用,也可以杀死生物农药中的活性成分芽孢。一般直射阳光照射30 min,芽孢死亡率可达50%左右,照射1 h,芽孢死亡率可达80%。因此,生物农药的施用应选择在阴天或16:00以后进行,以避开强光的照射。③温度。芽孢和蛋白质晶体是生物农药的活性成分,其对温度的要求均较高。为保证芽孢在害虫机体内的繁殖速度,应控制温度在20 ℃以上,这样的条件也适合蛋白质晶体作用的发挥。④雨水。生物农药忌暴雨冲刷,但药后5 h遇小雨反而有增效作用。因此,生物农药施用前应关注天气预报,严禁在暴雨期间用药。此外,粉剂生物农药对风比较敏感,其飘逸和扩散需借助于风。因此,要使粉剂生物农药达到最佳效果,应掌握在微风条件下施用。
4.4 选择高性能喷洒机械
由于生物农药生产成本高,因而应优化用药技术,使用高性能喷洒机械,如采用与扇形空气喷口配套的弥雾机,其液压喷嘴喷出的雾滴小而均匀,能提高生物农药的防效,降低生产成本。
4.5 与少量化学药剂混用
遇到害虫大发生和多种害虫混合发生时,单用生物农药的药效发挥慢,难以有效控制害虫,因而应配合施用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一般加入低剂量化学农药于生物农药中,可降低害虫的抵抗力,为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创造条件,同时害虫被病原微生物侵染后,又降低了对化学农药的抵抗力,从而起到增效作用。但需注意的是,杀菌剂与碱性农药不能与生物农药混用,因为杀菌剂可杀死生物农药中的活性成分,使生物农药失去效果,碱性农药则会改变生物农药中微生物赖以生存的酸性条件,引起菌类失去活性[5-6]。
5 参考文献
[1] 唐金湘.中国生物农药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农业:下旬刊,2012(1):35-36.
[2] 沈军.施用微生物农药应注意的误区[J].科技致富向导,2011(31):39.
[3] 李金星.动物源生物农药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1(23):227.
[4] 温小玲.生物农药防治菜青虫试验研究初报[J].安徽农业通报,2011,17(24):57,92.
[5] 朱海燕.生物农药推广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20):34-35.
[6] 李斌,唐英,荣酬,等.复合型生物农药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847-19848,19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