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核医学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价值。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经骨扫描后拟诊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予以SPECT/CT断层图像与99mTc-MIBI平面显像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方法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灵敏性。结果:经99mTc-MIBI平面显像检查发现82例甲状旁腺的增大或占位,检出率为82%,加做SPECT/CT断层图像检查后发现98例甲状旁腺的增大或占位,检出率为98%,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差异较为明显(P<0.05);综合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诊断98例甲状旁腺占位中存在81例甲状旁腺腺瘤,81例中存在异位甲状腺腺瘤22例。结论:SPECT/CT断层图像与99mTc-MIBI平面显像结合检查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能有效定位患者的病灶。
关键词:SPECT/CT断层图像;99mTc-MIBI平面显像;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诊断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由甲状旁腺病变引起的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从而致使骨代谢异常变化的临床病症,其临床发病率较低且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因而易导致误诊[1]。本研究通过选取100例经骨扫描后拟诊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分析其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经骨扫描后拟诊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00例,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为17-69岁,平均年龄为(43.17±10.25)岁。
1.2方法
1.2.1显像方法
患者先予以99mTc-MIBI平面显像检查,以700MBq的99mTc-MIBI显像剂行静脉注射,分别于注射后30min与2h,以CE Infina Hawkeye双探头采集患者颈部-上胸部前位的平面像,采集条件:矩阵256×256,1500K/帧。其后予以SPECT/CT断层图像检查,仪器型号为Phillip precedence 16 SPECT/CT,采集条件:矩阵64×64,112o每帧,以40s作为每帧的采集时间。并对SPECT的采集区域进行X-CT扫描,通过计算获得SPECT和CT的横断面、矢状面、冠狀面及两者相应的结合图像。
1.2.2图像分析
图像均经两位以上的核医学资深医师的共同阅片,99mTc-MIBI的早期及延迟相的颈部-上胸部显像均可见异常放射性浓聚,经SPECT/CT融合后,放射性浓聚的CT图像可见软组织的密度结节,即可判定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2]。
1.3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用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当P<0.05时,表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
经99mTc-MIBI平面显像检查发现82例甲状旁腺的增大或占位,检出率为82%,加做SPECT/CT断层图像检查后发现98例甲状旁腺的增大或占位,检出率为98%,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差异较为明显(P<0.05),详见表1。
2.2甲状旁腺的占位分布情况
综合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诊断98例甲状旁腺占位中存在81例甲状旁腺腺瘤,81例中存在异位甲状腺腺瘤22例。22例异位甲状腺瘤,位于胸骨柄后方的6例,位于肺动脉和主动脉之间的5例,甲状腺增生的8例,甲状腺腺癌2例。
3.讨论
本研究选取100例经骨扫描后拟诊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均予以SPECT/CT断层图像与99mTc-MIBI平面显像检查,分析其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价值。
研究结果显示,经99mTc-MIBI平面显像检查发现82例甲状旁腺的增大或占位,检出率为82%,加做SPECT/CT断层图像检查后发现98例甲状旁腺的增大或占位,检出率为98%,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差异较为明显,表明两种方法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SPECT/CT断层图像的检出率高于99mTc-MIBI平面显像。原因在于,99mTc-MIBI平面显像利用MIBI在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中浓聚的原理,功能亢进的细胞多含有线粒体,其易与MIBI结合并形成放射性浓聚,从而较为清晰的呈现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因此99mTc-MIBI显像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3-4]。此外因甲状腺结节对MIBI的浓聚程度影响较大,从而致使其检出率低于SPECT/CT断层图像。因此临床中疑似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而99mTc-MIBI平面显像呈现阴性时,可加做SPECT/CT断层图像以提高对病灶的检出率。
此外研究结果显示,综合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诊断98例甲状旁腺占位中存在81例甲状旁腺腺瘤,81例中存在异位甲状腺腺瘤22例。22例异位甲状腺瘤,位于胸骨柄后方的6例,位于肺动脉和主动脉之间的5例,甲状腺增生的8例,甲状腺腺癌2例。99mTc-MIBI平面显像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准确率较高,但其缺乏对异位甲状旁腺病灶的精确定位,所以以往临床中多在完成核素显像后应用CT检查,而SPECT/CT断层图像能够对其病灶进行更为精准的定位,从而可有效减少手术中的定位时间与组织损伤[5]。
综上所述,SPECT/CT断层图像与99mTc-MIBI平面显像结合检查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能有效定位患者的病灶。
参考文献:
[1]廖曼甜,孙建萍.核医学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2012,14(11):1529-1531.
[2]杨连娜.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SPECT/CT[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4,20(1):64-66.
[3]盛矢薇.99mTc-MIBI SPECT/CT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价值[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10(05):1423-1426.
[4]李晓江.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和治疗[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27(9):449-451.
[5]孟召伟 99mTcm-MIBI全身显像和99mTcm-MDP全身骨显像评价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导致的棕色瘤[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3,33(3):230-232.
关键词:SPECT/CT断层图像;99mTc-MIBI平面显像;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诊断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由甲状旁腺病变引起的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从而致使骨代谢异常变化的临床病症,其临床发病率较低且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因而易导致误诊[1]。本研究通过选取100例经骨扫描后拟诊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分析其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经骨扫描后拟诊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00例,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为17-69岁,平均年龄为(43.17±10.25)岁。
1.2方法
1.2.1显像方法
患者先予以99mTc-MIBI平面显像检查,以700MBq的99mTc-MIBI显像剂行静脉注射,分别于注射后30min与2h,以CE Infina Hawkeye双探头采集患者颈部-上胸部前位的平面像,采集条件:矩阵256×256,1500K/帧。其后予以SPECT/CT断层图像检查,仪器型号为Phillip precedence 16 SPECT/CT,采集条件:矩阵64×64,112o每帧,以40s作为每帧的采集时间。并对SPECT的采集区域进行X-CT扫描,通过计算获得SPECT和CT的横断面、矢状面、冠狀面及两者相应的结合图像。
1.2.2图像分析
图像均经两位以上的核医学资深医师的共同阅片,99mTc-MIBI的早期及延迟相的颈部-上胸部显像均可见异常放射性浓聚,经SPECT/CT融合后,放射性浓聚的CT图像可见软组织的密度结节,即可判定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2]。
1.3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用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当P<0.05时,表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
经99mTc-MIBI平面显像检查发现82例甲状旁腺的增大或占位,检出率为82%,加做SPECT/CT断层图像检查后发现98例甲状旁腺的增大或占位,检出率为98%,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差异较为明显(P<0.05),详见表1。
2.2甲状旁腺的占位分布情况
综合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诊断98例甲状旁腺占位中存在81例甲状旁腺腺瘤,81例中存在异位甲状腺腺瘤22例。22例异位甲状腺瘤,位于胸骨柄后方的6例,位于肺动脉和主动脉之间的5例,甲状腺增生的8例,甲状腺腺癌2例。
3.讨论
本研究选取100例经骨扫描后拟诊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均予以SPECT/CT断层图像与99mTc-MIBI平面显像检查,分析其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价值。
研究结果显示,经99mTc-MIBI平面显像检查发现82例甲状旁腺的增大或占位,检出率为82%,加做SPECT/CT断层图像检查后发现98例甲状旁腺的增大或占位,检出率为98%,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差异较为明显,表明两种方法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SPECT/CT断层图像的检出率高于99mTc-MIBI平面显像。原因在于,99mTc-MIBI平面显像利用MIBI在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中浓聚的原理,功能亢进的细胞多含有线粒体,其易与MIBI结合并形成放射性浓聚,从而较为清晰的呈现功能亢进的甲状旁腺,因此99mTc-MIBI显像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3-4]。此外因甲状腺结节对MIBI的浓聚程度影响较大,从而致使其检出率低于SPECT/CT断层图像。因此临床中疑似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而99mTc-MIBI平面显像呈现阴性时,可加做SPECT/CT断层图像以提高对病灶的检出率。
此外研究结果显示,综合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诊断98例甲状旁腺占位中存在81例甲状旁腺腺瘤,81例中存在异位甲状腺腺瘤22例。22例异位甲状腺瘤,位于胸骨柄后方的6例,位于肺动脉和主动脉之间的5例,甲状腺增生的8例,甲状腺腺癌2例。99mTc-MIBI平面显像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准确率较高,但其缺乏对异位甲状旁腺病灶的精确定位,所以以往临床中多在完成核素显像后应用CT检查,而SPECT/CT断层图像能够对其病灶进行更为精准的定位,从而可有效减少手术中的定位时间与组织损伤[5]。
综上所述,SPECT/CT断层图像与99mTc-MIBI平面显像结合检查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能有效定位患者的病灶。
参考文献:
[1]廖曼甜,孙建萍.核医学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2012,14(11):1529-1531.
[2]杨连娜.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SPECT/CT[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4,20(1):64-66.
[3]盛矢薇.99mTc-MIBI SPECT/CT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价值[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10(05):1423-1426.
[4]李晓江.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和治疗[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27(9):449-451.
[5]孟召伟 99mTcm-MIBI全身显像和99mTcm-MDP全身骨显像评价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导致的棕色瘤[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3,33(3):2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