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的2010年工作计划,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就业、让其逐步在城镇就业落户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为此,“壮大县域经济”、为存有大规模待转移农业劳动力的偏农地区走向工业化和城市化集中所需资源将是关键。对多数的偏农业、待城镇化地区(它包括农业省市和先工业化省内的农业市县),如果没有工业化和一定规模的工业产值的支撑,就地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城镇化的目标,是基本无法实现的,因为没有足够现金收入来源的农业人口,即便在交出宅基地、以建设用地集中方式形成的人口聚集区,也没有有效需求能力提供服务性就业岗位。
城镇化的推进,事实上不仅仅受制于户籍制度改革和保障制度的衔接,一定阶段内,可能更加受制于国家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要素的配置政策。今后工业用地这一作为要实现经济工业化(从而带动人口城镇化)的基础资源要素配置,恐怕应该是衡量政策执行是否服务于城镇化战略构思的重要指标。而从当前的节约用地(建设用地)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传统农业地区反而在全国范围内的工业化用地资源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劣势地位。
在中心城市和工业化城市区域,现在最典型的操作方法是城市扩张挤占郊区农民的宅基地,转而整理为工商业建设用地,继续扩大中心城市的工商业规模。而在先工业化的城市内各级政府工业用地配置习惯中,仍然是把传统农业地区的潜在工业用地指标资源配置给先工业化城市区域为多。这里,我们关注的重点不在于城市因此而获得的财政利益,而是从国家整体宏观经济管理中衡量,要完成农业地区的就近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央地各级管理部门在保护耕地、控制全国范围工业用地的同时,改良政策、让有限的工业用地资源要素向尚未城镇化的农业地区配置。
正如中央农村会议部署,城乡改革联动是需要把握的关键切入点。如果先工业化地区的发展改革从粗放的资源消耗型向质量提高型(停止规模铺张)转变,给与后发展的农业地区的城镇化以规模扩张的资源空间,那么,即便全国范围内整体平衡资源配置,城乡区域各自的发展所需条件也都能得到满足。国家各种资源要素向农业地区的转移甚至回归,应该得到政策更积极的引导。
城镇化的推进,事实上不仅仅受制于户籍制度改革和保障制度的衔接,一定阶段内,可能更加受制于国家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要素的配置政策。今后工业用地这一作为要实现经济工业化(从而带动人口城镇化)的基础资源要素配置,恐怕应该是衡量政策执行是否服务于城镇化战略构思的重要指标。而从当前的节约用地(建设用地)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传统农业地区反而在全国范围内的工业化用地资源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劣势地位。
在中心城市和工业化城市区域,现在最典型的操作方法是城市扩张挤占郊区农民的宅基地,转而整理为工商业建设用地,继续扩大中心城市的工商业规模。而在先工业化的城市内各级政府工业用地配置习惯中,仍然是把传统农业地区的潜在工业用地指标资源配置给先工业化城市区域为多。这里,我们关注的重点不在于城市因此而获得的财政利益,而是从国家整体宏观经济管理中衡量,要完成农业地区的就近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央地各级管理部门在保护耕地、控制全国范围工业用地的同时,改良政策、让有限的工业用地资源要素向尚未城镇化的农业地区配置。
正如中央农村会议部署,城乡改革联动是需要把握的关键切入点。如果先工业化地区的发展改革从粗放的资源消耗型向质量提高型(停止规模铺张)转变,给与后发展的农业地区的城镇化以规模扩张的资源空间,那么,即便全国范围内整体平衡资源配置,城乡区域各自的发展所需条件也都能得到满足。国家各种资源要素向农业地区的转移甚至回归,应该得到政策更积极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