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戏剧五大剧种,豫剧的影响力是广泛的。豫剧大师常香玉捐赠一架飞机用于抗美援朝,以及花木兰选段中“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经典唱词,几乎是尽人皆知。
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河南省简称“豫”,所以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从历史上来看,豫剧产生于明末清初,初时以清唱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发展非常迅速。豫剧一向以唱功见长,它的唱腔流畅,节奏鲜明,行腔酣畅,易于为观众听清。豫剧除遍及河南省外,又传播到邻近各省及甘肃、青海、天津、吉林、江苏、新疆、西藏等省、市、自治区,并在各地组成了不少专业豫剧团。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豫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之所以能够被人们接受并广为传播,在于豫剧创作过程中自身的特点。首先是就豫剧的唱腔来看,早年唱腔以豫剧的四大板式(慢板、二八板、流水板、非板)及传统曲牌为主,老师言传口授,大多老艺人都是根据剧本内容、剧情发展、人物行当,按照四大板式的规律去哼唱下来,正是这种看似简单的创作风格,使得豫剧唱起来朗朗上口,观众听起来同样顺耳易懂,容易得到群众的认可,其次在唱词上,与京剧等其他戏种不同,豫剧不专重文言,而是契合于河南的风俗习惯,较多表现风俗习惯中鄙俚粗俗之人与事物的关系,在看似“俗”的外在形式上,表达出“雅”的生活主题。具体来看,叙事言情、喜怒哀乐。
曲目创作中的独特风格,在实践的发展中,逐渐演绎出豫剧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势所在:首先是娱乐性强,豫剧锣鼓声响、唱工多、白口少,人物形象则多大蹦大跳或满台走扭,使得劳动大众在工作之余,能够获得轻松愉快戏剧观感其次是形式简单、接近群众、表演真实,舞台形象的塑造较为接近实际生活,合乎劳动大众的脾味,在“通俗”之中把握度,能够在庄谐取得平衡同时,由于豫剧调子简单、词句通俗,从而易懂易学:当然,作为地方戏种,豫剧还富于地方性,腔调高亢硬直,表情慷爽率直。
通俗易懂、强烈的生活气息是豫剧能够不断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不容否认的是,在整个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作为传统文化精粹之一的豫剧也面临着其他戏剧发展同样的瓶颈,主要表现是,观众数量减少、覆盖面农村多于城市、剧团体制机制滞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趋向“短平快”;同时,文化艺术主体和表演形式的多元化、快捷化趋势愈加明显,影视艺术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特别是电视传播网络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娱生活方式。相比之下,豫剧戏曲艺术所特有的严格程式化表演、格式化的故事情节,缺乏时尚性和娱乐功能,与当代人的审美和欣赏需求存在差距。
当然,在豫剧发展创新上,戏剧工作者以及媒体没有放弃,也在不断探索。较为成功的例子是河南电视台《梨园春》节目。《梨园春》是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1994年开播的全国性的大型电视戏曲综艺栏目,《梨园春》以电视为传播载体、以豫剧爱好者为参与对象、以评比打擂等为形式,铸就了豫剧发展史、甚至戏剧发展史的浓重的一笔。作为河南电视台的品牌栏目,《梨园春》几年来一直位居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栏目龙虎榜首位。据有关方面的调查统计,该栏目在省内的平均收视率达25.85%,最高收视率达到37.48%,观众分布面达18个省、市、自治区。下至七八岁的娃娃,上至八十岁的老人,就连许多都市青年也都乐此不疲,兴致高昂地通过电视欣赏和评判。《梨园春》赴京演出,在中国大剧院连演8场,场场爆满,赴甘肃演出,也盛况空前,台湾、新疆、悉尼……都留下了《梨园春》的足迹,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梨园春》的影响下,省内10多家电视台相继开办了戏曲电视栏目,一些兄弟省市电视台也办起了自己的地方戏栏目。
在包括豫剧在内的诸多传统戏剧发展低迷时,《梨园春》的经验意义就超出了单个剧种发展的范畴。就豫剧自身的特点来看,通俗易懂、易学易唱为广泛的群众参与奠定了基础,而从形式来看其经验主要是:着眼于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提高豫剧的生活性、趣味性和鉴赏性,以表演内容为例,平均每年新创剧目占全国新剧目的1/6,既有一些脍炙人口的名家名段,更有功底较好的新人新作,要学会利用现代传媒,《梨园春》电视栏目把豫剧和现代电视传媒、把地方戏曲和群众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使豫剧从舞台艺术走向了荧屏艺术,开辟了戏曲艺术全新的生存空间:还要积极调动公众参与,使观众由被动走向主动,在成功满足观众原有需求的同时,也不断刺激着观众新的需求,《梨园春》的“戏迷擂台赛”形式,就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这种积极作用:还要学会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充分利用独特的文化优势,把栏目冠名权、广告代理权等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投标,吸引了资金,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解决了开办栏目、发展文化的财力保障。
“一支独秀不是春”,豫剧发展上的成功实践,证明了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可以有效增强人们对豫剧发展的信心;但是,豫剧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健康发展,需要做很多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首先,国家应该在全社会烘托挖掘、欣赏、学习、发扬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增强文化软实力已基本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植根于传统文化的豫剧的大发展也离不开社会的现实土壤。可以在学校教育中,融入豫剧等传统戏剧作为课外读物,通过各种政策鼓励措施,促进社会对豫剧的重视,对农村自发涌现出的锣鼓队和文化宣传队要引导、规范和整合,支持和帮助他们健康发展,等等。
其次,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剧团建设,国家应出台戏剧演出保障机制。要包括对国营剧团和民营剧团的补助措施,支持民营剧团的成立与发展,对经济困难的偏远山区戏剧演出的补救措施,以及对长期扎根山区演出的戏剧艺术家们的奖励措施等等条件成熟时候可以把戏剧演出作为一个地方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去量化地方政府在文化方面的政绩,去考核地方党委及宣传部门在精神文明方面的成就。
同时,还要学会利用新媒体、改变创作思路、深入实际生活、打造精品剧目。新媒体的不断出现是任何传统文化都要面对的现实,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电视传媒与传统文化联姻可以结出《梨园春》的“果实”,那么网络媒体更应该看做豫剧发展的新空间。当然,豫剧的发展根本在于内容,在于反映社会现实、贴近百姓生活、充满真挚感情的好曲目、剧目。因此,在豫剧创作中,要时刻反映老百姓的心声,贴近他们的生活,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及时把他们的喜怒哀乐反映出来,把他们的精神情感释放出来,这样的戏才能受老百姓欢迎,才能在民间广泛流传,为此,只有长期深入基层,才能准确把握老百姓的思想情感,打造出有长久生命力的作品来。
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河南省简称“豫”,所以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从历史上来看,豫剧产生于明末清初,初时以清唱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发展非常迅速。豫剧一向以唱功见长,它的唱腔流畅,节奏鲜明,行腔酣畅,易于为观众听清。豫剧除遍及河南省外,又传播到邻近各省及甘肃、青海、天津、吉林、江苏、新疆、西藏等省、市、自治区,并在各地组成了不少专业豫剧团。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豫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之所以能够被人们接受并广为传播,在于豫剧创作过程中自身的特点。首先是就豫剧的唱腔来看,早年唱腔以豫剧的四大板式(慢板、二八板、流水板、非板)及传统曲牌为主,老师言传口授,大多老艺人都是根据剧本内容、剧情发展、人物行当,按照四大板式的规律去哼唱下来,正是这种看似简单的创作风格,使得豫剧唱起来朗朗上口,观众听起来同样顺耳易懂,容易得到群众的认可,其次在唱词上,与京剧等其他戏种不同,豫剧不专重文言,而是契合于河南的风俗习惯,较多表现风俗习惯中鄙俚粗俗之人与事物的关系,在看似“俗”的外在形式上,表达出“雅”的生活主题。具体来看,叙事言情、喜怒哀乐。
曲目创作中的独特风格,在实践的发展中,逐渐演绎出豫剧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势所在:首先是娱乐性强,豫剧锣鼓声响、唱工多、白口少,人物形象则多大蹦大跳或满台走扭,使得劳动大众在工作之余,能够获得轻松愉快戏剧观感其次是形式简单、接近群众、表演真实,舞台形象的塑造较为接近实际生活,合乎劳动大众的脾味,在“通俗”之中把握度,能够在庄谐取得平衡同时,由于豫剧调子简单、词句通俗,从而易懂易学:当然,作为地方戏种,豫剧还富于地方性,腔调高亢硬直,表情慷爽率直。
通俗易懂、强烈的生活气息是豫剧能够不断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不容否认的是,在整个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作为传统文化精粹之一的豫剧也面临着其他戏剧发展同样的瓶颈,主要表现是,观众数量减少、覆盖面农村多于城市、剧团体制机制滞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趋向“短平快”;同时,文化艺术主体和表演形式的多元化、快捷化趋势愈加明显,影视艺术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特别是电视传播网络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娱生活方式。相比之下,豫剧戏曲艺术所特有的严格程式化表演、格式化的故事情节,缺乏时尚性和娱乐功能,与当代人的审美和欣赏需求存在差距。
当然,在豫剧发展创新上,戏剧工作者以及媒体没有放弃,也在不断探索。较为成功的例子是河南电视台《梨园春》节目。《梨园春》是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1994年开播的全国性的大型电视戏曲综艺栏目,《梨园春》以电视为传播载体、以豫剧爱好者为参与对象、以评比打擂等为形式,铸就了豫剧发展史、甚至戏剧发展史的浓重的一笔。作为河南电视台的品牌栏目,《梨园春》几年来一直位居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栏目龙虎榜首位。据有关方面的调查统计,该栏目在省内的平均收视率达25.85%,最高收视率达到37.48%,观众分布面达18个省、市、自治区。下至七八岁的娃娃,上至八十岁的老人,就连许多都市青年也都乐此不疲,兴致高昂地通过电视欣赏和评判。《梨园春》赴京演出,在中国大剧院连演8场,场场爆满,赴甘肃演出,也盛况空前,台湾、新疆、悉尼……都留下了《梨园春》的足迹,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梨园春》的影响下,省内10多家电视台相继开办了戏曲电视栏目,一些兄弟省市电视台也办起了自己的地方戏栏目。
在包括豫剧在内的诸多传统戏剧发展低迷时,《梨园春》的经验意义就超出了单个剧种发展的范畴。就豫剧自身的特点来看,通俗易懂、易学易唱为广泛的群众参与奠定了基础,而从形式来看其经验主要是:着眼于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提高豫剧的生活性、趣味性和鉴赏性,以表演内容为例,平均每年新创剧目占全国新剧目的1/6,既有一些脍炙人口的名家名段,更有功底较好的新人新作,要学会利用现代传媒,《梨园春》电视栏目把豫剧和现代电视传媒、把地方戏曲和群众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使豫剧从舞台艺术走向了荧屏艺术,开辟了戏曲艺术全新的生存空间:还要积极调动公众参与,使观众由被动走向主动,在成功满足观众原有需求的同时,也不断刺激着观众新的需求,《梨园春》的“戏迷擂台赛”形式,就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这种积极作用:还要学会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充分利用独特的文化优势,把栏目冠名权、广告代理权等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投标,吸引了资金,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解决了开办栏目、发展文化的财力保障。
“一支独秀不是春”,豫剧发展上的成功实践,证明了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可以有效增强人们对豫剧发展的信心;但是,豫剧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健康发展,需要做很多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首先,国家应该在全社会烘托挖掘、欣赏、学习、发扬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增强文化软实力已基本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植根于传统文化的豫剧的大发展也离不开社会的现实土壤。可以在学校教育中,融入豫剧等传统戏剧作为课外读物,通过各种政策鼓励措施,促进社会对豫剧的重视,对农村自发涌现出的锣鼓队和文化宣传队要引导、规范和整合,支持和帮助他们健康发展,等等。
其次,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剧团建设,国家应出台戏剧演出保障机制。要包括对国营剧团和民营剧团的补助措施,支持民营剧团的成立与发展,对经济困难的偏远山区戏剧演出的补救措施,以及对长期扎根山区演出的戏剧艺术家们的奖励措施等等条件成熟时候可以把戏剧演出作为一个地方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去量化地方政府在文化方面的政绩,去考核地方党委及宣传部门在精神文明方面的成就。
同时,还要学会利用新媒体、改变创作思路、深入实际生活、打造精品剧目。新媒体的不断出现是任何传统文化都要面对的现实,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电视传媒与传统文化联姻可以结出《梨园春》的“果实”,那么网络媒体更应该看做豫剧发展的新空间。当然,豫剧的发展根本在于内容,在于反映社会现实、贴近百姓生活、充满真挚感情的好曲目、剧目。因此,在豫剧创作中,要时刻反映老百姓的心声,贴近他们的生活,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及时把他们的喜怒哀乐反映出来,把他们的精神情感释放出来,这样的戏才能受老百姓欢迎,才能在民间广泛流传,为此,只有长期深入基层,才能准确把握老百姓的思想情感,打造出有长久生命力的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