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诺环素对七氟烷麻醉致老龄小鼠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AndSee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米诺环素对七氟烷麻醉诱导老龄小鼠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清洁级C57BL/6小鼠75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组)、七氟烷组(Sev组)、七氟烷+米诺环素组(Sev+Min组),每组25只。Sev组小鼠给予连续3 d,每天2 h的3%七氟烷麻醉;Sev+Min组小鼠先腹腔注射米诺环素(50 mg/kg),然后进行3%七氟烷麻醉,连续3 d,每天2 h;Con组小鼠腹腔注射50 mg/kg的生理盐水,1次/d,连续3 d。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记忆功能。免疫组化观察小鼠BrdU标记的新生神经细胞。利用电生理技术检测小鼠离体脑片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区的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iel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fEPSP)斜率变化。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SNK检验。

结果

定位航行实验显示,组别×时间交互作用明显(F=15.65,P<0.01)。空间探索结果显示,首次麻醉后第6天,与Con组比较,Sev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增加(q=4.35,P<0.05),目标象限百分比(q=6.15,P<0.05)和进入原平台总次数(q=6.45,P<0.05)明显减少。与Sev组相比,Sev+Min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减少(q=3.01,P<0.05),目标象限百分比(q=3.21,P<0.05)和进入原平台总次数(q=3.48,P<0.05)明显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Con组[(355.87±62.58)个]比较,Sev组小鼠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227.45±43.25)个,q=8.67,P<0.01]。与Sev组相比,Sev+Min组小鼠BrdU阳性细胞数[(338.73±47.27)个]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8.68,P<0.01)。电生理结果显示,与Con组[(214.38±43.42)%]比较,Sev组小鼠的fEPSP斜率明显降低[(126.83±25.67)%,q=6.18,P<0.01)]。与Sev组相比,Sev+Min组的fEPSP斜率明显升高[(178.49±32.67)%,q=3.64,P<0.05]。

结论

七氟烷麻醉可导致老龄小鼠短期记忆功能损害,其机制与抑制神经细胞增殖和突触可塑性有关,而米诺环素可以缓解由七氟烷麻醉引起的认知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SV)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小鼠细胞焦亡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选取5日龄C57BL/6新生小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NEC模型组以及RSV治疗组(RSV)。Control组小鼠给予正常母乳喂养;NEC组小鼠给予缺氧刺激,人工喂养并伴有脂多糖干预处理;RSV治疗组小鼠给予RSV灌胃(0.1 mg·kg-1·d-1)。以上各组在出生后12 d后收集各组新生小鼠末端回肠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学形态,RT-P
目的探讨低磷血症对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的影响。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医学科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30例伴有低磷血症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采用个案-控制方法,以1∶2的比例选择60例同期非低磷血症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自主呼吸试验(SB
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1)17-2164-07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1.17.20  摘 要 目的:了解葫芦素B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以期为该化合物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葫芦素B”“肿瘤”“癌症”“cucurbitacin B”“CuB”“tumor”“cancer”等为关键词,
目的编制住院患者负性情绪筛查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以心理应激理论为参照模型,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及患者访谈建立量表的原始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构建量表初稿,对421名住院患者进行初测,经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形成正式量表;对318名住院患者进行正式施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及信度检验;使用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