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美”的似是而非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oo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的石界文章中,频频出现“科学美”字样,闻之一头雾水,弄不清究竟何为“科学美”——是指“美”的科学,还是说“科学之美”? 如果是指“美”的科学,那么至今为止,在美学的领域中,尚未有相关的研究课题和提法,因为美是人的感觉、思维、理念,与科学的探索、分析、研究工作风马牛不相及!难道美还有科学与不科学之分吗?如果是说“科学之美”,在词典中这样解释:“科学美是指在科学领域里存在的美”。也就是说,科学家在研究科学的过程中,所研究的对象比如数字、圆周率等等,也有美的存在。这是一种新的概念。这种“科学美”是否存在,仍在科学家的质疑争论之中。不知为什么在我们的石界中倒张冠李戴,胡乱使用?
   中国的赏石历史说长,能长到“女娲补天”;说短,真正成规模的不过这二三十年时间。中石协正开展的我国观赏石资源普查工作,也说明了赏石还处在初级阶段,还谈不上科学二字!例如:观赏石每个石种的具体成因过程,不同的地质条件、气候的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它与周围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等等诸多课题有待解决。目前,尚不知道有哪个科研机构在作专题研究呢?虽然也有人做了些工作,有些成果,但仍然不能作为确切的科学的定论。科学是扎扎实实、并经过验证的研究成果,需要多方位的检验,因此,目前在赏石界谈科学,谈科学什么,尚为时过早。
  在我国石界,还有许多似是而非、不清不楚之事。例如:“瘦、皱、漏、透”是古人的赏石标准,还是前人审美的一种哲学理念?奇石是否属于艺术品?收藏家与石商怎样界定?所谓的赏石理论家、赏石专家应该具备哪些资格,谁来认定?这些不是一说、一文、一捧就可以解决了,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去分析、去研究,正本还源。如果存在“科学美”的话,那也是因为科学家严谨诚实的工作态度、忘我奉献的探索精神令人赞美,这也正是当今石界所缺少的。
   好石者当如石,实实在在。石之所以美,美在那些附着于石上虚的、软的、伪的、及一切不实之物,统统被风与水冲刷得干干净净!
其他文献
小岛作舟行,大仙为何来?  侠宽四方地,佛醒空纳天;  涌波不是浪,笑皱一池海。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建筑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各大城市高楼林立,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厂房不断涌现。为提高天然地基的承载能力或加固软弱地基,以满足建筑物上部荷载的要求,确保建筑物(构筑物)的工程质量,桩基的使用已日益普及,现结合我们的工作,谈些对桩基应用的心得。  【关键词】预制桩;灌注桩;建筑工程;应用  Precast piles and piles of application
期刊
赵德奇先生《赏石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一文,从美学理论上对赏石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关系,作了较深入的论述。提出“一方观赏石是否能成为艺术品,与它表达的内容无必然联系,与它完美的形式有必然联系,甚至,形式可单独地成为艺术品”的观点。强调形式而不是内容对观赏石的艺术价值起决定作用。  笔者对赵文中主要观点有同感: 认为观赏石因自然属性,不是由内容决定形式,而是其自然的形态巧合人的认知——即内容。观赏石的所谓内
期刊
【摘 要】目的 对点式支撑玻璃幕墙玻璃资料进行分析,为处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几年中,点式支撑玻璃幕墙爆裂的相关资料。结果 点式支撑玻璃幕墙自爆情况普遍,玻璃幕墙尺寸宽,弧度大是自爆的诱因,钢结构扭曲,爪件着力点对玻璃幕墙稳定产生作用。结论 点式玻璃幕墙可采用立管承重玻璃幕墙,有效防止自爆现象发生。【关键词】点式支撑玻璃幕墙;玻璃;自爆  One project invol
期刊
1、黄白黑去湛卢河找石头。吴老二约他一定去山头村看一下。  2、山头村口,一道『白黑石头墙』让黄白黑十分兴奋。  3、黄白黑跟吴家兄弟问了一个问题,三兄弟都愣住了。  4、墙头上的吴小大喊了一句话后,没有人接茬。  5、黄白黑突然嚎啕大哭起来。
期刊
武陵晨曦
期刊
是该澄清一些观念的时候了。  当代赏石终于走到需要严肃思考的时刻。这一点,我们许多人都意识到了。  纵然我们现在还无从或无力立即为当代赏石建立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但执着者的一些局部、片段的深入探索,勇敢反思和真诚争论,已开始厘清赏石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混乱概念,为今后铺路。这在当下是最扎实和可贵的工作。  赵德奇先生在文中批评了对赏石主题的牵强附会和过度解读,鲜明地提出“一方观赏石是否能成为艺术品
期刊
读贡布里希,觉得这才是真正深入艺术创作之中的理论家。仅一个导论,信息密集又举重若轻,关键是,“翻译”过来,简直句句都在说石头。  大多数人喜欢在画上看到一些在现实中也爱看的东西,……然而如果我们由于爱好美丽动人的题材,就反对较为平淡的作品,那么这种偏见就很容易变成绊脚石。  这其实就是苏东坡的“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在石头上,直观简单的美是容易被人理解的,深沉悠远的就知音渐稀,至于那些通过表现“
期刊
取乎法上,仅得其中;取乎法中,仅得其下。当代人关于石头的著述,很少看。偶尔翻翻,瞅瞅图片而已。很多艺术、思想,一出道就是巅峰。后人只能在前人的身影后面解释打转,难有出息。  因为今年要出本石谱,特地找了几本很受市场追捧的书。其目的,无外乎看看别人都说了些啥。别人说过的观点我尽量不说或是少说。  两本书,《御苑赏石》、《中国古代赏石》,孔夫子旧书网上,一个标价3500,一个标价8888。原定价500
期刊
高山巍巍,宛如宝鼎,又似元宝。山的四壁陡峭深削,山的顶部形如远古冰川时期的冰斗,中间凹陷而成高山天池,藏风聚水,莫非有珍宝藏在绝顶处?石色深玄,故将其命名为“玄山聚宝”,是对其形、色、质、韵的高度概括,其中“玄”不光指石的青黑色,也有玄奥、玄妙之意——深山之宝何在?高山之宝何以探之得之?引人联想。赞曰:  张宗坤  题名:【玄山聚宝】  石种: 釉光青  尺寸: 36×45×15cm  电话: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