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高中学生正处在增长知识和才干、养成道德情操、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是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基础的重要时期。因此,思想品德、情感态度教育在高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应该渗透到各个学科,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与各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和身心全面发展。作为高中课程的英语学科如何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进行德育渗透,提高人文素养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新课改要求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掌握英语与培养人文精神要整合发展。人文精神随着英语知识的扩展、深化而不断发展和升华。作为语言学科的英语教育是落实人文精神,了解扩展跨国文化意识的主要学科。引导学生既要掌握英语知识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又要熏陶情操,扩展世界文化意识,学会学习,发展学习策略和形成人格。因此,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与拓展是新课程改革下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作为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一项必要的教学任务。
二、深刻认识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到许多英美等国家的文化和思想,这就意味着会有一些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英语老师不只是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译等基本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也能够引导學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完美的道德品质,拓宽国际视野,对不同的文化采取包容的态度,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拥有健全、高尚的人格。
三、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提高人文素养
1、以教材为平台促进品德教育。
教材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依据。英语教学中的德育不仅仅需要联系教材,还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来。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教材所选的语言素材很具有时代性,能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品德,陶冶情操,开阔胸怀,如从友谊、文化艺术、教育科技、体育与健康到富有时代气息的未来生活、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航天技术等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例如Unit One, Module 4:“Women of achievement”,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女性走向成功的过程以及Unit Five, Module 1“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通过对黑人领袖Mandela的事迹的学习,同学们能够体会到成功人士和伟人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又如Unit Three, Module 3“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向同学们展现的是面对巨额财富时人性的百态,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次很好的启迪。
2、在课文阅读中蕴含品德教育。
将思想教育蕴藏在课文阅读的过程中。德育与英语课堂教学的互相渗透是休戚相关、无处不在的。例如必修I ,Unit4 “Earthquakes”的课文“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主要对唐山大地震震前震中震后的相关情形进行了描述,让学生们对于唐山大地震这一世纪性的灾难有了全面的认识。但为了加深学生们对于地震知识的了解,笔者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The Big One: The Great Los Angeles Earthquake”。通过看电影让学生们对于地震会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将学生们带入地震那种震撼的场景中去,然后再通过学习课文,对文中讲到的灾后救援的困难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课文对于灾后的救援工作的描述,则充分体现出了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毫不气馁、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但是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种优秀品质很重要。
3、开展各种活动进行品德教育。
将英语的课外活动与课内教学的内容相结合从而进行人文素养渗透。例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设计出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如role play(角色扮演)、making a dialogue(自编对话)、speech(发表演说)、group debate(小组辩论)等形式。例如在对必修II第二单元“The Olympic Games”进行教学时,可以联系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课后让学生自行分组制作“迎奥运”的手抄报,让学生体会人们对于奥运的期盼,并在制作的过程中去理解奥运精神,学习奥运知识,了解举办奥运会的目的,对培养学生的祖国意识和拓宽国际视野很有益处。
4、走近学生,了解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教材的讲授,更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以便于更好的进行情感教育。通过思考与讨论,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与旅游的相关的语言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学到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旅行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国际意识,还可以促成学生们对于我国环境污染现状的反思,加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5、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品德教育及文学熏陶。
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价值观教育并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如电影、音乐、诗歌和各种网络资源。例如在进行“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播放《百万英镑》这一部电影,让学生们从电影中了解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金钱至上的残酷现实,不同人物在“百万英镑”面前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丑态。在学习完选修六第二单元“Poems” 后,笔者从其它书刊或网络搜集不同风格和体裁的外国诗歌供同学们阅读欣赏,学习外国文化,提高文学素养。
把德育拓展贯穿融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责任。在教学中,既强调知识的讲授,又注重情感态度的有机渗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好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高中学生正处在增长知识和才干、养成道德情操、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的黄金时期,是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基础的重要时期。因此,思想品德、情感态度教育在高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应该渗透到各个学科,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与各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和身心全面发展。作为高中课程的英语学科如何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进行德育渗透,提高人文素养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新课改要求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掌握英语与培养人文精神要整合发展。人文精神随着英语知识的扩展、深化而不断发展和升华。作为语言学科的英语教育是落实人文精神,了解扩展跨国文化意识的主要学科。引导学生既要掌握英语知识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又要熏陶情操,扩展世界文化意识,学会学习,发展学习策略和形成人格。因此,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与拓展是新课程改革下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作为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一项必要的教学任务。
二、深刻认识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到许多英美等国家的文化和思想,这就意味着会有一些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英语老师不只是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译等基本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也能够引导學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完美的道德品质,拓宽国际视野,对不同的文化采取包容的态度,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拥有健全、高尚的人格。
三、在英语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提高人文素养
1、以教材为平台促进品德教育。
教材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要依据。英语教学中的德育不仅仅需要联系教材,还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来。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教材所选的语言素材很具有时代性,能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品德,陶冶情操,开阔胸怀,如从友谊、文化艺术、教育科技、体育与健康到富有时代气息的未来生活、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航天技术等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例如Unit One, Module 4:“Women of achievement”,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女性走向成功的过程以及Unit Five, Module 1“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通过对黑人领袖Mandela的事迹的学习,同学们能够体会到成功人士和伟人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又如Unit Three, Module 3“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向同学们展现的是面对巨额财富时人性的百态,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次很好的启迪。
2、在课文阅读中蕴含品德教育。
将思想教育蕴藏在课文阅读的过程中。德育与英语课堂教学的互相渗透是休戚相关、无处不在的。例如必修I ,Unit4 “Earthquakes”的课文“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主要对唐山大地震震前震中震后的相关情形进行了描述,让学生们对于唐山大地震这一世纪性的灾难有了全面的认识。但为了加深学生们对于地震知识的了解,笔者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The Big One: The Great Los Angeles Earthquake”。通过看电影让学生们对于地震会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将学生们带入地震那种震撼的场景中去,然后再通过学习课文,对文中讲到的灾后救援的困难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课文对于灾后的救援工作的描述,则充分体现出了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毫不气馁、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但是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种优秀品质很重要。
3、开展各种活动进行品德教育。
将英语的课外活动与课内教学的内容相结合从而进行人文素养渗透。例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设计出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如role play(角色扮演)、making a dialogue(自编对话)、speech(发表演说)、group debate(小组辩论)等形式。例如在对必修II第二单元“The Olympic Games”进行教学时,可以联系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课后让学生自行分组制作“迎奥运”的手抄报,让学生体会人们对于奥运的期盼,并在制作的过程中去理解奥运精神,学习奥运知识,了解举办奥运会的目的,对培养学生的祖国意识和拓宽国际视野很有益处。
4、走近学生,了解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教材的讲授,更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以便于更好的进行情感教育。通过思考与讨论,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与旅游的相关的语言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学到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旅行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国际意识,还可以促成学生们对于我国环境污染现状的反思,加强了学生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5、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品德教育及文学熏陶。
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价值观教育并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如电影、音乐、诗歌和各种网络资源。例如在进行“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教学时,可以为学生播放《百万英镑》这一部电影,让学生们从电影中了解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金钱至上的残酷现实,不同人物在“百万英镑”面前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丑态。在学习完选修六第二单元“Poems” 后,笔者从其它书刊或网络搜集不同风格和体裁的外国诗歌供同学们阅读欣赏,学习外国文化,提高文学素养。
把德育拓展贯穿融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责任。在教学中,既强调知识的讲授,又注重情感态度的有机渗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好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人文素养。