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知识爆炸、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使得任何知识都只具有暂时性的意义。因此,是否具备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比掌握多少现存的知识要重要得多。如今,编辑工作也日益走向现代化,编辑个体不能停留在原有知识的水平上,应自觉地把握和利用本职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不断地汲取和更新知识、自我提升,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一、编辑个体自我提升的必要性
知识经济社会比任何时候都讲求效率和效益,更强调人的智力和能力的发挥和应用。所以,编辑个体要知识广博、功底扎实,具备正确而高效运作的能力,才符合现代化出版的要求。
目前,编辑队伍中的很多人才是从高等院校毕业生中引进,或从其他专业技术队伍中改行转过来,这些新编辑没有接受过新闻出版专业类的正规教育,对编辑工作流程不熟,亦不具备编辑出版系列职称。他们虽然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对编辑工作缺乏了解,编辑学基础理论薄弱。需要进一步充实和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
还有一些编辑部原有的编辑虽然已工作数年,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编辑业务知识,由于受历史原因的影响,本身学历偏低,需要进行知识更新和补充,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践证明。编辑只有对某一专业、某一领域的学科知识有较深入的了解,才有可能编辑出具有该学科领先水平的文章,才能以敏锐的目光洞察该领域的最新进展,才能在处理有一定专业深度的稿件时,做到游刃有余,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奉献给广大读者。
在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及其对传统的编辑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的今天,许多编辑部已经实现了稿件的组织、审读、编辑、校对、排版等的电脑化,编辑面临的是一个非常新颖的技术动作环境。即使是有着丰富经验和编辑技巧的老一代编辑家,也需要更新知识、转变观念、自我提升,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潮流。
二、编辑个体自我提升的方式
1.改变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
刚走出校门的编辑,接受的是中国式的教育。中国式的教育扩大了教师传授的作用,具有明显的程式化的特征,忽视了学习者个体自身学习的差异。学生倾向于采用集体学习形式,而不习惯于独立学习;习惯于死记硬背,而不习惯于问题求解的学习方式,对教师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学习中缺乏批判精神,外在学习动机较强,而内在动机较弱。这种现象,亦有人解释为工业化社会生产中人才培养的模式。
走出校门后,新的环境和工作岗位需要编辑自己开动脑筋,独立工作和思考,没有教师可以依赖,也没有现成的方法能适应个体需求,这就需要编辑改变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充分发挥编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玉不琢,不成器。编辑工作是一份富有挑战性的脑力工作,它要求编辑必须德、才、学、识兼备,在编辑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脚踏实地,大胆创新,在工作上做一个有心人。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提升自我,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式与途径,这样才能在编辑业务上大展拳脚。
2.对自己的未来有个规划
以往,编辑是无名英雄,宁愿奉献自己,一辈子为他人做嫁衣,自己却默默无闻,甘于寂寞。有人曾说过,我们的编辑,特别是年轻编辑,对自己的发展要有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规划和相应的计划。要拿起两支笔:一支笔为他人做嫁衣;另一支笔为自己做几件新衣——参与编辑学和期刊学的研究,总结经验,撰写、发表论文,在帮助他人发表成果的同时,自己也发表成果,以训练自己的研究能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从而更好地办好期刊。正如人们所说,不想当编辑家的编辑不是好编辑。
编辑在努力办好刊物外,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一个长远规划是非常必要的,这样生活才有目标,工作才有干劲。编辑必须有信心、有恒心,要在本职岗位上做一个有思想、有风格的编辑家,而不是墨守成规、闭门造车的编辑匠。
三、编辑个体自我提升的途径
1.在实践中提高思想和业务水平
工作也就是做人,编辑自己要自觉学习,要树立高度的敬业精神,要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对编辑工作的热爱与献身精神,具有吃苦受累的恒心和淡泊名利的情怀,在工作中要虚心、谨慎,不耻下问。编辑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编辑实践中针对自身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学习,缺什么就学什么,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特别是青年编辑在工作中要虚心向前辈学习,做到勤查、勤问、勤记。还要多看书,从书中汲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对自身已有的知识加以巩固并提高。编辑之间能者为师,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紧密联系实际,既节约经费又不影响工作,还可密切编辑人员之间的关系。
编辑可从专业期刊上获得编辑学理论的知识和技能。通过阅读期刊,编辑工作者普遍掌握了与编辑有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书刊编排规范,并初步获得了从事编辑学研究的能力,编辑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得到了普遍提高。笔者及同事长期订阅编辑学期刊,从中获益匪浅。
编辑可以从内部定期举办的编辑业务交流会上学习新闻出版政策、法规和编辑业务知识,就编辑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统一认识,互相交流,进一步提高编辑质量。
编辑要积极参与编辑出版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在参与科研课题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信息检索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尤其是青年编辑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不仅可以及时总结自己在工作中的新经验和新成果,促进与其他编辑的交流,使自己不断得到提高,也有助于青年编辑加快学者化进程,有助于提高编辑尊重作者劳动的自觉性。
2.在职攻读学位和进修
要提高刊物质量,必须重视和提升编辑人员的素质,提高学历水平。在国外,很多期刊的编辑都是双学位,学历很高。比如2009年4月创刊的《自然一化学》杂志,选聘了美国加州大学的Stuart Cantrill博士以及其他4位博士,均是在国际化学领域有一定知名度的中青年科学家。他们在该刊的创建策划、整体风格与栏目设计、网络出版等方面有先进敏锐的思想,并对审稿、编辑、出版的整个过程及稿件录用决策机制等具有高质量把关能力。然而,国内情况与之相比是有很大差距的。编辑人员应较系统、全面地学习专业技术知识,除了攻读硕士学位外,尤其要倡导1—2年的在职编辑学研究生进修班的学习,接受系统正规的编辑学教育,一来对工作影响不大,二来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到大专院校进修中文、编辑学、出版法、计算机、外语等专业知识,逐渐成为编辑学带头人,带动整体编辑水平的提高。
3.参加短期编辑业务培训班
对没有大块时间进行学习的人来说,短期业务培训班是较好的选择之一,编辑可以在1—2周内系统地学习编辑出版知识,或某一方面的先进经 验,对日常工作大有裨益。根据编辑的成人性、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专业基础知识的特点,编辑可以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参加各级学会组织的业务培训班和青年编辑学习班,如青年编辑学习班、标准化与规范化学习班、英文编辑研修班、科技汉语研修班、编辑现代化手段研修班等。这些培训班内容比较符合实际,针对性强,学员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积极性高。通过这种短期培训,编辑不仅可以多掌握一些新知识、新技能,深化编辑理论的学习,了解国家有关新闻出版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国内外期刊的发展动向,而且可以学到资深编辑从事编辑工作的宝贵经验,还能从他们身上学习老一代编辑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良好的学风。
4.加强同行间的交流沟通
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编辑要经常对比其他刊物的版式、栏目、封面,看看自己的杂志有何需改进之处。经常与同行交流沟通,看看他山之石是否可以攻玉。编辑还可以到同类优秀期刊做访问编辑,时间可长可短,重点学习他刊先进的办刊理念和经验;或到国内发达地区的一些知名杂志社、出版社学习,进行专题或综合考察,吸取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和业务工作经验,拓宽思路,开阔视野;或出国进修,学习掌握国外先进办刊经验,学以致用,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此外参加编辑学术会议也很重要,在会上不仅学习编辑知识并且可以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加强与会者的彼此联系,同行间互相交流办刊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还可以接触更多的编辑界专家、学者,学到更多的知识。
5.掌握现代化办公方式
计算机技术、电信技术和激光存储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版杂志与电子网络出版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编辑部门的管理和工作方式,传统的编辑观念和编辑模式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良好的外文阅读和翻译能力更是进行信息和知识交流的保证。逐渐应用的网上投稿、在线编辑审阅系统,使编辑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极大地提高了编辑的工作效率。编辑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要有意识地学习利用计算机、因特网等现代化工具进行选题、组稿、编审、排版、校对、检索、出版、发行、管理等,因此而节省的时间和精力可以用来搞科研或加强编辑学外延知识的学习,充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6.增强媒介素养、心理素质和灵商的培养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专家认为,媒介素养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作为编辑,培养媒介素养十分重要。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不具备收集、选择和运用信息的技能,要办好刊物是不可能的。
编辑还需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懂得自我调节和自我宣泄不良情绪,正确处理好周边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他人和欣赏他人,学会与他人良好沟通,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处于一个良性上升的发展环境中。
此外,要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强调SQ(灵商)的功能:编辑活动是一项创造性活动,编辑要有创新意识,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树立新的办刊理念,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如果说IQ(智商)是编辑的聪明才智,EO(情商)是编辑能力,那么SQ则是编辑的一种创新意识,一种想象力,一种创造力。
总之,要办好刊物,不仅取决于作者的水平,更取决于编辑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底蕴。编辑个体的自我提升包含了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编辑业务和理念、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的提升。学无止境,21世纪是学习型社会,实现终身学习和不断自我提升是我们每一个编辑的追求目标。漫漫编途,任重道远,只要勤奋耕耘,勤于思考,相信每个编辑都会业有专攻,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田丽华,信息时代高校学报编辑的继续教育问题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25(2):81
[2]陈丽,远程教育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金得存,论提高青年编辑写作能力的意义与途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7,14(2):93—94
[4]沈华,章志英,肖宏,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科学院赴欧科技期刊考察团调研报告[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3):387
[5][9]张印朋,李穆,姚玉红,等,对新形势下科技期刊办刊常见问题的思考[J],编辑学报,2008,20(3):250,
[6]崔玉子,张京梅,论新形势下高校学报编辑的继续教育[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8(3):106
[7]曾东发,面对WTO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15(3):244—246
[8]赵阳,编辑发展的三个重要方面[J],科技创新导报,2009(18):246
一、编辑个体自我提升的必要性
知识经济社会比任何时候都讲求效率和效益,更强调人的智力和能力的发挥和应用。所以,编辑个体要知识广博、功底扎实,具备正确而高效运作的能力,才符合现代化出版的要求。
目前,编辑队伍中的很多人才是从高等院校毕业生中引进,或从其他专业技术队伍中改行转过来,这些新编辑没有接受过新闻出版专业类的正规教育,对编辑工作流程不熟,亦不具备编辑出版系列职称。他们虽然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对编辑工作缺乏了解,编辑学基础理论薄弱。需要进一步充实和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
还有一些编辑部原有的编辑虽然已工作数年,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编辑业务知识,由于受历史原因的影响,本身学历偏低,需要进行知识更新和补充,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践证明。编辑只有对某一专业、某一领域的学科知识有较深入的了解,才有可能编辑出具有该学科领先水平的文章,才能以敏锐的目光洞察该领域的最新进展,才能在处理有一定专业深度的稿件时,做到游刃有余,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奉献给广大读者。
在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及其对传统的编辑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的今天,许多编辑部已经实现了稿件的组织、审读、编辑、校对、排版等的电脑化,编辑面临的是一个非常新颖的技术动作环境。即使是有着丰富经验和编辑技巧的老一代编辑家,也需要更新知识、转变观念、自我提升,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潮流。
二、编辑个体自我提升的方式
1.改变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
刚走出校门的编辑,接受的是中国式的教育。中国式的教育扩大了教师传授的作用,具有明显的程式化的特征,忽视了学习者个体自身学习的差异。学生倾向于采用集体学习形式,而不习惯于独立学习;习惯于死记硬背,而不习惯于问题求解的学习方式,对教师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学习中缺乏批判精神,外在学习动机较强,而内在动机较弱。这种现象,亦有人解释为工业化社会生产中人才培养的模式。
走出校门后,新的环境和工作岗位需要编辑自己开动脑筋,独立工作和思考,没有教师可以依赖,也没有现成的方法能适应个体需求,这就需要编辑改变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充分发挥编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玉不琢,不成器。编辑工作是一份富有挑战性的脑力工作,它要求编辑必须德、才、学、识兼备,在编辑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脚踏实地,大胆创新,在工作上做一个有心人。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提升自我,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式与途径,这样才能在编辑业务上大展拳脚。
2.对自己的未来有个规划
以往,编辑是无名英雄,宁愿奉献自己,一辈子为他人做嫁衣,自己却默默无闻,甘于寂寞。有人曾说过,我们的编辑,特别是年轻编辑,对自己的发展要有一个科学、合理、可行的规划和相应的计划。要拿起两支笔:一支笔为他人做嫁衣;另一支笔为自己做几件新衣——参与编辑学和期刊学的研究,总结经验,撰写、发表论文,在帮助他人发表成果的同时,自己也发表成果,以训练自己的研究能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从而更好地办好期刊。正如人们所说,不想当编辑家的编辑不是好编辑。
编辑在努力办好刊物外,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一个长远规划是非常必要的,这样生活才有目标,工作才有干劲。编辑必须有信心、有恒心,要在本职岗位上做一个有思想、有风格的编辑家,而不是墨守成规、闭门造车的编辑匠。
三、编辑个体自我提升的途径
1.在实践中提高思想和业务水平
工作也就是做人,编辑自己要自觉学习,要树立高度的敬业精神,要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对编辑工作的热爱与献身精神,具有吃苦受累的恒心和淡泊名利的情怀,在工作中要虚心、谨慎,不耻下问。编辑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编辑实践中针对自身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学习,缺什么就学什么,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特别是青年编辑在工作中要虚心向前辈学习,做到勤查、勤问、勤记。还要多看书,从书中汲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对自身已有的知识加以巩固并提高。编辑之间能者为师,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紧密联系实际,既节约经费又不影响工作,还可密切编辑人员之间的关系。
编辑可从专业期刊上获得编辑学理论的知识和技能。通过阅读期刊,编辑工作者普遍掌握了与编辑有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书刊编排规范,并初步获得了从事编辑学研究的能力,编辑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得到了普遍提高。笔者及同事长期订阅编辑学期刊,从中获益匪浅。
编辑可以从内部定期举办的编辑业务交流会上学习新闻出版政策、法规和编辑业务知识,就编辑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统一认识,互相交流,进一步提高编辑质量。
编辑要积极参与编辑出版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在参与科研课题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信息检索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尤其是青年编辑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不仅可以及时总结自己在工作中的新经验和新成果,促进与其他编辑的交流,使自己不断得到提高,也有助于青年编辑加快学者化进程,有助于提高编辑尊重作者劳动的自觉性。
2.在职攻读学位和进修
要提高刊物质量,必须重视和提升编辑人员的素质,提高学历水平。在国外,很多期刊的编辑都是双学位,学历很高。比如2009年4月创刊的《自然一化学》杂志,选聘了美国加州大学的Stuart Cantrill博士以及其他4位博士,均是在国际化学领域有一定知名度的中青年科学家。他们在该刊的创建策划、整体风格与栏目设计、网络出版等方面有先进敏锐的思想,并对审稿、编辑、出版的整个过程及稿件录用决策机制等具有高质量把关能力。然而,国内情况与之相比是有很大差距的。编辑人员应较系统、全面地学习专业技术知识,除了攻读硕士学位外,尤其要倡导1—2年的在职编辑学研究生进修班的学习,接受系统正规的编辑学教育,一来对工作影响不大,二来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到大专院校进修中文、编辑学、出版法、计算机、外语等专业知识,逐渐成为编辑学带头人,带动整体编辑水平的提高。
3.参加短期编辑业务培训班
对没有大块时间进行学习的人来说,短期业务培训班是较好的选择之一,编辑可以在1—2周内系统地学习编辑出版知识,或某一方面的先进经 验,对日常工作大有裨益。根据编辑的成人性、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专业基础知识的特点,编辑可以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参加各级学会组织的业务培训班和青年编辑学习班,如青年编辑学习班、标准化与规范化学习班、英文编辑研修班、科技汉语研修班、编辑现代化手段研修班等。这些培训班内容比较符合实际,针对性强,学员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积极性高。通过这种短期培训,编辑不仅可以多掌握一些新知识、新技能,深化编辑理论的学习,了解国家有关新闻出版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国内外期刊的发展动向,而且可以学到资深编辑从事编辑工作的宝贵经验,还能从他们身上学习老一代编辑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良好的学风。
4.加强同行间的交流沟通
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编辑要经常对比其他刊物的版式、栏目、封面,看看自己的杂志有何需改进之处。经常与同行交流沟通,看看他山之石是否可以攻玉。编辑还可以到同类优秀期刊做访问编辑,时间可长可短,重点学习他刊先进的办刊理念和经验;或到国内发达地区的一些知名杂志社、出版社学习,进行专题或综合考察,吸取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和业务工作经验,拓宽思路,开阔视野;或出国进修,学习掌握国外先进办刊经验,学以致用,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此外参加编辑学术会议也很重要,在会上不仅学习编辑知识并且可以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加强与会者的彼此联系,同行间互相交流办刊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还可以接触更多的编辑界专家、学者,学到更多的知识。
5.掌握现代化办公方式
计算机技术、电信技术和激光存储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版杂志与电子网络出版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编辑部门的管理和工作方式,传统的编辑观念和编辑模式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良好的外文阅读和翻译能力更是进行信息和知识交流的保证。逐渐应用的网上投稿、在线编辑审阅系统,使编辑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极大地提高了编辑的工作效率。编辑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要有意识地学习利用计算机、因特网等现代化工具进行选题、组稿、编审、排版、校对、检索、出版、发行、管理等,因此而节省的时间和精力可以用来搞科研或加强编辑学外延知识的学习,充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6.增强媒介素养、心理素质和灵商的培养
英国媒介素养教育专家认为,媒介素养指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作为编辑,培养媒介素养十分重要。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果不具备收集、选择和运用信息的技能,要办好刊物是不可能的。
编辑还需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懂得自我调节和自我宣泄不良情绪,正确处理好周边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他人和欣赏他人,学会与他人良好沟通,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处于一个良性上升的发展环境中。
此外,要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强调SQ(灵商)的功能:编辑活动是一项创造性活动,编辑要有创新意识,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树立新的办刊理念,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如果说IQ(智商)是编辑的聪明才智,EO(情商)是编辑能力,那么SQ则是编辑的一种创新意识,一种想象力,一种创造力。
总之,要办好刊物,不仅取决于作者的水平,更取决于编辑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底蕴。编辑个体的自我提升包含了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编辑业务和理念、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的提升。学无止境,21世纪是学习型社会,实现终身学习和不断自我提升是我们每一个编辑的追求目标。漫漫编途,任重道远,只要勤奋耕耘,勤于思考,相信每个编辑都会业有专攻,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田丽华,信息时代高校学报编辑的继续教育问题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25(2):81
[2]陈丽,远程教育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金得存,论提高青年编辑写作能力的意义与途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7,14(2):93—94
[4]沈华,章志英,肖宏,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科学院赴欧科技期刊考察团调研报告[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3):387
[5][9]张印朋,李穆,姚玉红,等,对新形势下科技期刊办刊常见问题的思考[J],编辑学报,2008,20(3):250,
[6]崔玉子,张京梅,论新形势下高校学报编辑的继续教育[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8(3):106
[7]曾东发,面对WTO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15(3):244—246
[8]赵阳,编辑发展的三个重要方面[J],科技创新导报,2009(18):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