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独中对爱的渴望、友谊的追寻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udipaop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和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在各自的小说《简·爱》和《绿山墙的安妮》中分别塑造了两位极为典型的孤女形象——简·爱与安妮。两位女性诞生于不同的作家笔下,生长于不同的时代和生活环境,但两位叛逆的主人公有着相似的经历和遭遇,在追寻爱、友谊的历程中两位寄人篱下的孤女逐渐成长为独立的女性,实现了自我的价值。因此,本文把简·爱和安妮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解读二者的共同之处和差异。这种多角度的赏析不仅能够帮助读者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而且更能使读者欣赏小说的艺术价值。
  在西方文学中,以“孤女”作为母题的文学作品有非常多的经典形象,作家们以犀利的文笔,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个个由于父母亲双亡或被父母抛弃的、深受同类或社会压迫却具有反抗精神和不屈不挠生存意志的孤女形象。例如,18世纪的英国作家范妮·伯尼在《伊芙琳娜》中成功地塑造了伊芙琳娜这个孤女形象;19世纪,英国作家勃朗特塑造了引起世人关注的简·爱(《简·爱》);狄更斯更是塑造孤女形象的高手,他的作品中有妓女南茜、蓓特(《雾都孤儿》),埃丝特·萨默森(《荒凉山庄》),温柔的小耐尔(《老古玩店》)等一大批孤女。这一时期还有法国作家埃·玛洛的《孤女投亲记》、美国佛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的《小公主》和《秘密花园》等都塑造了孤女形象;20世纪有英国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蝴蝶梦》中的孤女“我”,加拿大著名女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笔下的孤女安妮·雪利(《绿山墙的安妮》),这些孤女形象已成为西方文坛上一道无法抹去的靓丽风景。
  出版于1847年的《简·爱》和1908年的《绿山墙的安妮》是19世纪和20世纪文学史上长篇小说中的经典。这两部文学巨著虽诞生于不同的国度,出自不同的年代,但是两位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和露西·蒙哥马利所塑造的两位女主人公形象简·爱和安妮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光辉夺目,经久不衰,这两个跨越时空的“孤女”,她们在困境中对爱的追寻、对自由、对梦想的执著追求都有着共同的取向,她们敢爱敢恨、不向环境屈服的人格魅力令无数读者着迷,她们受尽坎坷终获幸福的结局也令无数读者动容。
  一、《简·爱》和《绿山墙的安妮》研究简述
  《简·爱》是一部有巨大影响力的小说,从出版后就一直很受大众欢迎,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很大反响。百余年来,小说还被改编成电影、广播剧、话剧、动画片、歌剧、电视剧等许多版本,成为经久不衰的名著。与此同时,《简·爱》一直受到中外文学评论家的热烈品评,成为中西方文学评论中的一个热点。综观中外《简·爱》的研究史,有关《简·爱》的评论思潮风起云涌,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法、后殖民主义以及宗教主义、叙事学等文艺批评理论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对《简·爱》做了一定深度的研究,并成为中外研究史上的主要思潮。如此众多的研究视角进一步说明《简·爱》文本内涵张力是巨大的,人们可以不断从中挖掘出新的人类生存智慧和有益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思想,不断将作品的解读推向新高度。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享有世界声誉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小说已被译成近40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在国内外以音乐剧、戏剧、电影、电视剧的形式多次上映。小说问世一百多年以来,对这部小说的研究解读可谓异彩纷呈。这些研究既涉及从作家生平到作品写作背景、从小说创作过程到其翻译影响研究、从作品内容到作品形式分析、从作品所来自的文学传统到其文化传统的研究以及从文学文本到文化文本研究等方面的内容,也涉及传统诗学、叙事学、符号学、精神分析、原型批评、接受美学、社会文化批评、性别批评、生态批评、后殖民批评等多种批评理论在儿童文学文本分析中的运用。但是,这部优秀小说的探讨和认识视野还有很大空间,人们在认识作品时不应局限于作品本身,还应将自己置身于当时的社会文化中或者从其他作品的角度去认识作品。
  本文通过对这两部小说中两位独具人格魅力的女性简·爱和安妮的形象进行对比分析,从她们各自的人生经历、性格特征、对爱的渴望、友谊的追求等角度进行探讨,旨在寻求两位“孤女”在人性与心灵上所产生的共鸣之处,也为经典作品的当代解读找到一个新的突破点。
  二、简·爱和安妮的“孤女”形象对比分析
  (一)简·爱和安妮的“孤女”身份探源
  简·爱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不久父母相继去世。幼小的简寄养在盖茨海德府舅父母家里。舅母和表兄约翰冷漠恶毒,在她公开和舅母对抗以后,简被送进了罗沃德孤儿院。简在孤儿院继续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后来,她厌倦了孤儿院的生活,于是登广告谋求家庭教师的职业。桑菲尔德庄园的女管家聘用了她,罗切斯特是她的保护人,他们两人真心相爱了。然而在他们的婚礼上,梅森先生揭露了罗切斯特是个有妇之夫的秘密后,简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离开了她深爱的人。当她再次回到桑菲尔德庄园,那座宅子已成废墟,疯女人放火后坠楼身亡,罗切斯特也受伤致残。简找到罗切斯特并大受震动,最终和他结了婚,得到了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
  相比简·爱,安妮在某种意义上要幸运得多。安妮的父母亲在她出生三个月便相继染热病去世了,穷困的邻居托马斯太太和哈蒙德太太前后分别收留了她。后来,安妮再也没有去处,只能进了孤儿院。两年以后,爱德华王子岛上未娶未嫁的兄妹马修和玛丽拉收留了她。安妮终于结束了之前那种寄人篱下的生活。安妮激情洋溢、活力四射、略带叛逆的个性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她聪明勤奋,很快就在学校崭露头角,并赢得了上大学的奖学金;她知恩圖报,当马修突然去世,绿山墙农庄面临困境时,她毅然放弃去远处女王学院上大学的机会,在附近当了教师,以便照顾年迈体弱的玛丽拉。
  通过比较,人们不难看出,简和安妮的人生经历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第一,两人的父母亲都在她们极小的时候便离开人世,在她们的印象中,父母只是一个符号。因此,她们就是在缺少亲情的呵护中成长起来的,她们不仅仅是无人疼爱的孤女,更是精神上的孤儿。第二,两个女主人公的寄居生活都充满着痛苦和屈辱,她们在童年时期就过早地感受了世间冷暖、人情险恶。父母的缺席,长期寄人篱下的生活,被人忽略遗忘,孤独却无人关心安慰,这些经历给两位少女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创伤。当简忍无可忍和舅妈对抗时,她这样嚷道:“里德太太,早点送我进学校,我恨住在这儿。”当玛丽拉犹豫是否把安妮送给布洛威特太太时,安妮这样说:“我情愿回到孤儿院,也不愿待在她那儿。”两个女孩子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孤苦无依的生活使得她们已经没有任何安全感,这些话语正是她们内心最绝望的呐喊和抗争。正如蒙台梭利所说,“他的地位就像一个被剥夺了家庭和公民权的人的地位一样。他被放逐到了社会的边缘,遭受责备和蔑视,以及任何成年人的惩罚。成年人把这些视作他们理所当然的权利。”由于长期被人漠视,她们几乎在无人引导的放任自流中顽强地成长,最终形成了简孤僻、内向、叛逆的性格,而安妮也时时处在患得患失的心理边缘。当然,正是这种苦难的人生经历,使得两位主人公在后面的生活中不屈不挠,有勇气去追寻心中的梦想和女性的独立。   (二)爱的缺失——对爱的苦苦追寻
  1.父母之爱的缺失和渴望
  (1)简·爱对亲情的渴望
  简·爱懂事以后就知道了自己的孤女身份,因此她在内心深处非常渴望自己的父母亲存在,能有他们的呵护。作为一个孤女,她在舅妈家遭受的是隔离和忽略,成为累赘,连起码的一点母爱温暖都没有享受到。舅妈把所有的爱都倾注给了自己的孩子,对她极为残忍、冷漠:“上面提到的伊丽莎、约翰和乔奇安娜·里德,这时候都在休息室里,正簇拥着他们的母亲周围,她斜靠在炉边的沙发上,心爱的儿女都在身边(这忽儿既不争吵,又不哭闹)看上去很是快活。她没让我和他们在一起;她说她很遗憾,不得不叫我远离他们一点;她真的不能把只给知足快乐的小孩的那些特权给我……”冷漠的舅妈,恶毒的表兄妹,简只能把自己对爱的渴望寄托于对她处处关爱的女仆白茜,虽然她的脾气反复无常,也会咒骂简·爱,但白茜在她受到惩罚被关进“红房子”、生病或哭泣的时候,都给予了她母亲般温柔悉心的照顾和安慰,在简挨饿的时候偷偷给她吃的,给她道晚安盖被子,在简去孤儿院的时候很早就起来为她做准备,甚至在简去做家庭教师的时候,她也去送行。后来里德太太去世,简再次回到盖兹海德府的时候,迎接她的也是白茜。简认为,“我就觉得她是世界上最善良、最美丽、最仁慈的人……”白茜在简幼小的心灵中或是成人以后所充当的角色正是她长久以来所缺失的母亲角色。到孤儿院后,简又遇到了善良好心的谭波尔小姐,她在恶劣的环境中得到了谭波尔的庇护。当布洛克尔赫斯特当众羞辱简是个不诚实的孩子时,谭波尔小姐竭力为她辩护,当简想换换环境,离开孤儿院,谭波尔小姐鼓励她走向新生活。简觉得:“她是我的母亲、保护人,后来又是我的伴侣。”在简寻求生命暖色的过程中,很多人无私地关心、爱护着她,桑菲尔德的管家菲尔费克斯太太热情地接待她,不失时机地给她善意的忠告;在生死线上挣扎的时候,沼屋的两姐妹黛安娜和玛丽毫无顾忌地收留了她。这些女性角色的出现让简沐浴在母爱的光辉里,弥补了母爱缺失对她造成的创伤。
  此外,父亲的缺失也让简感到非常无助,而关爱她的舅舅也过早去世。里德可怜她,时常照料她,关心她,将她看作自己的孩子。里德先生去世前交代里德太太善待简,可她无疑是最恶毒的“母亲”。简曾对舅妈说:“我的里德舅舅在天上,你做的一切和想的一切,他都看得见,我爸爸妈妈也都看得见……”对于给她看病的素未谋面的医生劳埃德先生,简认为,“以前从来没有人这样温存体贴地抱过我、扶过我,我把头靠在一个枕头上,或者是一条胳膊上,觉得很舒服”。由此可以看出,由于母爱的错位,一度被亲情抛弃的简非常渴望有一个强大的男性角色站出来保护她,这也为简与岁数相差悬殊的罗切斯特的相恋埋下了伏笔。罗切斯特的登场是夏洛蒂在情节上的精心安排,他满足了简对父爱的渴望。首先,他父亲般成熟独断的男子气概让简心动;他对简呵护备至,赋予她几近完美的爱情,这让简享受到独立与自由的快感:“有时候,我觉得他仿佛是我的亲戚……”罗切斯特为简提供了活生生的父亲模型,他弥补了简生活中亲情与爱情的缺失,成为简物质与精神上的最大支柱。
  (2)安妮对亲情的渴望
  同样,安妮作为一个孤儿,幼时的她缺少大多数同龄孩子所拥有的家庭温暖和父母亲的关爱,先后被人收养,帮忙做家务,照看孩子,过着艰辛孤苦的日子。当玛丽拉问她以前的情况怎么样时,她是这样说的:“嗯,她们存心是——我知道她们心地是好的,想尽量对我好些……”生活在不被重视的环境中,安妮多么渴望有自己母亲的呵护:“如果她能活到我会叫‘妈妈’该有多好呀!能叫一声‘妈妈’该有多幸福……”这种无助绝望的心情正是母爱缺失所造成的,而童年时候的居无定所让安妮变得非常敏感无助。初到绿山墙农舍时,因为不是马修兄妹需要的男孩,她差点被送回孤儿院,“我本来应该想到这一点的。以前谁也不要我。我就该知道太美的事是不能长久的。”失去生存之根、孤独漂泊的安妮,小小年纪就在人世间艰难地游走,承担了诸多本不该属于她这个年纪所承担的苦难,这是怕再次失去家庭依靠的绝望哭喊。之后,安妮在绿山墙立足下来,看似严肃的玛丽拉在逐渐的相处中,爱上了这个喋喋不休的女孩子,并以一位传统母亲的标准教育安妮,教会她祷告,纠正她的虚荣心,引导着安妮的言行举止,送她去上学,为她准备热气腾腾的饭菜,生病时照顾她,做错事时严厉地惩罚她,在安妮到女王学院读书时还因为思念她而痛哭流涕,只是她从来不肯轻易在语言上表露她的爱。安妮也在和玛丽拉的相处中,感受到失去的母愛,这个乐观积极的女孩子,也热情地回报着这个没有血缘关系却扮演着母亲角色的人,安妮吻她,搂她的腰,拉着她的手,这个善良却古板的女人的心也被她的亲昵举动融化了。在马修去世,玛丽拉伤心不能自已的情况下,安妮给了她悉心的照顾,玛丽拉在动情之下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我对你的爱,就像爱自己的亲骨肉。自打你来到绿山墙,你一直是我的欢乐和安慰。”在玛丽拉几近失明的情况下,安妮毅然放弃去雷德蒙领奖学金上大学的机会,而选择了留在家乡的学校当老师,以便照顾年老体弱的玛丽拉,她说:“那份奖学金我不要了……你为我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我打算去教书……你就不会寂寞孤单了。你我在一起会非常舒服和幸福的。”这些温馨感人的场面,表明安妮在冥冥之中已经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家,她与绿山墙以及玛丽拉这个母亲已经深深地联系在一起,家已经变成了纽带,家“是儿童把经验带回来的地方,是他们获得慰藉的窝巢,是他们展示其成熟的舞台,也是当他们受到委屈时令其缓解压力和倾吐苦衷的场所。”在安妮的生命中,来到绿山墙,除了玛丽拉,还有几个女性角色也在她的人生路上以母亲的形象指导着她,斯达茜小姐是安妮的良师益友,她鼓励安妮接受教育、保持自己的独立,但也要学着接受传统对女人的期望;琳达夫人时时教育她要回归家庭,做个传统的女性。所有这些女性都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但无疑都是她的指路人,也使她最终成长为个性善良、积极向上、知恩图报又思想独立的女性。
  对于父爱的渴望,安妮也是非常强烈的。在之前收养她的家庭里,男性无疑是无法给她任何父爱的,托马斯先生是个酒鬼,哈蒙德先生有八个孩子,最终早逝,根本无法再去关爱安妮,所以她非常期待有一个真正的父亲。而收养她的玛丽拉的哥哥马修这个看似木讷、羞涩的男人就给予了安妮全部的父爱。他是第一个发现他们想要的男孩却阴差阳错成了安妮这个女孩事情的人,短短几分钟的相处,他就决定要把这个内心充满希望的小女孩留下来,在他的坚持下,安妮才最终被留在了绿山墙。安妮也在短暂相处中觉得:“他十分有同情心。我话多,他不在乎……像是还爱听哩,我一见到他,就认为他跟我脾气相投。”他在之后的生活中处处宠爱安妮,把她当作亲生女儿一样疼爱,背着玛丽拉给她买带泡泡袖的时尚连衣裙作为圣诞节礼物;在她们发生冲突的时候,他及时劝导、安慰安妮,说服玛丽拉让安妮参加音乐会,为安妮的朗诵表演无比自豪;当她离家去女王学院求学时,马修又泪眼朦胧,心神不宁。独特的父爱,虽然深沉、内敛、沉默,却又让安妮感到安全与无比的幸福。在他心脏病突发离世后,安妮陷入了无比的悲痛中,从陷于无泪到号啕大哭,回忆起他的微笑、他的倾听、他的自豪:“我的姑娘——我引以为自豪的姑娘。”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安妮的依靠,马修就这样轰然倒下,离她而去。安妮曾一度想:“没有了他,咱们怎么办呢?”这个最疼爱他的男人,犹如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明灯,与她结缘,用他的羽翼呵护她健康成长,温暖着她那颗冰冷的心,给她的生命里抹上了温暖的色调。   通过比较,人们可以看出,虽然简·爱与安妮的人生经历非常相似,但是安妮无疑比简幸福得多,简的寄居生活是痛苦屈辱的,从舅妈家到孤儿院,从幼年到成年的时光,没有享受过正常的家庭温情,所以简的性格中就有内向、冷静、沉默甚至是无语木讷的一面;而安妮在寄居的家庭无疑是幸福的,养父母视如己出、疼爱有加,虽寄人篱下,却有人间温情的抚慰,长大后的她性格外向,活泼热情,这是简跟她不一样的。当然,小时候的经历也培养了两个女主公积极向上、独立自主、追求平等、宽容博爱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她们之后都成为了教师,也有了自己选择的爱情,这是她们生命中最动人的暖色调。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大多数八岁半到十岁的儿童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要被人爱,无条件地被爱。进入少年时代的儿童最终会克服他的自我中心阶段,他人就不会再是实现个人愿望的工具,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
  2.对友谊的追寻
  简在舅妈家的十年,是被视作负担和遭受孤立的十年。她的同龄人,包括自己的表兄表妹都对她恶语相向,甚至动手打她。作为一个孤女,她无处诉说,无法躲避又不知道何去何从。孤单害怕的她总是怀抱一个褪色的木偶睡觉,这样她才有一丝安慰和快乐。直到来到孤儿院,虽然这里条件恶劣,简也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但是她遇到了人生中亦师亦友的善良温柔的谭波尔小姐,处处为她化解危机。在这里,她还收获了人生中最珍贵的同龄朋友——海伦,她们情同姐妹,亲密无间。貌似冷漠的海伦不仅是简学习的榜样,还在生活中教会了她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成为简最忠诚的朋友。当简被惩罚不许其他同学和她说话时,是海伦微笑着鼓励她:“怎样的微笑啊!我到今天还记得,这是大智大勇的流露……”在简最难过无助的时候,海伦的善举让她感受到了友情的力量,也教会了她面对惩罚时应该淡然处之的态度。海伦教会了她豁达。简觉得斯凯契德小姐对海伦太凶,海伦却认为她对自己只是严格,并从善意的角度诠释这些不公,因为“《圣经》也教我们以德报怨”。这也是简会在里德太太去世时能放下怨恨、原谅她所做一切的原因,正是海伦在对待生活不公时的宽容和忍耐,追求心灵自由的行为处处影响着她。海伦教会了她朋友就应该同甘共苦。当简被惩罚不能吃东西时,海伦偷偷地给她送来咖啡和面包,简觉得她不应该和撒谎的姑娘在一起,海伦说:“哪怕全世界的人都恨你,都相信你坏,只要你自己问心无愧,你也不会没有朋友的。”对朋友的信任和忠诚,这是何其纯洁的友谊观。所以,后来简正确面对了与罗切斯特的爱情和婚姻,正确面对圣约翰对她的求婚。海伦教会了她勤奋读书。海伦的出场是在安静地看书,她的结束语是要去看书了。她博览群书,对历史问题、拉丁问题、法国的文化无不熟悉,回答问题时总是对答如流。书本赋予了她独特的气质、独立的见解,还有面对生活不如意的一种乐观精神,即使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她也对自己的死那么坦然,让简不要悲伤,因为她认为:“既然生命很快就会过去,我们又何必沉溺在痛苦中呢?”因为对知识的汲取让她精神饱满,她对一切都无所畏惧。后来简深受启发,成为班级第一名,并在与罗切斯特的交谈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达到了彼此能够精神交流、心灵相通的境界。可以这样说,海伦以她独特的魅力,抚平了简身上一些偏激的东西,对她性格的形成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忠诚的朋友,更是精神的导师。
  安妮在被收养前也是颠沛流离,帮助养她的人照顾孩子,也没有愿意和她交朋友,她便和玻璃门里面自己的影子做朋友,还取名叫卡蒂·莫里斯,她在伤心、开心、哭泣的时候都对着这个“朋友”倾诉,想象着这个朋友带她去到美丽无忧的地方生活。这种愿望在去绿山墙以后就实现了,这里她拥有了很多朋友,但最主要是她和黛安娜、吉尔伯特的友谊。戴安娜是安妮终身的朋友,她是个长头发黑眼睛,面颊红润的美丽女孩。她们俩一见如故,并相互起誓“海枯石烂不变心”。她们两个性格相反,安妮胆大外向,戴安娜温顺稳重,这种互补的性格却丝毫没有影响她们的相处,她们一起幻想,一起造游戏房,一起表演,上学读书,一起分享食物,这是安妮收获的人生中第一份真正的友谊,她们都倍加珍惜。虽然中间也有小插曲,但是它从未阻挡她们彼此欣赏关心的情谊。安妮的第二位朋友就是吉尔伯特,第一天上学安妮便被吉尔伯特取笑她最不满意的红头发,她用写字板打了他。虽然吉尔伯特为自己的鲁莽多次道歉,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势同水火。在学习上,他们变成了竞争对手,虽然安妮坚决不允许任何人提到他的名字,但是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暗暗地想到他,借以激励自己。他们两个的学业成绩都很优秀,一起考上了女王学院,马修死后,吉尔伯特为了能让安妮照顾玛丽拉而留在阿冯利教书,悄悄放弃了原本属于自己的职位,用自己的宽容和牺牲来实现安妮的孝顺之心。此刻,倔强的安妮终于向吉尔伯特道歉,请求对方的谅解。两人的友谊在经历一波三折后,终于冰释前嫌。其实,他们的友谊一直是存在的,只不过安妮因为固执的个性一直不肯承认而已。在“安妮系列”里,他们两个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以后终于彼此相爱,幸福地走到了一起。这两个不同性别的朋友让安妮的人生不再孤单,一个在生活上一直陪伴着她,一个在学习上不断地催她奋进,让她最终成长为一个善良、宽容、独立、有思想但又不失传统的女孩子。
  亚里士多德曾指出:“一种完整的友谊,意味着两个个体都有共享一样的心灵。完整的朋友之所以在一起,并不是为了共同的利益或是为了共同的乐趣。他们可能真的对彼此都很有帮助,也很喜欢彼此的陪伴,但这些都不是构成他们友谊的唯一起源与基础。这些都只是从朋友共同的关心与价值观所衍生出来的正面附加价值而已。”简·爱没有安妮那么多的朋友,但是她们的人生无疑都是完整的,人生因为有了友谊,她们不再感到孤独失落,孤女身份的她们也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日子变得丰富多彩,友谊支撑着她们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无论是简·爱还是安妮,两位跨越时空的孤女在艰辛的成长路上用各自的方式不懈地追寻着人间亲情、友情和爱情,从童年到成年,她们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内心世界、独立的个性、鲜活的思想以及对同类的关爱无疑照亮了孤寂的生命之路,也為读者在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路上点亮了希望之灯。两位作家都深入地描述了“孤女”的生存状态、家庭教育、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困境,这无疑对解决现今社会的孤儿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其他文献
梅里美(1803-1870)是19世纪法国风格独特的中短篇小说家。《塔芒戈》创作于1829年,是其小说中比较突出的一篇,讲述了非洲武士塔芒戈落入奴隶贩子勒杜之手后,在航船上率领其他黑人奴隶奋起反抗,最后杀死白人船员的故事。作者以冷静的笔调,塑造了孔武有力、野蛮机智的塔芒戈形象,真实地反映了非洲人民的悲惨命运,有力地抨击了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罪恶。  评论界对于塔芒戈的看法存在不同的声音。有的人认为
期刊
纵观中国近现代小说史,学界对黑幕小说的评价普遍不高,更多的是秉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对其文学价值的研究也未给予相应的重视。但是,黑幕小说也有独特之处,包含一些其他类型小说所没有的东西。虽然其艺术性不如讽刺小说和谴责小说,鲁迅甚至将其看作是披露性小说的堕落,但是黑幕小说终归有一定价值。人们应该用批判的眼光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用历史的眼光、求实的态度重新审视黑幕小说蕴含的文学价值。本文首先阐述了黑幕小说的
期刊
人类社会进步的进程是一个不断探索生存意义的过程,所以每个人都会追问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真相和人生目的。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答案。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探索了人生真相与目的,他认为人生的真相不是什么高远深邃、摸不着的东西,而是具体的人生;至于人生的目的,那就是“生”。  读了冯友兰的《一种人生观》,笔者感触颇深,原来“生”就是人生的目的啊!  当初决定读这本书并不是因为作者是冯友兰,
期刊
新时期以来,由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引发的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破坏,引起了少数民族作家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初,土家族作家李传锋创作了一系列的动物小说,鄂西山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其个人的成长经历为他创作动物小说提供了绝佳的素材。小说凸显了生态意识和生态责任,为少数民族作家抒写以生态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提供了较好的创作经验。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西方
期刊
理查德·利罕说:“现代主义文学提供了两种都市现实:由艺术家构成的城市和由人群构成的城市。在第一种情况下,都市形象体现为艺术家的内在感觉和印象;在第二种情况中,人群作为一个整体有了自己的特性和都市的含义。”可以说,现代文学很大一部分就是都市文学、心理文学。本文试图由爱伦·坡的小说出发,分析波德莱尔颓废的诗歌(城市之花)与柯南·道尔推崇的逻辑理性小说(城市之光)的渊源关系,指出在城市中,同样是受爱伦·
期刊
本文以《传习录》的阅读为基础,试图对阳明的“心”“物”“理”“知”等概念做出界定和梳理。并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梳理,阐述笔者对阳明学中“心即理”“心外无物”“致良知”等理论的理解。基于此,笔者认为,阳明所说的“心”实际上是指道德至善本体,是一个“本心”。  一、心即理  《传习录》中第一次提到“心”与“理”的关系的是徐爱所录的一段问答。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
期刊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著名的俄国作家,鲁迅曾这样评价他:“他把小说中的那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他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出藏在底下的罪恶,而且还要拷问出藏在罪恶之下的真正的洁白来”。如果说“批判”是文学的本质,则陀思妥耶夫斯基将“批判”上升到了艺术的层面。陀氏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清晰地刻画了“批判”的轨迹——对自我的审问。  本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背景进行简要介绍,以此为基础,从
期刊
台湾作家陈映真曾一度否认自己的创作带有现代主义特质,并在1966年之后大力倡导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但《我的弟弟康雄》《唐倩的喜剧》两部小说集却带有浓郁的现代主义色彩,故陈映真的创作经历了从现代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向,只是在台湾社会、创作指导理念,以及文学立场的共同作用下,他主观割裂了自身的创作与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关系。  陈映真在《我的文学创作与思想》一文中将自己的小说创作完全纳入“现实主义”范畴,
期刊
芥川龙之介一生前后期的创作风格截然不同:从历史题材创作转向私小说式的诗性创作,但其怀疑主义倾向是一以贯之的。从二元出发剖析问题是芥川创作的一大特征。在他一生创作的147篇小说中,体现其二元冲突最具代表的莫过于基督教文学(即切支丹物)。笔者以芥川龙之介的切支丹物为中心,探得其怀疑主义倾向的根源在于二律背反。芥川终生的创作对于理性有所批判,但批判理性并非他的目的,他让理性严守其分际,为信仰留出地盘,以
期刊
宋朝诗人黄庭坚,江西诗派代表人物,虽以书法闻名于世,但其诗风诗作在当时也是于继承中自成一派;清朝著名诗人黄仲则,自称为黄庭坚之后人,虽在仕途上一路坎坷,英年早逝,但在诗歌创作上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虽然二人生活在相隔数百年的不同时空中,但这并不影响二人在诗法诗风上有共通之处,本文就是通过分析二黄的人生经历,以及诗歌创作风格,寻找二者的相通之处,以证明唐朝后,诗歌虽发展缓慢,但仍不乏有识之士怀揣理想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