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4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叶永烈先生的《“四人帮”兴亡》(以下简称《兴亡》)一书。这部150万字的鸿篇巨制,据作者说,花费了20年的功夫,查阅了大量的档案史料,访问了众多著名当事人才完成的。作者希望这套大书“不仅仅是文学作品,而且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笔者拜读了这部书的部分章节后,觉得该书既有对“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描述,又有对“文革”中的重要人物的介绍,确实是一部可读的书。“工夫不负有心人”,作者的辛勤耕耘,定将得到读者的回报。
然而,要使这部书“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我认为还需要下大功夫。正如该书作者所说,完成这部书,并不意味着画上了句号,仍需要补充修改。作者的这种态度是值得称道的。因为“文革”史的研究刚刚起步,虽然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仍停留在局部的表层的水平,若使“文革”史研究进一步深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史料这个基础工作。
时下出版了一些有关“文革”的口述史、回忆录等,虽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它们不能不受到形势、立场、观点、利害、感情和记忆等因素的影响。要将口述史、回忆录这类活史料提升到史实程度,还需要根据各种史料载体,如文书档案、笔记、信函、文件等来相互印证,并进一步鉴别、考证,去伪存真。而如今“文革”史的研究最大的难点就是“文革”档案还没有公开,致使许多重大问题的疑点难点无法深入研究下去。
《兴亡》一书,也难摆脱这种历史局限。如果把这部书当成演义小说似乎还更贴切,若作为信史,则还有待于作者作进一步的努力。
笔者也算是“文化大革命”的亲历者。“文化大革命”这十年中有八九年是在牢房、劳改中度过的,我只亲历了“文革”初期那一段历史。因为我在“无产阶级司令部”下面供过职,接触过一些“文革”要员,为他们跑过腿、办过事,加上耳闻目睹,了解一点支离破碎的情况,因此,我斗胆向叶永烈先生提供一些未经考证的史料,供参考。
在《兴亡》一书中,作者引证了一些亲历“文革”的人写的回忆录。这些文字有的确有参考价值,有的则是信口开河,胡编乱造,甚至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颠倒黑白。
下面我想就《兴亡》一书中与史实不符的引证,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于张春桥、姚文元1967年1月3日在解放军报社接见王洪文等人的情况
《兴亡》说:
一辆从西郊北京大学驶来的轿车,载着三男一女,驶入报社。他们刚刚在二楼小会议室坐定,张春桥、姚文元一身军装,踱了进来。
“春桥同志。”为首的三十来岁的男子,亲热地跟张春桥握手。
“这是文元同志,”张春桥介绍道,“这是王洪文同志!”
王洪文介绍了同行者,二十五岁的陈阿大和十八岁的“小廖”。
……
至于那位女宾,嘿嘿一笑,冲张、姚点点头,她,老熟人——聂元梓。王洪文、陈阿大、廖祖康是昨天乘飞机到达北京的。他们直奔北京大学,聂元梓安排他们住在学校招待所,随即给张春桥挂了电话。
“春桥同志,文元同志,上海群龙无首,只有你们出马,才能压住阵脚!”王洪文汇报了上海发生的第三次风潮——“康平路事件”之后,说出了这句话。
“是的,我们也准备马上去上海——《文汇报》明天就要夺权,这是整个上海夺权的先声,”张春桥停顿了一下,说道,“如果我和文元这时候不回上海,将来大权旁落,就很难挽回。”
“你也马上回上海——现在上海到了关键时刻。”姚文元对王洪文说道。
就这样,决定发动“一月革命”的密谈,在北京解放军报社二楼悄然进行着。
这一段绘声绘色的描写,如果不是身临其境的人是很难写出来的。
张春桥、姚文元这次接见王洪文等人,是笔者安排的,并且自始至终参加了接见。根据我的亲历,上述描写是不准确的,重要情节都不符合实际。
第一,车上没载着“三男一女”,只载了四五个男子,聂元梓压根儿就没有参加会见,她只帮王洪文叫通了中央文革办事组的电话。
第二,聂元梓不可能直接给张春桥打电话,在张春桥的办公室里只设了一部保密电话(红机子),从不对外。
第三,会见谈话的中心议题,并非为回上海发动“一月革命”,上海什么时候成立新的政权组织,在这个会见中决定不了。说张春桥怕“大权旁落”没有根据。据我所知,上海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发展方向、进程,基本上掌控在中央文革和张春桥、姚文元手中,他俩不必担心“大权旁落”。
第四,王洪文从北大招待所去解放军报社,乘的不是轿车,而是吉普车。
那么,这次张春桥、姚文元接见王洪文等人的真实情况和接见始末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写出来,向叶永烈先生请教。
1967年1月初,中央文革办公室改称办事组不久的一天,我接到聂元梓打来的电话,她说:上海的王洪文等人来北京串联,现在住在北大招待所。他们想向张春桥汇报上海“文化大革命”运动情况,请张春桥同志接见。
我向张春桥报告了此事,张春桥答应接见,但要求人不要多,只让王洪文等主要负责人来谈就可以了。时间定在当天晚上,新任办事组组长宋琼将接见地点安排在解放军报社。
当天晚上,我乘解放军报社的吉普车到了北大招待所,找到了王洪文,由王叫了四个人,一起乘车去解放军报社。一会儿,张春桥、姚文元也到了。参加会议的除王洪文之外,还有陈阿大、一个小青年(可能是廖祖康),还有一两个人。会议的内容,大致是王洪文等人谈上海市各工人造反派在运动中的情况,介绍各派头头的能力、优缺点、威信,以及在运动中方向是否正确之类,也谈了和“走资派”斗争、批判“资反路线”的情况。张春桥在会上没有长篇大论地讲话,只是在座谈中提出一些问题或插话。张春桥讲的主要是让大家注意把握运动的大方向,加强同各种群众组织的团结,把上海各派工人组织联合起来。我不记得姚文元在会上有发言。
关于聂元梓去上海串联前后
《兴亡》一书中“江青从北京调来‘大炮’聂元梓”一节说:“聂元梓来沪之前,忽地‘失踪’了几天。直到1977年9月19日,聂元梓由北京大学保卫部监管审查期间,才交代了其中的奥秘。”
笔者拜读了这部书的部分章节后,觉得该书既有对“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描述,又有对“文革”中的重要人物的介绍,确实是一部可读的书。“工夫不负有心人”,作者的辛勤耕耘,定将得到读者的回报。
然而,要使这部书“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我认为还需要下大功夫。正如该书作者所说,完成这部书,并不意味着画上了句号,仍需要补充修改。作者的这种态度是值得称道的。因为“文革”史的研究刚刚起步,虽然已经有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仍停留在局部的表层的水平,若使“文革”史研究进一步深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史料这个基础工作。
时下出版了一些有关“文革”的口述史、回忆录等,虽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它们不能不受到形势、立场、观点、利害、感情和记忆等因素的影响。要将口述史、回忆录这类活史料提升到史实程度,还需要根据各种史料载体,如文书档案、笔记、信函、文件等来相互印证,并进一步鉴别、考证,去伪存真。而如今“文革”史的研究最大的难点就是“文革”档案还没有公开,致使许多重大问题的疑点难点无法深入研究下去。
《兴亡》一书,也难摆脱这种历史局限。如果把这部书当成演义小说似乎还更贴切,若作为信史,则还有待于作者作进一步的努力。
笔者也算是“文化大革命”的亲历者。“文化大革命”这十年中有八九年是在牢房、劳改中度过的,我只亲历了“文革”初期那一段历史。因为我在“无产阶级司令部”下面供过职,接触过一些“文革”要员,为他们跑过腿、办过事,加上耳闻目睹,了解一点支离破碎的情况,因此,我斗胆向叶永烈先生提供一些未经考证的史料,供参考。
在《兴亡》一书中,作者引证了一些亲历“文革”的人写的回忆录。这些文字有的确有参考价值,有的则是信口开河,胡编乱造,甚至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颠倒黑白。
下面我想就《兴亡》一书中与史实不符的引证,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于张春桥、姚文元1967年1月3日在解放军报社接见王洪文等人的情况
《兴亡》说:
一辆从西郊北京大学驶来的轿车,载着三男一女,驶入报社。他们刚刚在二楼小会议室坐定,张春桥、姚文元一身军装,踱了进来。
“春桥同志。”为首的三十来岁的男子,亲热地跟张春桥握手。
“这是文元同志,”张春桥介绍道,“这是王洪文同志!”
王洪文介绍了同行者,二十五岁的陈阿大和十八岁的“小廖”。
……
至于那位女宾,嘿嘿一笑,冲张、姚点点头,她,老熟人——聂元梓。王洪文、陈阿大、廖祖康是昨天乘飞机到达北京的。他们直奔北京大学,聂元梓安排他们住在学校招待所,随即给张春桥挂了电话。
“春桥同志,文元同志,上海群龙无首,只有你们出马,才能压住阵脚!”王洪文汇报了上海发生的第三次风潮——“康平路事件”之后,说出了这句话。
“是的,我们也准备马上去上海——《文汇报》明天就要夺权,这是整个上海夺权的先声,”张春桥停顿了一下,说道,“如果我和文元这时候不回上海,将来大权旁落,就很难挽回。”
“你也马上回上海——现在上海到了关键时刻。”姚文元对王洪文说道。
就这样,决定发动“一月革命”的密谈,在北京解放军报社二楼悄然进行着。
这一段绘声绘色的描写,如果不是身临其境的人是很难写出来的。
张春桥、姚文元这次接见王洪文等人,是笔者安排的,并且自始至终参加了接见。根据我的亲历,上述描写是不准确的,重要情节都不符合实际。
第一,车上没载着“三男一女”,只载了四五个男子,聂元梓压根儿就没有参加会见,她只帮王洪文叫通了中央文革办事组的电话。
第二,聂元梓不可能直接给张春桥打电话,在张春桥的办公室里只设了一部保密电话(红机子),从不对外。
第三,会见谈话的中心议题,并非为回上海发动“一月革命”,上海什么时候成立新的政权组织,在这个会见中决定不了。说张春桥怕“大权旁落”没有根据。据我所知,上海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发展方向、进程,基本上掌控在中央文革和张春桥、姚文元手中,他俩不必担心“大权旁落”。
第四,王洪文从北大招待所去解放军报社,乘的不是轿车,而是吉普车。
那么,这次张春桥、姚文元接见王洪文等人的真实情况和接见始末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写出来,向叶永烈先生请教。
1967年1月初,中央文革办公室改称办事组不久的一天,我接到聂元梓打来的电话,她说:上海的王洪文等人来北京串联,现在住在北大招待所。他们想向张春桥汇报上海“文化大革命”运动情况,请张春桥同志接见。
我向张春桥报告了此事,张春桥答应接见,但要求人不要多,只让王洪文等主要负责人来谈就可以了。时间定在当天晚上,新任办事组组长宋琼将接见地点安排在解放军报社。
当天晚上,我乘解放军报社的吉普车到了北大招待所,找到了王洪文,由王叫了四个人,一起乘车去解放军报社。一会儿,张春桥、姚文元也到了。参加会议的除王洪文之外,还有陈阿大、一个小青年(可能是廖祖康),还有一两个人。会议的内容,大致是王洪文等人谈上海市各工人造反派在运动中的情况,介绍各派头头的能力、优缺点、威信,以及在运动中方向是否正确之类,也谈了和“走资派”斗争、批判“资反路线”的情况。张春桥在会上没有长篇大论地讲话,只是在座谈中提出一些问题或插话。张春桥讲的主要是让大家注意把握运动的大方向,加强同各种群众组织的团结,把上海各派工人组织联合起来。我不记得姚文元在会上有发言。
关于聂元梓去上海串联前后
《兴亡》一书中“江青从北京调来‘大炮’聂元梓”一节说:“聂元梓来沪之前,忽地‘失踪’了几天。直到1977年9月19日,聂元梓由北京大学保卫部监管审查期间,才交代了其中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