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里,国人造就了空前高涨的教育热情,也给学校造就了一批依赖型的学生。这些学生在专制式的家庭里被溺爱,在缺乏自主意识的课堂中被老师搀扶着。在这个教育模式中,老师们要造就的是一种精英主义的、竞争的学生,学生以分数论英雄,谁排名靠前,谁就是人才的“苗子”,就是学校重点培养的对象,而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成了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是老师批评和抱怨的对象。这种精英主义的学生文化其实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应试教育不改变,精英主义的教学观也是难以改变的。早在199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就把“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未来教育的“四根支柱”之一提出来,强调培养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实际上,这就指明了未来学校教育职能的拓展,所以,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教育界对课程改革也就做了细致化的研究,倡导探究、合作、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这也是试图对精英主义的、竞争的学生文化进行改造,另一方面也是在倡导建立平等、合作和交流的新型学生文化。但是,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教师在执行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时候,也许是由于我们一些教师对课改要求的简单化理解,课堂教学中就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导致实践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偏差。以下首先来看看我们老师在进行课改中容易犯的问题:
一、为合作而流于形式
在课改的实践中,一些老师的新课堂与新理念存在“形似神异”的现象,即一味追求学习形式上的革新,一堂课上又是探究学习,又是合作学习,又是自主学习,各种学习方式轮番上阵。这种全面、活跃的课堂,在热闹45分钟过后,恐怕留下来更多的是学生的疲惫不堪,真正使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是否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就很难说了,这是典型的“貌似神离”的教学。有这样的案例:教师在上《我爱这土地》,课堂中教师组织了三次合作学习。第一次在学生初读后,老师要求学生四人小组谈谈初读后的感受(学生七嘴八舌,热闹非常);第二次在重点理解诗歌主题上,要求学生讨论“艾青通过歌唱哪些对象来表现主题,这些对象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学生在课本上找找画画,非常积极主动);第三次大组交流“假如你生活在当时的年代,你将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对祖国的爱”(各抒己见)。这样的合作学习,除了第二次合作学习体现了教学的真正意义之外,其他的两次合作学习只是教师作为一种修饰课堂的道具罢了。因此,在考虑采取或设计某种教学或学习方式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这种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是否达到了“神似”的程度,是否真正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在合作中趋向“自流”
在进行分组合作探究的时候,很多老师把主动权完全交与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学习,结果学生由于知识储备、学习经验、心理成熟等本身因素的限制,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有时完全脱离了老师的引导,这时的自主学习变成了对学生的放任自流,课堂出现了学生的“出席”和老师的“退场”现象。这样的学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而是学生自编自演的课堂闹剧,结果也就不能达到本应具有的学习效果了。
三、过于强调合作探究
在理论研究界对合作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的热情宣传和大力倡导下,随着课改的推进,教学实践者切身感受到了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的必要性,因而大部分教师对此抱有极大的热忱和期望。这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对这种学习方式的过分迷信和绝对化的依赖,认为这种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这种没有以辩证的、扬弃的观念来看待、理解和分析各种学习方式的本质特点及其各自的优势的做法,极其容易让执教者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就是在执教的过程中,他们会完全否定了几千年人类文明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精神财富,拒绝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探求新方法,其实这是一种过分沉溺于新事物而排斥旧事物的错误做法。
针对种种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该如何正确地处理呢,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做个尝试:
1.要正确处理学生间的互动
在合作学习的诸多理念中,最主要的当属学生间的互动性了。由于合作学习是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因而这种互动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与传统的教学观有很大的差别。它不再局限于师生间的互动,而是将教学互动推延至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合作学习的互动变成了一种人际交往、一种信息交流,从而使学生真正在合作中自身的素养得到了质的飞跃。
2.要明确学生的个体责任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但是由于合作学习强调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因而这种教学更具感性色彩。所以,在教学中往往易由自主探究误入学生的自流现象,教师如果没有加以正确引导的话,课堂就变成了人云亦云、七嘴八舌的“闹剧”,任务没有完成倒生出许多新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必须要落实个体责任,即每个组员都要领到实实在在的问题,最后他们的作业必须受到评估,并且其结果要返回到个体组员。让小组成员知道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谁最需要帮助、支持和鼓励,使个体责任都能按老师要求的正确方向去达成。
3.要注意学生间的促进作用
在合作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只有通过彼此的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所希望的合作效果,才能产生合作性的认知活动。例如,让小组成员把解题过程向其他成员阐明,由于通过彼此的相互作用,这种行为通过了言语和非言语反应对彼此的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反馈,并且有机会迫使缺乏学习动机的同伴参与学习,使同学间获得知识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我们教师没有注意学生间的这种促进性作用,往往就会使整堂课虽然看起来非常活跃,但这只是一种流于形式的课堂教学,学生上完课后根本就没有取得任何的收获。
总之,在教学中不管我们采取何种教学模式,我们都要以学生为主体,使他们在有效的教学环境中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他们真正的学到报效社会的本领,我们老师只有做到了这点才无愧于我们教书育人的天职。
(作者单位:广西省百色市右江区四塘中学)
一、为合作而流于形式
在课改的实践中,一些老师的新课堂与新理念存在“形似神异”的现象,即一味追求学习形式上的革新,一堂课上又是探究学习,又是合作学习,又是自主学习,各种学习方式轮番上阵。这种全面、活跃的课堂,在热闹45分钟过后,恐怕留下来更多的是学生的疲惫不堪,真正使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是否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就很难说了,这是典型的“貌似神离”的教学。有这样的案例:教师在上《我爱这土地》,课堂中教师组织了三次合作学习。第一次在学生初读后,老师要求学生四人小组谈谈初读后的感受(学生七嘴八舌,热闹非常);第二次在重点理解诗歌主题上,要求学生讨论“艾青通过歌唱哪些对象来表现主题,这些对象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学生在课本上找找画画,非常积极主动);第三次大组交流“假如你生活在当时的年代,你将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对祖国的爱”(各抒己见)。这样的合作学习,除了第二次合作学习体现了教学的真正意义之外,其他的两次合作学习只是教师作为一种修饰课堂的道具罢了。因此,在考虑采取或设计某种教学或学习方式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这种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是否达到了“神似”的程度,是否真正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在合作中趋向“自流”
在进行分组合作探究的时候,很多老师把主动权完全交与了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学习,结果学生由于知识储备、学习经验、心理成熟等本身因素的限制,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有时完全脱离了老师的引导,这时的自主学习变成了对学生的放任自流,课堂出现了学生的“出席”和老师的“退场”现象。这样的学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而是学生自编自演的课堂闹剧,结果也就不能达到本应具有的学习效果了。
三、过于强调合作探究
在理论研究界对合作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的热情宣传和大力倡导下,随着课改的推进,教学实践者切身感受到了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的必要性,因而大部分教师对此抱有极大的热忱和期望。这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对这种学习方式的过分迷信和绝对化的依赖,认为这种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这种没有以辩证的、扬弃的观念来看待、理解和分析各种学习方式的本质特点及其各自的优势的做法,极其容易让执教者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就是在执教的过程中,他们会完全否定了几千年人类文明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精神财富,拒绝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探求新方法,其实这是一种过分沉溺于新事物而排斥旧事物的错误做法。
针对种种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该如何正确地处理呢,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做个尝试:
1.要正确处理学生间的互动
在合作学习的诸多理念中,最主要的当属学生间的互动性了。由于合作学习是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因而这种互动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与传统的教学观有很大的差别。它不再局限于师生间的互动,而是将教学互动推延至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合作学习的互动变成了一种人际交往、一种信息交流,从而使学生真正在合作中自身的素养得到了质的飞跃。
2.要明确学生的个体责任
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但是由于合作学习强调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因而这种教学更具感性色彩。所以,在教学中往往易由自主探究误入学生的自流现象,教师如果没有加以正确引导的话,课堂就变成了人云亦云、七嘴八舌的“闹剧”,任务没有完成倒生出许多新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必须要落实个体责任,即每个组员都要领到实实在在的问题,最后他们的作业必须受到评估,并且其结果要返回到个体组员。让小组成员知道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谁最需要帮助、支持和鼓励,使个体责任都能按老师要求的正确方向去达成。
3.要注意学生间的促进作用
在合作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只有通过彼此的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所希望的合作效果,才能产生合作性的认知活动。例如,让小组成员把解题过程向其他成员阐明,由于通过彼此的相互作用,这种行为通过了言语和非言语反应对彼此的学习提供了重要的反馈,并且有机会迫使缺乏学习动机的同伴参与学习,使同学间获得知识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我们教师没有注意学生间的这种促进性作用,往往就会使整堂课虽然看起来非常活跃,但这只是一种流于形式的课堂教学,学生上完课后根本就没有取得任何的收获。
总之,在教学中不管我们采取何种教学模式,我们都要以学生为主体,使他们在有效的教学环境中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他们真正的学到报效社会的本领,我们老师只有做到了这点才无愧于我们教书育人的天职。
(作者单位:广西省百色市右江区四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