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tige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重庆市109名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进行实证调查,从微观上获取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对高校既有培养模式的认知与评价。研究发现,受到培养模式传统理念的桎梏、双导师制衔接环节的断裂、理论课程体系设置的倚重、专业实践教育体系的缺失等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为此,本文从理论和实务角度探讨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路径依赖,以期为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双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5843(2019)01-0125-05
   [DOI] 10.13980/j.cnki.xdjykx.2019.01.021
   当前我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社会建设步入重点改善民生轨道,国家在应对复杂环境变迁和社会风险过程中进行了多方位的战略调整和制度创新。在此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的优势和服务功能更加受到重视。2009年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作为新增设的专业学位,首批试点单位33所,截至2018年3月增至150所。近年来,学术界围绕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的培养模式、就业等领域开展了系列研究。国外学者J.Alicia Mason等人认为远程教学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社会心理影响没有传统的教育模式有效[1];Orme,J等人把英国社会工作教育的特征归纳为研究导向和实务导向的二元培养模式[2]。国内学者张岭泉强调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本土化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管理体制等方面[3];张洪清提出以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方向,形成有高校和区域特色的社会工作培养模式 [4];谢立中强调应借助教指委的力量来推动学校、院系和教师们按照专业学位教育的要求来开展MSW教学[5];仰和芝、张德乾认为井冈山大学采取的“服务项目教育模式”在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面已初见成效[6]。纵观已有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视角出发,多为归纳演绎,缺少实证研究。本文以实证调查为依据,从理论和实务角度探讨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
   一、重庆市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现状
  1985年,重庆市民政学院首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至今重庆市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学校已达10个。其中,设有硕士学位的学校两个。本文针对开设硕士学位的两所高校(分别称为C大学和X大学)的培养现状展开分析。
  (一)培养方向
  C大学作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医学和理工学科的办学水平在重庆处于绝对优势,在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方向上侧重于医学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等领域,培养重心集中在学生价值观、研究方法和应用能力等方面。X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办学侧重于农学、教育、心理等文科类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主要以学校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城市社区建设与发展3个方向为主,并将学生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研究能力的培育与提升作为专业培养的主导领域。
  (二)師资队伍
  两所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师资队伍结构相对合理,教师资源较为雄厚。X大学从事课程教学或实习督导的专任教师15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比例为60%(教授4人、副教授7人);博士学位12人;5人有海外留学背景;2人拥有MSW文凭;3人拥有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6人参与社会工作机构的督导;5人在重庆市民政局和共青团重庆市委担任督导。C大学现有社会工作专业教师13人,专职教师1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硕士生导师10人。此外,两所大学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均采取了“双导师制”的教育模式,即设立校内指导导师和校外实践导师,全程参与培养目标确立、课程教学、实践实习鉴定、论文指导等工作。其中,校内导师由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主要负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校外导师由与培养院校有合作关系的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机构中的专业人士组成,侧重于在学生集中实习期间进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体系
  两所高校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采取学分制管理,学生须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根据教学计划和相关规定修满规定的课程学分。在课程设置上,除了通识教育课(公共必修课)外,还开设了不同类型的专业课程,涉及到社会工作理论、实务、政策等各个方面,让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基础。X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规定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政治理论、外语)6学分、专业必修课(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伦理、高级社会工作实务、社会研究方法、社会政策)16学分;选修课至少8学分;专业实践实习6学分。C大学规定通识教育课程7学分、专业课程27学分、实践实习6学分。可见两所大学在课程设置上比较接近,均采用了“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专业实习”的模式,且每个课程板块所占课时比例大致相同。同时,还可以看出两所大学专业实践实习课程的学分都是6学分,分别占总学分的17%和15%,均不到20%,实习环节在课程设置中所占比重偏低。
  (四)实践教育
  在实践教学环节,两所大学皆规定了实习任务,配备了校内导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并提供了不同类型的实习基地供学生选择。
  1. 实习时间均有硬性要求又各具特色。C大学要求在两年内完成600—800小时的专业实践,实习任务包括:社会调查方法实习、每周一日社区体验、老年社会工作实习、学校社会工作实习、毕业实习专业技能、毕业论文综合技能。X大学把实习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学年入学前(7—8月)的自主实习至少100小时,完成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实务技能的提升;第一学期中期兼职实习至少120小时,观察和反思社区工作的流程和具体操作方法;第二学期中期(6—9月)专职全修至少680小时,综合运用所学社会工作方法在社会工作机构参与一线项目服务。   2. 实习基地建设偏向学校优势领域。X大学先后与政府、社区、社会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签约了15家实习实训基地。同时,还聘请了一批民政部门和社会服务组织的优秀社会工作者作为机构督导。C大学和政府、社区、NGO组织、社会工作机构等合作,建立了多种类型的实习基地。C大学还与企业建立了多元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在招聘校外导师时优先考虑合作单位的员工,企业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提供实习所需的资料、技术和场地,并在学生实习时给予指导。此外,C大学实习基地侧重于医院、学校和企业等场所,X大学则主要是各类社会工作机构和社区,这与两校专业发展的方向基本一致。
   二、培养模式的现实困境
  (一)培养模式局限于传统理念的延续
  两所大学虽然一直在探索适合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发展模式,但由于经验不足,专业发展特色不明显。调研数据显示,学生对所在院校在专业学位论文指导、培养目标设定和师资力量配备等方面满意度较高,均值都在3.6以上,而对于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和就业方面指导的认可度相对偏低,均值在3.4以下。数据表明,两所大学在考量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的重要指标时与传统学位培养模式一样,仍然侧重于学位论文、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和课程设置等领域的建设,这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的《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要求的“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7],反映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没有体现出应用型的特点。专业学位具有职业导向性,只有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参与大量的实践实习,才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和职业素养的形成。通过测量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对职业选择的态度,了解到有33.9%的毕业生倾向于到高等院校发展,26.6%的愿意到企业公司,25.7%的倾向于政府事业单位工作,而愿意留在社会工
  (二)双导师制衔接环节的断裂
  目前我国尚未有高校单独开设社会工作专业博士点,仅有少数高校的社会学博士点设有社会工作方向。因此,重庆高校专任师资队伍中拥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背景的博士学位者很少,多数师资都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过来的。如X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是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出身;C大学则集中在管理学、文学和教育学等领域。两所大学虽然建立了“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但实际上,校内导师主要侧重于学生的课程学习与论文指导,校外导师仅负责学生在机构的实习事宜,双方交集很少,“联合督导”变成了松散督导,有名无实。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一是校内导师普遍没有接受过社会工作实务技能培训,指导研究生人数较多(X大学导师人均指导4—5人,C大学人均2—3人),受高校职称评定的影响,又要兼顾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造成了“重理论、轻实务”现象;二是聘请的校外导师虽然长期从事社会工作实务,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对系统理论知识储备不足,提供给学生的指导相对零散和随意,对一些专业性、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无法解答。因此,当问道“您觉得对您实务能力提升帮助更大的是”,85.7%的学生选择了校内导师,仅有14.3%的学生选择了校外导师。正是双方在工作性质、社会阅历、理论知识和实务经验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导致双导师制模式流于形式,难以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
  (三)课程设置偏向于理论层面
  课程设置是专业培养模式的核心主旨,对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起着决定性作用。调查获悉,35%的學生认为学校课程的设置偏重于理论教学,29%的学生表示实践教育安排的时间不合理,还有16.2%的学生反映总课时偏少。实地访谈中,一些学生提到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并没有明确具体的研究领域与方向,也没有提供分类教育,而是根据师资结构和学科优势开设固定的选修课程,这种缺乏方向性的课程给学生带来的获得感不高。51.9%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够开设方向性的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还有30.6%的学生认为应该提高实务课的比重。对于一些跨专业报考的学生,缺乏前期理论基础的积淀,认为课程内容虽多但课时较少,学习较为吃力,毕业论文的选题和撰写都存在较大困难。在“您在学位论文写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的问题中,46.5%的学生选择了“理论功底差”这个选项。而本科就读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则认为,研究生阶段应在高级应用型和具体方向型课程的设置上加大力度。这说明培养院校在课程设置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由于学生前置专业不同而导致对课程接纳存在差异的情况。
  (四)专业实践教育体系尚不完备
  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基础保障。通过对培养模式满意度的测量发现:课程类型、实习内容、实践基地类型、督导方式都会对培养模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95%的置信度下,实习内容和督导方式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实践实习能力的提升有着显著的相关,实习内容的关联性最为明显。虽然两所大学在专业实践时间和实习基地建设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但学生的实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45.8%的学生认为实习的内容侧重于本专业,其他的学生则表示实习期间主要从事的是行政事务工作或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因此仅有27.5%的学生认为通过实习能使专业实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有学生认为政府事业类组织更倾向于行政性的事务工作,与社会工作服务的领域有一定的差异性;还有学生反映在社会工作机构、社区服务中心实习大多是处理一些零散琐碎的工作,没有接触到专业性的社会工作领域;也有学生提出实习期间机构督导给予的指导不足,实习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总之,实习专业性的缺失、实习基地层次的差异、实习督导的缺位导致实习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影响了学生实习的满意度。
   三、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依赖
  (一)注重培养体系理论和实务知识的凝练
  一是专业培养目标本土化。培养院校应加强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方面的研究,积极探索当地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将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务技巧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我国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相结合,弱化价值冲突,使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与地方传统相融合。二是知识技能提升具体化。从学生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等方面培育入手,在组织管理策划、团队合作、创新创造等领域明确化,设置合理的知识结构比重,掌握通识性知识和专业性知识,使培养目标定位准确清晰且具备可操作性。三是社会需求回应精准化。培养院校应了解国家发展态势,正确估测社会问题,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帮助缓解社会问题,并积极针对培养院校所在地域实务部门(民政部门、社会工作机构等)的实际需求,让社会工作高层次人才培养精准落地。   (二)探索校內外导师协同创新联动机制
  一是促进校内导师实务能力的培养。高校应鼓励校内导师积极参与一线社会服务活动,支持到沿海等社会工作专业发达的地区进修,将实务经历纳入到职称考核的评定范围内,丰富校内导师的专业实践背景,增强适应和引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能力。二是加强校外导师理论水平的提升。各培养院校应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培训,让校外导师充分了解硕士培养方案的目的和要求,增强学理素养和研究水平,提升责任意识和指导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三是探索校内外导师协同指导模式。建立校内外导师定期沟通制度,进行专业学术与实务经验方面的交流,对学生表现进行相互监督和评估。校内导师可以促进校外导师更好地更新教育理念、熟悉学科话语体系和研究范式;校外导师可以帮助校内导师更好地了解用人单位的政策变化和用人需求,提升实践能力和实践智慧,优化专业硕士教育。
  (三)推进以职业化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设置上既要满足市场需要,又要满足学生个体发展需要。高校应将与职业化相对应的工作融入到实践教学中,推进以职业化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可以基于对社会发展形势的科学预估、学校资源和学生的兴趣偏好开设个性课程。比如:针对社会工作涉及的服务领域和受众群体设置专业选修课——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社区矫正等;依据师资团队、硬件设施以及市场需求开设相关的本土化课程。此外,为缩小专业差距,培养院校可以在学生入学初期,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非本专业或无社会工作相关实务经验的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分组学习,并安排专业教师全程参与分组讨论、进行实时跟进并答疑解惑,促使学生建立“如何学好社会工作”的整体意识。
  (四)设置规范化的实践学习教育体系
  高校应重视基于能力本位的社会工作课程教学、实务与研究,注重对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实务课程方面,高校应开设专业实务方向型课程,采取课程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设置较为明确的实务教学目标;在实习规范方面,形成文本性的规章制度,制定严格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目标,将专业实习基地的具体条件、设施设备、指导教师以及实务能力等全部明确化。在实习形式方面,协同推进集中实习和同步实习。设立专门的实习导师小组,对集中实习的要求、时间和流程进行严格把控,对同步实习的过程和质量进行量化,实现两者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提高学生实习效率。在实习评估层面,实施动态性反馈测量。学校与实习单位建立密切的沟通渠道,分阶段对学生的实习质量进行评估。对实习单位认定态度不认真或实习效果不合格的学生及时给予纠正,对于仍不能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的学生采取延迟实习时间或推迟毕业答辩的方式,切实将实习质量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J.Alicia Mason,Lonnie R.Helton & Sophia Dziegielewski.Psychosocial Environmenttal Relationships Among MSW Studente in Distance Learning and Traditional Classrooms[J].Journal of Social Service Research,2010,136(3):230-247.
  [2]Orme,J.,Macintyre,G.,Lister,P.G.,Cavanagh,K.,Crisp,B.,Hussein,S.,Manthorpe,J.,Moriary,J.,Shape,E.andStevens,M.What Difference A Degree Makes:The Evaluation of the New Social Work Degree in England[J].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2009,39:161-178.
  [3]张岭泉.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体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62-64.
  [4] 张洪清.需求导向下的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改革思考[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9):44-48.
  [5]谢立中.社会工作硕士教育在中国:现状、问题及对策[J].社会治理,2017(3):52-55.
  [6]仰和芝、张德乾.服务项目教学模式在社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运用——基于井冈山大学的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研究,2018(1):12-17.
  [7]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EB/OL].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gjjl/szfa/.shgzss/.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Full-time Master of Social Work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Based 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ongqing
   SONG Hui, KAN Mengyuan
   (Southwest University, Beibei,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An empirical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109 full-time masters of social work in Chongqing which is to obtain cogni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training mode from full-time master of social work on a micro level.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master of social work was largely restricted by the shackles of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the establishment on theoretical system, as well as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education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ath dependence of the training mode of full-time master of social work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epening of education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Key words:   master of social work; master; training mode; dual tutor system
其他文献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在数十年的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形成了关于学困生转化的独特教育观。本文以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涉及学困生教育的思想为基础,从学困生的类型、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促进学困生转化的教学策略方面,总结概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学困生能力提升与转化教育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寻了这一教育观对当今中国教育教学实践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学困生;学困生成因及教学策略;  [
期刊
[摘 要]基于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工作应用型、地方性和教学型的特点,在对相关研究述评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分析地方本科院校科研产出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析得出:先赋性因素、制度性因素和自致性因素对教师科研产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差异较大。先赋性因素是制约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产出的先决条件;院校政策对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科研投入和产出的类型具有较强的形塑作用;自致性因素是教师科研产出的调节变量,最后对后续的实证
期刊
[摘 要]心理委员制度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融洽班级氛围、化解心理危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学生需求的视角观之,该制度还未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心理委员制度应在理念的转变、心理委员胜任力的提升、心理教育活动内容的深化、活动形式的改进及机制要素的完善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优化,系统地提升心理委员制度的活力,增强心理委员制度发展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心理委员制度;学生需求  [中图
期刊
[摘 要]全球化背景下,一些发展中国家尝试引进西方的教育实践,提高自身教育水平,以适应全球化进程。本文在文化历史活动理论视域下,通过实证研究,深入考察我国大陆实施翻转课堂的现状。研究发现,文化历史活动造成的对知识来源、知识传递和教育目标的理解与西方不同,这些差异导致教育借鉴的诸多困境。这启示我们在教育借鉴过程中,应提高文化敏感性,建立积极的空间氛围,才能真正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   [
期刊
[摘 要]本研究使用文本分析法,以西安交通大学的9所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的9所书院为样本,分析官方网站上公布的文本资料,比较内地与香港高校书院模式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2所高校的书院发展都极具特色,并且在学生的录取方式、管理团队的组织构成和通识教育的实施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建议内地高校要关注学生选择书院的自主性,进一步完善书院的导师制,以及提升书院实施通识教育的标准。   [关键词]书院制;模式;通识
期刊
[摘 要]本文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年截面数据,基于参与认同模型,分析大学生互联网使用与学生参与、学生表现和学校认同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学校类型正向影响了互联网学习和互联网社交;互联网学习推动了学生参与;互联网娱乐存在负面影响;学习参与正向影响了学生表现;学生表现对学校认同产生正向影响,其中学业成就影响最大,自我认同影响次之。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参与仍然是学生发展的核心,信息传播技术在推动学
期刊
[摘 要]为了弥补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仅以综合成绩进行衡量的局限,通过问卷对传统课堂方式与翻转课堂方式下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观感受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雨课堂”技术的翻转课堂能够显著增加大学生的课堂学习收获。在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实务水平为中等,学生为非学生干部、对课程学习兴趣不大的情况下,“雨课堂”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对学生课堂学习收获的影响尤其明显;而在教师理论知识水平和实务水平高,学生为干部、对课程兴
期刊
[摘 要]资格考核是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生培养的核心环节,但博士生资格考核制度是一种淘汰机制还是促进机制,目前尚无定论。在培养过程质量视角下,通过对美国7所大学教育学博士资格考核前的科研训练及促学促研机制进行梳理,证实了资格考核制度对博士生培养的促进作用,对我国教育学乃至其他学科的博士生培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博士生;资格考核制度;培养过程;促学机制;促研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3
期刊
[摘 要]随着民办中小学教师规模逐步扩大,在《新民促法》实施背景下,各地出台了民办教师相关政策,旨在提升民办教师队伍质量,保障民办教师相关权益。本文通过分析2012—2017年6年间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生师比数据,发现民办中小学生师比呈下降趋势,但与公办学校相比,师资队伍总量仍然不足;通过对比分析浙江、福建、宁夏、北京4省市的生师比,发现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存在数量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对2017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转载的地理教育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热点涉及地理课程研究、地理教学研究、地理教师发展研究、地理高考试题研究等多个方面,未来应该以多元的地理教育研究方法关注新视角下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教学评价、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地理教育研究;热点  [中图分类号] G40-03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