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独立学院;工程测量;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程测量技术发展越来越快,更多新的测量知识被用于工程建设之中,而新的工程设计对工程测量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需求背景下,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工程测量实践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下文简称“华立学院”)作为广东省的一所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土建类专业的学生一般都在工程建设单位就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程测量实践能力的要求,就是华立学院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的目标。
就华立学院开设的工程测量课程而言,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测量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关键点。然而,华立学院现阶段在工程测量人才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内容仍然停留在传授传统测绘技术的阶段,严重缺乏创新[3],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不相适应。为了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工程测量人才,尤其是能够满足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开展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工程测量课程是土建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华立学院现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给排水工程、土地资源管理、建筑学五个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该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动手操作能力要求高等特点,目前课程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技术突飞猛进,大量先进的测量仪器得以投入使用,电子水准仪、GPS RTK、无人机等新设备已经代替了传统的光学水准仪、经纬仪,传统的测绘技术已满足不了现代化工程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测绘行业基本上以3S技术代替传统测量技术,以先进的测量设备代替传统光学仪器,工程项目涉及的控制测量主要以GPS控制网建设为主,地形图测绘基本上由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和GPS RTK测量代替传统测量[4]。然而,目前华立学院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还是以传授传统测量技术为主,所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材的知识陈旧。现有的工程测量教材内容几乎还停留在传统测量知识上,即使涉及部分新技术,也只是简单介绍,没有作为重点内容。另一方面是任课教师的知识体系未能与时俱进,而且他们缺少与用人单位沟通,未能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工程测量人才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这就导致华立学院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与社会实际生产需求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所培养的工程测量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课程课时少
华立学院为满足应用型工程测量人才的培养需要而购买了电子水准仪、全站仪、南方测绘公司银河6系列GPS RTK、测量无人机、南方CASS数据处理软件等先进的测绘仪器与资源,以服务于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华立学院工程测量课程的实践教学时长只有36学时,很难让学生熟练掌握所有仪器设备的操作。可以说实践学时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华立学院工程测量人才实习技能的培养。
(三)课程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华立学院现有的工程测量课程采用的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1次实习课程是2节课,总课时是90分钟,教师在课堂内用大约20分钟集中讲解仪器的使用方法,用剩余70分钟安排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学实践表明,虽然教师前面已经讲过仪器的操作方法,但是学生在自己实习时依然会遇到大量的问题,需要指导老师再次讲解。因为缺乏工程实例的教学会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二、提升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
(一)校企协同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目前,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已得到广泛的认可,通过校企协同创新培养应用型工程测量人才,能加强用人单位与高校之间的联系,明确企业单位的用人标准,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给出明确的定位[5]。华立学院通过与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吉华勘测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华南公司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实习基地并安排学生暑期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让学生能够深入到测绘工程一线,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用于工程实践,实现知行合一。这样的企业实习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工程测量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把企业的需求反馈给教师,教师再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对解决课堂教学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很有帮助。
(二)加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6]。目前,基于先进的BIM技术和VR技术的教学方式已被引入课堂,华立学院与西安三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购买了由该公司开发的三好建筑工程仿真实训平台,新建了虚拟仿真实验室。该平台可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仿真模拟教学,平台软件包含施工测量模块,提供3D 虚拟现场,所有场景均可实现360 度旋转,视图可放大与缩小,效果逼真、情景感强,可直观动态地看到施工测量过程。学生可在计算机上对该平台进行操作和自主设置,以人机互动的方式熟悉测量流程。教师也可以通过平台创设问题情境,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方案。以人机互动方式熟悉测量流程,可部分解决学生到现场工地困难的问题。
华立学院与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由该公司提供在线教学平台,通过组织骨干教师录制慕课建设工程测量在线课程。同时把微课引入实习教学,用一个视频讲解一个知识点的内容,让学生用10分钟左右学完一个知识点。学生登录在线学习端,随时可以学习、复习课堂所学过的内容并随机组题测验,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对于在线课程无法解决的实习问题,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对仪器进行拍照,上传到师生互动答疑模块里面,指导老师通过教师端就可以看到问题,即使不在现场也可以及時答疑解惑。 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华立学院每年都举办“南方测绘杯”工程测量比赛,由南方测绘公司派出的专家担任大赛评委,校内指导老师协助学生参赛。比赛吸引了大量学生参加,检验了学生对工程测量知识的掌握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多学生为了赢得比赛,早上到工程测量实验室门口排队借仪器,晚上要实验室管理员催促才归还仪器,这种学习热情是平时的课堂教学难以看到的。
(三)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
针对工程测量课程开设专业多、实习学生多的特点,华立学院建设了工程测量实验室。该实验室配备了专属管理人员,制定了管理制度,明确了管理员的职责,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损坏、维修情况进行登记,对已归还仪器设备的电池进行拆卸、充电。由于现有的实习课程课时不足,学生在课堂实习完成后,依然需要在课下进行大量的练习,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性能,而且一些实习项目也要反复练习才能提高测量精度,使测量数值的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针对这一现状,工程测量实验室对学生进行全天候开放,在不影响正常教学使用的前提下,学生随时可以到实验室借仪器设备进行测量练习。
测量仪器设备在使用率较高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故障。为了保证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华立学院购置了部分仪器配件,一些简单的故障由实验室管理员进行现场维修。同时对仪器的电池进行了双份配置,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或是课下进行测量练习时如果发现电池没有电了,可拿无电电池到实验室管理员处更换充好电的电池。
对仪器设备进行常态化的维护、保养是教学实践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华立学院通过与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对于损坏且无法自行维修的设备可以送到合作企业维修,合作企业维修好后及时送回学院,确保有足够的测量仪器设备可以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保证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质量,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华立学院定期安排教师下企业学习工程测量新技术、新方法及新设备操作,参与企业测绘生产项目各个环节,熟悉企业所需人才要求,优化教师自身知识体系,积累教师在工程测量方面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师解决工程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
例如华立学院与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定期派出骨干教师到该公司学习。华立学院教师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学习了无人机测量设备的操作方法、数据处理方法、测量船的使用特点等相关知识。同时也邀请该公司专家到华立学院举办专场讲座,给师生讲解测量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把最先进的仪器设备介绍给师生。
此外,华立学院还聘请企业单位里具有丰富工程测量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承担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让这些高级工程师把自身在工程实践中得到的经验传授给学生,把更多仪器设备的使用心得教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实习质量,使学生零距离面对就业,为学生认知企业、到企业实训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7]。
经过长期的努力,华立学院工程测量课程已经建立了一支精干的教学队伍,其中有高级职称教师5人,中青年教师6人,专职实验室管理人员2人。本着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华立学院不断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用优质的教学队伍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有力地保证了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结束语
华立学院应用型本科土建类专业工程测量人才培养,以用人单位实际生产需求为出发点,与时俱进,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通过不断创新,对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建设以慕课为核心的在线课程,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下练习,并通过举办比赛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改革措施有利于华立学院的学生提高工程测量的基本能力。
最近3年,华立学院土建类专业的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中获奖100余项,其中2019届的毕业生周洁虹被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授予粤港澳土木工程优秀毕业生奖,而且这个专业的学生就业率达到了100%。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程测量技术发展越来越快,更多新的测量知识被用于工程建设之中,而新的工程设计对工程测量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需求背景下,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工程测量实践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下文简称“华立学院”)作为广东省的一所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土建类专业的学生一般都在工程建设单位就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程测量实践能力的要求,就是华立学院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的目标。
就华立学院开设的工程测量课程而言,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测量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关键点。然而,华立学院现阶段在工程测量人才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内容仍然停留在传授传统测绘技术的阶段,严重缺乏创新[3],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不相适应。为了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工程测量人才,尤其是能够满足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开展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工程测量课程是土建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华立学院现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给排水工程、土地资源管理、建筑学五个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该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动手操作能力要求高等特点,目前课程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技术突飞猛进,大量先进的测量仪器得以投入使用,电子水准仪、GPS RTK、无人机等新设备已经代替了传统的光学水准仪、经纬仪,传统的测绘技术已满足不了现代化工程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国测绘行业基本上以3S技术代替传统测量技术,以先进的测量设备代替传统光学仪器,工程项目涉及的控制测量主要以GPS控制网建设为主,地形图测绘基本上由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和GPS RTK测量代替传统测量[4]。然而,目前华立学院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还是以传授传统测量技术为主,所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材的知识陈旧。现有的工程测量教材内容几乎还停留在传统测量知识上,即使涉及部分新技术,也只是简单介绍,没有作为重点内容。另一方面是任课教师的知识体系未能与时俱进,而且他们缺少与用人单位沟通,未能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工程测量人才知识技能的实际需求,这就导致华立学院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与社会实际生产需求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所培养的工程测量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课程课时少
华立学院为满足应用型工程测量人才的培养需要而购买了电子水准仪、全站仪、南方测绘公司银河6系列GPS RTK、测量无人机、南方CASS数据处理软件等先进的测绘仪器与资源,以服务于工程测量课程实践教学。华立学院工程测量课程的实践教学时长只有36学时,很难让学生熟练掌握所有仪器设备的操作。可以说实践学时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华立学院工程测量人才实习技能的培养。
(三)课程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华立学院现有的工程测量课程采用的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1次实习课程是2节课,总课时是90分钟,教师在课堂内用大约20分钟集中讲解仪器的使用方法,用剩余70分钟安排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学实践表明,虽然教师前面已经讲过仪器的操作方法,但是学生在自己实习时依然会遇到大量的问题,需要指导老师再次讲解。因为缺乏工程实例的教学会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二、提升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
(一)校企协同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目前,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已得到广泛的认可,通过校企协同创新培养应用型工程测量人才,能加强用人单位与高校之间的联系,明确企业单位的用人标准,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给出明确的定位[5]。华立学院通过与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吉华勘测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华南公司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实习基地并安排学生暑期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让学生能够深入到测绘工程一线,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用于工程实践,实现知行合一。这样的企业实习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工程测量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把企业的需求反馈给教师,教师再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对解决课堂教学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很有帮助。
(二)加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6]。目前,基于先进的BIM技术和VR技术的教学方式已被引入课堂,华立学院与西安三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购买了由该公司开发的三好建筑工程仿真实训平台,新建了虚拟仿真实验室。该平台可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仿真模拟教学,平台软件包含施工测量模块,提供3D 虚拟现场,所有场景均可实现360 度旋转,视图可放大与缩小,效果逼真、情景感强,可直观动态地看到施工测量过程。学生可在计算机上对该平台进行操作和自主设置,以人机互动的方式熟悉测量流程。教师也可以通过平台创设问题情境,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方案。以人机互动方式熟悉测量流程,可部分解决学生到现场工地困难的问题。
华立学院与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由该公司提供在线教学平台,通过组织骨干教师录制慕课建设工程测量在线课程。同时把微课引入实习教学,用一个视频讲解一个知识点的内容,让学生用10分钟左右学完一个知识点。学生登录在线学习端,随时可以学习、复习课堂所学过的内容并随机组题测验,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对于在线课程无法解决的实习问题,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对仪器进行拍照,上传到师生互动答疑模块里面,指导老师通过教师端就可以看到问题,即使不在现场也可以及時答疑解惑。 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华立学院每年都举办“南方测绘杯”工程测量比赛,由南方测绘公司派出的专家担任大赛评委,校内指导老师协助学生参赛。比赛吸引了大量学生参加,检验了学生对工程测量知识的掌握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多学生为了赢得比赛,早上到工程测量实验室门口排队借仪器,晚上要实验室管理员催促才归还仪器,这种学习热情是平时的课堂教学难以看到的。
(三)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
针对工程测量课程开设专业多、实习学生多的特点,华立学院建设了工程测量实验室。该实验室配备了专属管理人员,制定了管理制度,明确了管理员的职责,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损坏、维修情况进行登记,对已归还仪器设备的电池进行拆卸、充电。由于现有的实习课程课时不足,学生在课堂实习完成后,依然需要在课下进行大量的练习,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性能,而且一些实习项目也要反复练习才能提高测量精度,使测量数值的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针对这一现状,工程测量实验室对学生进行全天候开放,在不影响正常教学使用的前提下,学生随时可以到实验室借仪器设备进行测量练习。
测量仪器设备在使用率较高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故障。为了保证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华立学院购置了部分仪器配件,一些简单的故障由实验室管理员进行现场维修。同时对仪器的电池进行了双份配置,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或是课下进行测量练习时如果发现电池没有电了,可拿无电电池到实验室管理员处更换充好电的电池。
对仪器设备进行常态化的维护、保养是教学实践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华立学院通过与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对于损坏且无法自行维修的设备可以送到合作企业维修,合作企业维修好后及时送回学院,确保有足够的测量仪器设备可以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保证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质量,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华立学院定期安排教师下企业学习工程测量新技术、新方法及新设备操作,参与企业测绘生产项目各个环节,熟悉企业所需人才要求,优化教师自身知识体系,积累教师在工程测量方面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师解决工程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
例如华立学院与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定期派出骨干教师到该公司学习。华立学院教师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学习了无人机测量设备的操作方法、数据处理方法、测量船的使用特点等相关知识。同时也邀请该公司专家到华立学院举办专场讲座,给师生讲解测量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把最先进的仪器设备介绍给师生。
此外,华立学院还聘请企业单位里具有丰富工程测量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承担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让这些高级工程师把自身在工程实践中得到的经验传授给学生,把更多仪器设备的使用心得教给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实习质量,使学生零距离面对就业,为学生认知企业、到企业实训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7]。
经过长期的努力,华立学院工程测量课程已经建立了一支精干的教学队伍,其中有高级职称教师5人,中青年教师6人,专职实验室管理人员2人。本着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华立学院不断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用优质的教学队伍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有力地保证了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结束语
华立学院应用型本科土建类专业工程测量人才培养,以用人单位实际生产需求为出发点,与时俱进,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通过不断创新,对工程测量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建设以慕课为核心的在线课程,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课下练习,并通过举办比赛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改革措施有利于华立学院的学生提高工程测量的基本能力。
最近3年,华立学院土建类专业的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技能竞赛中获奖100余项,其中2019届的毕业生周洁虹被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授予粤港澳土木工程优秀毕业生奖,而且这个专业的学生就业率达到了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