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的有机衔接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dz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治安管理处罚法》是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严厉惩治和打击危害社会治安违法行为和规范警察权的行使来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两个主要任务和功能,前者属于维护社会秩序,后者是保障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人权也是《治安处罚法》的价值选择,与《刑法》的价值选择具有协调一致性。《治安管理处罚法》是由社会控制型法律转为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为立法主旨、以保障人权做为指导原则的法律,它也体现了保障权利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律价值所在。本文从《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总则方面、行为及其处罚规定方面的衔接以及《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尚需进一步协调的问题加以阐述。
  一、两部法律在立法目的、管辖权和行为与惩罚相适应方面的衔接
  1、在立法的目的方面。这两者在立法的目的方面具有一致性,只不过是运用的手段不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综合治理手段相对于《刑法》的惩罚手段来说发挥了极大的补充和协助作用,和《刑法》实现了有机的衔接。
  2、在管辖权的体制方面。这两部法律在属地管辖方面的规定基本一致。只不过《刑法》所采用的是以属地管辖为主的混合管辖权体制,而《治安管理处罚法》却只采用了属地管辖的原则。
  3、在行为和惩罚的相适应方面。《刑法》坚持的是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也体现着治安管理处罚和治安管理行为相适应的原则。这两部法律在惩罚的轻重和违法犯罪行为的轻重必须要相适应的原则上基本是一致的。
  二、《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在行为和处罚规定方面的衔接和协调
  1、在法律调整范围上的衔接。和《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在相关规定上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这两个法律在扰乱公共秩序和妨害公共安全等多个方面都实现了调整范围的有机衔接。在上述的一些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都作了规定。比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7条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规定和第65条有违善良风俗的规定以及第29条计算机违法的规定等,都和《刑法》所规定的犯罪行为完成了调整领域上的对接。
  2、在法律构成要件上的衔接。违反治安管理所调整的大部分行为,从构成要件上来看,和犯罪行为的表述比较类似,只不过是有量或者程度上的差别。比如盗窃在达到一定数额和伤害到一定等级时就认为是犯罪,不然就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所以,对于同一行为是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还是适用《刑法》,常常是因为行为的危害程度不同罢了。和犯罪行为相比较,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只不过是情节轻微、尚不足以构成犯罪的,只是属于一般的违法行为,一般是接受治安管理处罚。另外,在违法犯罪的主体上,这两个法律在规定自然人主体以外,都是规定单位能够成为犯罪主体。可以说,构成要件的进一步统一不仅使立法体系更加统一,也使得执法和司法更加规范,更加便于操作。
  3、在处罚体制构建上的衔接协调。我国的刑罚体系由主刑与附加刑构成。《治安管理处罚法》借鉴了刑罚模式,建立了全新的治安处罚体系。把治安处罚种类分成主罚与附加罚两种。治安处罚体系中的罚款和刑罚体系中的罚金刑在适用上趋于接近。这两者既能够单独适用,也能够附加适用(并罚);此外,对于人身罚,在处罚程度上,这两部法律都实现了进一步的统一,体现了治安处罚的科学性。
  三、《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尚需进一步协调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尚需改进的方面。
  1、基本原则问题。《刑法》第3条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这对于保障人权和防止刑罚权的违法行使,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虽然《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处罚权的行使方式作出了严格的限制,有很多学者据此也认为该法律坚持了违法行为法定原则,但是本人认为,该法没有和《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相对应的法定原则宣示,这的确一个遗憾。比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6条规定,对于“屡教不改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可是,什么是“强制性教育措施”呢?法律指向并不不明确,这都和“违法行为与处罚法定原则”的缺位有很大的关系。
  2、责任免除阻却事由问题。《刑法》第16条、第20条、第21条分别规定了不可抗力和正当防卫以及紧急避险;但是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却没有涉及这些问题。不可抗力和正当防卫以及紧急避险等早已在法律中定型为免责行为,中外法律都有相关规定。所以笔者建议,对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以及不可抗力等行为,在立法上应该规定其责任排除。
  (二)《刑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几个方面。
  因为《治安管理处罚法》是在《刑法》实施很久之后`才得以出台,所以《治安管理处罚法》更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在很多方面的内容上对《刑法》未来的修改有借鉴意义。
  1、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总体立法指导思想,很值得《刑法》借鉴。《刑法》的修改制定工作是在我国第3次大规模的“严打”运动前后完成,有很大的的重刑化倾向,最突出的体现就是规定的死刑较多,在未来的刑法修改当中,应当注意刑罚的轻缓化。
  2、在基本原则上,《刑法》尚存在有欠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条规定,“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这一条原则在《刑法》上却没有相应体现。既然构建和谐社会,就要以人为本,对于犯罪分子判处刑罚应当从教育其悔过自新为出发点,所以,笔者建议在修改《刑法》的基本原则方面,应当考虑增加“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
  3、在属地管辖权方面《刑法》存在的欠缺。《刑法》第6条第2款明确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这里并没有“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的规定,根据语言逻辑习惯,如果是在港澳台的船舶和飞机内的犯罪也应当适用本法,但实际上无法如此规定,所以在法律条文上应该对此有明确的阐述。在这一点上,《治安管理处罚法》非常值得借鉴,该法的第4条第2款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航空器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适用本法。”
  总而言之,《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在立法上比较重视彼此之间的有机衔接,也较好地体现着法制统一的原则,它不但能促进于该法的顺利实施,防止由于相互冲突而出现尴尬局面,并且也给以后的其他立法活动树立了榜样,意义非同凡响。当然,这两部本处于同一位阶的法律在很多方面的协调还存在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解决,以真正实现立法的有效统一,从而保证执法和司法的最佳效果。
  (作者单位:郑州市政法干部学校)
  参考文献:
  [1]杨新京.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竞合问题研究. 人民检察. 2007(05)
  [2]吴情树.《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的衔接研究——基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分析. 三明学院学报. 2008(01)
  [3]孙振雷.<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刑法基础.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4]苏海健.论我国行政刑法立法的不足与完善——从与行政法相衔接的视角.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03)
  [5]裴兆斌.《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的衔接与冲突.公安研究. 2007(10)
其他文献
1997年12月下旬,我抵达莱索托这个南部非洲的高山王国履新。1998年2月12日向莱索托国王陛下莱齐耶三世递交了国书。谁知就在我递交国书后的第二天一早,突然发生了莱索托首都
期刊
加入WTO,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政府干预的减少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将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意识群体性分流。政治参与意识、国家民族认同意识、社会角色认
伴随公路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及交通量的急剧上涨,将出现大量路基边坡失稳、滑坡现象.作为公路工程的基层载体,路基边坡施工质量对公路使用寿命、后期质量具有巨大影响.
5月7日至9日,越南驻华大使邓明魁、越南工贸部副部长陈国庆率团访问重庆,重点了解“南向通道”建设发展情况,并举行了中国(重庆)—越南经贸与物流合作洽谈会,签署多项合作协
期刊
一、犯罪共同说和行为共同说  共同犯罪,简言之,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如何认定“共同”,理论界主要有两种分歧:犯罪共同说和行为共同说。  犯罪共同说认为,共同犯罪指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特定的犯罪。这里共同者所共同的是特定的犯罪,如杀人罪等。因此共犯要受构成要件的制约。但是,共同行为的数个人的行为对同一个犯罪构成要件事实有关系,应将数个的行为分别评价,分别作为犯罪来处罚。例如:A教唆B伤害X而B杀害了X
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对工民建基层可以起到良好的加固效果,本文重点探讨桩基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方法,并结合工民建基层松软问题引发特征,详细论述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在其
期刊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影响职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程潮铁矿在加快建设国内领先矿山的进程中,必须借助企业文化的力量,凝聚人的智慧、提高人的品位、规范人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