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大学生实习实训等准就业机制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hl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生产实践的形式主要包括顶岗实习、实训和教学实习。顶岗实习排除了学校的教学安排,其性质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劳动或工作。在此种情形下在校生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应是有效的劳动关系,在身份上应当认定为劳动者,出现劳动纠纷,应当适用《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经学校统一安排的实训和教学实习,学校是当事人之一,是连接实习生和用人单位的桥梁和纽带,在校学生在实训和教学实习中出现争议,学校和实习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习实训;法律适用
  一、引言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以国发(2019)4号文件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具体指标”明确“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方案》第三部分“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第(九)条“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规定,“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实习实训”。同时规定对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培养要做到“三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根据上述规定,职业院校大学生参加实训实习是主要的培养和教学手段之一。那么,职业院校大学生在大學就读期间参加生产实践时的劳动报酬、事故伤害处理等相关法律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课题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确定的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为切入点,从大学生实训、实习等准就业机制中出现的劳资纠纷、人身伤害、劳动保护、违约责任、权利侵害等法律问题方面入手,区分了实训、实习等准就业形式下大学生的主体身份和劳动行为性质,研究探讨大学生在不同的劳动形式下是否应当取得报酬、是否应当同工同酬,出现事故伤害是否认定工伤、应当如何赔偿等现实性法律问题,并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提出相关观点意见,旨在将研究成果在职业院校、合作企业和在校大学生中推广适用,达到依法维护上述三方特别是在校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学生、学校和企业中落地生根。
  二、顶岗实习的法律适用问题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的规定,学生在前五个学期已经完成了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学习内容,并且考核合格。第六个学期不再在校学习,而是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在学校规定的毕业时间返校办理毕业离校手续。顶岗实习具体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学校统一组织到指定单位实习,另一种情况是由学生通过双向选择自己联系单位实习。
  顶岗实习排除了学校的教学安排,其性质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劳动或工作。大学生们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实习劳动,实习单位接收实习生参加劳动或工作。大学生从事实际劳动,既是劳动者行使劳动权的具体表现,也是劳动者本人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这是落实国家促进就业政策的需要,也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需要。劳工双方通过平等协商,达成以“一方提供劳动,另一方支付报酬”为目的的意思表示。这样的意思表示不具法律规定的无效要件,完全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另外,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该规定的题中之义是指大学生利用学习之空闲时间打工补贴学费、生活费,不以就业为目的,参加短期或不定期劳务工作,获取一定劳务报酬的情况不视为劳动关系。然而,此规定已与现行法律规定相冲突,《劳动合同法》规定了两种特殊的用工形式,即“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和“非全日制用工”。该法第十五条规定:“以完成一 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第六十八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这两个条文为大学生校外打工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按照有关法律层级效力的规定,原劳动部的部门规章不能与法律相冲突,否则无效。因此,在此种情形下在校生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应是有效的劳动关系,在身份上应当认定为劳动者,出现劳动纠纷,应当适用《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解决劳工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排除学校的当事人地位。
  三、实训和教学实习的法律适用问题
  学生在校期间,在没有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内容之前,为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利用校内实训条件或实习单位的实习条件,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实践性学习,称之为实训或教学实习。
  经学校统一安排的实训和教学实习,学校是当事人之一,是连接实习生和用人单位的桥梁和纽带,缺少学校的参与,整个法律关系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在这一法律行为中,不成立劳动关系,实习生与学校和用人单位三方同时发生了法律关系:学校作为学生的施教者、管理人和实习活动的指挥安排者,应当预见实习生在实习劳动中必然存在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并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作为实习生进行劳动的劳动条件提供人、劳动工作的安排指挥者和某种程度劳动成果的获得者,应当为实习生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卫生的劳动条件,当实习生在劳动中受到伤害时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目前没有明确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应当认定三方不存在劳动关系,发生争议则适用民事普通法律的相关规定。例如实习生在生产过程中受到伤害,如果学校与用人单位事先对于责任的分担有约定,双方可以按照约定分担责任,但该项约定不能构成任何一方对实习生伤害免责的抗辩。如果没有约定,学校和用人单位应当对实习生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实习生可以选择要求其中任何一方或者两方承担赔偿责任。其他劳资纠纷、劳动保护和违约责任依此执行。
  参考文献:
  [1].李文忠,王一洁.论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就业中的法律适用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核心期刊)
  [2].王一洁.论高职院校学生不同就业形式中的法律适用【J】 .宜春学院学报.2009.3。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9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基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大学生实训实习等准就业机制相关法律问题研究”(编号:JRS-2019-1077)最终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在司法实践中,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存在:法律条文规定的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过窄、赔偿标准过于抽象、监督机制不完善以及刑事和解方式单一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刑事和解制度,认为要完善刑事和解制度,必须适度扩大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范围、规范赔偿标准、完善刑事和解的监督机制、倡导多元化的赔偿方式。  关键词:刑事和解 刑事和解的困境 刑事和解的完善  1.刑事和解的内涵  1.1基本概念  结合我国国情,学者
期刊
摘要: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媒体的改革和进步,当下通讯技术、数字技术以及移动网络设备的不断研发,也为新媒体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优势。当前以互联网为背景的微博、微信以及各种类型的客户端平台也在不断涌现,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也有着比较深入的影响。针对时代的特点,本文就如何利用和管理新媒体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管理;创新  引言:  新媒体环境下各媒体发展迅速,信息传播的媒介和方式也多种多样,
期刊
摘要:居安思危,治不忘乱。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国际形势下,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发展的机遇可能平底而生,而灾祸也可能从天而降。传统的安全威胁因素和非传统的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使我们面临诸多的严峻挑战。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加快,国家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和危机出现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加强公共危机管理,对于国家成功避免和驾驭各种风险和危机,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
期刊
学者祁蓉曾如是评价改革开放,“大时代的银幕上映出的,是每个奋力奔跑的人勾勒出的斑驳光影”。面对时代的潮流,总有人不甘于命运的沉浮。  1978年对于饱经磨难的中华大地而言,是发展道路面临选择的一年。这一年“总设计师”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重要讲话,这一宏大的构想为未来“中国号”这艘巨轮的航道做出了顶层规划。由此开始,中华大地,万物苏醒,盎然生机。  1
期刊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地方传统文化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人文和社会价值传承至今,熠熠生辉。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地方传统文化的自身特点,在极其重视地方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今天,相关的制度仍存在诸多问题,仍有进步和提升的空间。  一、地方传统文化及特点  地方传统文化是指由某一地方的人民群众在历史上创造的,集中反映当地民族风貌,极具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  地方传统文化有其独特性:  1)
期刊
摘要: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中国法律思想的发展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纵观中國法律思想的发展史,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儒家思想对于中国法律思想发展的深远影响。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产生和发展对我国古代法律思想产生和演变有着极大的影响。下面我将就几个重要的时期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儒家思想;法律思想  一、先秦儒家思想  中国法律最初诞生时往往以严刑酷罚的方式来达到惩治恶人的效果,这在法家思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休闲旅游的需求日益旺盛,旅游业近年来在中国蓬勃发展,而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也成为各地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在把握烟台市乡村旅游资源的基础上,研究居民家庭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能够了解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并找到供需双方的矛盾,形成结论,提出自己的对策建议。  一.旅游市场相关概念解释  1.旅游市场的定义  对于旅游市场的概念,国内学者主要从场所、需求、关
期刊
摘要:集约化管理指的是将各种生产要素,包括人力、物力、资金等各种资源集合起来进行优化配置。本文探讨了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对机械设备和物资材料进行集约化管理具有的现实意义、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集约化管理方案,以期有效提高企业各项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工程质量和建设效率。  关键词:机械设备;物资材料;集约化管理  1集约化管理概述  随着市场制度在改革创新中的不断调整和完善,对于机械设备和物资材料的传统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对跳水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和赛前心理状态调整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夠借此更好的提高跳水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促使我国跳水运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跳水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赛前;心理状态调整  跳水是我国的优势运动项目,在国际体育界我国许多跳水运动员的竞技水平都位居世界前列,诞生了许多跳水奥运冠军,如伏明霞、郭晶晶和田亮等。而近些年来,国际跳水运动竞争水平不断提高,跳水运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公益性职能日益增多和各项工作需要,为了不断满足基层群众教育医疗、社会管理、环境保护、审批服务等领域的公共需求,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制控制日益紧张的前提下,使用政府购买服务岗位聘用人员(以下简称服务人员)承担部分辅助性、临时性、事务性、可代替性工作,是当前一种普遍现象,服务人员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如何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为此,江苏省南通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